返回列表 发帖
我认为用传统类的方法集咐加费不妥,应从邮政史的角度去收集和编排。
中国香港特区邮学会 会长纪觉英    ying747@126.com           通信地址:香港英皇道邮局35203邮政信箱  中国手机 13902776710                                       香港手机 9480 3420

TOP

咐加费是中国改革开放中,聪明的人企图冲破官僚制度(不可加邮费)而产生的做法,其核心是变相加邮费,决不是咐加费的印记大小,凭证的版式,贴上咐加费的凭证是局方领导为了可控制邮局的收款数量,不致于被基层人员中饱私囊,盖章很难知道基层收了多少钱。凭证的种类,颜色、是否错体、都是无意义的,要研究的是何地何时收咐加费,收了多久?收费标准?那些热心展新票,展示版式错体的人,他有他的权利,我可预言:历史将去伪存真,若干年后,只有咐加费邮政历才有生命力。版式将无人问津。
中国香港特区邮学会 会长纪觉英    ying747@126.com           通信地址:香港英皇道邮局35203邮政信箱  中国手机 13902776710                                       香港手机 9480 3420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