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德國國父像加蓋國幣50元片1006

剛剛結束的德國拍賣中﹐三枚國父像加蓋國幣50元片最為引人關注。
但是﹐這3枚片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在此拋磚引玉﹐一起探討。

首先﹐是河北加蓋50元片﹐航空掛號。
郵戳清晰﹐郵資不計郵資符誌符合﹐且該郵資行用時間短暫﹐為河北加蓋中北京加蓋寄瑞典。
成交價加佣金折約人民幣14000元。
河北加蓋相對少見﹐航空掛號則屬於罕見品。

不過﹐該片航空﹑掛號兩枚副戳太過整齊﹐有人有懷疑。而沒有瑞典落地戳也是一大遺憾。

第二﹐上海加蓋50元片﹐上海寄美國。
郵資不計郵資符誌符合。
雖然上海寄美國在50元片中較為多見﹐但50元片均較為珍罕﹐而此片更有美國落地戳﹐又罕見了很多。

不過﹐該片所貼郵票發行日期較該片銷戳日期晚數天。
既可認為該加蓋郵票提早發行﹐或者目錄有誤﹐也可認為貼票有異。
可能因為如此﹐成交價加佣金僅約人民幣5000元﹐明顯低於50元片的正常水平。

第三﹐福建加蓋50元片。
此片個人倒是沒有聽到爭議。
福建寄甘肅天水。郵資不計郵資符誌符資。郵路非常完整﹐且福建經廣東寄西北郵路非常罕見。
且從背面看﹐此片為印刷品﹐因而使用較普通明信片郵資要高的印刷品郵資寄遞﹐十分珍罕。
而最為珍罕的是﹐此片為目前唯一所見福建加蓋50元片的實寄片﹐是孤例。
至此﹐國父像各地加蓋50元片就僅有河南加蓋片個人沒有見過了。
此片唯一遺憾在於郵資符誌或漏銷或因金額過小而未銷﹐但是鑒於是孤例﹐也就瑕不掩瑜了。
此片成交加佣金僅僅人民幣14000元﹐應該屬於大漏了。

麥兄見笑了。我不收有疑點的。呵呵。

TOP

確實﹐像第一片﹐郵資當時需要十幾萬了﹐50元的加蓋郵資顯得太渺小了。
不過﹐像第三片這樣的孤品﹐如果專門收集國父片或者福建郵史的﹐在沒有替代品的情況下﹐此片仍然只能是首選。

TOP

大家一起討論。
此片為書店的訂單。普通片到瑞典沒有落地戳是正常的﹐但是掛號片沒有就反常了。
關於副戳的問題﹐如果是寄信人的私戳﹐就沒有問題了。
如果是郵政副戳﹐則不符邏輯。因為兩個副戳非常大﹐如果是郵政副戳﹐那麼從位置看﹐就變成是寄信人精心選擇貼票位置﹐故意留出副戳的地方。而寄信人是無法事先知道郵政副戳的大小﹐而且需要經過精心計算之後﹐恰好留下兩個副戳的地方﹐一點都沒有蓋在別處。
由於版權問題﹐我也不是買家﹐無法上圖。但大致情況如此。
當然﹐如果解釋成私戳﹐就可以解釋得通了。

TOP

第三片﹐我和肖兄看法一致﹕-)
價格確實很低﹐也許很多人和麥兄看法相似吧﹕-)
除去福建加蓋的孤例之外。從郵政史看﹐雖然汕頭和廈門均是閩南的中轉站﹐但是當時經汕頭的非常罕少﹐大部分都是走廈門的。而寄西北的也不多見。
而郵資上嚴格執行比明信片高的印刷品郵資﹐也是罕見。
另外﹐有郵友提醒此片汕頭中轉戳是相對少見的機蓋宣傳戳。

TOP

肖兄對第一片的分析也有道理。但始終覺得需要解釋。
另外﹐不知有否熟悉寄瑞典的郵友﹖印象中清至民國中寄瑞典沒有問題的掛號片都有落地戳。
當然﹐也許是我見的少﹐漏蓋也是有可能的。

至於50元片的稱謂﹐個人意見是﹕
只要在國幣使用期限內使用的﹐就可以算。
如果按照郵友的標準﹐那麼第一片如果為真也不應該屬於50元片(同樣的沒有包括郵資符誌)。

TOP

第一枚片水落石出了。
有確切證據顯示﹐該片航空和掛號戳均為私戳﹐而非副戳。
如此就能夠解釋貼票問題了。
寄瑞典應該有落地戳的﹐此片或屬漏蓋﹐有所遺憾。
非常感謝公開和私下交流的各位郵友﹗

TOP

怕有版權問題啊﹐而且我也不會上圖。麥兄想像吧

TOP

回复 21# blackman


   今年 之前50元片的公開拍賣中﹐福建﹑山西和河南加蓋的實寄片不論真偽﹑不論任何標準都沒有記錄。
這次德國出現了福建加蓋50元片的實寄片﹐泓盛出了2片山西的﹐就剩下河南了。看看何時出現。
而目前記錄中存世僅一枚的加蓋國幣50元片實寄片似乎是﹕貴州﹑陝西﹑廣西和福建這4地。

TOP

回复 27# blackman


    不會就是黑人兄吧
廣西的之前聽說在台灣。
另外兩片之前怎麼聽說在大陸。
這次福建片不會也是---﹐那樣就真的天下無敵了啊﹗

TOP

原來如此
恭喜麥兄
難道另外3件也是麥兄的了﹖

TOP

兄--現在這三片都在大陸郵友收藏中了
blackman 发表于 2010-6-9 21:07



    謝謝黑人兄告知。
是那位在網上高價包攬孫像30分雙片的藏家吧﹖
那看來福建片可能也是他的了。
也好﹐玉落識家﹐恭喜恭喜。

TOP

最新得知﹐福建片不是那位藏家所收。
看來大一統要推遲了。呵呵。

TOP

麥兄太可疑了﹐莫非此地無銀﹖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