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会员集邮区
首页
搜索
帮助
导航
图库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1)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华邮网
»
新中国邮票
»
新中国邮戳
» 河南保密日戳
返回列表
发帖
史海邮鱼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史海邮鱼
当前离线
UID
225
帖子
1587
精华
0
积分
4727
阅读权限
20
在线时间
16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8
最后登录
2016-10-8
认证会员
1
#
跳转到
»
发表于 2011-3-30 18:08
|
显示全部帖子
彭友:这枚我要了,谢谢!
五三一印象
地图上最小的地方叫村庄,
在小村庄里建城市让人不可想象,
然而七O年代初在济源县城的西北方,
诞生了一座村庄里的都市!兵器工作的城邦!
一个保密的军工厂,对外只称七号信箱,
就像发射卫星的源泉不在甘肃一样,把地址隐藏,
它就是有十三分部的五三一兵工厂。
70年代五三一是什么模样,回顾以往……
有驻军、部队、战士、首长,
有厂房、技师、车床、铣床,
有学校、教师、操场、读书郎,
有医院、医生、护士、X光,
有保障生活的百货商店、副食品商场,
有改善生活的卤制品、豆腐坊,
有享誉方圆引领五三一冰糕厂,
有总机电话、邮局、银行,
新华书店、图书馆、阅览室、电影院、大礼堂
篮球场、足球场、游泳池、洗澡堂
聚齐了工、农、兵、学、商。
是浓缩的社会,应有尽有,包罗万象。
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的是移民的数量
多种文化的融合能提升居民的素养,
当年在这里的建设者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
北京、上海、重庆、沈阳,
最多是内蒙古包头二机厂,
更有来自中国锻造之乡的山西定襄。
有汉族、满族、回、苗、藏,
有朝鲜、新疆、白、黎、羌,
十万大军开进王庄、小寨、李八庄……
一个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变成沸腾的村庄。
一夜间,南腔北调在这里齐声大合唱,
统一作息,统一劳动工装,统一的家俱,统一的思想,
为了新中国的兵强马壮,三线要加强,
为了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建设者离开了自己的家乡,
为了新中国的不受侵略更要注重国防,
一切为了国家的利益,一切听从党中央,
修公路,铺铁路,建机场,
架电线,架渡槽,架桥梁,
父辈携家带子来到当年的荒山野岗,
用双手和智慧打造出一座现代化的军工厂。
来自五湖四海的各路精英贡献了一生一辈的力量,
许多建设者的忠骨葬在了一个叫虎岭的地方,
他们再也回不到生养他们的地方,
他们也有家乡,家乡还有爹娘,
埋骨他乡是前人无奈的惆怅,
后人路过虎岭难免徒生凄凉,
建丰碑的英雄们,没有竖起的墓碑,没有功德墙,
平添了祭奠人不解的忧伤。
五三一是个让人爱、让人恨、又忘不了的地方,
我的童年也曾在那里快乐的成长,
成千上万的人在山沟里留下年青时的印象,
那个年代的童年没有魔方和变形金刚,
但是冬天有冰车,夏天有鱼网。
拿着弹弓枪,街坊楼里捉迷藏,
把一个铁皮盒子踢的咣咣作响。
妈妈喊我回家吃饭也曾在耳边回响,
记得第一次走进教室,走进操场,
记得德高望重的薄校长,授业解惑,语重心长,
那是我的老师,她是我的亲娘,
她是那么严肃又是那么慈祥。
从童年到中年,感受了五三一的辉煌,
也目睹了兵工厂的彷徨,
四十年的大厂一路坎坷一路沧桑。
当年的子弟们大多出山另闯,
无论到何方都感念那个老厂,
我们的成长灌输了军工思想,
这里的人包容性很强,不张扬,不虚张,
五三一是什么?是商标?是榜样,是军工的脊梁!
曾一度成为对外宣传的标榜,
五三一没有垮下也永不会下岗,
只有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因为它是精神力量,
是海纳百川的度量,
是宽广如云的胸膛,
是创造精英的工厂,
传播的是一种坚强,
是不落的太阳,
它会告诉什么叫百炼成钢。
435000湖北省黄石市天津路邮局质检组16号信箱 邹俊 手机: 13507234021 农业银行黄石市分行大冶市支行新城分理处6228480768160837474户名:邹俊.支付宝:13507234021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168343140
TOP
返回列表
华邮特别论坛
中国邮史研究会专版
江苏分会编辑部
湖南分会编辑部
浙江分会编辑部
网站公告
新手上路
投诉与建议
版主交流区
China Stamp & Postal History Forum
2017丁酉年生肖一框邮集全国邀请展
2010’全国一框网络集邮展览
网上大讲堂
华宇拍卖专区
布约翰华邮专版
通用邮票社
华邮网大众拍卖厅
拍卖行拍卖信息
结标&流标区
邮品交流区
邮品征求栏
传统集邮研究厅
大清邮票
大龙邮票
小龙邮票
万寿邮票
红印花邮票
蟠龙邮票
其它邮票
清代邮戳
清代邮资
清代邮史
客邮邮票
精华版
美国客邮
英国客邮
日本客邮
德国客邮
俄国客邮
法国客邮
比利时客邮
意大利客邮
客邮邮戳
客邮邮资
客邮邮史
工部书信馆
上海书信馆
汉口书信馆
重庆书信馆
镇江书信馆
九江书信馆
福州书信馆
烟台书信馆
宜昌书信馆
厦门书信馆
南京书信馆
芜湖书信馆
其它书信馆
书信馆邮戳
书信馆邮资
书信馆邮史
民国邮票
帆船邮票系列
孙像邮票系列
国币邮票系列
金圆邮票系列
银圆邮票系列
纪念、特种邮票系列
其它邮票系列
民国邮戳
民国邮资
民国邮史
人民邮政(解放区)邮票
苏区时期
抗战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区邮史
解放区邮戳
解放区邮资
新中国邮票
玩转信销票
普、改、航、欠邮票
老纪特邮票
文革邮票
编号邮票
JT邮票
编年邮票
新中国邮戳
新中国邮资
新中国邮史
沦陷区政权邮票
华中邮票
华北邮票
蒙疆邮票
苏北邮票
伪满邮票
沦陷区政权邮戳
沦陷区政权邮资
沦陷区政权邮史
邮政用品
商埠邮政用品
大清邮政邮政用品
民国邮政用品
解放区邮政用品
新中国邮政用品
印花税票
《印花交流》专版
史前及清代税品
民国税票
解放区税票
新中国税票
外国税票
邮史研究厅
鉴宝(估价、鉴定)
邮品估价
真伪鉴定
其它通信机构
驿站
民信局
侨批局
文报局
军邮(含机要)
港、澳、台
地方邮史
北京邮史
天津邮史
河北邮史
山西邮史
上海邮史
浙江邮史(浙江省分会专版)
江苏邮史(江苏省分会专版)
山东邮史
福建邮史
安徽邮史
广东邮史
广西邮史
海南邮史
河南邮史
湖南邮史(湖南省分会专版)
平原邮史
湖北邮史
江西邮史
四川邮史(川渝分会专版)
重庆邮史
云南邮史
贵州邮史
西康邮史
陕西邮史
甘肃邮史
青海邮史
宁夏邮史
西藏邮史
新疆邮史
内蒙邮史
黑龙江邮史
吉林邮史
辽宁邮史
台湾邮史
其它地方邮史
自动化专区
机盖日戳
邮资机戳
电子邮票
自动化邮品交易区
现代邮品
邮政附加费
快件邮品
贺年片及企业金卡
极限片
原地集邮
文献
集邮文献
邮政文献
集邮文化区
邮会、邮展区
龙城邮学会
组集技巧
网上邮展
各地方邮会专版
集邮协会专版
火车邮史研究会
专题交流所
素材探讨
专题邮品交易
其它收藏品
古泉纸币
旧书文献
纸品杂项
华邮慈善行
其它区
新手升级区
曝光区
网友记事区
网站友情连接
历史栏目
四川地震赈灾义拍专版
赈灾义拍专区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