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因为在网上和石教授讨论和争论有关我国汉英小圆戳的问题,就迫得人去进一步思考和学习,昨晚突然想到文献上讲过汉英小圆戳:“仅供国内总局使用,加盖在国际邮件上。”“如注意使用,这些日戳可使用15年左右”,到1918(民国7年),离1899年已经20年了,离1904年也14年了,是到寿命了,所以北京总局该换新戳了,这是不是就是PEKING(2)和PEKING(3)小圆戳出世的原因呢?——按石教授说法,这只是推理猜想。只是一种可能,请大家别当真。但若有不同意见发表,还是欢迎的。不能光我和石教授发表意见,请大家也发表意见!
王厚邦 通信地址:100083  北京北四环中路211号太极公司大院14楼501室E-mail:wanghoubang@163.com中国邮史研究会会员 会员证 179号主集:北京邮戳和实寄封,研究课题:北京邮史

TOP

石教授在101楼写道:王先生上述的北京一支局,用的是干支戳,我认为是国内一支局,与涉外一支局(或一分局)是二码事——我在前说过——当时可能北京存在二类分、支局——涉外分(支)局和国内分(支)局。以上推论,是否合理,供王先生参考。

我认为北京在清末民初不存在涉外分(支)局和国内分(支)局二类分、支局。清末1909年北京城区就1个总局10个支局,民国最后排号到26支局,到每个支局都可以寄国内和国外的信件,支局收寄后送到总局分拣。就是相粼的两个支局间寄信,也都要先送到总局进行分拣。就是发展到现在,北京各支局都可以寄国外信件。只听说过对“大宗邮件”成立了专门的分局。也没听说专门的涉外分(支)局。就有也就是总局。

王厚邦 通信地址:100083  北京北四环中路211号太极公司大院14楼501室E-mail:wanghoubang@163.com中国邮史研究会会员 会员证 179号主集:北京邮戳和实寄封,研究课题:北京邮史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jrshi在2008-9-23 0:55:19的发言:
王先生:小圆戳的一支局、干支戳的一支局——就是二类支局。小圆戳的一支局可以直接向国外发信,故称涉外支局。干支戳的一支局要寄国外信,必须中转——或由总局中转、盖总局的小圆戳;也可由涉外支局中转、盖涉外支局的小圆戳。发展到现在,当然没有必要分二类支局了。但清末民初是肯定有二类支局的——张老先生书上是有明确说明的。能收寄外信,不一定是涉外邮局。能直接向国外发信,才是涉外邮局——王先生在此问题上概念有错误!仔细看看张老先生有关论述与清代相关邮政文件就清楚了。

那在北京就只有总局了

王厚邦 通信地址:100083  北京北四环中路211号太极公司大院14楼501室E-mail:wanghoubang@163.com中国邮史研究会会员 会员证 179号主集:北京邮戳和实寄封,研究课题:北京邮史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