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民國極罕的小圓戳

絕大多數清代的小圓戳總比民國延用的來得罕有,如東興小圓戳,清代實寄封暫時只發現一枚。
但是偏偏有某地的小圓戳卻是比清代的珍罕得多,不知道大家有否留意?

中英文日戳.jpg (534.05 KB)

中英文日戳.jpg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我有留意,例如三水的
麦国培 发表于 2010-11-17 17:58

難道民國的三水小圓戳麥會全收了!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言歸正傳,前山小圓戳只在清未用了兩年,其後便在民國消失。
若大家能明白前山是個甚麼地方,便曉得清未銷前山小圓戳的東西都十分罕有,估計現時只發現五枚實寄封。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本帖最后由 edwardtin 于 2010-11-17 21:03 编辑

前山本是一個小地方,基於其特殊地理,早在明朝天啟元年便有軍人設寨駐守,以防澳門葡人生事。其後清朝在澳門就近設立拱北海關,前山軍寨便成為拱北的後防支援。

前山於1909年建郵局,1910年運作,為一交換局。前山本地民眾只千多人,此局設立不是以本地人服務為主,轉責交換由澳門經拱北海關交來的信件,所以銷前山小圓戳的必會有拱北海關日戳。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清未時,澳門寄中國的郵件未必會經拱北,就如香港的也不會經深圳。況且前山小圓戳只用了兩年(不知甚麼原故),若能夠發現民國延用的實物,應當算是個記錄。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可惜流標了...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今趟流標的前山封:

9123a.jpg (109.09 KB)

9123a.jpg

9123b.jpg (86.41 KB)

9123b.jpg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回复 21# 香港內詳封大王
可能打翻了1比99 的漂白水。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回复 30# 清邮路
未蓋拱北戳不等於不是不經拱北關,如寄歐郵件經西伯利亞時,未見俄國中轉戳,便不等於不是未經此郵路。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廣東寄福建的,一犹豫就没了
清邮路 发表于 2010-12-5 08:06

何惜!能否上圖給大家欣賞及留個資料?
另外,前山小圓戳有在民國使用例,只是個人太井底之蛙了。
話說某天遇見嚴先先,便向他請教了有些小圓戳的資料,在其著作《民國加蓋郵碞的使用與郵政史窺探(1912﹣1917)》第21頁內有前山木戳加蓋中華民國郵票斷片。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給我連接,讓我上圖。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這個只是報導討論的帖子,不涉版權違侵問題吧!
不論是高價成交或值得討論的郵品,都是讓各郵友增長見聞。
若果王先生這些理據成立的話,這裡80﹪以上帖子也應該封了。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本帖最后由 edwardtin 于 2010-12-5 10:09 编辑

郵資有點怪...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蒙自縣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