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我查了谷歌,何时改元不准确
爱邮客 发表于 2012-12-25 04:06

嚴平西先生曾在第八期的《郵史研究》中提及最早的元年戳是河南「道口元年二月廿二」(正月初五),而第二十期的張永浩先生則介紹一枚蟠龍舊票銷「廬州府元年正月初二」。
一至二月間銷元年戳封片可謂非常少見,尤其是一月的更是鳳毛麟角。早期的元年戳為何如此罕有,可分三點論述:
1)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就職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採用民國新曆紀元。新舊交替曆法使用可能需要適應期,加上南北分治,而南方省分還未完全在民國政府治下,加上民國初立,根基未固,各省地方多採觀望態度,未必會在這些郵政小事上投入表示。至2月13日清帝正式退位,同月15日袁世凱被南京臨時參議院選為第二任民國大總統,清室告終,塵埃落定,各地的元年戳才開始使用。南京是民國政治中心,應得風氣之先,但是暫時發現最早的南京元年戳是2月28日,看南京一處,便知早期的元年戳是何等之罕有。
2)蟠龍加蓋「臨時中立」及「中華民國臨時中立」是陽奉陰違下的民國第一套郵票,後因孫中山的極力反對而取消發行。導致加蓋「中華民國」的蟠龍票要延遲至3月後期才能推出。雖然郵戳轉換元年字釘較為簡便,但是基於郵政單位的消極態度,導至在民國早期使用民國紀元的不積極性。另外,郵政宣佈中立常運作外,各地民軍無接管亦無阻止郵政的正常運作,故此民軍佔領區郵政大體仍是跟隨北京總辦。
3)國人習慣使用舊曆,故此在1912年1至2月期間,尤其是1月期間,干支戳上的日期仍沿用舊曆,至2月後期(清廷告終,袁世凱於2月17日宣布全國隔日改用新曆),戳上日月期已改用了新曆,惟仍用壬子年分,加上2月18日是舊曆正月初一,基於節日習俗,國人多會用舊曆,可能亦減少使用新曆及元年的動力,導至早期元年日戳不普遍使用的現像。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回复  edwardtin


   只是我们现在无从得知后续使用的字钉是上级下发呢,还是邮局私订的。看来应是后者 ...
爱邮客 发表于 2012-12-25 03:52

看來所有”元年“戳都是假的!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回复  edwardtin


感谢田兄回这么多贴!但我还得请田兄拿出点有力的实物证据来反驳我。如果没有,你可 ...
斩风123 发表于 2012-12-25 12:14

財疏學淺,那有能力去證明,況且我一早也說了,實物加文件的研究不是普通人能辦到。
另外,看來絕大部份信櫃戳比福州大圓戳更無譜,尤其不是在實寄封片上銷在票的戳,誰有能力將逐枚不同的信櫃戳拿出文件去證明?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回复  delicacy


    开贴那么多证据居然在你看来不是证据?至于字钉,等我们达成共识后再论吧,在我看 ...
斩风123 发表于 2012-12-25 12:02


你這些叫假設,推測。若果要玩這些文字遊戲,我可以將你的信櫃郵集百分之九十的東西可以說成西貝貨。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本帖最后由 edwardtin 于 2012-12-25 13:05 编辑
我只有洪宪元年,没有福州元年啊,哈哈!
麦国培 发表于 2012-12-25 12:35


就算有福州元年的文件,又如何證明文件本身是真的?用碳十四檢測?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这倒没想过,以后看来要坚持一个观点才行:我有的就是真的,我没有的就是有问题的,妙!
麦国培 发表于 2012-12-25 13:05


妙!又學到一招了。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進來學習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