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俺有幸购得的另一件。1904年罗星塔寄德国片。
寄信人是德国炮舰伊尔梯斯号上的水兵,一位典型“德国水兵溢贴综合症”患者, 贴5分邮资(约合10芬妮)。

1.jpg
阮秀佑
重庆市北部新区锦橙路22号水晶郦城四组团4栋10楼6号

TOP

回复  阮秀佑


    阮先生, 又在赵涌在线上找到一枚北戴河寄上海的信,有上海1917.08.24小圆戳戳, 上 ...
weng 发表于 2019-1-5 08:02


翁兄,1917年民国时期的上海,已经是一个“省”了,上海邮局的分局长应不下五、六位,而林立各处的分局也都忙于投机倒把什么的。
另,北戴河不算是通商口岸。即便在清代,也要经口岸邮局中转的。
阮秀佑
重庆市北部新区锦橙路22号水晶郦城四组团4栋10楼6号

TOP

翁兄,上海工部局邮局(Local Post Office)在1897年11月底就从良了。原班邮差、邮马都纳人大清上海邮局,成为大清邮局的一部分。因为上海工部邮局原先的章程中有租界工部的相关约定(如本埠租界内平信邮资为1分),另有未尽之合同义务,故工部邮局地址和邮戳被保留、沿用。工部邮局也该称大清上海邮局工部间(分局)。
但工部邮局原先与各通商口岸的邮政邮务安排是高效的,很难使其“低效化”(也无此必要),所以国家邮政初期通商口岸与上海租界的邮政联系,非其他内陆邮局与上海租界的邮政安排一样。好比是高中的快班和差班的不同,虽然用的是同一高考大纲。
阮秀佑
重庆市北部新区锦橙路22号水晶郦城四组团4栋10楼6号

TOP

正是如此奇葩。这家残留的、隶属于大清邮政系统的原工部局邮局一直保留了Shanghai Local Post日戳,作为分局的日戳使用——销票、中转、落地。
国家邮政初期,大圆戳在各通商口岸邮局启用;大清上海局有好几把大圆戳,但上海局工部间居然未分配到一把,只好继续使用其Local Post日戳。上海邮局工部间所领到的新邮戳却是从上海总局退下的、被大圆戳替代的上海八卦戳!
到了1899年初,寄外洋邮件加帖客邮票不再在国际中转局大清上海局换贴,各地始发邮局直接加/换贴客邮票 ,并销盖IPO骑缝章。这回上海工部间分局局长(原工部局邮局局长)中彩了,领到了珍贵的上海IPO骑缝章(连上海总局都没份);只有见到是相好的老外基友,才会拿出来加盖IPO章在邮局换贴的法国客邮票上。
阮秀佑
重庆市北部新区锦橙路22号水晶郦城四组团4栋10楼6号

TOP

上海局工部间只投递本埠的洋文信件。华文信件及及外埠的邮件由上海局负责。

翁兄应该很难找到上海IPO骑缝章使用的实寄封片。
阮秀佑
重庆市北部新区锦橙路22号水晶郦城四组团4栋10楼6号

TOP

现在,再来看看#11826楼上的那见罗星塔寄上海德信局的封怎么了。

先是对照一件非常开门的1905年干支戳精品 --- 华宇拍卖2017秋拍#1177号拍品,保定寄马尾红条封, 其上有非常清晰的罗星塔干支日戳。

38994-01-026.jpg
38994-01-025.jpg

38994-01-026.jpg (274.62 KB)

38994-01-026.jpg

阮秀佑
重庆市北部新区锦橙路22号水晶郦城四组团4栋10楼6号

TOP

再对照两个1905封上的罗星塔干支戳。如下两个罗星塔干支戳的“罗星塔”字体大小相对于“福建”的字体大小显然差异不一;其中一个戳上的“罗星塔”三个字显然不够丰满。

328349070A.jpg
38994-01-027.jpg
阮秀佑
重庆市北部新区锦橙路22号水晶郦城四组团4栋10楼6号

TOP

再有,#11826楼那件1905年1月26日罗星塔寄上海德信局的平信,到达上海的落地戳日期是2月2日,足足走了7天,邮程欠合理。
阮秀佑
重庆市北部新区锦橙路22号水晶郦城四组团4栋10楼6号

TOP

回复 11857# williamzhang

老张,你在楼上贴出的这两枚片,都不是混贴德国客邮片,只是贴用德国客邮票的大清邮资片。
混贴邮票的意义及重要性在于大清邮资和客邮邮资在同一邮件的送递过程中都起了协同之邮资作用。

你这两件大清邮资片都仅是书信的载体,邮资片上的大清邮资符无任何邮资功效, 好比我们今天将这两件1900年代的大清邮资片贴上2019年的德国邮票寄给友人作贺年片一样。
阮秀佑
重庆市北部新区锦橙路22号水晶郦城四组团4栋10楼6号

TOP

回复  阮秀佑


    阮兄, 你是上世纪初邮政史的专家, 最近有个问题困扰我, 望能为我释疑。一直记得 ...
weng 发表于 2019-1-8 08:13



    翁兄,终清之世,邮政未加入万国邮盟。 理由和借口都很多,但实际的原因是因为当时总部设在瑞士的万国邮盟的主席一直由欧洲同性恋基友轮流坐庄,与主持大清邮政的洋人客卿看不对眼。

    大清邮政与各国客邮达成了双边邮务协定,所以由大清邮政收寄、寄往外洋的邮件就不再需要换/混贴相关客邮邮票了, 达成中外双边邮务协定的分别是:
   1) 法客邮:1902年1月;2)日客邮: 1903年7月;4)英客邮:1904年5月;5)德客邮: 1905年6月。
   月份可能有误差,毕竟记性不如真基友。
阮秀佑
重庆市北部新区锦橙路22号水晶郦城四组团4栋10楼6号

TOP

老张, 这清二次片“六福图”好 ! 值得这个价。 好的彩绘片令人赏心悦目, 尤其是实寄片且有点邮路戳记 ...
石叻侯 发表于 2019-1-12 17:45



    侯兄,你觉得那少妇手里抱的瓶子里能装进6只蝙蝠么?分明是多画了一只!
阮秀佑
重庆市北部新区锦橙路22号水晶郦城四组团4栋10楼6号

TOP

回复  石叻侯


侯先生,一枚片上有三个不同的戳, 很有意思。按说一个寄本地的邮件,一枚戳就Ok了啊, ...
weng 发表于 2019-1-13 00:34



    翁兄,我以为这件1898年上海大圆戳是落地戳,而上海工部间日戳是销票戳,上海八卦戳也是为上海工部间配发使用的。
   上海大圆戳1897年5月即见使用,当时就已替代上海八卦戳了。这几个戳同框是因为本埠信件。

   德铿住址所在的乍浦路不属于公共租界么?不知为何落地销大圆戳?
阮秀佑
重庆市北部新区锦橙路22号水晶郦城四组团4栋10楼6号

TOP

侯兄别把老张给带坏了,集邮初心不是捡漏。你集邮善于捡漏,这本是功力和趣味,无可厚非。但也有意志不够坚定的人跟着学样,结果是实现了从邮人到商人的异化。

五福六福不是福,邮人商人非常人。觉得侯兄起码得负一些责任。
阮秀佑
重庆市北部新区锦橙路22号水晶郦城四组团4栋10楼6号

TOP

百万兄,不存在侯兄被邮商带坏的情形。我以为他从来就是卧底精英,就像杨子荣在威虎山上一样潇洒。我是担心威虎厅上不明真相的四爷、五爷、六爷等吃瓜群众被九爷影响到了。
阮秀佑
重庆市北部新区锦橙路22号水晶郦城四组团4栋10楼6号

TOP

百万兄牛啊,闲庭信步保利红毯。
我能出到仅是佣金的价位。
阮秀佑
重庆市北部新区锦橙路22号水晶郦城四组团4栋10楼6号

TOP

老张,又得批评你梦游扮演吃瓜群众。
第六期《环球华邮研究》还没出版,你看到这刊物的封面是否稍微有点提早穿越了?

我以为这件寄德国1907年10月大清三次片上的几个日戳是有疑问的。到底是大珍品还是大毒草,大家见仁见智吧。
阮秀佑
重庆市北部新区锦橙路22号水晶郦城四组团4栋10楼6号

TOP

回复 11897# williamzhang


  
宁德三都到马尾的邮程起码是一天。
从楼上1930年三都澳寄外洋实例可知,1930年三都澳至罗星塔的邮程为2天,当时或是以汽车通过陆地公路上送抵罗星塔(此时已搬迁至福州马尾),再中转外洋。
那件1907年三都澳寄外洋大清三次片首日片,三都澳至罗星塔的邮程为0天(当天),想必是当年顺丰快递小哥骑雅马哈摩托车送递的(此时罗星塔邮局还在长乐营前)!
因为是首日片大珍品,所以必须穿越,就像老张梦游一样。
阮秀佑
重庆市北部新区锦橙路22号水晶郦城四组团4栋10楼6号

TOP

回复 11901# weng


1907年清三次片1分邮资符上销盖的三都澳日戳,对比蟠龙邮票上销盖的同日三都澳日戳,细看也有差别, 令人不安 ----- 邮票上"SAN"忸扭捏捏的模样(表现出相当的不自信)以及邮资符上“澳”字几乎触碰小圆外框线的出轨(属腐化渣类之嫌)。

其实最不靠谱的那个1907年10月4日香港维多利亚日戳:过于生硬的戳体、欠丰满的日历字订,搭配一对“超短”兔耳朵,实在粗糙。
阮秀佑
重庆市北部新区锦橙路22号水晶郦城四组团4栋10楼6号

TOP

回复 11903# williamzhang


    送佛送到西。老张可以骑马吃瓜两不误。
    来关心一下1907年香港维多利亚日戳。以下三件拍行目录资料显示有“长兔耳朵”和“短兔耳朵" 两个优良品种。而楼上1907年首日片上出现的是"超短兔耳朵"另类。兔子不合群?

1.jpg
2.jpg
3.jpg
阮秀佑
重庆市北部新区锦橙路22号水晶郦城四组团4栋10楼6号

TOP

老张,1905年的不宜比较,可能至1907年,兔子也会进化变种的。
阮秀佑
重庆市北部新区锦橙路22号水晶郦城四组团4栋10楼6号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