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没有明白田兄的意思,德国视青岛为本国,所以只需要付德国境内邮资,但别国视国际资邮资为4分,这二者没有冲突,我说的是邮资片上的一分邮资是否为有效邮资。

TOP

這枚亦可能是同一理由投寄,可節省一分。
(拍行圖片)
edwardtin 发表于 2011-5-20 17:52



    田兄的意思是,邮资符上的一分是付中国国内的邮资,德国客邮是付德国境内的邮资。那现在请教一个问题,此片的寄信人同时又寄了一片,寄达地为法国,他要帖上4分的德国客邮国际邮资,此处用的都是中国邮资片,一片为寄德国,视为德国境内邮资2分,一片为寄法国,为国际邮资4分,大清邮资符上都是销有大清邮政局邮戳,那田兄的意思,是这样二片上的邮资符不是同一个意思吗?

TOP

回复 106# edwardtin


    赞成田兄观点,在邮资片有效使用期内,销有大清邮戳的,应视为有效邮资,比起那些邮资片只帖客邮邮票,直接由客邮局寄出,没有大清邮政寄出或中转的,应该视为不同。此处如田兄所言,事先帖有客邮的邮资片,邮资符没有什么实际效用,但可能有一些其他的像征意义。

TOP

回复 108# 加国过客


    那等你醒了再看。

TOP

谢谢田兄提供资料。

TOP

s164874.jpg s164874-1.jpg
附上一张不是邮资片的使用例,拍卖行图片,此片明显一分是付国内邮资,10分付的是国际邮资,如果一分不帖,也是一样可以寄出的。我觉得只要帖有大清有效邮资,并在实寄过程中,销有大清邮戳,就应该视为有效邮资。如果是有效邮资,就应该承认是所付的国内邮资。不管是邮资片上本来就有的邮资,或是自己帖上的。是否可以这样说,1,此件如果没有加帖一分大清邮票,只帖俄国客邮,也由威海卫大清邮局寄出。算是10分的客邮国际邮资。2,此件帖有大清一分邮票,并在实寄过程中销戳,算是大清国内邮资加客邮国际邮资。这只是我一家之言,不对之处,请大家发表不同意见。

TOP

这种搞两个船戳的,个人觉得中间过程可能并非是邮路的问题而是寄信人如何去请求销戳的问题。个人的意见 ...
edvardtin 发表于 2011-5-21 08:47



    认同方兄的观点,之前一直以为此片是由汉口或是某地经邮轮信箱经上海寄德国。没想过此二种不同的邮轮戳,属于不同的邮务系统。现在看来此片,应该是由上海寄出,也是寄信人特意先由德国客邮先销戳,再交由大清邮局邮轮信箱投寄。如果是邮路自然的过程中,不太可能会经大清邮政,更不太可能经邮轮信箱取出。也是因为寄信人特意如此,才留存下这种较少见的实例。

TOP

這個是多付一分國內段,有點多此一舉。因為:
1)若果貼10分大清郵票,註明交俄客郵,大清郵政仍照常交俄郵 ...
edwardtin 发表于 2011-5-21 08:35



    可以说这一分大清邮资没有太多实际意义,个人觉得是帖了不多,不帖也不少。但不认同此邮资为超资,或是溢帖。寄信人是付了11分的邮资,但对于大清邮政,只有一分有效邮资,只够付国内邮资。对于俄国客邮来说只有10分国际邮资,此一分为无效的国际邮资,何为溢帖。此片使用在1903年,如果只帖10分大清邮资,注明经西伯利亚可能是不行的,大清邮政在1903年10月才开始经由西伯利亚邮路,另外就算没有这个问题,另有一点,此时如果经俄国客邮局,大清邮局要为寄信人帖上10分的俄国客邮,邮局要多付10分客邮,因经法国客邮已不用加帖客邮。还有大清邮局也不是常有俄国客邮,所以当时想经西伯利亚只能事先自己先帖上俄国客邮。另问请问田兄,如果当时寄信人,事先帖了10分的俄国客邮,再帖10分的大清邮资,那此信是否就溢帖了10分的邮资呢?个人以为,这是二个不同的邮务系统,算法上应该是不同的。不对之处,还请田兄指点。谢谢。

TOP

回复 133# edwardtin

田兄以上观点都对,认同。我有不同意见的是,大清邮资一分,就算意义不大,但不认同是溢帖,或超资。

TOP

正如田兄所言,这些都是百年之后,我们这些邮友这样看,当时寄信人帖上一分的大清邮资,销有大清的邮戳,
属性已经很清楚,如果是多帖,那寄信人为何要多帖,或是他不知情,或是有意,但他所付的大清邮资是实实在在的。如果在不知情时,他所付的当然是他以为的属于大清国内邮资,如果是有意,他也是自愿多付的大清邮资。只要是邮资有效销戳,属性当属大清邮政。

TOP

回复 137# edwardtin


    这样情况较多,很多可能是自愿多帖,应该属于溢帖,但这里情况不同,客邮和大清属于不同的邮务系统,我的理解是此邮资是10分客邮和1分大清邮资,不是10分客邮+1分大清邮资=11分邮资。

TOP

很多情况下是长江轮船邮件都是送到上海邮局再转发海外的
吴翔1 发表于 2011-5-21 18:06



    但此片上帖的是德国客邮,销德国扬子江号邮轮戳,不太可能经大清邮政转寄。

TOP

在清片上贴客邮票寄海外的多如牛毛
吴翔1 发表于 2011-5-21 18:17



    先生如说的这些当然很多,这里有不同的是经大清邮政的,或是由大清邮政寄出的。存世应该算很少。大清邮政有在邮资符处销戳的。

TOP

当时清片很便宜,盖过八卦戳的旧片可能更便宜吧
吴翔1 发表于 2011-5-21 18:16



    此片上的八卦戳不是销印片,是由邮轮信箱取出的销戳。

TOP

但是毕竟上海去德国的轮船少啊,如果经德国轮船的话估计要等半个月,同时该片指示走西伯利亚只能 ...
吴翔1 发表于 2011-5-21 18:32



    先看清楚,杨子江号是由汉口到上海的德国邮轮,不是上海去德国的邮轮。

TOP

本帖最后由 五味和 于 2018-1-19 20:48 编辑
10分客郵以經包括中國國內段郵資。
edwardtin 发表于 2011-5-21 18:06



    田兄,有关此问题比较抽象,容易说混了。可否这样做个比喻。不对之处,还请指点。
现代的案例,我买了一张回中国的飞机票,票中是包括境内的火车票的,票价为500欧元,有此机票,是不用再买去机场的火车票。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或是其他原因,在当天我还是花30欧元买了张去机场的火车票。结果,本来只要花500欧元就可以回国的,现在花了,530欧元。事后来看,不管这30欧元的火车票是在何种情况下购买使用的,他的属性自然就是境内的火车票,不会因为机票中已含有而改变。好比大清的一分邮资一样。而多花的30欧元,也不能因为意外而加到飞机票的价格里,好比国际邮资。我的意思是,不管如何,多付的或是重复的,但他都是火车票的价格。可能说的不清,请田兄不要介意。

TOP

單先生,為甚麼大清郵政會投遞貼足國際郵資的客郵封?
edwardtin 发表于 2011-5-21 18:40



    应该是承认客邮的存在,和有效的邮资。但当时大清也一直想行使自己的邮权,大清视为大清邮资有效使用,也是一部分行使了自己的邮权。在国内,别国无权干涉。也是合情合理。

TOP

回复 166# edwardtin


    田兄的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我的邮识有限,而且觉得田兄说的有理,但不认同为溢帖一分。这是二个概念,就好比,10元港币+1元人民币。他不等于11港币或是人民币,只是10元港币和1元人民币。就算是大清承认客邮邮资,此一分大清邮资还不被邮联所认,又何来溢帖呢?

TOP

回复  edwardtin
吴翔1 发表于 2011-5-21 19:00



    先生发的只有这张是属于我们讨论的片,是我之前的旧藏。田兄的意思是,此片当时寄德国只需要付德国境内邮资,相当于2分,不是付之前的4分国际邮资,相同的情况下,一样的邮资片,在此片田兄觉得不是溢帖邮资。在之前寄德国要付4分国际邮资时,此片上的邮资符,就当是溢帖了一分。相同的人寄相同的片,只是不同时期德国规定不同的寄德国邮资,我的意思是,不管在如种情况下,此一分不算是溢帖。

TOP

回复 175# edwardtin


    如田兄所言,是变相,或是大约,不是等于或就是。所以不能视为溢帖。大清邮政在中期都能接受只帖足国际邮资的客邮邮件,对大清而已,已无利益和市场占有了,帖了4分国际邮资和只帖2分的国内邮资。差别不大吧。另所田兄所言,大清邮政接受国内邮资加上寄他国的国内邮资,为何不乐于接受国内邮资加上寄他国的国际邮资。就因为国际邮资中已包括中国国内邮资吗?在这些邮件中,大清能体现自己的邮权,又能产生一分邮资的利益。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