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您未曾听闻过的“铲框戳”

铲字戳的种类很多,用途各异,新中国从建国初期一直到现在都有出现。
铲去腰框戳中腰框的戳有么?应该是有的,但我们看到也未必能识别,因为腰框戳铲去了腰框就跟95式戳没有什么区别了,除非有新旧2戳对比,否则我们是认识不到的

但下面这种戳,确真真正正的是铲去了腰框戳中的部分腰框线,不信?诸友听我介绍,一起来学习下。

首先看这3个95式戳,大家都能看出,是不规范的了,类似这种带字钉框线的95式不规范戳还有一些,为什么我只列出这3个?这其中是有玄妙之处的。大家可以仔细看看这3戳中的字钉槽边线:
IMG_0068.jpg
未命名1.jpg

IMG_0909010001.jpg
未命名1.jpg

IMG_0909010003.jpg
未命名2.jpg

看出什么问题了么?对了,就是字钉槽边线的两端都有明显的“断点”痕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理论上如果刻工刻个矩形边线,为何要中间截断?

再看看下面这些常见的腰框戳吧,您可能就知道答案了
IMG_0909010004.jpg
未命名3.jpg

IMG_0909010005.jpg
未命名4.jpg

IMG_0909010006.jpg

发现问题了么,这些常见的腰框戳的上下月牙线与字钉槽线相交处都会有中断,这一点,是绝大部分手工刻制的腰框戳的特征,(后期的部分机器刻制的腰框戳不会出现这种断线特征

通过对比,大家都会明白了,上面这些不规范的95式戳在刻制时,刻工由于失误刻成了腰框戳的样子,不符合规定了,作为补救,将上下月牙线凿去,但不知为何,却又保留了字钉槽边线,让我们从中发现了乐趣。

这种铲去月牙线的95式戳少见么?本人收集有很多带字钉槽线的95式不规范戳,此种情况只发现3地的,其中广西合山的第一批所有95式戳都是这样的,包括乡镇邮局的,还有甘肃康县的一个汇兑戳亦是如此。少不少,大家自己找找看。

您可能还会问,这种铲去月牙线的戳可以找到铲前的原戳么?恐怕不能,因为这类戳并非是利用旧戳改造,只是日戳在厂家制作时的失误,所以出厂就是这样的,是不存在原戳的。
彭磊
442600 湖北省 郧西县 康富大道43号  郧西县人民医院 儿科
QQ 727174016

找了个图片,和彭兄介绍的不一样,没有“断点”

90342
广州小张 发表于 2009-9-1 10:12


类似的不规范95式戳还有很多,如果没有断点痕迹,都不是铲去部分腰框线的。
彭磊
442600 湖北省 郧西县 康富大道43号  郧西县人民医院 儿科
QQ 727174016

TOP

学习了,我认为是否属铲框戳应该拿原戳对比才能正确下结论. 上个类似的广东汕尾戳.
练恺东 发表于 2009-9-1 12:57


类似的不规范95式戳还有很多,如果没有断点痕迹,都不是铲去部分腰框线的。

原戳是不可能找到的,因为这类戳出厂时就是这样的
彭磊
442600 湖北省 郧西县 康富大道43号  郧西县人民医院 儿科
QQ 727174016

TOP

感谢诸友参与讨论
针对一些邮友发出的疑问,小弟再重新着重说明2点:
1:本人所讲的“铲框戳”,仅仅指本人在一楼中列举的这种有“断点”特征的不规范95式日戳,其余的各种类似的不规范日戳包括建国初期的河南戳(当然还有其他地方的),均不包括在内,这些日戳的形成原因,不在这里讨论。
2:这种“断点”特征足以说明铲去了上下月牙线,为什么我这么肯定,大家可以自己琢磨,如果对此点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本人乐于解答。
3:至于有没有原戳的问题,小弟的观点是:没有。(至少我收集到的这几种没有)。为什么我这么讲,因为一楼中我列举的这几种日戳的文字排列方式完全是按照95式新戳的标准,最显著的特征是戳号置于下半环,而腰框戳中的戳号都是置于下月牙的,放在下半环的很少。这点可以说明我列举的这几个戳并非利用已有的旧式腰框戳改造的。当然万事没有绝对,也可能有我没有收集到的品种会存在原戳。
4:我的观点是这几个戳是邮局向厂家定制新式日戳时,厂家刻制时不知为何刻成了腰框戳样式,不符合规范,只能将上下月牙线铲去再交付邮局,至于为什么保留了字钉槽线,那我就不清楚了。可能是邮局的特殊要求吧。
彭磊
442600 湖北省 郧西县 康富大道43号  郧西县人民医院 儿科
QQ 727174016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