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会员集邮区
首页
搜索
帮助
导航
图库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1)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华邮网
»
新中国邮票
»
新中国邮戳
» 广济
返回列表
发帖
潇湘夜雨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潇湘夜雨
当前离线
UID
3157
帖子
3256
精华
0
积分
4543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6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2-30
最后登录
2017-12-6
高级华邮家
1
#
跳转到
»
发表于 2010-2-27 22:50
|
显示全部帖子
广济 广济初建
广济县,现武穴市。广济县始设于唐朝天宝元年。广济县之前是永宁县。永宁县之前广济地盘一部份是蕲春郡,一部分是九江郡。再往前查,商朝属英。西周为鄂、英交界属英。秦朝属庐江郡。西汉属江夏郡为杨州刺史部辖,西晋同西汉。汉朝的寻阳包括今天的武穴积布山以东地区和今黄梅县的南部,也是汉朝的彭蠡湖的一部份。东晋始设江州,分设雷州。今武穴分属两州以古北江为界。南朝宋代开始大规模移民开发太平山,五峰山头陀寺建立,鲍照读书台建成。文化发达,经济增长。南朝今广济县属江州。隋朝统一后,用郡县制,今武穴分属九江郡,蕲春郡。唐朝初废蕲州设鄂州,今武穴属鄂州辖于江南道。唐朝元和年间废鄂州另设黄州、蕲州。蕲州领蕲春、黄梅、广济三县,广济县始设于唐朝天宝元年。
广济与通济渠的因缘
华夏大地上下五千年来气温不断变冷,人口不断南迁。北方河水不断干涸。今武穴市版图归属不断变化。武穴的现长江北岸从北宋开始不断地层升高,同时,江西的彭蠡湖地层不断降低。自北宋开始人口从江西逐步迁移到湖北。 黄河下游早在宋朝就已干涸。现在的黄河下游是古代的济水,又称广济河。山东济南市在济水之南故名济南。古代济州也因济水而得名。济水的上游有两条:一条是桐柏山下来的,而另一条是古称大别山和其南边的小匡山流来的。济水与长江相连。汉江以东的长江在唐朝叫沧浪之水而在宋代改叫大江。 南朝宋代山东人为了躲过北方魏国战乱,纷纷从济水逆流南下,进入大别山和小匡山。恰好在两山之间有一条大峡谷,峡谷之中也是沧浪之水,那时的长江西起浠水(原兰溪)东至安庆不是一条小江而是茫茫沧浪之水又叫沧海。大别山与小匡山均是沧海之中的大山。沧海之中的三座仙山是一尖山,双峰山,紫云山。太平的小镇“海子地”得名于此。 只需要在大峡谷中稍加开凿蕲春与太湖交界的高坡,水运便可直入济南市。 唐朝,通济渠是连接长江与济水的交通大动脉。有必要因通济渠而设置新县。广济县,终于在唐天宝元年建置。
广济河的孕育
广济县因广济河得名;同样佛教在这里盛行,又叫广济佛国。广济河又叫五丈河,水面宽约五丈。五丈河是当年漕运的大通道,当时起名为漕河。唐朝的蕲春县衙是设在现在江边的蕲州。唐朝的漕河是广济县、蕲春县的界河。属广济县所辖,唐朝诗人李白诗歌中所描述的“直挂云帆济沧海”就是描写广济县的。广济沧浪书院也因沧浪之水而得名。
历史变迁
唐朝武则天当政,武姓人氏由四川长江东下定居今湖北,恰巧吴王以武为昌,鄂州废于唐元和初年,始置黄州。分改原鄂州改名为武昌,迁移建业富豪定居武昌,“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是也。所以广济县归属于蕲州有别于黄州。 广济河到宋代水位不断下降,官方疏河多次尚能通航,水浒英雄宋江从江州北上水泊梁山走的就是广济河相连的通济渠。后来宋辽,宋金大体上边界战争也是以通济渠淮河一线划定,战争不断,广济河废而不用淤于平地。今天不见五丈河的影子但还保有漕河的历史名称。 尽管南宋通济河漕河废而不用,但是当年的武穴以北江口为起点的北江航运依然很兴旺。而且是黄金水道。清朝的《广济县志》记载陆地到郑公塔为止,具体航线是北江口流入武山湖,太白湖接龙感湖,太湖,贵湖(唐代诗歌所谓五湖)至安庆大雷口,与南江相会合。南江即现在的长江航线。 到了明朝,北江口住的人越来越多,龙以武姓为多,“北江口”正式改名为“武家穴站”。所以明朝的官方水驿北江是西起武家穴站,东至大雷口站,是鄂赣皖三省交通要道。 武家穴站,简称为武穴。 北江也是黄州蕲州与江州的界河,也成为湖北江西两省边界。直到清朝末年,北江不适合轮船洋商航运而停止,长江航运主走南江。两省交界便以南江判定,划定人为张之洞。
同治年间,武穴作为通商口岸向西方列强开放。所以到了中华民国武穴港从一个小站迅速扩大为30万人口的市镇。有小汉口之称。从武穴到南京上任的广济籍官员络绎不绝,出任民国政府部长级官员数以十计。特别是以右派元老居正为首的司法院简直成了湖北省广济县同乡会。公元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始设武穴市。武穴市名不及“寻阳”历史悠久,期盼改设“寻阳市”或“广济市”。
北京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畅春园65楼533室 张天宇 收 邮编:100871
支付宝:906280380@qq.com 户名:张天宇
1219号会员
TOP
返回列表
华邮特别论坛
中国邮史研究会专版
江苏分会编辑部
湖南分会编辑部
浙江分会编辑部
网站公告
新手上路
投诉与建议
版主交流区
China Stamp & Postal History Forum
2017丁酉年生肖一框邮集全国邀请展
2010’全国一框网络集邮展览
网上大讲堂
华宇拍卖专区
布约翰华邮专版
通用邮票社
华邮网大众拍卖厅
拍卖行拍卖信息
结标&流标区
邮品交流区
邮品征求栏
传统集邮研究厅
大清邮票
大龙邮票
小龙邮票
万寿邮票
红印花邮票
蟠龙邮票
其它邮票
清代邮戳
清代邮资
清代邮史
客邮邮票
精华版
美国客邮
英国客邮
日本客邮
德国客邮
俄国客邮
法国客邮
比利时客邮
意大利客邮
客邮邮戳
客邮邮资
客邮邮史
工部书信馆
上海书信馆
汉口书信馆
重庆书信馆
镇江书信馆
九江书信馆
福州书信馆
烟台书信馆
宜昌书信馆
厦门书信馆
南京书信馆
芜湖书信馆
其它书信馆
书信馆邮戳
书信馆邮资
书信馆邮史
民国邮票
帆船邮票系列
孙像邮票系列
国币邮票系列
金圆邮票系列
银圆邮票系列
纪念、特种邮票系列
其它邮票系列
民国邮戳
民国邮资
民国邮史
人民邮政(解放区)邮票
苏区时期
抗战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区邮史
解放区邮戳
解放区邮资
新中国邮票
玩转信销票
普、改、航、欠邮票
老纪特邮票
文革邮票
编号邮票
JT邮票
编年邮票
新中国邮戳
新中国邮资
新中国邮史
沦陷区政权邮票
华中邮票
华北邮票
蒙疆邮票
苏北邮票
伪满邮票
沦陷区政权邮戳
沦陷区政权邮资
沦陷区政权邮史
邮政用品
商埠邮政用品
大清邮政邮政用品
民国邮政用品
解放区邮政用品
新中国邮政用品
印花税票
《印花交流》专版
史前及清代税品
民国税票
解放区税票
新中国税票
外国税票
邮史研究厅
鉴宝(估价、鉴定)
邮品估价
真伪鉴定
其它通信机构
驿站
民信局
侨批局
文报局
军邮(含机要)
港、澳、台
地方邮史
北京邮史
天津邮史
河北邮史
山西邮史
上海邮史
浙江邮史(浙江省分会专版)
江苏邮史(江苏省分会专版)
山东邮史
福建邮史
安徽邮史
广东邮史
广西邮史
海南邮史
河南邮史
湖南邮史(湖南省分会专版)
平原邮史
湖北邮史
江西邮史
四川邮史(川渝分会专版)
重庆邮史
云南邮史
贵州邮史
西康邮史
陕西邮史
甘肃邮史
青海邮史
宁夏邮史
西藏邮史
新疆邮史
内蒙邮史
黑龙江邮史
吉林邮史
辽宁邮史
台湾邮史
其它地方邮史
自动化专区
机盖日戳
邮资机戳
电子邮票
自动化邮品交易区
现代邮品
邮政附加费
快件邮品
贺年片及企业金卡
极限片
原地集邮
文献
集邮文献
邮政文献
集邮文化区
邮会、邮展区
龙城邮学会
组集技巧
网上邮展
各地方邮会专版
集邮协会专版
火车邮史研究会
专题交流所
素材探讨
专题邮品交易
其它收藏品
古泉纸币
旧书文献
纸品杂项
华邮慈善行
其它区
新手升级区
曝光区
网友记事区
网站友情连接
历史栏目
四川地震赈灾义拍专版
赈灾义拍专区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