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看到千金了,真漂亮!千金才是祖国的希望,老于有什么看头

11052722391fdaec4911344ebe.jpg
430062        
武汉市武昌临江大道387号长江船舶设计院
陈岚

TOP

安徽的胡先生,我没有记错吧?
430062        
武汉市武昌临江大道387号长江船舶设计院
陈岚

TOP

箭楼封玩得蛮好
430062        
武汉市武昌临江大道387号长江船舶设计院
陈岚

TOP

杨友,想起了我的外孙女可可吧,现在也好玩,学会点(弹)钢琴。
569 发表于 2011-5-27 23:58



    可可学鸭子叫是一绝技,实在是可爱!
430062        
武汉市武昌临江大道387号长江船舶设计院
陈岚

TOP

啊,革非发的照片這么多,杭州那会我还躺在床上养伤,心里急呀!
569 发表于 2011-5-28 00:03



    好像不是杭州
430062        
武汉市武昌临江大道387号长江船舶设计院
陈岚

TOP

回17楼,是青蛙叫,现在不会啦。
569 发表于 2011-5-28 00:06



    对,对,是青蛙,我记错了。绝技失传,太可惜了。
430062        
武汉市武昌临江大道387号长江船舶设计院
陈岚

TOP

小张手上的普16挂号邮资封有什么特点?我眼拙,没有看出来,能介绍一下吗?
430062        
武汉市武昌临江大道387号长江船舶设计院
陈岚

TOP

杨波老师法眼,确实只有前面两张在我家拍的,,,,
难怪普9封都跑你那儿安家了.
王革非 发表于 2011-5-28 00:13



    常常用看邮品的眼光来看其他的东西,那里是法眼,其实是毛病。
430062        
武汉市武昌临江大道387号长江船舶设计院
陈岚

TOP

看到景伟家的小宝贝了,实在是可爱!触景生情。
弹指一挥间,30年过去了,大多数父亲对女儿的感情是极其深厚的,我也不例外。

图片1.jpg
430062        
武汉市武昌临江大道387号长江船舶设计院
陈岚

TOP

真帅......
王革非 发表于 2011-5-28 15:08



    是说我吗?如果是,革非的观点与我老婆的观点是完全相反的,谁说的话是真的?我应该相信谁?我自己已经被搞晕了
430062        
武汉市武昌临江大道387号长江船舶设计院
陈岚

TOP

一边闲聊,一边谈点邮事,就不会累了。

151967”语录封中有一枚是有子模特征的封,边框线断裂(在箭头指示处)。以往许多人认为是局部漏印,而我认为是子模特征。在全张中,在某一固定位置处的邮资信封带有这种特征,如果全张的枚数是20枚的话,有特征和无特征的数量比值应为1:19,所以,在收藏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子模特征的信封要少见一些。

上面的说法对不对?请大家指教。




图片1.jpg
430062        
武汉市武昌临江大道387号长江船舶设计院
陈岚

TOP

楊敎授一向不修边幅,年轻时怎么也沒来个大奔头?敎授的女儿北大高材毕业生,明儿也是大敎授,书香门弟也, ...
569 发表于 2011-5-28 16:25



    老龚拿我开心
430062        
武汉市武昌临江大道387号长江船舶设计院
陈岚

TOP

常常用看邮品的眼光来看其他的...........

  您被夫人忽幽了....
王革非 发表于 2011-5-28 18:50



    被忽悠了一辈子,今天总算搞清楚了! 还是革非的目光犀利
430062        
武汉市武昌临江大道387号长江船舶设计院
陈岚

TOP

本帖最后由 CHLAN101 于 2011-5-29 00:10 编辑
最厉害的一招....
王革非 发表于 2011-5-28 23:18



    杀伤力极强,曾经误伤过我一次,鲜血淋漓。 当然,主要责任是我的,也怨不得老龚。  

革非,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现在好像是关键时期,你只要当好后勤部长就行了,尽量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一定没有问题的。
430062        
武汉市武昌临江大道387号长江船舶设计院
陈岚

TOP

再来看看张家小妹,新的发现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真是迷人!
还是我在前面说过的话,一边闲聊,一边谈谈邮事就不会累了。
去年曾在本地邮刊上发了一篇关于11号邮资信封的文章,贴在下面,请大家多提宝贵的意见。
根据我的投稿经历,现在的集邮大报、大刊好像对这种类型的文章不大感兴趣了;另一种可能也是存在的,就是年纪来了,研究水平、写作水平下滑了,别人只能拒收了。

911号普通邮资信封研究的新进展

杨 波

我曾经发表过多篇文章,专门讨论1965年发行的编号为“11-1965”的邮资信封(以下简称“11号封”)的情况。研究无止境,现将最新的研究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

1.邮资信封的规格

11号封的规格是多少,这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很早就收集到了11号封的发行通知(图1),但上面并没有注明邮资信封的规格。



图片1.jpg

在2009年4月11日中国嘉德2009世界集邮展览专场拍卖会-邮品专场上,第3657号拍品为: 1965年邮电部邮票发行局向北京邮票厂关于订印普9天安门图(11-1965)邮资信封的公函文件一组。其中有一份文件涉及到规格问题,现将相关的内容摘录如下:

邮电部邮票发行局

关于订印邮资信封的公函

(65)票字第60号

北京邮票厂:

根据双方商定的条件,兹向你厂正式订印普通邮资信封(均印面值8分)二千万枚至五千万枚,(具体数量请你厂根据生产情况确定)从一九六五年四月份起每月完成四百万至五百万枚送交邮票库。邮资信封规格为162×103毫米,上印邮资8分,编号为“11-1965”。

……

邮电部邮票发行局(公章)

一九六五年三月十八日

抄送:邮票库

有了上面的公函,又测量了一下手中的多枚实物进行验证,规格问题总算解决了,就是162×103毫米。

有一个相关的问题要在这里说明一下。信封的规格就是公称尺寸,是邮票发行局和邮票厂希望得到的理想尺寸,只有一种;由于不可避免的加工误差的存在,加工出来的信封的实际尺寸就有多种。所以,11号封的规格就是162×103毫米,其他的标注都是错误的。邮资信封的规格是多少,不能依靠你手中有限的几个实物来确定,只能依赖相关的文件来确定。对具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集邮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容易讲清楚的问题,因为他们有公称尺寸和实际尺寸、偏差和公差的概念。

还可以把以上的结果推广一下。

我曾经对两种邮资信封的规格的表述提出过质疑:

(1)语录邮资信封的规格

《中国邮票史》第8卷第263页的记录为160×100mm,有疑问。

发行通知中没有说明信封的规格,在有关的目录中,狄超英目录也说是160×100mm(狄超英目录P2),燕山版目录说是162×102mm(燕山版目录P128)。但是测量实物后发现,燕山版的说法更接近真实。

(2)1-1970邮资信封的规格

《中国邮票史》第8卷第266页:1970-1973年发行的普12型天安门图邮资信封“规格为158×103mm,”。这种表述是不准确的。

根据我的测量,1-1970封的规格约为162×103mm,与其他的普12邮资信封的规格(158×103mm,)有明显的差别,不能一锅煮。

有了11号封规格的确切数据后,我推测,以上两种邮资信封的规格与11号封是相同的,为162×103毫米。当然,最后的确认需要看到相关的文件。

2.上海加盖的A版“敬祝”邮资信封新品

江西集邮家龚振鑫先生对文革期间上海加盖的“敬祝”邮资封、片有深入的研究,据龚先生的研究,上海加盖的敬祝封(原封就是11号封)有两种加盖版式:A版,紫色油墨,繁体寿字为“土”字头(图2);B版,蓝色油墨,繁体寿字为“士”字头。(图3)以前,只见到A版实寄封和B版新封。

前不久,龚先生收集到两枚以前从未见过的A版新封(图2封为其中的1枚),龚先生不仅将有关的知识对我和盘托出,而且以原价让给了我1枚。


图片2.jpg

图片3.jpg

3.加贴邮票的本埠双挂号邮资信封

图4所示的是1枚11号封的实寄封(右边撕口较大,但未触及到图文,我用同色的纸张衬垫了一下),正面加贴了2枚普13邮票,合计邮资26分,是1枚本埠双挂号信,其资费构成为:4分(本埠信函)+12分(挂号)+10分(回执)=26分。1966年10月10日上海寄本埠,背面盖有10月11日投递戳。

图片4.jpg

11号封是一个常见的品种,有大量的新封和实寄封存世,但是,加贴邮票的本埠双挂号信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使用情况,在新中国早中期的邮资信封中,本埠双挂号仅见此一例。

(《湖北集邮》2010年第2期)

430062        
武汉市武昌临江大道387号长江船舶设计院
陈岚

TOP

谢谢麦会的鼓励
430062        
武汉市武昌临江大道387号长江船舶设计院
陈岚

TOP

唉......惭愧啊.
王革非 发表于 2011-5-31 13:18



    我知道图2、图4封都与革非有关,现在舍不得放,因为都在邮集中。以后要放,一定先通知革非
430062        
武汉市武昌临江大道387号长江船舶设计院
陈岚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