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HLAN101 于 2014-8-24 12:56 编辑
首先要谢谢扬老师的邮情赠封! 此封不急,你退休了有空慢慢找吧!
再说当年营业员国际业务素质也都很一般,对亚 ...
王怀亮 发表于 2014-8-24 09:49 
我在收集普16邮票实寄封的过程中发现,减资的和该减资未减资的两种情况都存在,都不算少见。至于哪一种情况更少见一些,我就没有统计了。
举2个例子:
1 亚太减资例
国际航空信 1977年1月1日起,国际邮资进行了调整,增设亚太地区(亚洲太平洋地区)函件资费,中国是亚太地区邮联会员国,
对亚太邮联会员国之间实行低资费,20克平信国际间为40分,亚太地区30分,当时亚太地区资费仅限包括印度尼西亚在内的12个国家。贴3枚20分邮票,合计60分。信函30分+航空30分=60分1978年6月15日,广东湛江寄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2、应该减资而未减资例 国际平信 贴2枚20分邮票,合计40分。 亚太邮联会员国之间实行低资费,20克平信国际间为40分,亚太地区30分,当时亚太地区资费仅限包括泰国在内的12个国家。 此封为寄泰国的平信,正确的邮资为30分,所以多贴了10分。
1977年5月31日,广西南宁寄泰国。由于收信人的地址不正确,被退回南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