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清代明信片上的人物、风景、或重大历史事件图片一般都是由当时的原版照片翻版印刷而成的。而蛋白照是指用蛋清混合感光剂涂抹在纸基上制作成相纸而印制的照片,它是在硬版照片后最流行的印刷方式。现在市场出现的1900年前的绝大多数照片和照片册都是蛋白照片。由于感光度低,这些照片在当时无法以底片放大,是从底片直接晒印的,所以照片尺寸和底版大小完全相同。蛋白照片一般呈棕褐暖色,影像层次的丰富性比硬版照片大大增加了,但照片稳定性不高,比较容易受保存环境的影响,高调部分容易变色。清代、民国还有一种照片版明信片是直接将洗印好照片的背面印刷上标准明信片格式。(个人拙见无怪)
封片迷:本人集藏清代民国新中国早期各类明信片、信封,望与各位邮友交流学习,谢谢!姓名:宋 扬  联系方式:重庆市两江新区人和香锦路4号交建大厦7楼重庆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邮编:400000 QQ:478559012

TOP

陈先生客气了!大家都是爱好者之间的交流无需讨教!
封片迷:本人集藏清代民国新中国早期各类明信片、信封,望与各位邮友交流学习,谢谢!姓名:宋 扬  联系方式:重庆市两江新区人和香锦路4号交建大厦7楼重庆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邮编:400000 QQ:478559012

TOP

回复:
1、这里说的“图片”也泛指清代的明信片?(是的)
2、照片都是冲洗出来的,宋先生说的“印刷方式”也就是指“冲洗”吧?(是的)
3、蛋白照只出现在1900年前,一些清末民初的照片及照片版明信片有无以蛋白照方式制作?(照片制作年代不同,所用纸张不同。1890年之前的照片,除了银版和铁版等硬版照片外,基本都是蛋白照片,就是用蛋清混合感光剂涂在很薄的普通纸上印制的,这种纸很薄,但大部分照片都会贴在一个硬纸版上。如果你看到内容清代内容的照片,是很厚的相纸,有人告诉你是1890年之前的,那肯定是假的,是用原来的底版后印的,或者是翻拍的。蛋白照片,经过一百多年的保存,一般看不到有光泽,颜色发清,或发黄。一般来说国外摄影师拍摄的发清,中国摄影师拍摄的发黄,主要是当时中国摄影师定影技术不过关的缘故;现在有一种翻拍的清代老照片也做成了暗黄色,是用茶水浸泡、用化学方法调成棕色以及采用定影不足等手段来模仿旧照片的色样,而真品老照片泛黄,是因为年代久远,见光氧化的结果,其正反面为自然泛黄。而伪品则有渍斑,不均匀,你顺着光线看,照片表面发出一层耀眼贼光。1890年以后的基本为银盐照片,但前期的相纸(1910之前)颜色发清,较厚,而1910年之后的相纸纸基才较白。看这种厚相纸不同特点基本可以断定照片是1910年之前还是之后所拍。)(在摄影术发明之处,当时的照片是直接用玻璃版在太阳光下晒制的,没有放大机,所以清代照片最大长不会超过30厘米,一般来说,1880年前的蛋白照片都是25X20厘米左右,1880年到1890年的蛋白照片稍大一些,而民国后随着扩印技术的发展才有了大照片。清代的全景照片都是一张一张照完后手工拼接的,直到1910年后才见到转机的照片。如果有人告诉你有巨大的清代照片或着转机拍摄的清代全景照片,那肯定是假的,是后来翻印的。)
4、现在一般收藏者(包括大型拍卖目录)多将以照片制作的明信片称为“照相版”明信片,但照相版一词含混不通,能像宋先生将这类明信片称为“照片版”明信片的仅属小数?(是的,照相版和照片版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用照片翻印的后者是直接将照片背面加印明信片格式,但后者的出品量较前者相对较少,估计是后者成本高吧!
封片迷:本人集藏清代民国新中国早期各类明信片、信封,望与各位邮友交流学习,谢谢!姓名:宋 扬  联系方式:重庆市两江新区人和香锦路4号交建大厦7楼重庆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邮编:400000 QQ:478559012

TOP

邮友交流不言谢!
封片迷:本人集藏清代民国新中国早期各类明信片、信封,望与各位邮友交流学习,谢谢!姓名:宋 扬  联系方式:重庆市两江新区人和香锦路4号交建大厦7楼重庆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邮编:400000 QQ:478559012

TOP

回复 25# TK


    感觉不像是蛋白照,没有上手不好说!
封片迷:本人集藏清代民国新中国早期各类明信片、信封,望与各位邮友交流学习,谢谢!姓名:宋 扬  联系方式:重庆市两江新区人和香锦路4号交建大厦7楼重庆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邮编:400000 QQ:478559012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