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大?三分???是假票 五分?也有?怪 右??孔?是剪刀剪的 其他??? 很奇怪

中?民?倒?也不太自然 如果板模?隔位置固定的? ?道理右?那枚在正中? 左?那枚?右移
我??人?加工的可能性?大 其?不加工也是?好物 只是封有折 想增加??吧
連先生

臺灣新竹

TOP

?充一下倒?封

?票?未相?,但是合理推???票的?候?一起?,就算是撕?的?票,大致上?自於同一?加?板
?什?加?位置?不一?呢?

挺奇怪的 要看看他的加??正票加?的差?才知道是不是人?加工的

??考~
連先生

臺灣新竹

TOP

信封最下面寫 "Present"

應該是指 寄 本埠的意思
連先生

臺灣新竹

TOP

洋人文件 有專人處理 有些局長甚至本來就是洋人

應該不會看不懂啦 小事情
連先生

臺灣新竹

TOP

http://culture.edu.tw/history/smenu_photomenu.php?smenuid=1517

新式郵政從海關試辦郵政開始,郵政工作便多聘用外籍人士,中國人不得其門而入,造成中國無法培育在地郵政人才。甚至出現宣統二年(1910)郵傳部總辦帛黎拒絕郵傳部招考學生進入郵局服務的事情,因而有留奧學生上呈收回郵權請願書,甚至組織中華全國郵政協會,以收回郵權、發展郵務為號召的活動產生。雖然此事未造成顯著效果,但為日後收回郵權活動開啟序幕。民國六年(1917),中國正處於政局紛亂之際,交通部次長葉恭綽兼任郵政總局局長,將郵政總辦的外文名稱改為 Co-Director General,用意以正名限制洋人總辦的職權,以努力拔擢局內優秀的本土人才為目標。  


  民國十三、四年間,當時郵政總辦鐵士蘭曾以「總辦的決定就是最終的決定」一語,在1927年利用其最後決定權,下令各外籍郵務長竭力阻撓郵政接管。十三年八月上海郵務工會宣告成立,各大地方的工會隨後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以收回郵權與停止進用洋員,減低華洋差別待遇為號召,收回郵權運動的風氣遂瀰漫全國。當時國民黨政府另立南京郵政總局,但郵政總辦也是鐵士蘭,形成南北兩個總局但一個總辦的有趣局面。等到南北兩總局合併時,鐵士蘭才迫於郵工運動的壓力而引退,國民黨政府規定不再添用洋員,迨至抗戰勝利,中國郵權才逐步收回。



上海是大局 洋人不會少的
連先生

臺灣新竹

TOP

感覺上 當年洋人入郵局似乎是個肥缺 至於怎麼肥的 就不太清楚了 大概薪水差很多吧
連先生

臺灣新竹

TOP

大龍戳好像是上海1879
連先生

臺灣新竹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