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馆藏一斑]李锦林馆馆藏的罕见的《新中国纪念邮戳简目》校阅者签名本

<p>&nbsp; </p>
<p>新中国早期纪念邮戳简目《新中国纪念邮戳简目》由罗家声(广东高明横江畜牧场)编订、张惠生(苏州市江苏师范学院)校阅、范同(即美国集邮家石少东)复校,于1961年国际劳动节出版。印量300本。因种种原因,如今存世廖廖无几。</p>
<p>上述三位编者都已先后去逝。李锦林馆藏的此本《新中国纪念邮戳简目》系张惠生于1961年9月赠送给马背上集邮家白歌乐的,也是至今唯一发现的一本校阅者张惠生生前签名本。现由白歌乐转赠李锦林馆珍藏,在此公开鸣谢。</p>
<p>&nbsp;</p>
<p>&nbsp;</p>
<p> liNQBPIc.jpg <br/> LVcIhTx3.jpg <br/></p>
李锦林集邮文献收藏馆
馆址:(201906)上海泰和西路3463-63-601信箱   
电子邮箱:ljl143@163.com        手机:13661768401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ijinlin510326
中国邮史研究会第169号会员

李锦林集邮文献收藏馆
馆址:(201906)上海泰和西路3463-63-601信箱   
电子邮箱:ljl143@163.com        手机:13661768401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ijinlin510326
中国邮史研究会第169号会员

TO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雪泥鸿爪</i>在2008-6-12 20:52:32的发言:</b><br/>《佛山集邮》2008年5月第一期就刊登有一篇何国津先生撰写的纪念此文献的编订者??罗家声先生逝世十周年的纪念文章。</div>
<p>补充:&lt;文献集邮&gt;06/3糜凤鸣专题文,06/1邵林文谈及石少东</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3 20:32:02编辑过]


李锦林集邮文献收藏馆
馆址:(201906)上海泰和西路3463-63-601信箱   
电子邮箱:ljl143@163.com        手机:13661768401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ijinlin510326
中国邮史研究会第169号会员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xie-stamp在2008-6-12 22:20:36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thwuwei在2008-6-12 20:33:03的发言:

欣赏!

原版,好!

 ================

 

这一册购买时务请注意,刚得到最新消息,此书在80年代初(81年度)在上海曾经被上海徐汇区的H姓邮友翻印过一批(也可能是某一集邮组织翻印过一批,H姓邮友仅是该组织翻印此书的对外联系人).当时售价是含邮资:0.12元/册.

而且据透露此消息的朋友说,消息来源可靠.据说上海早期民刊<集戳通讯>早年还为此刊登过消息.

我因无<集戳通讯>,又无锦林先生的实物作比对(锦林先生的实物绝对原版无疑),故无法考证作两者对照.但我看到的这册目录一般都较新,故有时不得不说有点奇怪.(早期<集戳通讯>不知郑军友齐否,当可一查)

 

 


这就值得探讨和考究

支持!

李锦林集邮文献收藏馆
馆址:(201906)上海泰和西路3463-63-601信箱   
电子邮箱:ljl143@163.com        手机:13661768401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ijinlin510326
中国邮史研究会第169号会员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thwuwei在2008-6-13 20:57:37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钟鼎文在2008-6-13 19:51:28的发言:
QUOTE:

 

一,吴蔚此帖很有价值,倘若情况属实,为免经济损实,应引起圈内相关藏者重视!

二,此前,武汉邮友\现在广东佛山南海工作的余景军曾化大力气对此书作过专题调查,我帖所说我馆藏品系"至今唯一发现的一本校阅者张惠生生前签名本"依据即来源于余"存世考".但他在"存世考"中末提及此事.估计他不知此事,我拟将吴蔚此帖转发他供他参考.

锦林先生,我有一点小要求:如先生转发给余先生时略作编辑,则发帖时务请注意用词. (如先生原文照搬,我无异议)

毕竟我原贴说得很清楚:我未做过比对考证.

未做比对考证的帖,仅能作为抛砖引玉之用.

在未作出考证前,千万不能把"消息"当作"结论".

 

吴蔚兄:

一,首先谢谢你热心为大家提供了这么重要的一条消息。因为余先生对此书的存世情况正在作专题调查(我也是被访问对象之一),调查报告“存世考”长文至今尚未正式发表。邮友之间都有一种互助精神。为此,见你此帖,我也热心主动将此消息一一即你4楼帖只字未改,原文全文照搬、复制粘贴转发余的电子邮箱。

二,余就在麦会所在地工作,即使我不发余的电子邮箱,他也可在华邮网上拜读你的帖的。

三,今我已与余通了话,告诉他华邮网上正在对此事作考证,请他关注考证后的结果。故请放心。

四,你如需余的电话、邮箱,可同我联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4 9:15:49编辑过]

李锦林集邮文献收藏馆
馆址:(201906)上海泰和西路3463-63-601信箱   
电子邮箱:ljl143@163.com        手机:13661768401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ijinlin510326
中国邮史研究会第169号会员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年年有余在2008-6-14 11:43:37的发言:

我就是在湖北集邮网发贴考证该书的“余先生”。今天花了一点时间,将湖北集邮网里有关贴转到这里供列位参考:

http://www.p1878.com/dispbbs.asp?boardid=11&Id=2767

今晨,余景军先生接到我的长途电话后,即将湖北集邮网里相关贴转到华邮网本版http://www.p1878.com/dispbbs.asp?boardid=11&Id=2767,

并被郑版主誉为邮学研究之范本,而加精,并置顶,大大方便了各位同好参与讨论 .

为此,感谢余先生和郑版的支持和帮助.


李锦林集邮文献收藏馆
馆址:(201906)上海泰和西路3463-63-601信箱   
电子邮箱:ljl143@163.com        手机:13661768401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ijinlin510326
中国邮史研究会第169号会员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