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一套一套辽代彩塑首日自然实寄封

作为一名原地集邮爱好者,自然不会错过童国忠老师的新著《原地集邮概论和图鉴》,此书是童先生二十多年收集整理原地集邮的一份总结,对原地集邮理论进行了科学的梳理,尤其是图鉴部分不光收录了官方发行的原地封,同时也收录了一些自然封,使得此书更具有收藏借鉴价值。
当我看到图鉴中收录的一套辽代彩塑首日自然实寄封的时候,觉得非常疑惑。
因为我多年前曾经碰到过同样的一套封,当初感觉怎么有么完美的自然封?这可是在原地集邮形成的初期呀!经过仔细比对,我感觉销戳和落戳是一个戳具,就退了,只留下了复印件。
我把复印件拿出来,和图鉴进行比较,这是两套同样的自然实寄封:一票一贴,从山西大同市御河北路18号,寄北京复兴门内大街51号,李华收。销戳是山西/大同市/16/1982.11.19.9,落戳是北京/46(支)/10/1982.11.23.9挂号戳:掛号/29/026,其中“026”黑色,其余为红色。
信封、地址、邮戳、挂号戳、笔迹完全一样,不同的是70分的挂号实寄封,我的流水号是25,图鉴是26
前不久,我在网上浏览,又发现了一套这样的自然实寄封。这次的封除了信封、地址、邮戳、笔迹完全一样外,挂号戳也不同:掛号/8/371其中371圆珠笔写,其余为红色。
3套封来看:
一、在原地封发展的早期,有一位不愿具名的办封者办出了这样一批(至少有3套)好封
二、同一地使用了2种挂号戳。同一地、同一日的日戳,为什么挂号戳记会不一样呢?一个是29所,一个是八支,难道当初的办封者想说明首日有2种挂号
三、日戳和官封上的不同,与总公司的MC2上的戳相似,但是下半环的数字字钉不同,极限片是18,不是封上的16。自然封上的戳属于未见记载的一种。
让人有疑问的还是得回到戳记,我的疑问在两个方面:
一、挂号戳记有两种,而且每一种的文字刻的都很粗糙,线条迟钝;
二、我当年仔细的对销戳和落戳进行了详细的对比,邮戳的线条不流畅,文字同样的粗糙,特征也很相近;最奇特的中间的时间戳,数字的位置和特征,销戳和落戳明显一致,绝对是同一副字钉。

我把图片和疑问发到了东联原地集邮网,有几位网友跟帖:
“对这套普通封,我也很是疑惑,感到费解!但没有邹文邮友研究的深入,后来当我知道其来源后,更加~”
“据当时某民间邮刊出售时的情形,似乎不止一、两套~ ”
“有这大同16号戳的辽代彩塑就撕了吧这戳在什么地方我知道,但是别问我,问了我也不说
“热衷收集早中期原地封的一定要明白哪些戳是不能要的
哪怕这戳也许盖过真正原地封水太深!”
看了贴,我又想起论坛上揭露的一大批假封假戳,红军邮、山西寿县封、湖南常德淘宝店假原地封、山东假戳等等。我想有必要把一些假戳公布出来,不要再有人上当。
213300  江苏省溧阳市邮政局投递班转  邹文手机:13915876568我的博客:http://13915876568.blog.163.com/edit/支付宝:zouwenxp@126.com工行:溧阳营业部6222081105000809791

辽代彩塑自然封复印件.jpg 辽代彩塑自然封.jpg 辽代彩塑极限片.jpg
213300  江苏省溧阳市邮政局投递班转  邹文手机:13915876568我的博客:http://13915876568.blog.163.com/edit/支付宝:zouwenxp@126.com工行:溧阳营业部6222081105000809791

TOP

很难说,集邮人当年在自己家附近的支局和邮政所各挂号了一枚封,也有可能吧。如果是自然封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吧。
吴翔 发表于 2009-6-8 07:54

最奇特的中间的时间戳,数字的位置和特征,销戳和落戳明显一致,绝对是同一副字钉。
213300  江苏省溧阳市邮政局投递班转  邹文手机:13915876568我的博客:http://13915876568.blog.163.com/edit/支付宝:zouwenxp@126.com工行:溧阳营业部6222081105000809791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