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会员集邮区
首页
搜索
帮助
导航
图库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1)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华邮网
»
大清邮票
» 上海的有轨电车
返回列表
发帖
杨峰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杨峰
当前离线
UID
4995
帖子
4107
精华
0
积分
8118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808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6-6
最后登录
2017-7-15
华邮博士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7-16 12:43
|
显示全部帖子
上海的有轨电车
轨道交通
,
旧上海
,
时间
,
事业
,
轮胎
有图有真相:上海的有轨电车开通的真早。。。。。。
下载
(160.88 KB)
2011-7-16 12:42
下载
(160.25 KB)
2011-7-16 12:42
老上海的有轨电车旧上海最早出现的现代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时间是在清朝末期。有轨电车因为不需要橡胶轮胎、不需要燃油,是一种适合当时经济状况的交通工具。 最初轨道交通建设在租界内进行。1881年7月上海英商怡和洋行向法租界公董局提议开办电车事业,租界当局认为虽然有轨电车铺轨架线投资较大,但鉴于其行车成本低、乘客容量大、乘坐平稳舒适的优点,决定采纳,并着手研究。1898年3月法租界公董局与公共租界工部局联合组成电车设计委员会,因设计分歧未果。后两租界分别办理电车事宜,1905年3月公共租界选定英商布鲁斯?庇波尔公司承办电车工程,后其专营权转让给英商上海电车公司,1907年4月24日公共租界有轨电车工程开工。1908年1月31日,英商电车在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上试车,同年3月5日,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路线正式通车营运,自静安寺始发至上海总会(今广东路外滩),贯穿东西,线路全程6.04公里,车厢分头等、二等两档,实行分段计价。法租界在1906年1月由公董局与比商国际远东公司签订电灯电车专营合同,规定电车由远东公司经营,1906年6月法商电车电灯公司成立,接收比商国际远东公司在法租界举办之电车电灯事业,1907年10月开始铺轨,1908年5月6日法租界第一条有轨电车2路正式营运,起始站十六铺,到7月延伸至徐家汇,线路全长8.5公里。 由于公共租界与法租界的电车在各自区域内辟线铺轨,互不相通,乘客跨区远足必须换车,并另购车票,很不方便。为此英电开办后不久,即向法电提出互通电车的建议。1912年8月,英法电车公司开始相互通车,最初是通车不通票,即驶入对方路线时,乘客需要重新购票,1913年8月两家公司签订合同,对互通路线、行车时刻、售票、结算等作了规定,从此跨区乘客无须两次购票。 辛亥革命前夕,法商电车已行驶于华界老西门至斜桥等地段,并企图自十六铺扩展电车路线至华界外马路董家渡一带,同时,多家外商也先后要求在南市经营电车事业,均遭中国当局拒绝。 1912年,南市内地电灯公司经理陆伯鸿等人为挽回中国主权,阻止外商侵越华界,并以繁荣南市为由,向上海县主管申请创建南市有轨电车,经市议事会讨论批准给予电车专营权。1913年2月,上海华商电车公司成立,旋既着手电车工程的筹建。整个工程建设、设备等均委托德国西门子公司办理,同年3月动工建设。是年8月11日,华商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营业,从小东门至高昌庙,全长4.97公里。1913年11月华商电车公司与法商电车公司订立合同,在民国路(今人民路)自小东门至老西门各置路轨,互相通行。 城市人口激增和工、商业规模扩大,推动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到1927年底,市区辟有有轨电车线路22条,其中英商11条,法商7条,华商4条。营运地区东至外滩、杨树浦,西抵徐家汇、静安寺,南起卢家湾、高昌庙,北及北火车站、虹口公园。日均运客达48.6万人次。由市中心向四周延伸的车轨和穿梭其上的有轨电车,不仅给上海人带来了行路之便,也传递着都市生活快速的节奏。
收藏
分享
喜欢蟠龙及加盖以及相关明信片实寄封。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滨河大厦801房 邮编465150 手机(支付宝)13937660280
淘宝:http://shop59974548.taobao.com/
新浪:http://blog.sina.com.cn/xiaofeng0280
返回列表
人民邮政(解放区)邮票
侨批局
小龙邮票
邮政用品
华邮特别论坛
中国邮史研究会专版
江苏分会编辑部
湖南分会编辑部
浙江分会编辑部
网站公告
新手上路
投诉与建议
版主交流区
China Stamp & Postal History Forum
2017丁酉年生肖一框邮集全国邀请展
2010’全国一框网络集邮展览
网上大讲堂
华宇拍卖专区
布约翰华邮专版
通用邮票社
华邮网大众拍卖厅
拍卖行拍卖信息
结标&流标区
邮品交流区
邮品征求栏
传统集邮研究厅
大清邮票
大龙邮票
小龙邮票
万寿邮票
红印花邮票
蟠龙邮票
其它邮票
清代邮戳
清代邮资
清代邮史
客邮邮票
精华版
美国客邮
英国客邮
日本客邮
德国客邮
俄国客邮
法国客邮
比利时客邮
意大利客邮
客邮邮戳
客邮邮资
客邮邮史
工部书信馆
上海书信馆
汉口书信馆
重庆书信馆
镇江书信馆
九江书信馆
福州书信馆
烟台书信馆
宜昌书信馆
厦门书信馆
南京书信馆
芜湖书信馆
其它书信馆
书信馆邮戳
书信馆邮资
书信馆邮史
民国邮票
帆船邮票系列
孙像邮票系列
国币邮票系列
金圆邮票系列
银圆邮票系列
纪念、特种邮票系列
其它邮票系列
民国邮戳
民国邮资
民国邮史
人民邮政(解放区)邮票
苏区时期
抗战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区邮史
解放区邮戳
解放区邮资
新中国邮票
玩转信销票
普、改、航、欠邮票
老纪特邮票
文革邮票
编号邮票
JT邮票
编年邮票
新中国邮戳
新中国邮资
新中国邮史
沦陷区政权邮票
华中邮票
华北邮票
蒙疆邮票
苏北邮票
伪满邮票
沦陷区政权邮戳
沦陷区政权邮资
沦陷区政权邮史
邮政用品
商埠邮政用品
大清邮政邮政用品
民国邮政用品
解放区邮政用品
新中国邮政用品
印花税票
《印花交流》专版
史前及清代税品
民国税票
解放区税票
新中国税票
外国税票
邮史研究厅
鉴宝(估价、鉴定)
邮品估价
真伪鉴定
其它通信机构
驿站
民信局
侨批局
文报局
军邮(含机要)
港、澳、台
地方邮史
北京邮史
天津邮史
河北邮史
山西邮史
上海邮史
浙江邮史(浙江省分会专版)
江苏邮史(江苏省分会专版)
山东邮史
福建邮史
安徽邮史
广东邮史
广西邮史
海南邮史
河南邮史
湖南邮史(湖南省分会专版)
平原邮史
湖北邮史
江西邮史
四川邮史(川渝分会专版)
重庆邮史
云南邮史
贵州邮史
西康邮史
陕西邮史
甘肃邮史
青海邮史
宁夏邮史
西藏邮史
新疆邮史
内蒙邮史
黑龙江邮史
吉林邮史
辽宁邮史
台湾邮史
其它地方邮史
自动化专区
机盖日戳
邮资机戳
电子邮票
自动化邮品交易区
现代邮品
邮政附加费
快件邮品
贺年片及企业金卡
极限片
原地集邮
文献
集邮文献
邮政文献
集邮文化区
邮会、邮展区
龙城邮学会
组集技巧
网上邮展
各地方邮会专版
集邮协会专版
火车邮史研究会
专题交流所
素材探讨
专题邮品交易
其它收藏品
古泉纸币
旧书文献
纸品杂项
华邮慈善行
其它区
新手升级区
曝光区
网友记事区
网站友情连接
历史栏目
四川地震赈灾义拍专版
赈灾义拍专区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