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民国防盗戳票封

这枚封有不少特点,欢迎大家点评:
1. 成都防盗 (这个在封上的多吗?)
2. 印度检查 (不知哪位大佬对印度检查条/戳熟悉?能对这个这个检查条评论一下?)
成都-印度-正面-华邮网.jpg

成都-印度-反面-华邮网.jpg
1

评分人数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成都-印度-美国,1942年4月30日,但右下角有“China Clipper", 这种情况下的邮路是如何?
请教了。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回复 3# 麦国培

谢谢。当时买的时候防盗加盖是加分的,主要还是冲着那粉色印度检查条。
据说那个粉色印度检查条很少见的, 上面写的是“打开了但未检查”(不知道什么情况下贴这种条),后来又有另一个检查条(普通的)再次打开检查。
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回复 5# 麦国培

好品的封难得啊,我这是随遇而安,遇到什么买什么,有缘就留,没有也不求
防盗票封等到以后遇到品相更好的再换吧,但是这枚印度粉色条要再遇上就难了。
印度经济也在飞速发展,最近几年印度邮票涨的也厉害了,邮展上的印度人越来越多了。说不准以后东方不亮西方亮。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驼峰的
小晟 发表于 2012-6-18 12:59


对的,邮商也告知是驼峰邮路,但我是看不明白。
就是因为走印度就一定是驼峰邮路吗?
还请指点,谢谢了。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42.5--45.9,航空,印度邮检,PC90。就是了。
小晟 发表于 2012-6-18 15:01



  多谢了,看来还是早期驼峰封。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好东西,中航由成都飞越驼峰到加尔各答,接受检查。
好像最近出来好多驼峰封。
hart 发表于 2012-6-18 16:06



其实这封在邮商手中有一段时间了,只是标价太贵,没有人买,他也就懒得拿出来给人看了。后来来了我这个冤大头,被他一忽悠就买下来玩了。
他告诉我这粉色检查条很特别,是难度10的,难得一见;又是飞跃驼峰有意义。加上我看到是防盗加盖票,于是一咬牙买下。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回复 20# 小晟

从下面资料看,1942年4月8日开始首次飞越驼峰任务,是从汀江起飞的。
至于42年4月30日是否还有别的航空邮路通过印度到美国,要听大佬们讲解了。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Hump

On April 23, 1942, a prospective bombardment group commander, Colonel Caleb V. Haynes, was assigned to command the Assam-Kunming branch of the India-China Ferry, dubbed the Assam-Burma-China Command.[nb 3] Col. Robert L. Scott, a pursuit pilot awaiting an assignment in China, was assigned as his operations officer and a month later as executive officer. The first mission "over the hump" took place on April 8, 1942. Flying from the Royal Air Force airfield at Dinjan, Lt. Col. William D. Old used a pair of the borrowed DC-3s to ferry 8,000 US gallons (30,000 liters) of aviation fuel intended to resupply the Doolittle Raiders.[4][7][nb 4] Haynes was a fortuitous choice as the first commander, as he had just completed an assignment as a key subordinate of Brig. Gen. Robert Olds. Olds and his staff had founded the new Air Corps Ferrying Command, which was then in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the Air Transport Command.[3]   

The collapse of Allied resistance in northern Burma in May 1942 meant further diversion of the already minuscule air effort. The Assam-Burma-China Command resupplied Stillwell's retreating army and evacuated its wounded, while establishing a regular air service to China using ten borrowed DC-3s, four USAAF C-47 Skytrains,[4][9] and 13 CNAC C-53s and C-39s.[2] Only two-thirds of the aircraft were serviceable at any time. Dinjan itself was within range of Japanese fighters now based at Myitkyina, forcing all-night maintenance operations and pre-dawn takeoffs of the defenseless supply planes.[7] The threat of interception also forced the Assam-Burma-China Command to fly a difficult 500-mile (800 km) route to China over the Eastern Himalayan Uplift, which came to be known as the "high hump", or more simply, "The Hump".[2][nb 5]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搞不清楚。 昨天听朋友说,一个42,7月的封,邮资是国际航空,手写到加尔各答,但是实际上给他弄新疆走了水陆 ...
小晟 发表于 2012-6-19 20:23



查了下网,  吴宝国先生《抗战时期有关“渝加航线”的研究》文中提到:

““渝加航线真正运营的时间不足一个月,也就是1942327日之后至1942428日这段时间。”

“经仰光通海邮路阻断之后,中国和盟军于是赶辟中缅印国际新邮路,由瓦城(MANDALAY即曼德勒---笔者注)经蒙尼瓦(MONYWA)、卡里瓦(KALEWA)及丁玛普尔(DIMAPUR)等处,至加尔各答,乃该线甫经组成,缅甸即告陷落,亦未能实际利用。此后所有寄往国外邮件不得不改发新疆,经由苏俄转递(即由苏联转道至伊朗,再绕回印度---笔者注)。这也许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吧!”



另在 抗战时期有关“渝加航线”的研究2》一文中提到:

图三
福建古田 (1942410)—南平(413)—古田(414)—南平(417)—桂林(1942429)—加尔各答纽约(1942624),该封到昆明或重庆时,渝加航线已中断。怎样送出去的呢?应该是走驼峰航线开辟之前的南线”(航线)。”


不知道“应该是走“驼峰航线”开辟之前的“南线”(航线)”指的是哪条航线,如何从国内到加尔各答的。还望多多指教。


昨天联系了在英国的一位检查邮件专家,他确定了这枚印度检查条正是难度为十(检查条难度分为一到十级,十级为最高级)的9A13 或9D,印证了邮商的判断是正确的, 并没有忽悠人(真伪是第一的,至于价格有没有忽悠我就不知道了)。 9A13 与 9D 的不同点在于两行字的长度不同,这枚应当是9D,据邮商讲有记录的仅几枚。

通过这枚封,了解到防盗票/封,特殊时期邮路(虽然还不知道4月28日渝加航线中断后4月30日的信到底是如何到达加尔各答的)以及珍贵的印度检查条。真是学习了不少知识。谢谢以上各位给与的帮助。

1

评分人数

  • edwardtin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另外从封上记录看,信自4/30从成都寄出, 6/2收到,历时一月有余。不知从这个邮寄时间上可否看出所经邮路?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贾兄,能否让检查邮件专家告知一下 F2 八角形检查戳是哪里使用的?

小晟 发表于 2012-6-20 10:50


见短信。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回复 46# 小晟


到时候替你问问。
在英国还有一位印度检查邮件方面的专家,这两天他搬家,过一段他有空了,再问问他,听听他的意见,希望他能够给出更详细的解释。
因为9D检查条非常稀少,那么使用时间不会很长,也许从资料中可以找到使用时间地点,这样就知道这封大致是何时离开成都到加尔各答的了。从6/2收到来看,好象并没有耽搁很久。
研究学习了解历史是集邮的乐趣所在。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回复 46# 小晟

已经发信去问了,人家在搬家,可能要等一段时间了。
看到你又买到不错的驼峰封,恭喜了。看来现在国内的封比美国的还便宜了,老外的封片一般标价都贵,但还是有很多漏,因为我们能看出一些他们不懂的东西,如果他们已经看出来了,就没有漏了。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买的那几个比较普通了,火漆的还是比较多见,不似杨浩先生说的罕见。
小晟 发表于 2012-7-1 08:38


火漆与火漆是不同的,有时候这检查封的价值多在这检查条与火漆上了。国外研究得很细,好像有专门目录的,也是分级的,可惜我不懂。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回复 53# 小晟


我也没有见到目录呀(连目录书是什么名字都不知,据说有很多本),只能是人云亦云了。慢慢来,等有机会见到目录,按图索骥,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