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中国票这么火,但香港票“卖家参考2003年的目录”,是卖家穷的买不起新版目录了?还是这么多年香港票就没人要,价格没涨?卖家都是很精的。
目录价是一回事,实际成交价是另一回事。看看“普通的”早期英国/美国票,目录价都是很贵的,但买时10%~20%都不到。
你也可以到EBAY上搜一下香港早期票的拍卖,摸摸底。然后再定,反正也没别人买。
另外,个人觉得那枚55欧的票要价高了,可能卖主认错票了。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回复 12# edvardtin


是的,100欧的东西对于欧洲开店的邮商来说真不算什么;即使是对中国人来说,1000元人民币也是小菜了,连一条猴尾巴都买不来。现在是不差钱的年代

我认为集邮还是要看自己喜欢什么,搜集什么;而不是受利益驱动,见什么赚钱就赶紧买什么。集邮的味道和心态就变了。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以邮养邮是最佳方法
麦国培 发表于 2011-1-24 17:01



光买票了,到现在一张票都没有卖过,老婆大人总是催着要见效益(她光看见大把大把的钱出去,换来一批一批的旧邮票信封,不信这能值那么多钱)
看来到时候也要以邮养邮来补贴一下私房钱了。     
慢慢来,不急的。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