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一批片-不知有没有与传教士相关的信息

自去年买到一些福建传教士(夏查理及其女儿夏咏美)在中国的封片以来,一直在希望能买到他们一家在美国的封片,这样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及经历。
今天愿望终于实现,将一批英国及美国间封片收入囊中。刚拿到手,粗略看了一下,这批封片基本在1880至1883年间,最晚到1906年。每枚明信片后均有内容,等以后慢慢研读,看看有没有与中国教会活动有关的信息了。
其实英国,美国的邮资片很多,价格也不像中国片那样飞上天。但是能够一次买到那么多封片(还是一家的),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加上前几次买的与中国有关的封片,可以了解到不少1880~1900年间的许多信息。希望可以从另一个不为人知的角度来了解当时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及其家庭情况,通常在私信中会透露出一些平时不好公开说的东西。

夏查理书信-华邮网.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另外,顺手将夏家珍藏的百多张1865年左右的老照片一同收入囊中。
这些老照片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时代缩影。当时兴起了一股摄影风,因为上前线的人想为自己亲爱的人留下一些东西,战士们也想带一些自己家人的照片可以在战余拿出来看看以解思念之情。
夏查理照片集-正面-华邮网.jpg

夏查理照片集-反面-华邮网.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太好了
麦国培 发表于 2012-2-16 16:25


有点抄家的感觉
经过半年的努力,将这家的东西收了不少,以后有时间/经历可以慢慢研究了。
没有让这些东西完全散开,而是聚集在一起(有少量还是散了),是很难的了。
这些东西,其实邮票价值并不那么高,我看重的主要是其中可能带来的信息及其内容的完整性。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回复 6# ausrising1

是的,没有中国封片那么贵,但量不少,所以总价也不低了。我前面也说了,我看重的主要是有关这个传教士家庭的内容,这是以后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照片也是,有两张军装的就很贵,基本100美元一张,还有上面图中的乐队集体照也贵一些;另外还要看后面贴的印花票,一般印花票便宜,但有几张4分票对剖作2分,及2分票对剖作1分与2分票合用共3分等等就会把价格提上来。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合真正收藏者的胃口!
邮谭 发表于 2012-2-16 16:47


是啊,要是每张片都像中国片那样动不动就是几百美金,我哪里买的起啊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回复 12# parisiica

谢谢了,您把这都提高到理论的高度了,精辟。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回复  假师爷


在資料的字裡行間或某個圖片的細節,常常我們會有意外的驚喜
祝你能找到相關 ...
parisiica 发表于 2012-2-16 17:29


谢谢,那个年代的花体字真是漂亮,就是看起来费劲;看来要找我的小孩来认了(他们从小就学写花体字)。
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下面是一些中国有关的片(1879~1884),均有国外各地中转戳及Foochow落地戳,可惜都是福州客邮局戳,要是有中国邮局的戳就好了。这些封是单买的,价格可是比那没有寄往中国的片高了几十倍

早期中国进口封留存下来的应当不是很多,尤其是这么一组片,应当比单张来得珍贵了。虽然现在拍卖会上价格还不是很高,好像是小几千元一张,但是当所有的清封民国封都炒上去了,这些进口封也会水涨船高。
个人感觉中国出口封可能多一些,因为老外基本都保留下来了;进口封若不是像这些在早期带回本国的,在中国经过几十年战争动乱留存下来的应当很少了,而且要保持这么好的品相在国内也不容易。
但有时拍卖会价格不是单纯按数量多少来算的,关键是有多少人会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用心来研究这段历史。供求比例才是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本帖最后由 假师爷 于 2012-2-17 05:26 编辑

大家可能更希望看到中国进口封,这是其中一部分,都是到福州的,先贴个图供大家欣赏了。
研究这些东西的内容,了解当时中国社会情况及教会发展历史,真要花上一阵子时间了,慢慢了解慢慢学。以后有什么心得会发上来分享。
对于如何研究利用这些信息,大家提了很好的建议,我会好好考虑。这里没有什么特别珍罕的东西,但平平淡淡才是真,纯天然,没有任何集邮封的味道,喜欢。
夏查理明信片-中国-华邮网.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回复 8# 麦国培

麦会请看, 这些是从福建进口的封了。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回复 16# TK

这次回国买了严老的谭安书,很受启发。
这几年,又陆续购入几个传教士家庭(包括夏家)的资料及邮品,觉得更有研究意义了。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回复  假师爷


   去年老侯给了我一本新加坡邮友的书《爱的使命》,是传教士邮集,非常好,你可以找那 ...
sxy667788 发表于 2016-1-26 20:42



多谢您的信息!我去问问老侯看看如何能够买到这本《爱的使命》。福建传教士很多,但是能够将一个家族百年历史串起来的不多。真是有缘。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回复 36# 杨峰

多谢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回复 39# 淮北小王

多谢鼓励,这些传教士邮品/物品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但是现在还有很多背景资料没有掌握,夏查理的日记在哈佛大学图书馆,以后有机会去查一下,日记和邮品关联起来讲故事就好听多了。
但是现在实在是没有时间花很多精力在这里,只能多留心邮品,慢慢收集资料,等以后时机成熟,希望能水到渠成。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