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这个问题根本不是什么辩证思维的问题,它就是一个政治问题。中国人如何讨论都有道理。过去这么多年,希望没那么多情绪。

海外就简单多了,媒体舆论就是一言堂,早期纯粹就是政治宣传。那时海外有台湾,有香港,有唐人街,都是一面倒,大陆则是自我和被封锁,那还能出来什么统计数据来迎合敌对的“国际社会”?

其实三千万也不全是坏事,只要中国自强。这种舆论宣传有助于国内永不再文革,国外则起了所谓“三炮”的作用, 让中国在过去2,3十年有稳定的国际环境。从法国闪电攻击利比亚来看,某些时候,西方国家的效率要远远高于中国。
民国, 客邮, 沦陷区。。。开始学邮戳。

MITBBS上网灌水的时候, 突然看到一个中年大叔在吹牛

TOP

"呵呵,政治问题?好像没这么严重吧?...这能算是政治问题?"
政治问题是指媒体广播电视报纸专家等等有声音的人。

“至于海外媒体舆论是不是一言堂,这点好像也颇有争议吧,至少就我看到的好像不是这样,比如这次利比亚的事,欧美媒体反对的声音也很强烈的,这点倒是需要我们多学习学习。”
欧美媒体对内民主是不用怀疑的,反对也只是空谈。 哦巴马打着反布什的旗号上台, 却全盘继承布什的对外政策。

“至于西方国家的效率就更不好说了,”
我的意思你的不懂, 我不关心利比亚。 带路党这个词你听说过吗?
民国, 客邮, 沦陷区。。。开始学邮戳。

MITBBS上网灌水的时候, 突然看到一个中年大叔在吹牛

TOP

这个不是“全国“大饥荒”之苍海一僳”, 因为没有什么全国“大饥荒”。

死亡最惨的大概就是信阳。
饿死比较多的省, 大概就是四川, 河南, 安徽, 可能还有一个。


这也是“大饥荒”一开始不受重视, 某些地方官僚可以欺上瞒下, 造成人祸的原因。



缪慎楚 发表于 2011-4-8 21:34 [/quote]


   朋友好,“大跃进”年代饿死人是历史事实,国家有档案的,也有书籍出版,不必要楼上邮友去调查了。现介绍你可参阅,花城出版社2007年第6期81页,作家白桦写的“信阳人说信阳”一文。还有前副总理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724——725页。还有贵州《桐梓县志》,地方志出版社,1997版,第185页。《习水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4页,《毕节县志》1996年版,第96页。可能你工作繁忙,无暇翻不到这几本书,特摘录几句如下:“铜梓截至1960年底人口负增长121.32%,全县人口在1959——1960年一年间减少41734人。习水县,这三年减少人口42624人,死绝499户以上。毕节县,三年减少人口53990人。”《金沙县民政志》黔新出版社,1999年版,第40——48页“1961年1月10日县委报告,“非正常死亡”55000人。在饥荒结束后,金沙县另有遗孤3191人需要安排,1万人患三病(小儿营养不良,妇女子宫脱垂,水肿等),到1965年10月,全县缺衣户4902户,缺被子2463户,缺房子1303户,缺粮食19124户,缺钱买粮4587户。以上仅是全国“大饥荒”之苍海一僳。是谣言?是谎言?是历史?还原真相是走向正义的第一步。也请你去查考,如有不实,给予批驳。
民国, 客邮, 沦陷区。。。开始学邮戳。

MITBBS上网灌水的时候, 突然看到一个中年大叔在吹牛

TOP

这个毕节县志很厉害, 我不知道中国的人口统计居然如此完善, 精确到人, 传说中的日本人, 也不过如此吧?


人口到1964年就恢复到1959年的水平, 我看不一定是生老病死的原因。 人口迁徙(逃荒)的可能性很大。虽然据说信阳饿死人的时候是不逃的。



呵呵,让我在网上找到了你文中的毕节县志,不过跟你文中断章取义相比,我们来看看原文是怎么说的,这里 ...
chankam 发表于 2011-4-8 22:05
民国, 客邮, 沦陷区。。。开始学邮戳。

MITBBS上网灌水的时候, 突然看到一个中年大叔在吹牛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