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建议没有张著和大圆戳这两本书的同志,去买书看看再来讨论。
理论联系实际再去发现,可能乐趣更大一些。
书上没有记录的戳样都在现实中出现了,最近看到又失手了一件极为罕见的东西
王 骏

TOP

回复 78# TK
我说的是没有记录的东西啊
王 骏

TOP

不是的,也与本帖没多大关系啦
王 骏

TOP

从13楼开始吧。
此封在严先生书上第143页,看清了,封背销有上海全泰盛輪船局红色戳记。
民信局历史悠久不用说了,自大清开办邮政以来,到中华邮政时期,一直是存在的,包括独立系统和官民合作。

1897年1月至7月,全泰盛信局曾代上海大清邮政代投中文信件。。。。
此后的大清邮政和后来的中华邮政为统一邮权,均对信局采取竞争、限制到逐步取缔。。。
——摘自上海邮电志

13楼的封,过程很清楚,官民合作的可能也可以成立。
不要问我为什么,中国特色的事情不是今天才有的。只要认定戳是真的就好了,要造假,恐怕难度不是可以用一个大字来形容。此封可以查到的,早在1997年嘉德秋拍出现,2002年又出现一次在公开拍卖。我认为此封没问题。

关于福州大圆戳的晚期使用,参看孙君毅先生书上81页也有提及有1912年戳。
至于为什么、怎么会等等诸如此类,目前尚无定论。但是几本书上都有提到,所有的著作者都忠实地记录了他们的所见或收藏。实物都在那里,不是轻而易举说否定旧否定。

收藏的物件,真假判断并无硬性指标可用。当然不是说读了几本书就是专家,但是不读书肯定也成不了专家。
王 骏

TOP

回复 148# edwardtin
我看您太辛苦了,就来掺乎一下。
王 骏

TOP

回复 150# edwardtin

没什么,思想和言论都是自由的。有分歧再正常不过了,认同与否都是个人观点,我要下线了
王 骏

TOP

再来掺乎一下。
15楼的封应该不欠资,7分正好吧。
封背还有 邮寄信件到家不须重给力资此送邮规例又批 字样
王 骏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