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williamzhang
張先生,多謝您的資料,此封雖然不在我的記錄,但有其亮點如下:-
1) 福州1897年4月9日 ...
dowager1894 发表于 2018-1-30 10:53


关先生, 谢谢您来为我们大家分析这张慈寿封, 并且还看了您两张的收藏品, 既欣赏又学习了。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williamzhang
張先生,多謝您的資料,此封雖然不在我的記錄,但有其亮點如下:-
1) 福州1897年4月9日 ...
dowager1894 发表于 2018-1-30 10:53


关先生, 根据您的记录, 能否告诉我们清代的慈寿封的拍卖成交价在什么范围 (最高和最低)?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williamzhang
去年底,俺也拍到一件1897年8月Worley从福州寄美国的混贴印刷品邮资封(其有幸入 ...
阮秀佑 发表于 2018-1-31 18:47


老阮, 好封, 两张票重叠一起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有内信的封更有故事和意义。
欣赏和学习了,谢谢。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williamzhang
請查看小文「是高處未算高﹖還是高處不勝寒﹖」  刋於《清代古典郵票研究》2016年刋。 ...
dowager1894 发表于 2018-2-1 23:22

关先生, 好邮文, 看了。  从您的资料可以看出最高的记录应该是 31/7/1897 贴慈寿翡翠姐双横连封 - 299万港币。
而这次eBay上卖的这张才4383美元,可以算是很便宜的


    IMG_1672.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18-2-2 18:48 编辑
回复  莆田邮俊
(寻梦鼓岭)( 十)      Jan  25,  2018   
(难忘的一天)(上)
2017年12月15日 ...
williamzhang 发表于 2018-1-26 13:03


(寻梦鼓岭)( 十一)      

(难忘的一天)(下)             Feb 1,  2018

去年十二月十五日,我终于在穆老师的罗德岛家见到她和先生穆彼德(图1-2)。他们看了我带去的鼓岭和鼓山旧信封和明信片均很兴奋。我讲了好多我寻觅鼓岭信封的故事,他俩听了津津有味,特别是听完我讲述2015年我回国探親同时攀登鼓岭返美以后的第一周,我在波士顿邮市无意中买到近百张福建协大美国教授萨惠隆的鼓岭和鼓山进口封的故事,都觉得有趣。  我认为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功夫"。穆老师听了不禁笑起来说: "威廉,你跟鼓岭果然很有缘份呵。” 我说: "是呵, 缘份真是件很奇妙的事, 您退休回美国, 美国这么大, 比如说您是回纽约, 我也无法来拜见您, 而您的家却这么凑巧刚好就在波士顿附近。”
IMG_1540.JPG
IMG_1546.JPG

穆老师听我说太太的爷爷年轻时曾经是为鼓岭洋人供应食品的"挑夫”, 就好奇地问我,“那您太太的爸爸又是怎么来美国的?”我说: "太太的爷爷老家就在鼓岭山下魁歧村,太太的爸爸从小接受教会的宣传和教育,在教会办的福州英华中学唸书,他目睹洋人热心为中国人宣教,办学和开设医院等. 他立志长大自己也要做一个医生。后来他愿望不但实现了,并且还能来到美国深造,最后在美国当了医生。岳父从美国医院退休后特意到美国东北部 比较落后的缅因州乡村行医多年, 当地有不少贫穷农民,岳父不但免费给他们看病, 还经常赠送药物给他们, 而这些农民很感激岳父, 他们也经常送自养自种的鸡蛋,蔬菜和水果等给岳父。  穆老师听了我的故事她好感动。
穆老师问我为什么如此迷恋鼓岭信封?我告诉她收藏鼓岭信封能帮我解乡愁,我移民来美国已多年了,波士顿不知不觉己成了我第二个故乡,但我仍然很思念祖国和家乡, 看着这一张张我收集的鼓岭信封, 我就觉得家乡不是那么遥远。
穆老师认为我一面收集鼓岭信封,一面写了不少我是怎么收集它们的故事,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我说由于我来美国这么久, 我的中文已忘了很多, 所以写不好,否则我会想法把这些故事翻译成英文让她看。穆老师觉得我说的故事已很感人, 写下来也一定会不错的。

我对穆老师说,去年9月有7家外国友人上鼓岭寻梦追忆, 而我手上就有3家他们先人从鼓岭寄出的信封,还有一张是从福州寄美国的, 我觉得我的成绩颇好,穆老师也认为4比7真得很不错。 穆老师看到其中一张封,她马上认出这是柏龄威(Billing)的信封(图3), 这次外国友人7个家族中就有柏龄威的后人(图4)。柏龄威夫妇长期在福州私立协和中学(Foochow Union High School)任教, 他们在鼓岭有一座别墅(图5), 相片中白色屋顶那一座,叫“竹林山庄”,至今仍然保藏的很好。

那天回家的路上, 虽然冷风刺骨, 但我心里暖呼呼的,因为穆老师认为我的鼓岭收藏品很精彩, 我的寻梦鼓岭故事也很有意义。  能够在美国见到穆老师夫妇, 并且能得到他们的鼓励, 再次说明了我跟鼓岭很有缘份呵。

1939.8.30.jpg
1939.8.30A.jpg
1495168097k9uNGQzA.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1461# 莆田邮俊
小尚, 喜闻鼓岭下雪, 这对福州人来说可真是一件大新闻。  而对北方人来说, 这一点点雪算不了什么。  你不说是雪, 我还以为是下霜呢。

希望鼓岭有一天能够有人造滑雪场, 这样一年四季都有人上鼓岭。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1444# sxy667788
(请看一张罗星塔片)

上周1月30日 , eBay网上拍卖一张福州1906年罗星塔明信片, 从福州寄法国,贴有法国客邮一枚, 最后成交价是133.50美元,
我认为如果这片上有中文戳, 特别是有罗星塔戳话, 那售价肯定要比这高很多。  

一位邮友通过微信告诉我, 盖在法客邮邮票上的戳是福州客邮戳, 但我看不出有福州英文字。  不知我这位邮友说的是对吗? 有人知道吗?


s-l1600P.jpg
s-l1600PPP.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1464# sxy667788
(请看一张民国福州白塔明信片)
上周末2月4日, eBay拍卖一张1914年福州白塔明信片,贴有民国帆船1分票一枚, 销有鼓浪屿戳, 但不是实寄片, 应该是集邮片。  此片最后成交价是103.50美元。

这几年福州因为有三坊七巷和鼓岭, 许多外地人纷纷来福州旅游。  我认为时间许可话人们应该安排时间参观福州市区里的“三山两塔”。三山指的是于山, 乌山和屏山; 而两塔指的是白塔和乌塔。 这白塔就在于山旁边 乌塔则在乌山旁边。  如果时间安排的好话, 我想一天时间可已把这“三山两塔”加上三坊七巷看完, 当然比较紧张和辛苦一些。

s-l1600F.jpg
s-l1600FB.jpg

(以下关于白塔来源百度网)

白塔
原名报恩定光多宝塔,是闽王王审知为其父母荐福建造的,于唐天佑元年(904年)建造的。传说在辟基时,发现一颗光芒四射的宝珠,所以取名定光塔。初建时塔内砌砖轴,外环木构楼阁,是一座高66.7米的七层砖心木塔。每层的斗栱、云楣、栋梁、栏杆都经过精雕细刻,塔壁和门扉还绘有佛像。明嘉靖十三年(1534 年),塔被雷火焚毁。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重建时,改为七层八角砖塔,高41米。嘉靖二十七年重建时,改为七层八角砖塔。因为外面涂上白灰层,故称白塔。山腰有一方形的万象亭,亭畔岩石盘立,重叠成趣。椅栏西望,乌山耸翠,古塔峭拔。南宋词人辛弃疾在 任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时,重阳登九仙山,有《西江月》一词:“贪数明朝重九,不知过了中秋,人生能得几多愁,只有黄花依旧。 ”
32fa828ba61ea8d332d8a320960a304e251f5818.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1464# sxy667788
小尚, 我没有收集山东的封片, 但我很想知道从清代到民国, 山东寄美国的信件其邮路一般是怎么走的?有无因为受一和二次大战的影响而改变了呢?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1461# 莆田邮俊
(寻梦鼓岭)( 十二)                       Feb 11, 2018
(一张民国鼓山封背后的故事)


说到鼓岭人们都会想到鼓山,因为鼓山就在它旁边,从地理位置来看, 鼓岭应该是属于鼓山的。  所以鼓岭和鼓山的封片我都喜欢收藏,【华邮网】友小陈说我是“双鼓迷”一点也没错。

收集封片的人都喜欢信封里夹有内信,因为有内信的封故事会更多一些,因此也更有价值。据我所知许多人在处理个人信件时往往把信件撕掉或烧掉,因为信件里多多少少有点个人稳私的事情不想让外人看到,但却把信封保畄下来,因为信封上面大都有邮票,人们舍不得把它们扔了。但也有少数人他们把信件保留下来, 却把信封处理掉,美国萨惠隆教授的女儿玛丽恩 (Marion Sutton)就是这样人, 她把萨惠隆教授在福建协和大学任教18年期间(1923-1941)寄的和收到的部分信件整理编写成一本厚书(图1),书名叫 Commitment to China, 而她把这些信件的信封全处理掉了。
IMG_1696.jpg
请看这张1939年10月28日萨惠隆从福建协大寄美国他的太太埃伦萨顿(Ellen Sutton)的挂号信封(图2-3)。此封销有鼓山邮戳,有闽侯1939.10.28中转戳, 和上海1939.11.4中转戳, 以及1939.11.29 抵达萨教授的老家纽约州的阿尔弗雷德(Alfred)的落地戳。 邮资信函0.50元, 另外加挂号0.50元, 共1元,符资。 邮期是一个月,那时太平洋战争还没爆发, 所以邮路和邮期还比较正常。有趣的是我在萨教授女儿书中发现这张信封里面的信件(图4-6)。
IMG_1686.jpg
IMG_1687.jpg

该书第481页里有1939年10月27日萨教授给太太埃伦萨顿写的信,这封信没写完, 最后一句话是:" More Later."

10月28日他又简短地写了一些:  "Merlin Bishop is going to Shanghai via Hinghwa on a reported boat......
I am going to close this letter at once and rush to the post office, as it may be able to go too."
  她对太太说因为要赶船期, 他必须赶紧收笔并即去邮局把这封信发出。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福州寄美国的信件邮路主要是靠轮船运到上海。 对寄信人来说知道轮船何时离开马尾港很重要, 否则会耽误了邮期。 我有一张鼓岭封, 上面盖有 “TOO LATE”指示戳, 有可能就是轮船开出以后邮局才收到邮件(图7)。  
IMG_1689.jpg
IMG_1695.jpg
IMG_1685.jpg
IMG_1698.jpg
这封萨教授信里还说了好几件事, 其中我感兴趣的有两件:萨教授告诉她太太周五晚上他打扮的一身笔挺和几位外国人上福州参加一个中国人的婚礼,新郎已42岁, 但新娘才19岁, 看上去像年轻的小姑娘。另外他还告诉太太他在福州乘人力三轮车去银行, 结果刚上车就遇到空袭警报,一家商店老板请他赶快进店躲躲, 待飞机 飞走了再赶路。那天飞机没扔炸弹, 在天上逛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随后他们就赶紧上路, 结果被警察拦住, 车夫想跟他争论, 结果挨了警察一顿打, 原来按规定空袭来时行人不能在大街上, 要到警报解除以后才能上街。这样耽误了他去银行,等警报解除再赶去时, 银行已关门,他只好乘小船回到学校。

我在【寻梦鼓岭故事(五)】中曾经说过:“收藏这个单词对收集封片的人来说我认为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它是有两个不同意义而又有紧密联系的字“收” 和“藏”构成的,先有“收”才有“藏”。实际“收”就是如何获得自己心仪东西的过程; 而“藏”就是如何保存和研究自己已收集到的东西。这两个过程都有各自的乐趣。”

很明显我买到这张鼓山挂号信封就有这两个不同过程的乐趣。买到时我很高兴, 但我更高兴的是买后我竟然能发现这信封里的信件, 虽然这信件不是原件,但能够找到复印件这种情况也是很少见的呵。一张信封很有可能见证了一段历史, 或引发了感人故事, 这就是我为何如此迷恋收藏鼓岭和鼓山封片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1464# sxy667788

(请看一张清代蟠龙和日本客邮混贴封)
今天eBay网站拍卖一张1898年清代蟠龙和日本客邮混贴封,最后成交价是860美元。  因为邮戳看不清, 不知此封是从何地寄往美国的?能否从八卦戳看出来?
有无什么亮点? 希望哪位高手能不吝指教。  谢谢。

s-l1600J.jpg
s-l1600JB.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williamzhang
   大沽寄出的,大沽大圆戳比较少,可惜票损,戳也不清晰,邮资8.5分有点奇怪
sxy667788 发表于 2018-2-14 10:59

小尚,你看封片很认真, 这几年你的确是突飞猛进, 希望你狗年有更大收获!
老张遥祝大家新春快乐, 万事如意!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18-2-17 11:00 编辑

回复 11474# 小丫
我和邮票邮票和我(七十六)                        Feb 16, 2018
(年初一回忆往事)


每年的春节我们在美国, 除了唐人街,到处都是静悄悄的, 没有一点过节的气氛。  今年狗年也不例外, 听不到鞭炮声, 看不到焰火,幸好家里山东阿姨包了饺子, 我们一边吃饺子一边看央视春晚节目, 我们就是这样过年的。每年春节前我的太太都会叫我准备一些小红包,以便亲戚小孩来拜年时给他们, 结果很少有小孩来, 因为他们没有放假。 每当我看到红包时我都会想起我小时候过年的情景。

小时候过年有很多开心事:不用上课, 有新衣和新鞋穿, 有灶糖灶饼尝, 有丰盛的年夜饭吃, 有鞭炮和烟花放, 有花燈点和假面具戴。。。。。但最使我开心的事是有红包拿,因为我们家亲戚多, 每年我都可以得到15-20个红包。 每个红包最少有1元, 最多有5元。我用红包得来的钱买玩具手枪, 买小人书看, 租儿童自行车骑。。。。。, 后来我迷上了邮票, 就把这些压岁钱的红包全拿去集邮公司买邮票了。 我既买老纪特邮票,也买苏联等外国文学家,音乐家和名画邮票等。

现在看来小时我把红包拿去买邮票是很对的, 那些老纪特票其价值到今天好多都涨了几十倍以上, 而那些苏联邮票虽然没什么价值, 但是它们对我后来学习音乐和研究西方文史帮助很大。 我认为用红包钱拿去买鞭炮和烟花放那是最不值得,最没意义了。

s-l1600D.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18-2-17 22:58 编辑

回复 11468# 莆田邮俊
寻梦鼓岭( 十三)                       Feb 17, 2018      
(我既爱鼓岭也喜欢鼓山
)

去年12月我去拜见穆老师时, 我不仅带去我收藏的鼓岭封片, 还带去好几张鼓山封片给她看。  这些鼓山封片大都是当时在福建协大任教的萨惠隆教授从校园鼓山邮局寄出的或校外寄进来给他的。  其中最有趣一张是1935年7月10日从鼓岭寄出给萨教授的信件, 当天就抵达福建协大, 信封上面既有鼓岭戳又有鼓山落地戳 (图1-2),可见当时邮局办事效率很高, 因为那时鼓岭邮局的信件全靠“挑夫”来肩挑上山和下山的。 这张民国鼓岭封是我手上唯一的一张带有“双鼓”邮戳的信封。
1935.7.10.jpg
1935.7.10B.jpg

最近我还发现我有一张美国卫里公会 W . Overholt  从鼓岭寄出的信封,同时我又有一张1947.9.12他从福建协大鼓山邮局寄出的信封(图3)。  我发微信给穆老师, 向她打听有关 W.Overholt 情况。穆老师说 W.Overholt 就是福建协大农业系的何教授, 同时又是福州英华学校(Anglo-Chinese College)英文老师。 穆老师在美国曾经多次见到他, 因为穆老师先生穆彼德的爸爸穆蔼仁和 W.Overholt是好朋友。 (图4)是穆老师发给我看的一张老相片,这相片是在福建协大校园里拍的。 这张相片里第二排右上方的那个高高洋男士就是 W.Overholt。穆彼得的爸爸和妈妈也在这张相片里。 穆老师还特意发一张何教授单独的相片给我看(图5).
Overholt.jpg
ATT00023.jpg
ATT00017.png

我在萨惠隆教授女儿编写的书中第476页找到她的爸爸于1939.9.20 给何教授 (W.Overholt) 夫妇写的信 (图6-7)。 那时中国全面抗战已爆发, 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萨教授认为当时如果苏联和美国公开大力支持英国和法国话, 世界大战就有可能不会发生。 萨教授在这信中还提到当时日本飞机开始在福建仙游轰炸了11次, 还有永春和泉州等地也被轰炸。尽管那时形势已很严峻,萨惠隆告诉何教授(W.Overholt)那年夏天仍然有人上鼓岭度假。
IMG_1705.jpg
IMG_1706.jpg

那天穆老师问我有没有去过鼓山?喜欢鼓山吗? 我告诉她鼓山我去过好多次,鼓岭才一次。 在我的心里两个都很美,鼓山雄伟壮观, 很有气势,这里富有中国的传统文化; 而鼓岭恬静优雅, 很有气质,这里渗透了西方的文化。我认为鼓山是帅哥,鼓岭是美女, 如今人们正在把这美女打扮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迷人。穆老师和她的先生听我用帅哥和美女来形容鼓山和鼓岭俩人不約而同地大笑起来。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18-2-18 22:22 编辑
我觉得我们的鼓岭的故事越来越精彩了------
莆田邮俊 发表于 2018-2-17 22:44


小陈,我曾说过有了福建协大萨教授(W. Sutton)女儿编写的书, 又有了林先生和穆老师提供的资料和帮助, 我想我的寻梦鼓岭漫长道路将不会那么艰巨, 而我的寻梦鼓岭故事也将会更有趣和更有意义一些。你说对吗?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我觉得我们的鼓岭的故事越来越精彩了,这张鼓岭寄鼓山的信封会不会是萨本人寄给自己的信封呢?
莆田邮俊 发表于 2018-2-17 22:44

小陈,这张鼓岭寄鼓山封还是你帮我找到的, 十分感谢。

要想知道这信封是否是萨教授从鼓岭寄福建协大他自己收这事不难, 只要看我的故事寻梦鼓岭(十二)11466# 楼里那张萨教授给他太太写的信封, 把笔迹一对便知。  我已对过了, 一点都不像, 可以肯定这封信是别人寄给他的。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分享一個二戰期間鼓浪嶼同盟国平民戰俘信箋.   箋背有日军检查戳.
不知道此时鼓浪屿同盟国平民战俘是住在集 ...
eureka168 发表于 2018-2-19 17:23

谢谢您来张贴。  我虽然没有收集战俘封片, 但喜欢看。  请看一张跟您的有一点相似的二战时的战俘封, 是上海龙华监狱。

   s-l1600YY.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1489# sxy667788
小尚, 一提到战俘封片我就会想到你, 因为你不但收集很多和很好, 并且很有研究。
这张挂号封多邮戳真好, 邮路比较复杂, 若有空希望能分析一下邮路,让我们大家既欣赏又学习, 先谢了。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18-2-22 10:15 编辑

回复 11493# sxy667788
(是姐妹封吗?)

小尚, 的确是一张好封, 来回邮路这么漫长真有意思。  我细看以后发现我手上也有一张跟你很相似的挂号战俘封, 我曾在2015年把它上传在这个老帖过。  因邮戳也很多, 是我所集的封片中最多的一张, 有十二个, 所以很喜欢。 但若跟你的比, 我认为你的那张的亮点更多一些。


    Y1.jpg
Y2.jpg
Y3.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1495# sxy667788

小尚, 我认为该封邮路是按以下来走的:
1916.2.17 月由天津经德国客邮挂号寄出, 因一战战事, 寄德国和奥匈邮件无法经西伯利亚鉄路寄送 ,所以只好走太平洋至西雅图、纽约 (1916.3.25) ,然后经大西洋去欧洲, 无法投递又退回纽约(1916.10.2)只好又经太平洋退回中国奉天(1916.10.31), 最后回到到天津 (1916.11.3)。邮期大约是8个半月。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