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18-4-23 23:45 编辑
为陈恭先生的所作所为点赞,不忘初心
莆田邮俊 发表于 2018-4-16 21:34


寻梦鼓岭(二十三)                                            Apr 23, 2018                  
(喜得一张清代鼓岭明信片)


这张鼓岭明信片(图1-2)是我去年夏天我在香港斯宾客拍卖会上拍到的,我好高兴, 因为在这以前我看到福州收藏家阮先生手上有同样的一张明信片, 但盖的是福州罗星塔邮戳, 当时我心想要是自己能买到这样一张明信片, 盖的又是鼓岭邮戳, 那该有多好呵。 没想到心想事成,我终于拥有了。为什么我这么喜欢这张明信片呢?  因为它是从鼓岭寄出的明信片,比较少见; 其次这张明信片它使我想起莆田出生的中国著名生物化学家和教育家余宝笙.

我在【福州老建筑百科】网上查到这明信片上的建筑物位于福州仓山区泛船浦海关埕,建于清代, 为闽海关早期办公楼之一。该大楼紧邻闽江,北侧有可供船只卸货的小码头, 东面可看见远处鼓山。这是二层砖木结构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民国三十八年春(1949年)该建筑失火烧毁。
11.jpg
12.jpg
图1-2

这是一张1911年9月1日从鼓岭寄美国密歇根州明信片,寄信者是美国美以美教会女传教士何葆灵(1877-1986 )(Pauline E. Westcott),(图3)她在鼓岭有一座别墅。何葆灵 在莆田宣教和教学了几十年,她在明信片前面写的英文“75 miles from Hing Hua”,其中文意思是:兴化到福州75英里(120公里)。这明信片上英文大意是她很高兴收到老朋友五月份寄给她的生日红包支票(postal money order for my birthday), 很感谢远方的老朋友还惦记她, 她告诉这位朋友,上学期她在一个有140位学生的女校里教书,她很喜欢这一工作。何葆灵在莆田教书一直到解放初期她才回到美国,她回美国后还一直惦记着莆田,她活到109岁。
13.JPG
图3

在搜索何葆灵资料时,我发现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批像何葆灵这样西方传教士相继进入莆田地区,他们想方设法筹资建教堂宣教,兴办医院,学校和孤儿院等公共事业,客观上这不仅对莆田地区近代社会发展起到有益的作用,同时还培养和造就了不少当地精英和出类拔萃的人才。

在这些精英中,我想到近代莆田这个地方出了两个才女,一位是中国著名半导体科学家林兰英, 另一位是中国著名生物化学家和教育家余宝笙(图4-5),她们两位分别毕业于教会办的福建协大和福州华南学院。林兰英我不认识, 但是余宝笙我很熟悉, 因为我在福建师大附小和附中 读书时(1954-1959) 我是她的邻居, 后来她的侄女余娟医生又是我的好朋友, 她经常带我上余宝笙家,而我的太太的舅妈林梅英刚好又是余宝笙的学生。
14.JPG
15.jpg
图4-5

余宝笙1904年4月4日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县。父亲余景陀于1926年-1937年任莆田圣路加医院院长。从1938到1946年,则由余宝笙哥哥余文光继任院长职务。余文光留学英国, 攻读医学,是英国爱登堡皇家外科学院院士,中国有名的外科医生, 在家乡莆田享有盛名,人们称他是“华佗再世”。解放后他是杭州浙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余宝笙的弟弟余文荣和余文耀分别是香港和美国出名的医生;余宝笙的一位妹妹叫余熙笙, 也是学医的, 在美国纽约行医多年, 颇有名气。 余宝笙兄弟分别是莆田哲理学校或福州英华学院毕业生,她和妹妹则是陶叔女校毕业生,这些学校全是教会办的。

余宝笙小学和中学都在陶叔女校读书,毕业后于1922年-1924年就读于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图6),后两次赴美国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37年获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适逢抗战爆发,余宝笙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搞科研的环境,按照她母亲的愿望,毅然地决定回福州报效祖国。1937年起她一直担任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化学系教授和系主任.
16.jpg
图6

余宝笙一生并非一帆风顺。 1957年,她被错划为右派。“文化大革命”又历尽劫难。但她认为,“再了解自己的妈妈都有错怪女儿的时候,我能要求党做的每件事都那么准确无误?” 所以她坚信,祖国终究会理解她,祖国也一定会需要她。余宝笙她这样待人宽厚, 胸怀广阔,充满爱心的高贵品德真是令人敬佩呵。

余宝笙晚年除了很重视搞科研和带研究生外, 同时还积极参与创办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在海内外校友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华南”办得很有特色, 备受党和国家各界人士的关注.  1990年9月27日当时的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还特意来到华南女子学院参观(图7)。
17.JPG
图7

余宝笙出生书香门第,自幼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从小学到大学又都是在教会办的学校念书, 西方文明文化给她的一生事业有很大的影响。今天何葆灵和余宝笙俩位女士早已不在了, 我认为当我们在缅怀余宝笙为国家和社会所做的贡献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何葆灵等这些莆田外国传教士,他们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莆田人民,尤其是莆田的教育事业,在他们身上我找到了“鼓岭精神”, 那就是:“博爱, 和平和友谊。”
18.jpg
19.jpg
图8-9

(资料和图片来源)

1.        (图1-2) 本人收藏的1911年9月1日从鼓岭寄美国密歇根州明信片, 销有大清鼓岭拱形圆戳, 有福州上海小圆戳,上海日本客邮局中传戳。贴有清蟠龙1分邮票4张,邮资共4分(符合国际明信片邮资)。
2.   (图8-9)本人收藏的余景陀于1912年8月从兴化寄鼓岭康师姑的清代红条信封 。据余文光女儿余娟回忆, 每年夏天,余景陀很常带子女和莆田的传教士上鼓岭避暑。
3.        华南女院的博客---清明缅怀敬爱的余宝笙院长
4.         福州老建筑百科
5.         莆田文化
6.        互动百科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williamzhang
越来越有深度, 精彩!
石叻侯 发表于 2018-4-23 23:17


老侯, 老张是你的徒弟, 师傅夸徒弟, 徒弟高兴呵。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williamzhang
  昨天ebay上一个仅有罗星塔邮戳的信封卖了800人民币,背面空白,真是厉害了,
莆田邮俊 发表于 2018-4-24 05:23


小陈, 这是一张好封。  好在寄信者是罗星塔医院, 少见, 可惜我没下标。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williamzhang
   昨天ebay上一个仅有罗星塔邮戳的信封卖了800人民币,背面空白,真是厉害了,
莆田邮俊 发表于 2018-4-24 05:23


小陈, 请看这张老阮收藏的清代罗星塔片, 真好。
    IMG_1904.jpg
IMG_1905.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18-5-2 16:53 编辑

回复 11611# 莆田邮俊
寻梦鼓岭(二十四)                                            Apr 30, 2018                  
(我终于拥有一张鼓岭打虎英雄传教士柯志仁的信封)


两年前,我在以下的鼓岭邮局前期编年史略(1902-1914年)中两次提到鼓岭和鼓岭附近的罗源有老虎的报道觉得很希奇, 因为我在福州生活了三十几年, 从来没听说过福州鼓山和鼓岭有老虎,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搜索。

●1912年3月19日,福州邮界局长亲自视察鼓岭,并决定接信柜地点以备夏季之用。鼓岭发现老虎出没,教会、洋人请求天黑时免于投递。
●1914年夏季,电报局开始福州与鼓岭联系,鼓岭邮局开始成为汇兑甲局,等级Ⅱ,汇兑号码16,不久后由汇甲局改为汇乙局。8月,在罗源丹附近三只老虎被浙江捕兽者打死,罗源县长特发奖金以鼓励,大家也安心下来。

从我查到的资料可以看出百年前的鼓岭一带的确是有不少老虎, 更使我惊讶的是这区域还有蓝色的老虎。 看了这些资料我还知道了当年鼓岭有一位打虎英雄, 他就是美国传教士柯志仁 (H. R. Caldwell). 我很敬佩这位打虎英雄,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张他的信封。

今年三月份, 我出乎意外在美国eBay网上看到一张民国孙像信封(图1-2)在拍卖,因为它不显眼, 大家都不太注意, 所以被我轻易地拍到了。 那天当我收到这张信封时,我心花怒放。太太看我那么开心,还以为我又捡漏买到一张鼓岭信封了.  我告诉她这信封看起来很普通, 但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因为这张寄信者就是当年鼓岭打虎英雄柯志仁 (H. R. Caldwell)于1934年1月20日从福清寄往美国纽约州的信封. 信封上贴有孙像邮票5分 (国际印刷品邮资), 销有福清邮戳和闽侯中转戳。
1.jpg
图1
2.jpg
图2

柯志仁(H. R. Caldwell)(图3),是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教士, 1878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他是格兰特大学毕业生,1900年来中国先在福建南平传教, 后来于1903年去福清传教, 并兼任培元书院(福清第三中学的前身)院长. 他在福州鼓岭曾经在著名的古堡别墅(图4)住过多年,1902年9月22日他和玛丽贝尔科(Mary Belle Cope) 女士在鼓岭结婚(图5)。我们在柯志仁夫妇结婚证书上(图6)可以看到他的结婚证人正是当时美国福州领事馆领事格雷西 (W. Gracey), 而地点则是在鼓岭(Kuliang) .  结婚后柯夫人也曾在培元书院担任英文教师(1903—1908)。1944年柯志仁从福清退休返回美国,后在纽约从事保险事业。1970年12月28日逝世,享年95岁。
3.JPG
图3
4.JPG
图4
5.JPG
图5
6.JPG
图6

柯志仁不仅是一名传教士,更是一位知名的猎手。二十世纪初鼓岭人口稀少,山上树木繁茂,其中就有虎、豹、野猪等猛兽出没,伤害牲畜和人的事件经常发生, 当时在福州的外侨团体机构在报纸上发出通告说任何人只要杀死一只成年的全虎即可得50美元奖赏(图7),那时的50美元价值要比今天5000美元还要大得多,可见当时鼓岭的虎患有多严重。
7.JPG
图7

柯志仁为了保证鼓岭一带居民的安全,就与他的助手中国人, 外号叫达达(图8)以及鼓岭的一些农民、猎户一起组成打虎队,进山打虎。  柯志仁和达达相处的犹如亲兄弟一样亲密, 捕杀老虎时两人配合的相当默契。 他们前后共打死老虎48只。在一次打虎行动中,打虎队打死了一只小老虎,柯志仁就把老虎的尸体绑在汽车车头旁,并站在车前留影,因此才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图9)。据说好多美国人都把老虎称为大猫(Big Cat),因为猫是吃鱼的,柯志仁与友人起初便用鱼当诱饵来引诱老虎。后来发现老虎并不喜欢鱼,于是改变主意,拿山羊才引得老虎上钩。如今在鼓岭还能找到当初给老虎设下的陷阱。关于更多的打虎细节,柯志仁写进了他的《蓝虎》一书中(图10-11)。柯志仁在打虎的过程中, 曾经听人说有蓝色老虎,他也发现过蓝色老虎身上的毛, 但他始终没遇到, 有一次终于碰上了, 不过他没有射杀这只蓝色的老虎. 还又一次, 他又遇到了,当时那只老虎正盯住两个小孩,他不敢射击, 因为他担心一旦开枪两小孩一定会万分惊骇,因此又错过了一次好机会。
8.JPG
图8
9.JPG
图9
10.JPG
图10
11.JPG
图11

我在搜索柯志仁资料的同时,我还发现外国人经常在鼓岭免费给村民看病,打针和送药,教孩子读书,唱歌,还送圣经,课本,笔记簿和铅笔等给村里的孩子们,并且他们还时常邀请村民参加他们家的生日派对等;而鼓岭人则热心地帮外国人盖房子,为他们提供食物,  当挑夫,带小孩 等等。 正因为这些外国人在鼓岭渡过了很快乐和美好的时光,他们才会如此眷恋念鼓岭这个地方(图12)。
12.JPG
图12

当年柯志仁曾经在鼓岭住过的古堡如今已被改造成了鼓岭一处享用午餐、下午茶、饮酒的好去处, 如今它有它自己的新名字叫【梅森古堡】(Masion Castel)(图13)。柯志仁家族的后人于去年9月来鼓岭寻梦追忆时,深受【梅森古堡】的经营者董先生和鼓岭村民的热情接待(图14). 鼓岭人没忘记这些外国友人的先人曾经为鼓岭所做出的贡献 (图15)。看到这情况我好高兴,因为感恩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美德。
柯志仁不远万里从美国来到福建,他的使命主要是传教和教书, 但为了鼓岭人的安全, 他不怕生命危险去深山老林打虎为民除害, 从柯志仁打虎故事中我又一次看到了“鼓岭精神”, 那就是“博爱,和平和友谊” (Love, Peace & Friendship).

13.JPG
图13
14.jpg
图14
15.jpg
图15


(资料和图片来源)
1.        鼓岭旅游服务区, 鼓岭人特辑| 打虎英雄柯志仁,曾把老虎当“大猫”
2.        “100多年前的鼓岭有老虎”, 2012年10月06日东南快报郭盛
3.        聆听外国友人的鼓岭故事, 华人头条 2017-09-19
4.        鼓岭文史研究专家顾问穆言灵老师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動人的故事
yhysh 发表于 2018-4-30 13:43

谢谢您的鼓励!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1611# 莆田邮俊
小陈, 关先生看了最近我写的“寻梦鼓岭”系列故事, 他在微信群中说老张将要“跳出方寸之間”, 你知道他是啥意思吗?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2406# dowager1894
2406# “集郵若沒有明師指導一定走寃枉路,我初集郵時以英屬票為主,後經郵友指點,才改集中國票,再進階集收藏慈壽票,後為了參展再加進慈壽封,不覺己有200多枚,有意將現有的慈壽傳統郵集改為慈壽郵史郵集,並為文介紹,初稿接近完成,將交清代古典郵票研究發表。
陳志川先生有一句明言:「跳出方寸之間」,一直不明所指,自集郵票改為封、片後,便開闢了新的天地了!”

关先生,这是您于2014年5月31日发的以上这一短帖, 已经快4年了, 它对我和其他封片爱好者很有启发和帮助。  谢谢您在微信群上对我的鼓励!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dowager1894
鱼跃龙门,跳出门外变成龙
莆田邮俊 发表于 2014-5-31 21:39

回复 2406# dowager1894

小陈, 你回复关先生说 "鱼跃龙门,跳出门外变成龙" 这句话你还记得吗?(见2407#楼)
虽然我们还没成龙, 但我们都努力了, 也都有点进步和成绩, 你说都吗?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18-5-4 19:24 编辑

回复 11616# 莆田邮俊

寻梦鼓岭(二十五)                                            May 03, 2018           
(我有她爷爷的一张信封)


去年九月底当我看到外国友人后代来福州鼓岭寻梦追忆新闻报道时, 我好兴奋, 因为我收藏的鼓岭信封中, 就有好几张是这几家家族先人遗留下的。 我看到这些来访的客人中有一位83岁女士叫蒲美珠(Marybelle Brewster)(图1-2),她出生在莆田,直到1949年14岁的她才离开中国。童年时她几乎年年来鼓岭避暑。她还记得一些福州话,并能用福州方言唱了一首儿歌片段, 我好激动,因为我不仅有她爸爸蒲天寿的信封,我还有她的爷爷一张清代珍贵的信封(图3-4)。她的爷爷就是美国传教士威廉·蒲鲁士。(William N. Brewster)
1.jpeg
图1 今年83岁的蒲美珠(左二)
2.jpeg
图2 蒲美珠 (左一)和穆言灵
3 - Copy.jpg
4.jpg
图3-4

蒲鲁士是美国伊利诺斯州人(图5-7)。1893年被派到新加坡,因水土不服,改调到福州美以美教区。在福州与菲彻小姐(Miss Fischer)结婚后,被调至莆田。这对新夫妇居住在莆田城厢。蒲鲁士,这是一个值得莆田人永远记住的名字。他一生把自己的青春、才华都留给莆田。
蒲鲁士传教之余,还在莆田兴办公共事业,包括福音书院、西学斋(后改名哲理中学,今莆田二中前身)(图9)、涵江兴仁医院(今涵江区医院前身)、孤儿院、戒烟社、公益社,并且兴办实业,如兴善轮船公司、面粉加工厂等等,此外, 他还组织莆仙教友前往砂拉越垦殖。1917年,蒲鲁士返回美国,不久去世,年仅53岁。蒲夫人,一般称她蒲星氏 (图8),居莆田达56年,在这里她生了7个子女,福州协和医院院长蒲天寿就是她的小儿子,蒲美珠的爸爸。这些子女多数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莆田方言。蒲夫人还很热心资助早期莆田学生去美国留学,莆田人多称她为“蒲师母”。
5.JPG
6.JPG
7.JPG
图5-7
8.jpg
图8
9.JPG
图9

蒲鲁士一生为莆田做了很大的贡献, 但他也为美国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那就是把莆田的荔枝引种美国. 他看到美国南部佛罗里达州地理环境和气候跟莆田很相似,1903年秋天,他用4个大木桶装2棵荔枝、2棵龙眼树苗从莆田运福州经海路到上海,然后再搭横渡太平洋油船到美国,移植在佛罗里达州,但2棵龙眼移植失败,而荔枝却在他乡异国蓬勃生长。 1906年,应美国农业部要求,蒲鲁士再次从莆田移植89棵荔枝树苗,分种南美洲多处地方,其中48棵 移植于佛罗里达州,荔枝茁壮成长、开花结果(图10-11),使南美洲多处出现千亩以上的荔枝园,因此荔枝为美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当时美国农艺教授高洛甫这样宣称:“美国在福建传教一百多年所花的钱,以引入荔枝在佛州栽培成功现已全部抵偿。”
10.jpg
11.JPG
图10-11

2017年我在【海峡都市报新莆田】搜索到上面蒲鲁士把莆田荔枝引进美国的资料后, 我不禁想起我们公司美国同事爱吃荔枝的故事。每年夏季荔枝熟时,我在美国我都会买一些带到公司吃,起初许多美国人不知道这是什么水果,不懂得吃,后来他们发现一位叫马克(Mark)的同事他很爱吃,于是大家也就跟着吃起来。

马克他在夏威夷住过多年,那里也有荔枝,他吃过,觉得荔枝味道很好。他告诉我小时候他在美国佛州念书,那里有好多地方有荔枝树,有一次他經过一个地方,他看见好多荔枝树上荔枝熟透了但没人来采摘,树的主人贴了一纸条说欢迎过路人免费摘取,因为不去釆摘话荔枝熟透烂掉地上更可惜了。那天马克一个人爬上树就摘了一大袋荔枝。我告诉马克这种情况在中国是绝对不会有的。      马克问我:“为什么?“
我说:“要是在中国, 如果树的主人会让人免费摘取荔枝的话, 那么树上的荔枝还没有变红早就已经被人摘取完了。”
马克听了即笑着问我:“你们中国人真得就这么喜欢荔枝?”
我很肯定地答道:“是的。”  
随后我把中国唐朝时唐玄宗为了讨好杨贵妃派千里马去四川运荔枝来京的故事说给他们听,我说得津津有味,他们都听迷了,并都很想知道是谁把荔枝引入美国。 很遗憾,那时我还不知道是莆田传教士蒲鲁士(William N. Brewster)引进的,我误认为是美国华人引入的。听完我说的故事后,马克和几位洋人同事更加喜爱荔枝了, 每次我去波士顿中国街超市买菜时, 都有洋人同事托我代买荔枝, 他们还要最好的,每磅售价大约要5美元的。

如今我在美国每当我尝到清甜可口的荔枝时, 我会想起蒲美珠的爷爷蒲鲁士为莆田人民所做出的贡献; 我也会想起当年他在美国佛州亲手培植的荔枝树。从这些树上我仿佛看到了“鼓岭精神”, 那就是:博爱,和平和友谊 (Love, Peace & Friendship)。 我衷心祝愿中美两国人民的交往犹如荔枝那样红红火火!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就像荔枝树那样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资料和图片来源)
1.        (图3-4) 本人收藏的1898年4月5日从福州寄美国加州混贴印刷封, 销有清代福州大圆戳, 上海中转清代大圆戳(1898.4.8)和上海日本客邮局的中传戳, 美国西雅图中转戳(1898.4.28), 美国加州圣巴巴拉落地戳(1898.5.2),贴有清石印蟠龙邮票3张,邮资共2分(国际印刷品邮资), 日本客邮2钱一张。邮期大约一个月。
2.        “莆田荔枝跟美国竟有这样的关系!” 2016-12-20 陈锦林 海峡都市报新莆田
3.        福州日报
4.        “鸿雁传大洋——一对传教士伉俪与涵江的世纪情缘” 莆田收藏家陈俊
5.        鼓岭文史研究会专家顾问穆言灵老师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18-5-6 10:36 编辑
我们下周一将聚集在莆田基督教堂研究蒲鲁士的传教日记,很感谢穆老师和您给我提供三张蒲的珍贵照片 ...
莆田邮俊 发表于 2018-5-3 22:09


寻梦鼓岭(二十六)                                            May 6, 2018     
(圆梦鼓岭)


今天是我寻梦鼓岭漫长道路难忘的一天,因为三年前的今天我终于登上了我魂牵梦绕的鼓岭。我在我的电脑鼓岭档案里找到了那天我写的日记:

2015年5月6日,星期三,是我回国探亲的第三天, 午饭后我正和老朋友谢医生商量星期六如何向朋友借车上鼓岭, 突然我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原来是《福州晚报》采访部雷主任, 他知道登鼓岭是我这两年多来在美国的梦想, 那天他有意亲自驱车要带我上鼓岭去圆梦。我接到这电话好高兴呵。

在去鼓岭的路上,我一面展示我收集到几十几张鼓岭和鼓山老邮局的信封(图1-4), 一面讲述我是如何收集到这些老信封的。 雷主任和随车来的两位记者都很专心听我的故事。我对他们说,鼓岭老邮局每年夏季时才开放三个月, 这些百年前老信封虽然不是很罕见, 但也很不容易找到,要不是【华邮网】网友对我的热心帮助, 我不可能会收集这么多和这么好的鼓岭老邮局信封。
1.jpg
    2.jpg
3.jpg
4.jpg
图1-4

那位女记者赵小姐问我何时开始对鼓岭信封感兴趣? 我告诉她我看了2012年9月27日《福州晚报》报道鼓岭老邮局重新启用的消息, 以及习近平主席2012年初访美时, 在华盛顿招待会上讲述那感人的“啊!鼓岭”的故事后。赵小姐又问我:“ 为什么对鼓岭封如此迷恋?”我说:“鼓岭属于福州, 福州是我故乡,故乡的山和故乡的水就是比他乡的山和他乡的水来得亲切, 如果在我的集邮收藏品中没有鼓岭的信封和明信片话, 这将是很遗憾的事 。” 赵小姐对我写的故事“鼓岭真得跟我没关系吗?”很感兴趣。 我告诉她我太太的爷爷年轻时是鼓岭“挑夫”,在福州专门替洋人服务的水菜行打工, 为了保证食物要新鲜,每天他都要半夜挑食品上鼓岭,一早供给洋人。 后来爷爷娶了奶奶,奶奶就是鼓岭山里的姑娘。赵小姐听了笑着说:“你们一家跟鼓岭可真有缘份啊。” 赵小姐很注意我手上收集的一张1936年从马来亚寄福州鼓岭陈锡恩的信封(图5-6),陈锡恩曾经是福建协大教务处教务长和校长。 从这张鼓岭进口封可以看出鼓岭当年不仅是洋人避暑胜地, 也是福州人夏季喜爱去的地方。她听我说, 为了了解这位福州近代文化名人生平和事迹,我花了几天几夜来研读【陈锡恩传】书, 她好感动。
5.jpg
6.jpg
图5-6

今天虽说是5月初, 但是福州天气已开始很闷热, 可我们在鼓岭只觉得微风习习, 走在绿荫底下的石道倍感到清爽(图7)。到了鼓岭后雷主任先带我看鼓岭邮局(图8), 在邮局里,我记起太太的嘱咐,要我给她寄一张明信片(图9),我把那张盖了鼓岭邮戳后的明信片直接投入那仿古的邮筒(图10)。那邮局工作人员是一位年轻小姑娘, 她听说我是从美国回来, 又是一个鼓岭封片收藏迷, 对我们很热情。离开邮局后, 她带我们去参观了加德纳故居,老街,教堂, 宜夏别墅和柳衫王等。我发现这儿的房子多是用石头建成, 据说这样才会冬暖夏凉。今天因为我要赶在旁晚六点回酒店,无法看过鼓岭所有景点。下山路上, 雷主任特意取道鼓山盘山公路回城。看到鼓山山上林木参天,我觉得鼓山很有帅气,而鼓岭处处可见鲜花盛开,顶秀气的,如果说鼓山是一帅哥话,那鼓岭就是一美女了。
7.JPG
8.jpg
9.JPG
10.JPG
图7-10

晚上我躺在酒店的床上久久无法入睡,这是我退休以来最难忘的一天。我的鼓岭梦在众多人的热心帮助下终于圆了,我应该衷心感谢他们。当然我更要感谢太太对我的支持呵。每一个成功的集邮者背后,都一定会有一位默默地支持他的太太, 没有太太的大力支持,我的鼓岭梦能圆吗?现在我的鼓岭梦是圆了, 接下我该怎么办?我想一方面我应该继续寻觅鼓岭封片,另 一面还要好好学习和研究鼓岭邮史,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写出一篇有意义的有关鼓岭邮史论文来。我知道这件事对我来说很不容易呵,但我一想到有这么多邮友将会帮助我, 我就有信心了。想到这里,因为我有了新的梦想,心里平静得多了, 渐渐地也就坠入了梦乡。。。。。。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18-5-10 19:31 编辑
时间真快啊,小陈那时刚毕业,我当时是去最佳西方酒店见你的,祝贺你这几年收获了不少鼓岭的好封片 ...
莆田邮俊 发表于 2018-5-6 20:56


寻梦鼓岭(二十七)  (插曲)                                          May 10, 2018     
(万事皆有可能, 有梦就是好)
----荔枝换国画的故事)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只要是有意义的, 都应该大胆地去追求它。五年前我退休时的最大愿望就是争取收集到一百张鼓岭老邮局的信封。 那时我知道百年前鼓岭邮局是夏季邮局,一年才开放三个月,要想找到这么多老邮局的信封可以说是一个梦想。但通过我的不懈努力, 以及在海内外众多邮友的热心帮助下, 我的愿望实现了。  

我在这五年寻梦鼓岭期间,我认识了莆田集邮爱好者小陈, 他给我了很大的帮助。 他提供给我好多很有价值的有关鼓岭老邮局的资料, 并且还帮我收集到多张少见的鼓岭信封和明信片(图1-2)。小陈自己收藏不少莆田传教士的信封和明信片,对上世纪传教士在莆田的历史很有研究,他是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
1.jpg
2.jpg
图1-2

为了感谢小陈对我寻梦鼓岭的热心帮助, 也为了鼓励他去追寻他的梦想, 我不仅为他找到一张他梦寐以求的清代莆田传教士普鲁士(William N. Brewster)的信封 (图3-4),还特意为他写了以下【荔枝换国画的故事】。这故事虽然简单, 但我觉得它有一定意义, 特别对有梦想的人来说, 值得一看。  
3.jpg
4.jpg
  图3-4

荔枝换国画的故事
小陈,看了你传发给我的【莆田荔枝漂洋记】使我想起多年前我在家乡认识的一位集邮朋友叫小周,他也是莆田人. 小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在省外贸局工作,他负责设计出口商标和广告等。小周收集外国邮票已多年,但大都是从外贸信件上剪下来的。他很欣赏我收集的外国邮票,因为我的外国邮票全是新的,整套的,是从香港杨乃强集邮店买的.  此外,小周跟我一样,还收集不少中国国画印刷品,不过他有几张福建画家的真迹画。

文革后期的一天,小周叫我上他的家看他最近收集到的文革和外国信销票。看完以后小周又让我看他上个月求来的一幅真迹国画,我一看太好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一幅当代中国山水画大师的作品.
我很惊讶地问小周:"这是真迹?"
“当然是。”小周很得意地答道。
"你是怎么求到的?"
"我是用荔枝换来的。"
"别开玩笑了,快说实话吧。"
小周看我不信他说的, 只好把这张国画的来龙去脉告诉我。

原来小周在大学里就很喜欢画国画。有一天学校请来一位国画大师来讲课,他给小周留下很好的印象,后来小周又看了很多这位大师的作品,开始崇拜这位大师,并且渴望自己能拥有一幅这大师的真迹品。那时小周知道他的老师林教授跟这位大师是朋友,林教授都不敢向这大师求画,何况自己这样一位无名小卒敢有这样的奢望呢?大学毕业后,小周分配到福建外贸局工作,虽然已远离北京,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争取有朝一日登门拜访大师。文革期间,他从林教授那儿得知这位大师也被批斗, 并送去学习班接受再教育, 那时登门向他求画的人已寥寥无几。小周听后认为这是机会。他从林教授那里打听到那位大师的住址,并且还知道大师喜欢岭南的荔枝。那年的夏天,刚好外贸局需要小周上京开会,正好那时福州飞往北京的民航班机刚开始不久,小周认为这真是大好的机会,他准备带上自己的国画习作和一篓新鲜的荔枝乘飞机进京拜访大师。当时福州属于前线,每周只有四次班机飞往北京,所以机票难买。小周通过走后门好不容易才买到一张票。买到票后小周才知道自己因为不是科级以上的干部,机票只能按火车票来报销,超出部分小周得自己付。小周心想只要当天能见到那位大师,即使机票不能报销他也乐意。出差的前一天晚上,小周很兴奋,他久久不能入睡,因为他很担心自己明天是否能见到那位大师呢?

第二天一早小周就起来搭乘外贸局车队的卡车去福州远郊有名的荔枝园去采购荔枝。这里的荔枝肥大核小,清甜可口,不是出口就是被送去加工制罐头。小周请有经验的果农帮他挑选最好的刚从树上摘下的装在一大篓里。买下这些荔枝小周就连忙奔往机场,赶乘飞北京的班机。那天天气十分炎热,下午还有雷阵雨,不过飞机还是能够正点起飞. 小周通过机舱的窗口看到那蔚兰的天空飘着朵朵的白云,他心里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这一篓几十斤新鲜的的荔枝今天将会跟他一起抵达京城,担心的是这为位大师会在家吗?如果不在这些荔枝又该如何处理?

小周于下午3点左右抵达北京机场,取出那一篓的荔枝后他就急忙乘车直奔大师家. 那天因为北京天气特别酷热,大师单位学习班领导让全体学员回家自学, 所以大师刚好在家。大师见到这位风尘仆仆汗流浃背的年青人带着一娄新鲜的荔枝来拜访他,大师感到很诧异。
   大师问小周:"你是怎么知道我喜欢荔枝?"
   "是林教授告诉我的。"小周答道。
大师又问小周:"听你们福建来的人说现在虽然有班机来京,但要科级以上干部和华侨才能乘坐,机票很难订到,你又是怎样买到机票呢?"
小周答:"走后门。 机票钱单位可以报销一部份。"
大师听了更感动了。他对小周说他是很喜欢新鲜的荔枝,但是这么多他吃不完,他要小周带一半给林教授。小周告诉大师林教授喜欢福建的茉莉花茶,那茶叶他也已带到北京来了。

大师看到那一粒粒鲜红的荔枝 (图5-6) 有点激动,他没有料想到那年代还有这样一位年青人对他如此崇敬。他把小周的习作和荔枝都留下,并要小周星期日再来他家。星期日大师一见到小周就连声地说谢谢,并告诉小周他把那荔枝分一些给几位也是搞画画的,大家都说那荔枝真好,很新鲜。
大师还很幽默地对小周说:“我们这些画国画的因为每天都得跟墨水打交道,都成为黑画家了。我们很需要你送来那鲜红的荔枝来改造一下。”
小周明白大师的意思,就附和地说道:“红的好,红是革命的象征。” 说完两人都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那天大师对小周的习作做了很好的分析和指教,并且赠送小周一张大师的山水画。
5.jpg
6.JPG
图5-6

听了小周讲述他求画的经过,我好感动,连声说:"小周你真厉害,你真棒!想当年唐玄宗为杨贵妃派千里马去四川运荔枝来京都还没有你这么神速呵." 小周听了连忙说:“这不是因为我厉害,是我的运气好。飞北京的前一天,天气预报原来是说第二天中午前很可能会下雷阵雨,如果下大雨话,班机不但要晚起飞,甚至会取消。到机场后,我才知道天气预报改为下午才会有雷阵雨。在北京见到大师时,大师说他还没完全解放, 还在学习班学习,平常不回家,那天北京太热了,领导同意他在家自学中央文件和写学习心得体会, 这么多凑巧的事连在一起, 正好说明老天爷在帮我呵。"

小周求画的事都有三十多年了,但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故事。如今别说一篓的荔枝在京城无法换到这么好的山水画,恐怕一大卡车的荔枝也换不到呵。小周求画的故事说明了人世间一个真理,那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资料和图片来源)
1.        图1 本人收藏的1913.7.11鼓岭寄福州清代邮资明信片(四次片),销有鼓岭腰框戳以及同日抵达福州落地戳。 (汉英小圆戳 ,福州府)。1分邮资 (本埠邮资)。
2.        图2 本人收藏的1936.7.11鼓岭寄美国俄亥俄州红框信封, 销有1936.8.20抵达美国落地戳。此封贴5分孙像邮票1枚(国际印刷品邮资)。邮期41天。
3.        图3-4 莆田陈俊先生收藏的清代封。此封是莆田传教士蒲鲁士于1906.4.16年从涵江寄美国密苏里州, 背贴蟠龙邮票2分5枚,共一角(国际平信邮资)。 销有泉州1906.4.20双圈干支戳, 厦门1906.5.14小圆戳,香港1906.5.17中转戳。邮路是 涵江-泉州-厦门-香港-美国, 而不是通过福州中转的。
4.         “鸿雁传大洋——一对传教士伉俪与涵江的世纪情缘” 莆田陈俊。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1628# 莆田邮俊
美国生活和社会的点点滴滴(十九)                May 14, 2018  
(我差点忘了母亲节)


美国人很重视母亲节。每年母亲节这一天美国各家餐馆特别忙碌, 因为这一天美国人都喜欢带着妈妈去餐馆饱吃一顿。

昨天我的女儿一早从新加坡发来短信说要替她包一红包给妈妈, 另外要我别去逛邮市,要带妈妈去吃饭。 看了女儿短信我既高兴又惭愧,高兴的是女儿有孝心, 惭愧的是要不是女儿提醒我, 我几乎忘记了母亲节, 还想一早就开车去看邮展逛邮市。

因为太太怕拥挤, 我没带她上餐馆吃饭,而是到餐馆拿外卖, 还买了不少糕饼和水果, 最后到超市又买了四只大龙虾。 每年母亲节这一天,这儿龙虾都会大减价, 一磅才7美元左右, 平常要13美元。  据说波士顿龙虾大涨价的原因是因为国内好几家海鲜公司到波士顿来大量采购龙虾去中国。

小陈, 不知母亲节你有无送你的母亲什么礼物?或带妈妈去上餐馆吃饭吗?


IMG_1986 (002).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1630# 莆田邮俊
小陈, 这个周末福州鼓岭将会有盛大邮会, 很高兴知道你将会参加, 到时勿忘了给我们发相片和报道一下。  谢谢。

    KL mtg.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18-5-17 15:29 编辑

回复 11630# 莆田邮俊

寻梦鼓岭(二十八)                                            May 17, 2018     
(感谢鼓岭让你我相遇!)


最近一位我不太熟悉的微信朋友,他看了我的“寻梦鼓岭”系列故事后发短信问我,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收集鼓岭信封的?  我告诉他我是在2012年9月回国探亲时,无意中看到【福州晚报】刊登福州鼓岭邮局重新开办的新闻报道,以及听了习近平主席那年2月15日在华盛顿午宴上讲述“啊!鼓岭”感人至深的故事以后我才开始的。他又问我为什么我能够找到这么多, 这么好的鼓岭老邮局信封呢?我告诉他我很幸运,通过网络我认识了好多海内外邮友,是他们帮我找到这些珍贵的老信封。为了让这位微信朋友知道海内外邮友是如何帮助我寻梦鼓岭, 我写了以下“感谢鼓岭让你我相遇!” 的故事。

2012年11月,我在美国eBay网上搜寻鼓岭老邮局信封,偶然认识了新加坡侯先生, 他知道了我正在苦寻鼓岭老邮局的信封, 于是就把自己手上一张1932年民国鼓岭封交换我的一张1932年民国秦皇岛信封。我收到他的鼓岭信封那一天,我欣喜若狂,连夜动笔把我如何得到这第一张鼓岭信封故事写下来, 投稿【福州晚报】。没想到晚报编辑部看完我的稿件后不仅立即全版刊登(图1-3),还让全国好几家大网站转载我的故事 。那天晚上我很激动, 我高兴地对我太太说:“我一夜成名了!”自从那天起, 我和鼓岭结下了不解之缘。
A1.jpg
A2.JPG
A3.jpg
图1-3

我把那天的【福州晚报】寄给侯先生,他看了以后也很感动,决定要帮助我寻梦鼓岭。  他先把自己手上珍藏多年的一张鼓岭蟠龙封和一张民国鼓岭挂号封割爱相让给我, 并且把我带入中国集邮网站【华邮网】。 我刚上该网站时我好惊讶,因为这里内容太丰富了,好多集邮高手云集在此, 对我来说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 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在这网站不仅学到不少邮识和邮史, 还认识许多邮友。 这些邮友看过我在【华邮网】上写的我的集邮人生故事,他们很感动.  他们知道我之所以苦寻鼓岭老邮局信封不仅是为了解乡愁,同时也是为了寻梦追忆百年前中美两国人民在鼓岭所结下的深厚友谊,所以他们很乐意,并且很热心帮我来圆梦鼓岭,一旦发现邮市上有鼓岭信封出售或拍卖, 好几位邮友会立即发短信给我,有的甚至干脆自己先买下然后寄给我。

2014年初, 我知道香港国际亚洲(Interasia)在拍卖一张清代1902年鼓岭邮局开办第一年带有碑型戳的信封(图4-5), 【华邮网】网友老阮,老侯和老杨知道我渴望拥有这张鼓岭信封但又担心成交价太高超出我的购买能力后, 三人一起商量好鼓励 我参加竞标,如果成交价高于我预估的价他们愿意自己买下。有了他们的支持, 我大胆下标,结果被我拍到了。收到这张珍贵的清代鼓岭碑型戳信封那一天,我真是心花怒放。2015年,我看到上海拍卖行有一张清代1910年鼓岭全景蟠龙明信片(图6-7)在拍卖, 我好喜欢, 结果因为没经验,下标低了被山东邮友小尚 拍去了。 后来小尚知道这是我梦寐以求的鼓岭明信片,并且我很后悔自己下标低了,他立 即发短信给我, 表示愿意割爱相让。除了大家热心帮助我寻找鼓岭信封外, 【华邮网】的麦会长和关先生,老阮和老侯,小尚和小陈等几位邮友还不远万里地寄邮书给我。我在研读这些书时,如果有问题需要请教他们, 他们总是很耐心地为我解答。
A4.jpg
A5.jpg
A6.jpg
A7.jpg
图4-7

去年5月21日,大约也是这个时候,正是鼓岭百花盛开季节, 我收到鼓岭邮局负责人林小姐 (图8) 发来好几张【华邮网】侯先生等邮友在鼓岭邮局前拍的相片(图9-10)。这些邮友来自五湖四海,有海峡两岸的,有从香港和新加坡赶来的, 还有从美国飞来的.  他们中间有研究鼓岭邮史,清代和民国邮史,莆田传教士历史等专家,还有几位参加过国内外邮展并得过大奖的。这么多中国集邮界知名人士在鼓岭邮局聚会, 讨论和交流鼓岭文史,我想在鼓岭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吧。那天林小姐用好茶热情地接待这批远方来的贵客 (图11)。看到他们邮情融融的相片我好兴奋,我恨不得自己也立即飞回鼓岭同他们欢聚一堂。
A8.JPG
图8 鼓岭邮局林小姐
A9.JPG
图9 左4为侯先生
A10.JPG
A11 - Copy.jpg
图10-11

通过这几年我寻觅鼓岭信封的难忘经历, 使我感受到友情的重要和可贵;使我认识到这世上许多事情只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达到成功的。我永远不会忘记邮友对我的帮助。当然我也应该要感谢鼓岭,因为有了它我才有了梦想,我才有机会认识这么多热心的邮友。

(资料和图片来源)
1.        (图4-5)本人收藏的1902年9月1日从鼓岭寄美国爱荷华州格林内尔信封, 销有鼓岭碑型戳, 福州中转戳, 上海和日本中转戳,走太平洋航线,美国西雅图1902.10.5中转戳和格林内尔1902.10.9抵达戳。邮期大约40天。 贴蟠龙邮票10分2枚, 邮资共2角(国际平信邮资)。
2.        (图6-7)本人收藏的1910年从鼓岭寄美国蟠龙明信片, 鼓岭全景相片, 销有鼓岭拱形圆戳, 福州和日本客邮中传戳。贴蟠龙邮票3枚,邮资4分(国际明信片邮资).
3.        “海外游子意外迷上鼓岭实寄信封 盼能到鼓岭游览” 2012-12-18福州新闻网http://news.fznews.com.cn/shehui ... GvkANss224933.shtml
4.        “老华侨苦寻鼓岭老邮局信封 追忆小邮票慰藉乡愁”2015-5-11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hr/2015/05-11/7266196.shtml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1635# 肖万里
11634# 有幸在几年前华邮网上结识张先生,3年前在沪上小聚,还有阮兄、三金兄,一识韩荆州,相聚甚欢。今吾孙女即将赴波士顿读硕士研究生,得到张先生许多热心帮助和指教,甚为感激!因集邮和麦会长华邮网而结缘,成为邮友和朋友,亦人生一大快事也!再三致谢!

    恭喜您肖先生!举手之劳不言谢。  谢谢麦会提供这么好的网站和平台, 很荣幸在这儿能够认识众多邮友。  网站可以慢慢地被人忘记, 但邮友之间的友情却是难忘的。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1637# 莆田邮俊
寻梦鼓岭(二十九)  
(鼓岭国际邮政文化交流会)

https://mp.weixin.qq.com/s/I2dZiuSTN-NReN_LusZK6A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我给你寄了一封信,水陆路的,希望收到告知一声,会有惊喜的。我还见到你的老朋友陈恭先生,会后我们集体 ...
莆田邮俊 发表于 2018-5-19 21:45


从美国到中国是跨越一个浩瀚太平洋的距离,而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往来,一度被浓缩在这一张张漂洋过海的老信封里。我是鼓岭封片迷,现住美国波士顿,身在他乡异国,但心在鼓岭。因故无法参加这次交流分享会。看了莆田小陈写的这篇报道,犹如自已身临其境。谢谢小陈和谢宇先生,也谢谢鼓岭管委会文化处举办这么好一个盛会!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18-5-28 19:33 编辑

回复 11626# 莆田邮俊
11625# “时间真快啊,小陈那时刚毕业,我当时是去最佳西方酒店见你的,祝贺你这几年收获了不少鼓岭的好封片,记得那时你带我去吃福州菜和我分享在美国邮市淘邮的经历,你回美后又买入大量鼓岭入口封,缘分有时真的是一种说不透的东西啊  很神奇。”

寻梦鼓岭(三十)                                  May 28, 2018
(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


2017年12月15日, 是我“寻梦鼓岭”漫长道路难忘的一天,因为那天我在美国罗德岛见到了鼓岭文史研究会顾问, 美国友人穆言灵(Elyn Maclnnis)老师和她的先生彼得(Peter Maclnnis)。 那天我带去我的鼓岭封片收藏品去拜访她, 她看后, 认为我的收藏品很好,很有意义,她很高兴地问了我几个问题。

她先问我我是什么时候开始 收集鼓岭封片的?我为什么这么喜欢收集鼓岭封片?我说是2012年9月我回国探亲最后一天,那天老朋友福州市第一医院谢乃斧医生来酒店看我,他带来【福州晚报】给我看, 那天晚报刚好刊登福州鼓岭邮局重新启用的新闻报道 (图1)。谢医生建议我要收集鼓岭老邮局的信封和明信片, 他认为作为一名喜欢集邮的福州籍海外游子, 如果没有收集到鼓岭实寄信封, 那是极大的遗憾。我觉得他的建议很好。 回美国后我又看到 习近平主席那年2月15日在华盛顿午宴上讲述“啊!鼓岭”感人至深的故事,我决定要苦寻鼓岭老邮局信封以解乡愁。
1.jpg
图1

她接着问我, 我的“鼓岭梦”是什么?我告诉她我的梦想是: 我要收集到100张鼓岭信封, 这中间至少要有一张是加德纳的信封; 我还要带着这些信封去攀登鼓岭; 我渴望有一天我在美国会见到这些鼓岭友人的后代, 因为我很想告诉他们,这些年我跟他们一样一直在寻梦追忆百年前中美两国人民在鼓岭所结下的深厚友谊。听我这么说穆老师笑着问我:
     “那你这些梦想是否都已实现了呢?”
     “几乎是实现了。目前我已拥有一百多张鼓岭信封;我也已登上了 鼓岭; 今天我在美国又终于见到鼓岭外国友人的后代您和您的先生彼得(Peter)。 现在就差我还没收集到‘鼓岭故事’里主角加德纳的信封。”
      “找到这一百多张鼓岭封片容易吗?” 穆老师又问我。
      “百年前的鼓岭邮局是一年才开放三个月的夏季小邮局,要想找到这个邮局的实寄信封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在海内外众多邮友热心的帮助下, 我苦寻了三年才找到四十几张。 后来我听人说去了罗星塔人会有好运气,我回国探亲时特意去了。结果就在我登上罗星塔返回美国后的第一个星期天, 我在美国邮市上一下子捡漏买到几十张鼓岭和鼓山的进口信封。”
     “真有这样神奇的事情?” 穆老师诧异地问我。
看到穆老师那种将信将疑的眼神, 我一方面让她欣赏那些捡漏买到的鼓岭和鼓山进口信封,另一方面我打开话匣,讲述了以下我这一生最难忘的一次捡漏故事。

2015年5月, 我回国探亲, 我的【华邮网】网友山东小尚知道我回家乡, 他特意在百忙之中飞来福州来看我, 我们住在同一个酒店, 第二天一早我们一起去登罗星塔(图2-3)。见到罗星塔我和小尚都很兴奋。这儿风景很优美,几株参天古榕树,紧紧相挨,郁郁葱葱,环抱着巍巍罗星塔。可惜那天阴天多雾, 我们无法远望闽江两岸的风光。面对着罗星塔我浮想联翩。 我和小尚俩人情不禁地都会想起【华邮网】网友阮秀佑,阮先生因收集不少罗星塔珍贵封片而著名于海内外邮界。他很热心帮助我收集鼓岭封片, 并且还赠送一张很好的民国1937年罗星塔封给我(图4-5)。我还想到两年前, 我为【华邮网】网友写了“罗星塔下历险记”和“别了罗星塔,别了祖国!”两篇集邮人生小故事,没想到这些故事都得到网友的好评。
2.jpg
3.jpg
图2-3
4.jpg
5.jpg
图4-5

那天我在罗星塔公园问小尚, 他来福州时间短促, 只能在福州逗留一天, 第二天一早就要飞回青岛, 为何他只让我陪他去看看罗星塔和三坊七巷, 而不是去攀登鼓山和鼓岭呢?他说攀登鼓山和鼓岭一天时间是不够的,  而福州的罗星塔在他心里仰慕已久, 至于三坊七巷那是因为我的老家在那里, 他很想去看看。 随后他还开玩笑地说:  
       “听说凡到过罗星塔的邮人必会捡大漏.”
      “你听谁说的呢?”我问他。
     “是【清代古典邮票研究】刊物主编刘先生说的。”
     “我也听人说过祈求罗星塔女神保佑是很灵的, 所以1981年我要远离家乡漂洋过海来美国前,我路过马尾港,特意到罗星塔前许下自己的心愿。”
“那时你的愿望是什么?你的愿望后来有无实现了呢?”小尚又问道。
“我的愿望就是能在美国读上大学,希望自己能学而有成, 争取回来参加祖国四化建设. 后来通过努力我大学毕业了, 并且在一家美国大公司找到一份好工作, 公司还派我回广州和上海一年协助中方搞好一项合资项目。”我答道。
  “看来罗星塔女神果然保佑了你。  不知今天你来到阔别多年的罗星塔前, 你现在的愿望又是什么呢?”
   “是的,1997年回乡探亲时,我和太太及女儿特意来罗星塔拜谢。这个夏天我的太太就要动一次手术, 我希望她这次手术成功, 我还希望她能够看到我圆梦鼓岭.”
    “凡事你总是把太太摆在第一位。” 小尚笑着说道。
  “应该的, 太太是我‘寻梦鼓岭’最大的支持者, 没了她我的鼓岭梦即使是圆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你这么虔诚, 我想罗星塔女神一定会保佑你的。” 听我这么说小尚感动地说道。

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回美国后我即遇到我这一生最大一次的捡漏。那天是六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天, 一早醒来我就去离我家不远的邮市, 这是我回国探亲返美后第一次去逛邮市。离家前太太交代我逛完邮市立即去中国街买菜。 到了邮市一看人倒不少, 只是自己要找的中国邮品一件也没有, 我有点失望,但是就在我要离开邮市往停车场走时, 迎面走来一个洋人老先生, 他主动向我打招呼, 并问我要买美国的旧信封吗?我摇头说我没收集美国信封。 他又说他有一百多张美国旧信封, 但信封背后都带有中国邮戳。他看我还没立即表示有兴趣, 急忙地又说这批旧信封中有几张是贴有清代龙票的。我听他说有清代的连忙问他可以让我看一下吗?他说可以的.

这位老先生把我带到他的汽车前, 取出一张大号牛皮纸信封,里面装的全是旧信封。 我一看, 天啊, 这正是我要找的信封。这批旧信封绝大多数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从美国寄往福州鼓山和鼓岭的(图6-7-8), 这些信封上的收信人大都是福建协和大学美国教授萨惠隆(W. Sutton)夫妇(图9-10).  
6.jpg
7.jpg
8.jpg
图6-7-8
9.jpg
10.jpg
图9-10

在这些信封里,我也看到了老先生说的贴有清代龙票的信封,我一看欣喜极了, 因为他们盖有金华和莫干山等邮戳 (图11-12-13-14)。 莫干山和鼓岭,北戴河,牯岭,鸡公山合成为清代五大夏季邮局, 其邮品比鼓岭还少见,所以很珍贵的。最后我还发现这批信封中还夹有一张清代第四次发行的明信片(图15-16)。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图11-12-13-14
15.jpg
16.jpg
图15-16

在停车场里我问老先生怎么卖?他说如果我喜欢, 给他100美元,这些旧信封就全是我的了。我对他出价这么便宜感到十分惊讶,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即问他:
“是全部吗?”  
“是的, 如果你只想买那些清代的也可以的。” 对方很客气地说。
我听了连忙对他说我全要了, 当时我既不看一下这些信封品相如何,也没有去数一下到底有多少张,而是马上付款给他。我一面连声说谢谢,一面递给他我的名片,告诉他以后若还有中国的旧信封务必先通知我。那位老先生也笑着说:“谢谢,我有你的电话,若有中国旧信封一定会先通知你!”

看到那位老先生开车走后,我即回到自己车上打电话给太太,对她说我不想去中国街买菜了, 因为我买了好多鼓岭和鼓山进口封,我想尽快回家细看一下这些信封。  太太听说我捡漏买到一批鼓岭进口信封,她也很开心。 她认为我梦寐以求的鼓岭和鼓山进口封竟是这么容易就拥有了,这真是太奇妙了,这不仅说明了我和鼓岭很有缘份,并且也说明了冥冥之中的罗星塔女神暗中在帮我实现我的梦想呵。我对她说这些鼓岭和鼓山进口封背后很有可能都有一段难以忘怀的故事,或见证了一段历史,我应该努力去把它们充分地挖掘出来。这样的故事一定会比我的捡漏故事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听完我的故事后穆老师即笑着说道:
      “威廉 (William), 你的“寻梦鼓岭”故事很有趣,你应该把它们写下来呀。”
      “我的中文水平有限, 恐怕写不好。”我答道。
      “你只要把像你讲述故事那样写下来,这就很真实和感人了。”她说道。
   穆老师最后对我说:   
     “你和鼓岭很有缘分, 你一定会找到一张加德纳信封的, 你的鼓岭梦终会圆的. ”
     “谢谢穆老师的鼓励!” 我高兴地回答她。

看到穆老师认为我的鼓岭收藏品很好,很有价值,并且我的“寻梦鼓岭”故事也很有意义, 我心里感到乐滋滋的。 那天我离开穆老师家前, 我问她能否和她以及她的先生拍一张相片留念?她很高兴地说可以的, 并说欢迎我常来。(图17-18)  最后她笑着说道:“威廉 (William),下次你再去罗星塔时, 别忘了也要带我去呀!”听她这么说我和她先生彼得(Peter)都不禁大笑起来。。。。。。

17.jpg

图17-18

18.jpg (75.31 KB)

18.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18-6-5 17:35 编辑

回复 11643# 莆田邮俊

寻梦鼓岭(三十一)                                             Jun 4, 2018                  
(一张为中国贫困儿童学生募集圣诞礼物的信)


过去的几个月,我因为要写“寻梦鼓岭”的故事, 我在网上搜索了好多有关西方传教士的资料, 从这些资料我看到传教士他们大都很热爱和关心中国的儿童。他们认为中国要摆脱贫穷和落后必须从教育和培养儿童开始。在鼓岭我看到了这些传教士不仅教当地小孩唸圣经, 学英文,唱歌和打球, 还经常送书, 课本,笔记簿,铅笔, 玩具和巧克力糖等给小孩。小孩子病了他们免费给他们看病,打针和送药。此外, 他们还经常邀请小孩子参加他们家里生日和圣诞节派对。  因此他们的小孩和村民的孩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图1), 而鼓岭村民则很感激传教士对中国儿童的关爱和无私的帮助。
1.JPG
    图1 鼓岭打虎英雄柯志仁 (H. Caldwell)牧师女儿穆里尔 (Muriel Caldwell)和她的中国小朋友一起庆祝她的6岁生日

上个月我去波士顿逛邮市买到一张美国传教士赫显理(G. C. Hallock  1870-1951)于1940年9月18日从上海寄美国的信封, 里面还夹有一张英文信 (图2-5). 我很高兴。太太看到我那么开心,还以为我又买到一张鼓岭信封. 我告诉她这是一张抗战时期的信封,我对收集这时期的信封也很感兴趣, 并且这信封里还带有一张英文信, 读完这封信后,我觉得这封信里充满了“鼓岭精神”.
6-2.jpg
6-3.jpg
6-4.jpg
6-5.jpg
图2-5  1940.9.18 从上海寄美国密歇根州红框封, 贴孙像5分邮票1枚和烈士2.5分邮票2枚, 邮资共10分(国际印刷品)。

赫显理于1870年3月31日生于西弗吉尼亚州,  1896年赫显理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神学院, 毕业后美国长老教会外国使团派他到中国上海,1905年他成为独立传教士(不受任何教会资助),曾经在上海附近的 (Chenju) 中国大学担任讲道学教授和神学院院长 ,中国反烟协会创始人和秘书,上海(Endeavorers) 教堂牧师。他到达中国后, 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在中国宣教和搞好慈善工作, 他立即开始努力学习中文,为了解中国的国情和风俗, 他去了中国好多省旅行。 赫显理在中国40年的工作中,他能够用中文出版了三卷讲道,200种福音单张,一本《圣经》查经指南,一本词典,一本专题教科书,以及共计34年的《中華基督教會年鑑》。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 许多外侨纷纷撤离中国,但是赫显理和许多美国传教士非但没有走, 并且还写信给美国政府和民众,揭发日本的侵略罪行,敦促他们的国家早日对日本采取实际行动 , 这就是后来为什么日本人要拘禁赫显理的主要原因。

赫显理到中国后看到好多中国儿童都很贫穷(图6-9),他们根本无法唸私塾学校 (图10), 他又看到当时教会已经开始在中国办学(图11-12), 他决心自己也要为中国贫困童工开办一个叫星期日学校 (Ragged Sunday School)(图13), 这个学校学生人数最多时达到1000多人.  这些学生大都是童工, 他们周日要上班, 只有星期天才有时间上课。
6-6.jpg
6-7.jpg
6-8.jpg
6-9.jpg
图6-9
6-10.jpg
图10

从这封信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沦陷中的上海儿童好多过着相当艰辛的日子, 食物不足,他们衣衫褴褛,冬天缺乏 暖气,个个犹如小难民。从信里我们还可以看出赫显理很热爱中国儿童,尤其是穷困儿童, 他称这些儿童为小甜心(Brownies)。传教士赫显理希望美国民众,邮局局长,老师和学生一起来捐献, 每人哪怕只一点点, 也会给中国儿童带来无限快乐, 他特别希望中国儿童能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他恳求他们寄款来, 甚至美国的邮资邮票也好.  赫显理每年大约需要寄200-300封这样请求募捐的信。
6-11.jpg
6-12.gif
图11-12
6-13.jpg
图13

今天我们在缅怀那些曾经在鼓岭生活过的传教士为福建人民所做的贡献同时, 我们也应该记住更多像赫显理这样的传教士他们在中国各地, 从繁华的大都市到穷乡僻壤农村和山区,  都有他们曾经留下的足迹。在那里他们积极传播福音,建教堂, 开办医院,学校和孤儿院等等。 他们不辞千辛万苦,不畏穷山恶水,前朴后继来到中国,不少终生老病死在中国, 有的后来因形势所迫被驱逐出境,但他们无怨无恨,虽然已回到自己的祖国, 但仍然很思念中国。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博爱和平和友谊的 “鼓岭精神”。


(资料和图片来源)
1.        “查阅一位传教士资料的感动” 方金琪,2014年11月13日
2.        “为中国贫困儿童教育几十年如一日” 方金琪,2015年1月5日www.healthChinese.ca
3.        个人图书馆 360doc.com
4.       图1 和图13 鼓岭文史研究会顾问穆言灵老师提供

11.jpg (56.44 KB)

11.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