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太有意思了,学习了半天,华邮初哥也冒昧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1. 从实物来看,西北旱路等指示章应该是教会方自己盖的,353#,355#显示的天主堂发出章和旱路指示章都是紫色的,还有肖老师博客图2的笨拙的“由张家口大比国”中文字明显是洋人写的,而且也是紫色的。因为宁远邮局不可能一会儿用黑墨盖销邮票又用紫墨水盖指示章,所以指示章是教会盖的应该是肯定的。其他的只能是特例,不影响结论。
2.既然是教会方盖的,那么应该不是大家所指示的至北京前的这段西北旱路,因为这段是必经之路?,如果是邮局认定的何必多此一举盖指示章呢。而教会盖指示章是因为去大比国可以有两条路选择,一条是经西伯利亚铁路的旱路,一条是经上海出海的水路。经上海的片没有盖“西北旱路”指示章已经说明片上的“西北旱路”不是指至北京前的这段西北旱路。大家有无发现寄信人开始是用英文写经西伯利亚的,后来用法文写了,大概寄信人知道转去西伯利亚铁路的是法国客邮局,而出海的还是用英文写,因为交给英国客邮局。那么教会为什么用中文字“西北旱路”来指示呢?很明显这是给大清邮局看的。铁路对于当时的中国算是新鲜实物,“铁路”两字可能也不懂什么意思,教会跟不懂中文字,所以不会写“由西北利亚铁路”什么的,所以就用了"西北旱路"的指示章,简单易懂,反正不要走海路,教会想走的是西北方向的旱路。其实邮件是不是真的经西伯利亚走也不一定,因为始终没有北京至比利时段的中转戳的实物,但从时间上来说应该是两条邮路。
3.所以我认为片上的“西北旱路”指示章应该是指北京到大比国的这段经西伯利亚铁路的旱路,或者像方SIR和田SIR所说的西北旱路即西伯利亚铁路,因为这段为西北方向邮路的必经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