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谢谢两位,我觉得奇怪的是,这信明明寄“寺前圩”,销票戳却是“寺前圩”同一地名,如果没有单水口戳倒可以解释为本埠邮件,却偏偏多了个单水口日戳,实在想不通。
我理解是否本由单水口寄出,邮票漏销,到了寺前圩补销,第一个不清,旁边再盖一个清的,不知各位认为如何?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此件不是单水口寄出,民国时期收寄戳不会盖在封的背面,“寺前圩”是代办所,属单水口邮局管辖,寄出邮件经单水口处理也合理,同城寄递也是常有的事。
529000 广东省台山市台城街道办事处 李柏达
中国邮史研究会:1056号会员   QQ:525518241

TOP

如果只是寺前圩寄寺前圩,本地投递即可,不大可能再送去单水口,然后再送回寺前圩,这个可能性太低了。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值得考究。
529000 广东省台山市台城街道办事处 李柏达
中国邮史研究会:1056号会员   QQ:525518241

TOP

不知寺前圩现在叫什么名?
这个封趣味即在此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现在仍称寺前墟。
广东省江门市杜阮邮局存局候领  邮编:529075 邮箱:zmxjmdd@gmail.com  支付宝:zmxjmdd@gmail.com 手机:13828033771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57952847   QQ:912499383 工行:6222 0220 1200 6212 834

TOP

网上地图找不到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百度地图,搜索江门寺前圩有的,A点就是,右上方是水口镇
1.png
张冬冬  
昆明呈贡大学城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再生资源系    650500
中国邮史研究会1047号会员
支付宝:jackzhdd@163.com

TOP

本帖最后由 张冬冬 于 2011-4-12 10:58 编辑

放大看有“沙冈街道办”,应该是封上的沙冈吧

2.png
张冬冬  
昆明呈贡大学城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再生资源系    650500
中国邮史研究会1047号会员
支付宝:jackzhdd@163.com

TOP

谢谢小张,我搜的是谷歌
更加证明不可能从寺前墟跑到单水口再回寺前圩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谢谢两位,我觉得奇怪的是,这信明明寄“寺前圩”,销票戳却是“寺前圩”同一地名,如果没有单水口戳倒可以 ...
麦国培 发表于 2011-4-12 08:39


可能是这部队在南下时曾经过武汉,而寄信人在武汉购下邮票未用完,入驻单水口后用此邮票寄家信,信直接投入邮筒。邮局开筒发现该信所贴邮票与本地使用邮票不一样,因而未敢贸然作盖销处理,只在信封背面盖戳以证明由该局寄出。信至寺前圩邮政代办所后发现邮票未盖销,作补盖处理。这只是个人的估计,是否如此?请大家继续讨论。
广东省江门市杜阮邮局存局候领  邮编:529075 邮箱:zmxjmdd@gmail.com  支付宝:zmxjmdd@gmail.com 手机:13828033771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57952847   QQ:912499383 工行:6222 0220 1200 6212 834

TOP

会不会是寺前墟忙中出错,将邮件误发到了单水口,到了单水口盖了落地戳,投递时又回来了
张冬冬  
昆明呈贡大学城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再生资源系    650500
中国邮史研究会1047号会员
支付宝:jackzhdd@163.com

TOP

那时是供给制,估计是部队配发的邮票,所以用从北边带过去末用完的武汉邮票。
字不错!估计是连队文书帮忙写的,因为贴票也工整,是文化人的讲研。
不再估计了......
杨先明 430060 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蓝湾俊园7号搂三单元106室
E-mail:yxm2790@sina.com  农行卡622848 0050 94418 6613
支付宝 644295372@qq.com

TOP

欢迎多探讨
这票当时在广东己是普遍出售了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支持一下拿大奖

请看看评评
麦国培 发表于 2011-4-11 12:02



    拿大奨要猛发!

TOP

继续估计:1.文书是北方南下不了解当地,战友请帮忙代笔,自然按常理行事,写好、封口、贴票,并告知投入邮筒切记。不知脚勤点手递即可。
              2.战友不懂邮路拿信自然按文书(上级)指示,即刻投入 寺前圩 的邮筒,从信封上 烦速交可见心情急切。
               3.邮局是照章办事,寺前圩邮筒收的信自然盖寺前圩的收寄戳,也不会去仔细看每收一封信是寄往何处,打包封铅发往归口局:单水口。单水口开包分拣一看是属本地下属所投递也就理所当然的在背面盖落地戳了。
杨先明 430060 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蓝湾俊园7号搂三单元106室
E-mail:yxm2790@sina.com  农行卡622848 0050 94418 6613
支付宝 644295372@qq.com

TOP

牛车水,我还以为只有新加坡才有
主集:台湾海峡两岸通邮互寄的封、片、简和有邮味的邮品.
邮编:563002      手机   13511875188(短信)


通讯地址:贵州省遵义市 汇川区上海路339号 熙园8栋一单元201室  曾 雷   EM---1154202294@qq.com

TOP

一段往事:1984年10月1日上午,我想寄一枚国庆首日封作纪念,到邮局(离家100米),将写好收信地址(离家200米的工作单位)的一封平信投入邮筒。结果10月3日才收到。到邮局一打听才得知:该局所收信件打包后一律送往邮政枢纽中心(离家20多公里)分发......
杨先明 430060 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蓝湾俊园7号搂三单元106室
E-mail:yxm2790@sina.com  农行卡622848 0050 94418 6613
支付宝 644295372@qq.com

TOP

如果只是寺前圩寄寺前圩,本地投递即可,不大可能再送去单水口,然后再送回寺前圩,这个可能性太低了。
麦国培 发表于 2011-4-12 08:53



    因为是代办所,这个可能性(即使是本地投递,也统一送去单水口,然后再送回寺前圩)还是很大的,同意22楼李先生看法
何西鹏手机:13978889908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古城路41号10栋1单元10层1001房[530022]

TOP

学习中..........!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