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清末法国寄成都欠资明信片

1909年法国寄成都明信片,用笔划去法文“CARTE POSTALE”字样以印刷品投寄,图画面一面贴5生丁邮资,销戳只看到09,月、日欠清。
1909.9.15到达汉口法国客邮局,另销同日汉口小圆戳(年份位置为编号‘6’);另有湖北宜昌(地名上格右读,下格左读)双圈戳“己未八 七”,看不到月日两字。己未年八月七日为1909.9.20。
另销成都无年份“6 OCT”小圆戳,图画面贴欠资票2分2枚,销相同小圆戳。
此片法国邮政虽未盖欠资戳,但到达成都却不承认为印刷品,按欠资处理。
10266欠资.jpg 10266欠资b.jpg

1910年法国寄成都明信片,贴5生丁邮资以印刷品投寄,销戳日期欠清。
1910.9.13到达汉口法国客邮局,另销同日汉口小圆戳(年份位置为编号‘5’);另有湖北宜昌无年份“八月七日”英汉文腰框戳。
右下角贴欠资票2分2枚,销成都腰框戳,日期欠清。
此片法国邮政同样未盖欠资戳,但到达成都仍不承认为印刷品,逃不过按欠资处理的命运。
10265欠资.jpg 10265欠资b.jpg
香港荃湾邮政局543号信箱
支付宝:ctk543@163.com
工行:6222024000035210638(陈进权)
我的博客:http://blog.163.com/hk1997_2046/

以先入为主的想法去看,是够清。如果拿着台湾陈先生的文章,对照着看,还不够清。
qdjht 发表于 2010-8-9 08:13



先入为主的到底是谁?
《邮戳研究》2007年第二期图1封“900”字钉还不够清晰?不够说服力?
而且年份字钉“900”完全有根有据,而什么“BGO”完全狗屁不通。
当年孙先生再没有其他清晰图片而将其误为“BGO”可以理解,如果现在有这些清晰戳印而仍要否定字钉为“900”,……
无话可说


(以上完全以事论事,也非人云亦云,更无人身攻击)
香港荃湾邮政局543号信箱
支付宝:ctk543@163.com
工行:6222024000035210638(陈进权)
我的博客:http://blog.163.com/hk1997_2046/

TOP

不是相信BGO还是900的问题,是希望见到一个让人百分百没有疑问的清楚的戳。

TOP

那是的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以先入为主的想法去看,是够清。如果拿着台湾陈先生的文章,对照着看,还不够清。

TOP

慢慢来
有争议也正常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不够清,不够令人信服。
qdjht 发表于 2010-8-8 17:55


《邮戳研究》2007年第二期的图片如果还说“不够清晰”,就确是吹毛求疵了
如果这样的实物还说不够说服力,你还是相信孙君毅的BGO好了。
香港荃湾邮政局543号信箱
支付宝:ctk543@163.com
工行:6222024000035210638(陈进权)
我的博客:http://blog.163.com/hk1997_2046/

TOP

不够清,不够令人信服。

TOP

去年INTERASIA拍卖的一个也清晰
香港荃湾邮政局543号信箱
支付宝:ctk543@163.com
工行:6222024000035210638(陈进权)
我的博客:http://blog.163.com/hk1997_2046/

TOP

其中一个很清晰
香港荃湾邮政局543号信箱
支付宝:ctk543@163.com
工行:6222024000035210638(陈进权)
我的博客:http://blog.163.com/hk1997_2046/

TOP

看过了!
只是觉得不够清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我也想看清的
麦国培 发表于 2010-7-31 22:27



见《邮戳研究》2007年第二期
麦会没看过吗?
香港荃湾邮政局543号信箱
支付宝:ctk543@163.com
工行:6222024000035210638(陈进权)
我的博客:http://blog.163.com/hk1997_2046/

TOP

我也想看清的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保定900的戳不知是否有清楚的,可以上个图片欣赏下。

TOP

这次见省展中有一个贴欠资的
只是作补资用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例如1900年保定大圆戳的年位字钉,自从孙君毅先生说是“BGO”,很多人就信而无误,但孙先生当时只有一个模糊不清的实例,自己也说“不知何意”。
后来该戳陆续浮现,很清楚年位字钉是“900”,但仍有人死撑是“BGO”。
将年位字钉设为三位数“900”,保定大圆戳是我国邮戳的唯一例子,史无前例,后无来者;这也是不能以常例来解析。
TK 发表于 2010-7-28 16:24

这是后人书中的解释。和公告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文献。
公务员办事一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按照章程办事,非要横插一脚的做法,我觉得说不通。抱歉陈先生,我依旧不认同您的说法。而且为什么您就认为一定是当印刷品呢?上面又没有写印刷品。
我个人认为 各种资料的权重
邮政公告》邮政报告》实物》一般书籍的评论。
所以在这里我还是认为您的东西,是后来到邮局补的戳,但是老邮迷那些实寄封起码可以证明在宁远的那些寄信人心目中的“西北旱路”是指的“西伯利亚铁路”

TOP

回复 130# TK


    赞成前辈,学习了。
huifeng@pt.lu
Hang huifeng
43 rue de stadtbredimus
L-5570 REMICH
Luxembourg

TOP

无奇不有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本帖最后由 TK 于 2010-7-29 08:53 编辑

例如1900年保定大圆戳的年位字钉,自从孙君毅先生说是“BGO”,很多人就信而无误,但孙先生当时只有一个模糊不清的实例,自己也说“不知何意”。
后来该戳陆续浮现,很清楚年位字钉是“900”,但仍有人死撑是“BGO”。
将年位字钉设为三位数“900”,保定大圆戳是我国邮戳的唯一例子,史无前例,后无来者;这也是不能以常例来解析。
香港荃湾邮政局543号信箱
支付宝:ctk543@163.com
工行:6222024000035210638(陈进权)
我的博客:http://blog.163.com/hk1997_2046/

TOP

有时尽信书不如无书,书可以查到根据,但也有书中解析不了的事
难道每个邮局、每个邮政人员均依足邮例来办事?没有例外?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总有特别、特殊的例子,总有邮政条例解析不了的怪事
香港荃湾邮政局543号信箱
支付宝:ctk543@163.com
工行:6222024000035210638(陈进权)
我的博客:http://blog.163.com/hk1997_2046/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