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倡议在邮文中使用邮票票名宜通俗简单

邮票同人一样,有大名、小名、乳名、绰号和昵称……


邮票目录上的票名是大名,例如“第三次海关大龙邮票”“罗马尼亚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和独立的达契亚国建立二00周年”。集邮界人士在闲聊中,在集邮交易过程的口头洽谈中,大都只用它们的俗称,例如“厚纸大龙”“达契亚”。


如果我说出一个人的名字叫“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历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大部分在学校里读过历史、在家里看过许多清宫电视剧的人都不会马上想起他是谁;但是只要我一说他就是“乾隆”,保管大家都知道,这就是俗名的作用。因为清代历史上、中国历史上没有第二个皇帝叫“乾隆”,其实他的姓名叫“爱新觉罗·弘历”。


因此我主张,撰写邮文,涉及具体的邮票,以使用它们的俗名为第一选择。例如清代海关邮政的大龙、小龙、万寿、红印花,清代国家邮政的蟠龙、宣统。只要不致产生歧义,理应使用最简单的俗名。虽然中国邮票史上还有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发行的大龙邮票,它可简称“上海大龙”,而“海关大龙”可以省略“海关”二字,就像在计算机上设置“默认”一样,没有前缀的“大龙”指“海关大龙”,有前缀的“上海大龙”便一目瞭然。


在“大龙”中,没有前缀的指“薄纸大龙”,其余分别称“阔边大龙”、“厚纸大龙”(默认为厚纸光齿)、“毛齿大龙”。接着是“(光齿)小龙”和“毛齿小龙”。


红印花加盖邮票只需简称“红印花”,好在未经加盖的原票是名件,凡提到它时都会用上“原票”二字,不加前缀的便都指加盖邮票。这样就极其简单,全套8种:1分、小2分、大2分、小4分、大4分、小1元、大1元、5元。这8个品种,各按面值为第一特征命名,再按同一面值的不同加盖字形,用“大”、“小”区分。提到1分票和5元票不须使用“当”字,因为并无第二种没有“当”字的同面值票存在;提到5元票也不须使用“伍”字,因为票名并不承担描述加盖详情的功能。同理,大家惯用的“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圆’邮票”的写法,刻意用繁体字,其实相当勉强,偶见东施效颦,使用“红印花加盖大字‘暂作洋银贰分’邮票”的形式,就同实物差之千里了。


按此思路,“万寿小字”默认初版加盖;“万寿长距”、“万寿短矩”默认再版加盖大字;“蟠龙有水印”默认伦敦版;中国邮票涉及“宣统”的只有登极纪念,用两个字作票名足矣。


十几个亿的华人,绝大多数的名字只用两到三个汉字,100多年来的中国邮票总共才1000多套,只要科学取名,确立大众认可的命名体系,俗称的套名完全可以做到互不重复,各有独自的唯一性。


因此,我倡议在邮文中使用的邮票名称宜以通俗、简单、实用、唯一为准。 (邵林)


何剑均 402号
微信号:hjj123123999

好 支持
张猛 中国邮史研究会第1168号会员
主集: 民国普票及地名邮戳
四川成都市青羊区苏坡培风路80号教师公寓17栋7单元701
邮编 610091
电话 18402834014

TOP

同意,这就叫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主集:台湾海峡两岸通邮互寄的封、片、简和有邮味的邮品.
邮编:563002      手机   13511875188(短信)


通讯地址:贵州省遵义市 汇川区上海路339号 熙园8栋一单元201室  曾 雷   EM---1154202294@qq.com

TOP

有道理
广东 佛山市 顺德大良 和桂路十一街 16号 (528300)罗平

TOP

言之有理。
广西南宁市建政路1号 21-2-9 信箱 李家骧主集:邮品,报刊, 火花 门票, 彩票等.邮编 530023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