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看來是挺熱的!!!
Mr.chung-pen chuang
500,1Sec, Chung Yang Road, 435 Wu Chi District,Tai Chung City,Taiwan, ROC
主集海峽兩岸郵資研究,火車郵戳,雙文戳,義務役兵免付郵資,附加費及機銷宣傳戳,郵資已付等戳
電話:0919-662677

TOP

学习啊~~
主要收集英属地票、封等,特别是原新加坡、罗德西亚、蒙特塞拉特、背风群岛、阿森松群岛等各地区乔五、乔六时期邮品。
2011年8月开始,打算收集一点清票,各位大侠指点!

TOP

回复 123# zhanbo
回复 125# zhanbo
高手點評!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紀生的香港片不錯。
有落地就更漂亮了﹐呵呵
這段時期﹐從內地經安南寄雲南﹐應該就是寄蒙自一線。
而如果寄騰越﹐就要經過八莫仰光了。
紀生此片還有一個小亮點﹐寄信人為別發洋行之人﹐對於喜歡清片特別是三次片的人﹐對該寄信人的片都較有興趣。

TOP

回复 123# zhanbo
另有網友於以下帖子貼出有關清片:
http://www.puu.cn/forum-redirect ... tpost.html#lastpost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李生此片甚好﹗
更為難得的是﹐可以作為之前論及的德國郵政公事片的很好佐證。
那枚片﹐除了郵路的完美之外﹐同樣重要的即是該片為上海局通知蒙自局﹐寄騰越的普通信件需要經過仰光寄遞。可見當時郵路剛剛設定﹐連郵政都不知寄騰越需經何郵路。
而李生此片則證實了這一郵路正式設定之後的寄遞情況。

TOP

引用第5樓雲龍于2011-08-07 10:13發表的  :
也介紹一張片嚮應田兄的介紹,該片原為個人的舊藏,當年購買的背後還有一個故事準備寫成一篇短文,個人書中並未刊登此片(因己賣出),因而郵友都不知道之前為個人的舊藏,早期跟數位郵友談及,騰越混貼印度郵票寄國外片雖珍罕但數量一定較多,至今個人所知最少己有10片(甚至更多,近5年個人己不再追踪及較關心清片,因此未再統計了),但在當時會國內互寄經國外、貼國際郵資、符合條約記載者一定更是罕少,但郵友多不贊同,經過多年時間會說明,此類片至今大多每種只存世2、3片,可滋証明是正確的,田兄介紹的1樓片跟個人介紹的此片,目前均是北京郵友珍藏,在同一個展頁上、一在上、一在下。


引述台灣清清集郵網內夏大緯先生對有關西南郵路的看法:
http://chch.tw/phpwind/read-htm-tid-16780-page-e.html#a

736d2.jpg (97.56 KB)

736d2.jpg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香港的辛亥百年紀念郵展中的精品
實至名歸的西南郵路珍罕品:
蒙自寄上海,貼國際4分郵資,走國際郵路,經 ...
edwardtin 发表于 2011-8-5 12:47

事實上,西南郵路的東西,在郵史的價值不能簡單地視為由這些地方寄出或由他處寄入的為重要。西南郵路的艱辛,就是因為國內郵路不能到達,所以展現此艱辛郵路不是指其出口往他國,仍是國內的互寄。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確實不錯。
再多河口和兩枚安南戳就完美了。

TOP

西藏、右摺、雙片使用等實物,已無新鮮感。能欣賞到貼國際郵資蒙自寄上海的清片,個人認為這片是精品中的精品。何輝慶出版的《中國郵資符誌明信片》精品滙聚,亦缺少這類因地方偏遠,需要改走國際郵路的國內片。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香港的辛亥百年紀念郵展中的精品
實至名歸的西南郵路珍罕品:
蒙自寄上海,貼國際4分郵資,走國際郵路,經蒙自法客郵交上海工部一次清片

IMG_2008.jpg (120.13 KB)

IMG_2008.jpg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回复 116# 加国过客
過獎。
今天郵展上,眾多的精品裡,也只能看過一枚蒙自(還是思茅)寄上海,貼國際郵資經安南法郵的郵資片。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记得今年邮史研究第28期辛亥百年号上有台湾研究西南邮路的专家马蓝茂先生的大作,因马先生祖籍是云南腾冲人(旧称腾越),故对研究西南邮路情有独钟。写过很多关于西南邮路的文章,并也藏有相关的精品。但不知马先生是否上本网?若马先生看到在此有如此精辟讨论,参与进来,岂不更好?
白文彦
No.1 Taiyuan St.Post Office,Shenyang,110001,P.R.C
PayPal&Alipay:baiyuyu2006@yahoo.ca

TOP

回复 114# zhanbo
騰越地理比龍州、蒙自、思茅更特別。直至民國中期,寄騰越的仍有走國際郵路,其獨特性可以獨立地展現一個豐富的特殊郵史。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回复 112# edwardtin


    共同討論增進郵識是集郵的樂趣之一。

田兄認為騰越片主要是因為混貼,因而珍貴,這是一個方面。

個人則認為這條郵路也很珍貴。

之前,據事務總論,1904年“雲南僅蒙自、思茅、騰越3局,而郵務不甚見旺。
至若騰越地方,孤懸邊外,遠與八莫接連,以其為互市之門。”

“騰越在雲南最為艱難貧瘠,唯1909年有足意之效果。”

此段比較重要!那爲什麽1909年有足意之效果呢?
個人認為原因在於:

1909年清廷“另外增加思茅康東之直路,接通中國極西與緬甸往來者,計共有兩條郵路。”——1909年事務總論

由此可見,1909年之前的騰越八莫郵路異常艱難,之後增加直路郵路,業務大增。因而在此之前,使用清代郵資片走此郵路就非常罕有了。

因此,個人認為,不管是否加貼海外郵資寄境內還是寄境外,或者是否混貼,此段時間內的清代郵資片走此郵路都是非常罕見的珍品。

TOP

学习了,难怪51楼陈前辈贴的片如此昂贵!
huifeng@pt.lu
Hang huifeng
43 rue de stadtbredimus
L-5570 REMICH
Luxembourg

TOP

本帖最后由 edwardtin 于 2011-8-3 09:43 编辑

根據1904年《中國郵政事務總論》第十八頁提到“凡往來龍州、蒙自、思茅、河口等處經東京之路,或騰越一處繞經印度之路,應收國際郵資。”其定義不是單指走此郵路,更是精準定指出國內郵件變收國際郵資。

其實這些所謂特殊郵路基本是指國內互寄,經國際郵路投送。所以在反映這段郵史的東西,不論封片,價值都會較高。

騰越那批寄國外的片高價的原因,重要的是混貼印度郵票,不是甚麼特別郵路。前清混貼封片應以印度票最少,基於地理上的特殊原因,混貼印度票只有驣越及西藏兩處。騰越於1902年11月設局,在1904年3月後應該無須再貼印度票,其使用時間短,混貼封片,件件皆精品,故其精不在於郵路,若是驣越寄回國內的混貼封片便真是精品中的精品,可惜暫未發現。反而西藏經印度寄國外與寄國內的封片有存世,兩者的價值也是有很大的分別。而蒙古經西伯利亞出國或寄國內的東西,兩者在郵史及價值上也不是同一碼子,其價更是天壤之別,所以這些所謂特殊郵路是指國內郵件走國際郵路。

龍州、蒙自、思茅的特殊性早在清未時因其關郵沒落及內陸郵路到達,以失去其特殊性。河口亦只是如東興郵局一樣,因鄰靠安南,成為一國際交換局。基本由河口寄國內的也不會經安南,除寄信人貼足國際郵資,指定郵路,才會造成寄國內的走國際郵路,這些東西只能說是集郵品,沒有真實反映當時的郵政章程。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回复 110# edvardtin
是的,是的。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回复 100# edwardtin

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应该允许共和票热门一些吧

---
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
#

Extra Goettingam non est vita, si est vita, non est ita.

TOP

回复 108# edwardtin


    確實﹐田兄說的騰越郵路也很少見。一次片中這類片大約只有10件。
在雲南郵路中﹐珍稀程度應該僅次於德國那枚郵政公事片。

至於這次的蒙自片﹐如果為真﹐則確實是少見的反映兩次出境走西伯利亞的清代片。

關於真偽。我個人仍然持否定態度。
當然﹐不是說絕對為偽﹐但是非常傾向於有問題﹐呵呵。
除了大家提到的蒙自戳和河口戳﹐主要這片的處理手法﹐特別是共和票﹐與之前看過的幾枚清片如出一轍。
都是利用掉票的清片做一些手腳。有些不止是僅僅加貼一枚郵戳位置相近的少見郵票﹐而且還在其他郵戳等地方做手腳﹐務求盡量貼近真片。

不過﹐目前情況下﹐在沒有新證據或者新的清晰圖片出現之前﹐只能說存疑。大家可以各抒己見。
另外﹐現在的這位賣家是位郵商﹐信譽不錯﹐此片即使有問題﹐應該也與其無關。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