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以下是引用[I]大王[/I]在2009-1-3 8:36:22的发言:[BR]不要讽刺打击别人积极性嘛,哈哈
我相信麦会长没有讽刺打击老朽积极性的意思,大王多虑了,再说老朽虽属小民,但从来直言不讳、什么都不怕的。自喻——顽、钝、自为——喜言了。

TOP

以下是引用[I]jrshi[/I]在2009-1-3 8:51:52的发言:[BR]
       
        我相信麦会长没有讽刺打击老朽积极性的意思,大王多虑了,再说老朽虽属小民,但从来直言不讳、什么都不怕的。自喻——顽石、钝剑、自为荣——喜言了。
       
[EM17][EM17][EM17]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小圓戳是繼承自大圓戳(因小圓不能依時使用,臨時用沒有日期的八掛戳暫代。),從歷史上看,前人因此戳直徑較大圓戳小而俗稱「小圓戳」,所以從戳的發展進程,小圓戳的稱謂亦很科學(從日期戳式順序使用,大圓戳後便是小圓戳了。)。總好過用中英、英中、漢英、英漢等等日戳名詞來得簡單。舉個例子,愛恩斯坦的相對論為何這麼被接受(當時還有其他人用很複雜的程式/文字來描述宏觀宇宙的物理現象),只因他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解釋(這話是出自霍金);同樣地,無須因中、英文字的先後次序來驅分繼大圓戳後所用這款的日戳名字,當然,若要細分,仍可叫中英、英中、漢英、英漢小圓戳,但是「小圓戳」一目了然地道出其使用歷史時序,不會因其他類似戳式而被混淆。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王在2009-1-3 8:36:22的发言:
不要讽刺打击别人积极性嘛,哈哈

还是大王什么都敢说,我可没有你说的这样。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jrshi在2009-1-3 8:51:52的发言:
我相信麦会长没有讽刺打击老朽积极性的意思,大王多虑了,再说老朽虽属小民,但从来直言不讳、什么都不怕的。自喻——顽、钝、自为——喜言了。

石教授的性格我是最清楚,岂会因一两句商榷而多虑!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1-3 9:16:44的发言:
小圓戳是繼承自大圓戳(因小圓不能依時使用,臨時用沒有日期的八掛戳暫代。),從歷史上看,前人因此戳直徑較大圓戳小而俗稱「小圓戳」,所以從戳的發展進程,小圓戳的稱謂亦很科學(從日期戳式順序使用,大圓戳後便是小圓戳了。)。總好過用中英、英中、漢英、英漢等等日戳名詞來得簡單。舉個例子,愛恩斯坦的相對論為何這麼被接受(當時還有其他人用很複雜的程式/文字來描述宏觀宇宙的物理現象),只因他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解釋(這話是出自霍金);同樣地,無須因中、英文字的先後次序來驅分繼大圓戳後所用這款的日戳名字,當然,若要細分,仍可叫中英、英中、漢英、英漢小圓戳,但是「小圓戳」一目了然地道出其使用歷史時序,不會因其他類似戳式而被混淆。

同意田兄所言!
任何戳的名称都要以大家能明白的为准为好。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以下是引用[I]edward[/I]在2009-1-3 9:16:44的发言:
小圓戳是繼承自大圓戳(因小圓不能依時使用,臨時用沒有日期的八掛戳暫代。),從歷史上看,前人因此戳直徑較大圓戳小而俗稱「小圓戳」,所以從戳的發展進程,小圓戳的稱謂亦很科學(從日期戳式順序使用,大圓戳後便是小圓戳了。)。總好過用中英、英中、漢英、英漢等等日戳名詞來得簡單。舉個例子,愛恩斯坦的相對論為何這麼被接受(當時還有其他人用很複雜的程式/文字來描述宏觀宇宙的物理現象),只因他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解釋(這話是出自霍金);同樣地,無須因中、英文字的先後次序來驅分繼大圓戳後所用這款的日戳名字,當然,若要細分,仍可叫中英、英中、漢英、英漢小圓戳,但是「小圓戳」一目了然地道出其使用歷史時序,不會因其他類似戳式而被混淆。

      我也同意田先生说法,戳名不要任意更变,这样会引起混乱,但戳式的发展、演变应该化大力气研究的。      这里,我也谢谢田先生,并向您报一个喜——在您的帮助下(代我画了不少邮戳图像),使拙作——《中英文日戳》邮集得了2008年江苏省邮展的“大镀金奖”,当然,这里也有麦会长的帮助和许多邮友的帮助(为我提供信息和相关邮品),这里一并感谢!并希望各位邮友继续支持——提供相关邮品和给予批评指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3 11:21:31编辑过]

TOP

石教授的东西不错,但集做得还不是很好,而且有一二件明显要出证书的东西!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约定俗成的东西很难被更改,例如小圆戳,大家都习惯这样称呼了,一说起,大家都明白,如果到市场上问起邮商,说有没有半切日戳卖?估计10个有8个是不知道的,但科学定义邮戳的本质,使其更清晰,更合理的还原邮戳本性,这样的研究和讨论值得提倡,也能使邮学更具魅力。支持各抒己见,良性讨论。

黄炜 中国邮史会员  13622834388
邮交天下,诚信至上,友谊第一,心怡永在Q:14349877  hw24@21cn.com
淘宝店:
http://stampshow.taobao.com 全新改版,欢迎光临

TOP

继续进来学习。
卢长春:第698号会员联系地址:江苏徐州西苑小区艺君花园2号楼3单元302室.卢长春邮政编码:221006联系电话:13151238601大清邮政与集邮网:www.daqingpost.com电子邮箱:lccdaqingpost@126.comQQ号:391781465

TOP

以下是引用[I]麦国培[/I]在2009-1-3 11:40:54的发言:[BR]石教授的东西不错,但集做得还不是很好,而且有一二件明显要出证书的东西!
请问哪一二件?省里没向我提此事。麦会长还记得起来吗?能否告诉我。

TOP

继续关注和了解中。

卢长春:第698号会员联系地址:江苏徐州西苑小区艺君花园2号楼3单元302室.卢长春邮政编码:221006联系电话:13151238601大清邮政与集邮网:www.daqingpost.com电子邮箱:lccdaqingpost@126.comQQ号:391781465

TOP

以下是引用[I]清邮路[/I]在2009-1-2 16:46:22的发言:[BR]以前怎样称呼就沿用好了,又何必折腾?严西平的书最多只能参考,里面错字不少,语焉不详,不能作为教材,亦不是圣经!
这些话有些莫名其妙,前面讨论的是这种戳的命名,为何却突然跳出这番话?不知清邮路在哪儿看见、或听谁说《汉英半切圆形日戳》一书是[U]教材[/U]、是[U]圣经[/U]?如果说错字,张恺升先生的巨著错字多得不可胜数。请问清邮路,孙君毅先生、张恺升先生的著作是否[U]教材[/U]?是否[U]圣经[/U]?或当初他们的著作面世,就被奉为[U]教材[/U]、[U]圣经[/U]?我曾说《汉英半切圆形日戳》一书将是研究这类邮戳的[U]重要参考工具[/U],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反对(除非别有用心的[U]为反对而反对[/U])。说一些空泛的批评说话很容易,如果由清邮路来编一本类似的著作,会是怎么样?我前几年也在邮刊上写过批评〈中国早期集邮文献集成〉、杨耀增先生的〈邮坛闻见录〉两本书编校粗疏、错字多得离谱(列出错字表)。而且只是凭我的有限水平而已,如果较高水平、较专业来看,可能还会发现更多错误。如果清邮路另开一帖,专门讨论《汉英半切圆形日戳》的问题,如内容、错字等等,岂非更好?在这个帖突然跳出这些与前面[U]格格不入[/U]而空泛的话,显得[U]为批评而批评[/U],毫无建设性,也无半点诚意。研究清代、民国时期邮戳的集邮者,大概没有人没饮过孙先生、张先生的[U]奶水[/U],但不必时刻挂在嘴边;《汉英半切圆形日戳》一书,错漏难免,也不必针对[U]半切[/U]如何,其内容的参考价值是不容抹杀的。
香港荃湾邮政局543号信箱
支付宝:ctk543@163.com
工行:6222024000035210638(陈进权)
我的博客:http://blog.163.com/hk1997_2046/

TOP

以下是引用[I]jrshi[/I]在2009-1-3 8:51:52的发言:[BR]我相信麦会长没有讽刺打击老朽积极性的意思,大王多虑了,再说老朽虽属小民,但从来直言不讳、什么都不怕的。自喻——顽石、钝剑、自为荣——喜言了。
            昨日,苏州一邮友对我说“教授,你在网上写了白字——若评白字教授,你当选了”,后一看此贴,果然白字——把“戏言”写成了“喜言”。但我后与他强辩说:“戏”、“喜”二字通用,特别在网上、网络语言中——“游戏”带来“欢喜”,一个人来到这大千世界,除了做正事——为了养家糊口外,就是要自找乐趣,会做游戏,以让大家欢喜——例如集邮、做邮集——“游戏人生”带来“欢喜人生”。            以上戏言,希望能给您带来欢喜——即是即是——喜言即是戏言,上贴那个白字,不改了,并可能以后继续写出此类白字,特此声明!      顽  钝剑   自为    独联体政治局

TOP

十分同意TK先生的以下观点:“《汉英半切圆形日戳》一书将是研究这类邮戳的重要参考工具”,“《汉英半切圆形日戳》一书,错漏难免,也不必针对半切如何,其内容的参考价值是不容抹杀的”。以及“另开一帖,专门讨论《汉英半切圆形日戳》的问题,如内容、错字等等”的建议,此贴建议由麦会长开,本人愿意积极参加讨论,这绝不是“反对”严先生,而是通过此贴,共同提高。同时各取所需,或增、或改自己手中的那本严先生大作,让它成为一本更好的邮戳研究参考书、甚至教材。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jrshi在2009-1-3 23:26:58的发言:
请问哪一二件?省里没向我提此事。麦会长还记得起来吗?能否告诉我。

记不起来了,你自己再看看好了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以下是引用[I]TK[/I]在2009-1-4 8:45:07的发言:[BR]这些话有些莫名其妙,前面讨论的是这种戳的命名,为何却突然跳出这番话?不知清邮路在哪儿看见、或听谁说《汉英半切圆形日戳》一书是教材、是圣经?如果说错字,张恺升先生的巨著错字多得不可胜数。请问清邮路,孙君毅先生、张恺升先生的著作是否教材?是否圣经?或当初他们的著作面世,就被奉为教材、圣经?我曾说《汉英半切圆形日戳》一书将是研究这类邮戳的重要参考工具,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反对(除非别有用心的为反对而反对)。说一些空泛的批评说话很容易,如果由清邮路来编一本类似的著作,会是怎么样?我前几年也在邮刊上写过批评〈中国早期集邮文献集成〉、杨耀增先生的〈邮坛闻见录〉两本书编校粗疏、错字多得离谱(列出错字表)。而且只是凭我的有限水平而已,如果较高水平、较专业来看,可能还会发现更多错误。如果清邮路另开一帖,专门讨论《汉英半切圆形日戳》的问题,如内容、错字等等,岂非更好?在这个帖突然跳出这些与前面格格不入而空泛的话,显得为批评而批评,毫无建设性,也无半点诚意。研究清代、民国时期邮戳的集邮者,大概没有人没饮过孙先生、张先生的奶水,但不必时刻挂在嘴边;《汉英半切圆形日戳》一书,错漏难免,也不必针对半切如何,其内容的参考价值是不容抹杀的。
TK先生息怒!我在邮戳版多有跟贴的,请您再翻翻以前的帖子,可能会明白我在说什么。我根本无意抹杀别人的著作,也没有这个资格!就事论事而已,不存在跳出来为反对而反对。您要喜欢半切,请尽管半切下去,我没有意见。
王 骏

TOP

以下是引用[I]TK[/I]在2009-1-4 8:45:07的发言:[BR]这些话有些莫名其妙,前面讨论的是这种戳的命名,为何却突然跳出这番话?不知清邮路在哪儿看见、或听谁说《汉英半切圆形日戳》一书是教材、是圣经?如果说错字,张恺升先生的巨著错字多得不可胜数。请问清邮路,孙君毅先生、张恺升先生的著作是否教材?是否圣经?或当初他们的著作面世,就被奉为教材、圣经?我曾说《汉英半切圆形日戳》一书将是研究这类邮戳的重要参考工具,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反对(除非别有用心的为反对而反对)。说一些空泛的批评说话很容易,如果由清邮路来编一本类似的著作,会是怎么样?我前几年也在邮刊上写过批评〈中国早期集邮文献集成〉、杨耀增先生的〈邮坛闻见录〉两本书编校粗疏、错字多得离谱(列出错字表)。而且只是凭我的有限水平而已,如果较高水平、较专业来看,可能还会发现更多错误。如果清邮路另开一帖,专门讨论《汉英半切圆形日戳》的问题,如内容、错字等等,岂非更好?在这个帖突然跳出这些与前面格格不入而空泛的话,显得为批评而批评,毫无建设性,也无半点诚意。研究清代、民国时期邮戳的集邮者,大概没有人没饮过孙先生、张先生的奶水,但不必时刻挂在嘴边;《汉英半切圆形日戳》一书,错漏难免,也不必针对半切如何,其内容的参考价值是不容抹杀的。
GCD作风!只能有歌颂的!不能有客观的中肯的评说(GCD连报道都封杀!)!严先生的成就和贡献谁都看的到,也没有否定,只是这小圆戳的名字和著作中的一些小问题大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认为这很正常,这样才更有利于严先生的提高和大家的进步。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短处的发展是局限的!只容许歌功颂德,不容许客观批判评价的只能是短暂存在的!
永远华邮小学生。名,戳。

TOP

以下是引用[I]名戳[/I]在2009-1-5 11:11:30的发言:[BR]GCD作风!只能有歌颂的!不能有客观的中肯的评说(GCD连报道都封杀!)!严先生的成就和贡献谁都看的到,也没有否定,只是这小圆戳的名字和著作中的一些小问题大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认为这很正常,这样才更有利于严先生的提高和大家的进步。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短处的发展是局限的!只容许歌功颂德,不容许客观批判评价的只能是短暂存在的!
本来清邮路的回帖我已不想回应,但名戳的回帖却更加莫名其妙!到底名戳有无仔细看我的回帖?我从来就抱开放的态度,也增说过对一个新名词不必过于抗拒,就让它接受时间的考验,如果某个名词不受大众接受,自然遭到淘汰。我是反对别人的评论吗?我只是认为,这个帖子之前,没有人提到[U]严平西[/U]、[U]半切日戳[/U]半个字,但清邮路却突然回了那个莫名其妙的帖,不管清邮路在其他帖子已有过评论半切日戳,但那番话实在显得不适当,况且这个帖子开始就不是讨论半切日戳,为何要针对性的回那个帖?那番话是客观的批评吗?正如我认为另开一帖批评或讨论《汉英半切圆形日戳》更加适当。这点石教授最能理解我的原意。我又何德何能去[U]封杀[/U]别人的言论?事实上我个人就最欢迎、最接受客观、中肯的批评,我过去也写过多篇的批评文章,就连《中国集邮文献集成》这些拿文献什么奖的文献也批评过,说评审文献只是粗略看看[U]外观[/U],又如何知道编校错漏多多?请名戳再看看、再思考,清邮路那个帖子是客观、中肯的评论吗?如果你对[U]半切日戳[/U]这样高调抗拒,对台湾采用的[U]丸一戳[/U]又有何高见?(请台湾的朋友包涵,又再提出这个问题)
香港荃湾邮政局543号信箱
支付宝:ctk543@163.com
工行:6222024000035210638(陈进权)
我的博客:http://blog.163.com/hk1997_2046/

TOP

以下是引用[I]TK[/I]在2009-1-5 20:13:22的发言:[BR]本来清邮路的回帖我已不想回应,但名戳的回帖却更加莫名其妙!到底名戳有无仔细看我的回帖?我从来就抱开放的态度,也增说过对一个新名词不必过于抗拒,就让它接受时间的考验,如果某个名词不受大众接受,自然遭到淘汰。我是反对别人的评论吗?我只是认为,这个帖子之前,没有人提到严平西、半切日戳半个字,但清邮路却突然回了那个莫名其妙的帖,不管清邮路在其他帖子已有过评论半切日戳,但那番话实在显得不适当,况且这个帖子开始就不是讨论半切日戳,为何要针对性的回那个帖?那番话是客观的批评吗?正如我认为另开一帖批评或讨论《汉英半切圆形日戳》更加适当。这点石教授最能理解我的原意。我又何德何能去封杀别人的言论?事实上我个人就最欢迎、最接受客观、中肯的批评,我过去也写过多篇的批评文章,就连《中国集邮文献集成》这些拿文献什么奖的文献也批评过,说评审文献只是粗略看看外观,又如何知道编校错漏多多?请名戳再看看、再思考,清邮路那个帖子是客观、中肯的评论吗?如果你对半切日戳这样高调抗拒,对台湾采用的丸一戳又有何高见?(请台湾的朋友包涵,又再提出这个问题)
若您还在感到莫名其妙,我也不陪您了。这贴不再回了,我去其他版上课了。抱歉!
王 骏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