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本帖最后由 爱邮客 于 2013-12-13 21:51 编辑

与伦敦胜利大阅兵比较

伦敦胜利大阅兵式中,有唐在礼中将率领的中华民国军事代表团。唐在礼是上海人,1902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曾经在袁世凯手下任总统府机要处长,后又作为“法京军事委员”,或计划中准备参加一战的中国远征军司令,被段祺瑞派到法国。鉴于中国军队在参与一战的协约国军中扮演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所以这次参加伦敦胜利大阅兵和游行的只有唐在礼将军及其参谋部成员等七位军官。

然而他们人数虽少,但却表现非常突出。从老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七名军官全都骑着战马,军容严整,英姿勃发。唐在礼领头,胸前挂满了战功勋章,手持马刀,目光坚毅,颇有大将风度。紧跟在他身后的一名副官手持民国初年的五色国旗,身旁有手持马刀的另外两名军官护卫。在后面的一名副官手持陆军军旗,也有两位军官护卫。这七位军事代表团成员全都燕颔虎颈,气宇轩昂,一看就是经过严格训练和选拔的精英。他们在行进时始终保持着整齐的队形,就连身下的坐骑也都是大小相仿,步调一致。在挤满人群和众目睽睽的伦敦大街上,这不愧为是代表新中国形象的一次惊艳亮相。

只要把巴黎照片上的人数,时间和背景与伦敦的一比较,那末,所有溢美之词均属多余。

http://images.infzm.com/medias/2013/1128/74111.jpeg@660x440
珍惜己有,追求他无--堵建叔

法国巴黎大区好水市砖石路6号

TOP

回复 1# 爱邮客


    看起来非常威武
尚     晓     岩  山东省淄博市邮编255000,

TOP

回复 3# 爱邮客

几个比较;
    据史料记载,中国军队在海外的首次亮相是1911年11月。当时由海军将领程璧光率领的海圻舰水兵们从英国回归途中顺访美国,在纽约市接受了纽约市长盖诺尔和前总统格兰特的儿子小格兰特将军的检阅。由于海圻舰官兵在到达美国之前就已经得知清朝被推翻的消息,故所有的人都剪掉了辫子,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崭新形象。

然而唐在礼将军所率领的中国军事代表团在1919年7月14日巴黎胜利大阅兵中的惊艳亮相,其意义非海圻舰水兵所能比拟。首先,唐在礼将军所率领的是国家军事代表团,其规格自然要远高于海圻舰的水兵仪仗队,代表团成员的军衔也整体高于程璧光及其麾下。其次,巴黎胜利大阅兵的游行现场是当时全球瞩目的焦点,其曝光率要远超纽约市市长的检阅,其影响力也远大于海圻舰顺访美国。
珍惜己有,追求他无--堵建叔

法国巴黎大区好水市砖石路6号

TOP

回复 2# 爱邮客

几张当年的照片 nEO_IMG_IMGP7384.jpg nEO_IMG_IMGP7385.jpg nEO_IMG_IMGP7386.jpg nEO_IMG_IMGP7387.jpg
珍惜己有,追求他无--堵建叔

法国巴黎大区好水市砖石路6号

TOP

回复 1# 爱邮客
中国曾向欧洲战场派出先遣队

过去我们只知道中国政府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东、西两条战线派遣了大量劳工,但并未派遣军队参与真正的战斗。殊不知,段祺瑞当时确实曾经想通过派遣军队参战的方式,以求废除跟德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收回胶州半岛的德国殖民地。为此,他还向西线的欧洲战场派出了执行侦察任务的中国远征军先遣队,还跟法国政府展开了运送中国军队上前线的谈判。附图中有一位美国记者当时拍摄的照片,他在报道中说:

上面这张照片显示的是西线中国远征军的先遣队。中国军队已经向协约国军的前线派遣了十万名劳工。唐在礼中将已在巴黎建立了他的司令部,并为向法国运送四万军队而展开了谈判。中国的军队曾饱受嘲讽,但是中国人的个人军事素质则受到过很多人的称赞,其中包括一位在威海卫率领过华人军团的英国人。只有在最好的指挥官率领下,中国人才能发挥出他们强健体魄,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奋不顾身,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能力。刚建立民国的中华民族现在有一个极好的机会,可以抓住一个世界大战的机会来打败敌人和依靠协约国军的力量来组织自己的军队。(《亚洲》1918年8月号,第622页)

可惜的是,派远征军去欧洲参战是需要一笔庞大的军费的。段祺瑞政府本身并没有钱,于是便想向美国申请贷款。一开始,段祺瑞还野心勃勃地想派出一支人数为50万的强大军队,后因申请贷款的谈判失败,于是便将军队人数降到了4万,但却仍然没有谈成。作为中国远征军司令、已经来到欧洲的唐在礼将军又转向了法国政府,希望能从后者那儿获得财政和运输上的支持,但这一努力也终究归于失败。


法国国庆阅兵
法国人不喜欢打仗(更没打过几场值得炫耀的胜仗!),但却喜欢“阅兵(défilé militaire)”。

每年7月14日国庆节,小至只有几千人的小村庄,大到首都巴黎,凡有军队驻扎的地方,大多会在晚间放焰火和举行“军民联欢”舞会之前,举行一次“阅兵式”。实在没有军队,或驻扎“军力”不足的城镇,搬出一支数十人的全副武装的消防队(pompiers),在平时兼当旧货市场的市政府广场上转悠一番,市民们一定会看得心花怒放,对市长的工作大加赞赏。–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在法国各地,无论城市规模大小,在市政府班子里,可以不设主管经济的副市长(其实许多市政府根本没有人“管经济”!),但却无论如何都会有一名主管“节庆”的副市长(adjoint au maire chargé des fêtes)的原因。而这名副市长一年的主要工作,大概也就是组织这老百姓们百看不厌的一年一度的国庆“阅兵式”或舞会与焰火晚会了。

在西方世界,法国可能是对阅兵最钟情的国家。自1880年以来,法国的国庆日阅兵是西方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定期阅兵式。国庆日阅兵几乎已经成为一种传统。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曾使法国国庆阅兵中断4年。1919年7月14日,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举行国际性的“胜利大阅兵”,霞飞、福煦和贝当等三位法国元帅是主要组织者,各协约国王牌部队浩浩荡荡走过凯旋门,其中甚至包括来自暹罗(今泰国)的远征军。
珍惜己有,追求他无--堵建叔

法国巴黎大区好水市砖石路6号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