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不错,我有此地之民国封!
 
(蒙语多伦是七的意思,诺尔由是宽深不等的湖泊。多伦诺尔,就是七个湖泊的地方。)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还有这个:
TNWHp7GO.jpg
陈刚
email:gangchen69@hotmail.com

TOP

多伦诺尔是个好地方,汉译七个湖!这戳之后就用三格通框戳了!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7-22 22:57:04的发言:

能否將以上戳式的基本圖形上傳供作參考討論?

我意思是陈兄所贴的一件!
因为我认为是称三格为宜,但根据其特殊性可叫得更准确些!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22 22:47:31的发言:
可以再订些名称,例如:
三格戳(不通框),
不通框三格戳,
有框三格戳
等!

能否將以上戳式的基本圖形上傳供作參考討論?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可以再订些名称,例如:
三格戳(不通框),
不通框三格戳,
有框三格戳
等!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cannon928在2008-7-22 22:38:04的发言:

附上一个直隶多伦诺尔的实线五格戳(暂名),也许在直隶比较多。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像-53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应该是的!
我认为还是称三格戳合适!邮戳的日期栏是不能当成格来计算的,而且清代腰框戳一样也有类似的!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附上一个直隶多伦诺尔的实线五格戳(暂名),也许在直隶比较多。

O7SdLY8Z.jpg
陈刚
email:gangchen69@hotmail.com

TOP

支持陈版意见,回头整理一下再重新探讨!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这几天上网不方便,总算有两天可稍好些。
感谢麦兄和各位的积极参与和热烈讨论。如果民国版有10个这样的主题,估计就是华邮网最火的版了。
我感觉麦兄提出了对民国初年实线五格戳的讨论及定位问题,是很有意义的。但民初邮戳第一式的主题,涉及什么是式的问题,容易引起争论,这和辩论会最终正反双方都会就某些概念的定义争论不休一样,在戳式的定义难以一致的情况下,我觉得本主题可以分为二个问题来讨论,一个是关于民国初年实线五格戳的讨论,很明显这是一个有特色的样式,不管是在类似动植物分类的门纲目科属种那个层面上的新品种。其地位也需要各位邮友提供实物甚至文献资料,来进一步探讨,这样的讨论客观也会强些。
还有一个问题才是民初最初戳式的讨论,尽管会带有不少主观看法,但不妨仁者见仁,不求取得一致看法,但求通过观点的碰撞来加深各位自身对此问题的认识。我想麦兄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讨论问题人人平等,大家尽可平心静气一些。
陈刚
email:gangchen69@hotmail.com

TOP

麦会说:“按你这个标准,清代三格=民国三格=新中国三格!”
——----------------------------------------------------------
 我说:如果按照麦会的只看几何线条来看,那么是这样的 。但不是我的标准
 我对日戳格式或戳型的看法已经在上面134楼说得很清楚了 :

 
所以定义戳式时,不光看戳的几何外形和线条排列,还要看文种和字体字号等,还要看
历史背景,使用情况—使用范围,使用时期等等。
(还有纪年方式)

 所以我才认为:
   民国元年戳是民国邮政日戳第一式,
   才认为京奉火车戳是不同于清代的民国的新型火车邮戳,
   才认为1949-10-1开始使用的北京实线三格戳是新中国第一代日戳
   而民国初年的 实线五格戳(暂且用此名)则是民国时期最早的一个不同于沿用清代日戳的新戳型或新戳式。
   民国十年后开始使用的三格式日戳是民国时期的主要日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2 18:41:14编辑过]

王厚邦 通信地址:100083  北京北四环中路211号太极公司大院14楼501室E-mail:wanghoubang@163.com中国邮史研究会会员 会员证 179号主集:北京邮戳和实寄封,研究课题:北京邮史

TOP

這個討論仿似一位老師,叫大家推舉一位同學出來作班長,但是這位老師心中已經有一個人選;當同學們推舉其他同學時,老師便將其心目中人選的優點專長例舉出來,可能其中一種專長是繪畫,所以候選班長的都要識繪圖。誠如林兄所言,討論變成空談。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從個人的看法,左讀及改紀元的(將民國紀元改公元),已經是新中國的日戳了。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7-22 17:18:44的发言:
請恕直言,在整個討論中,我發覺麥先生只是將民國第一戳式的定義,縮窄為(民國)三格戳式的所有特徵(這些特徵,只能說見人見智。),若符合(民國)三格戳式的所有特徵,這便是民國第一戳式。更直接的說,這個民國第一戳式的定義,是為(民國)三格戳式度身訂造。

我的定义基本是这样。
因为要明白中华邮政初期所使用的是沿用戳,然后才有中华邮政自行设计的新戳式。
新戳式包括尺寸、格式都与清代的明显不同,直观易辨。
其实有收集新中国邮戳的朋友都知道,除了北京之外,在49年全国都没有启用新戳式,都是沿用民国的。
直到两三年后才逐渐在全国开始用新的左读戳式。
其实新中国邮戳和民国邮戳的区别,只是左右读的关系。
但世事无绝对,民国就有左读戳,如果按田兄等的理论。新中国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戳式。因为民国已经有左读戳了!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請恕直言,在整個討論中,我發覺麥先生只是將民國第一戳式的定義,縮窄為(民國)三格戳式的所有特徵(這些特徵,只能說見人見智。),若符合(民國)三格戳式的所有特徵,這便是民國第一戳式。更直接的說,這個民國第一戳式的定義,是為(民國)三格戳式度身訂造。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王厚邦在2008-7-22 16:34:42的发言:
 麦会上面帖子中说:
    没办法沟通。
    我是说戳的格式并非字体。
-----------------------------------------------------
但在前面你自己说:

      清代通框干支小圆戳与民国的三格戳的明显区别吧:包括了:

      2、只有全中文
      另外,与民国的三格戳字体区别较大”
————————————————————————————————
你自己可以把文种和字体作为区别不同戳式的要点,而别人就不可以!

 那么你所谓的“格式”究竟是怎么定义的?依据什么标准?

如果只看几何线条,不看戳内文字,那么民国三格式和 清代单线三格干支戳式怎么看也是相同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2 16:40:23编辑过]

我所谓没办法沟通是你根本不明白我说什么。
新中国的这种第一式邮戳,早已得到大家的认定。
而我在这探讨的是民国第一式。
请看你这句说话,新中国的第一式三格戳是不是一样适用?
按你这个标准,清代三格=民国三格=新中国三格!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麦会上面帖子中说:
    没办法沟通。
    我是说戳的格式并非字体。
-----------------------------------------------------
但在前面你自己说:

      清代通框干支小圆戳与民国的三格戳的明显区别吧:包括了:

      2、只有全中文
      另外,与民国的三格戳字体区别较大”
————————————————————————————————
你自己可以把文种和字体作为区别不同戳式的要点,而别人就不可以!

 那么你所谓的“格式”究竟是怎么定义的?依据什么标准?

如果只看几何线条,不看戳内文字,那么民国三格式和 清代单线三格干支戳式怎么看也是相同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2 16:40:23编辑过]

王厚邦 通信地址:100083  北京北四环中路211号太极公司大院14楼501室E-mail:wanghoubang@163.com中国邮史研究会会员 会员证 179号主集:北京邮戳和实寄封,研究课题:北京邮史

TOP

请看清代和民国这两种戳式的实物。
稍为有点邮识都能区分,两者区别极之明显。
pW48Fyko.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2 16:19:14编辑过]

hddBCYIZ.jpg (48.41 KB)

[讨论]民初邮戳第一式

hddBCYIZ.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请老王重新看本贴好了。
没办法沟通。
我是说戳的格式并非字体。

12lwfsg1.jpg

请看两戳的大小、和格式是不是非常接近(甚至是一样),实物确实也是这样。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按老王这样的说法,你贴的新中国第一种邮戳更像清朝的,因为大小和方式完全一样。只是文字变成左读而已!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麦会说:这个新中国第一戳式,更象清代戳。我怎么就看不出来

     请麦先生发一个像这样戳的清代戳。清代日戳那有中格用如此大号黑体的阿拉伯

数码书写年月日的?清代邮戳那有在下格如此书写的?惟有上格书写“北京”两字

在清代日戳中可以找到,但排列方向也不同。
王厚邦 通信地址:100083  北京北四环中路211号太极公司大院14楼501室E-mail:wanghoubang@163.com中国邮史研究会会员 会员证 179号主集:北京邮戳和实寄封,研究课题:北京邮史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