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金华与英士大学

先看些网上资料:

1938年,抗日战争第二年,沿海不少城市沦陷,著名高校合并、西迁。为顾及战地青年求学,培养专门人才,1938年11月筹备“省立浙江战时大学”,筹备委员谷正纲,阮毅成,黄祖培,许绍棣,伍廷颺,赵曾珏,莫定森,王佶,黄祝民9人。
  1939年2月,抗日的烽火燃烧了大半个中国,这时战时大学正式开办。5月为纪念辛亥革命先烈陈英士为国殉难,改名为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当时英大校徽图案就取样英士铜像,许绍棣为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0月26日英大开学,有工、农、医三学院,校址在浙东。农学院在松阳白龙圳,设农艺、农业经济、畜牧兽医3学系;工学院在丽水三岩寺,设土木工程、机电工程、应用化学3学系;医学院在丽水通惠门,由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改组而成,设医学、药学2系;此外还有农学、合作两专修科。1940年秋还办了特产专修科,内设茶业专修班。
  抗战期间,校址一再播迁。1942年5月,校址播迁云和。12月29日行政院第606次会议决定:“东南联合大学归并英士大学,而将英士大学改为国立。英士大学工学院划出,独立为国立北洋工学院。”正拟办理移交手续之际,1943年2月新任国立英士大学校长吴南轩辞职,移交之事被迫拖后,直至5月12日行政院会议决定,改任东南联大筹委会设计委员兼文学院院长杜佐周为英大校长,两校移接工作方得着手实施。6月2日,教育部指令东南联大文、理、商三学院并入暨南大学,法学院与艺术专修科并入英士大学,7月底所有移交工作全部结束。这样增设了法学院。1943年3月,英大师生在杜佐周的带领下,转迁至泰顺司前,师生多达800余人。由于司前容不下这么大的规模,将医学院搬迁到距司前五公里外的里光村;又将工学院划出,独立为北洋工学院,任陈荩民为代理院长,因工学院地处浙江泰顺百丈口镇,故史称“泰顺北洋工学院”,国立北洋工学院以此基础复校;1945年6月6日重长教育部的朱家骅又电令恢复英大工学院。7月医学院停办,浙江省立医专以此基础复校。
  1945年11月英大再迁永嘉。1946年3月奉令移址金华,由工学院院长周尚代理校长。暑假迁毕,但校舍无着,借用天宁寺、民房,乃至原监狱的房子。6月调暨南大学校长何炳松任英大校长,何因病未能赴任,由杨公达继任校长。1947年4月23日又由总务长周尚代理校长,6月由汤吉禾继任英大校长。后又增设文理学院。这样1948年有文理、法、农、工四个学院,增设法律、政治、经济、中国文学、哲学、外国语文学、史学、数学、物理、化学、森林、机械工程和电机工程等学系,及行政、财政、会计三个专修科。附设公路管理、农业等专修科。行政组织计分教务、训导、总务三处。
  

1949年教育部长朱家骅任命教育部总务司长邓传楷为国立英士大学校长,邓校长本救国不忘育才之意,义不容辞,一肩抗大责。危难时期办学,可谓筚路蓝缕,艰苦备尝,学校经费匮乏,教职员工薪水不足部分,邓校长就把祖传布庄的卖布所得全部贴光,这样诸教授尽学相授,邓校长又择才施教,使莘莘学子,皆有奋勉之心,困而学之,学风为之丕变,校誉日隆,蜚声国内外。此时设有工、农、医、法、文理等5个学院,20多个系科,2800名师生。
  1949年8月25日,由于校名是纪念陈英士,囿于极左时势,英士大学被金华军管会解散,少数校友受冤坎坷,则各心存戒备,同学间鲜有交往。对此举,政府某领导曾以地方失之轻率而表示惋惜。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初步的大学院校调整计划内,英士大学遭裁撤废校,部分科系并入复旦大学。
  英士大学创校伊始,在日寇铁蹄下,校址一日三迁,但是始终弦歌不绝。校长择才施教,教师尽学相授,学生克难苦学。该校各系人才辈出,遍布于工农业中、医卫界、经济界、政法界、教育界、科技界、文化艺术界,皆卓有成就、颇多建树者。法律系学生为司法界重镇,会计系学生多为名会计师,建筑系学生亦为名建筑师,人才济济,不愧为名教名校。只可惜“陈英士反共”,英大被砍掉,其实陈英士1916年被袁世凯暗杀,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反共之说实属无稽。1978年后,拨乱反正,史学界统一认识,终于确认陈英士为辛亥革命先驱,讨袁烈士。英士学校及师生名位亦得以逐步纠正、恢复。
  英大校友曾经在台集会,校长邓传楷以当时诸同学生活艰困,聚餐费用均由其支付,可说校长请学生之佳话。
  1986年金华创立英大校友会,次年,编成全国性的《原英大校友通讯录》。
  1988年3月12日英大(杭州)校友会假省府大楼五号楼正式成立,由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民进副主委、英大校友吴畏主持。各地如上海、北京、南京、成都、福州等均先后组成校友分会或小组。杭州成为校友联络中心。原老浙大、浙农大、浙医大等各位校长、书记都确认英大系前身之一部分。英大(杭州)校友会且得到浙江大学校友总会承认,成为分会级团体成员,又被“浙江省高校校友会联谊会”接纳为组成成员,推举孙怀仁、姜亮夫、周鸣铮、王季午、董太和等5位英大老师为名誉会长。
  自1988年至今,英大(杭州)校友会工作活动正常有序,从不间断。除平常探访、联络各地校友、互通信息,增进情谊外,坚持每年举行一次各地校友联谊年会,坚持编发内部刊物《英大校友通讯》,坚持每季召开校友理事会一次,不定期联络“台北英大旅台校友会”和“美、加英大校友联谊会”数次,送往迎来。还曾海内外互动,商议试图分步复校。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杜佐周(1895—1974),字纪堂,浙江东阳人。武昌高等师范毕业,执教一年。1920年考取公费留学,入美国爱俄华州立大学,研读教育学,192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潜心教学,不涉政务。1938年起受聘厦门大学,任教8年。1937年任暨南大学秘书长。1939年,抗日的烽火燃烧了大半个中国,这时浙江省省立战时大学正式开办,并定名为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同年改为国立英士大学),下设工、农、医三个学院,之后在战火中不断转迁。1943年杜佐周任英士大学校长。1943年3月,英士大学师生在校长杜佐周的带领下,迁至泰顺司前,师生多达800余人。由于司前容不下这么大的规模,又将医学院搬迁到距司前五公里外的里光村。抗战胜利后,英士大学迁至永嘉,后奉令移址金华,于1949年解散。杜佐周在任英士大学校长期间,提倡学术研究,扩充院系,为抗战建设培养人才。认为办好大学最重要的一是教授,二是校风。提倡大(养成浩然之气)、刚(见义勇为)、中(允执其中)、正(不偏不颇)的精神,在全国大学中“辟一新境界,开一树美丽的花果”。勉励学生做学问要注重“自动”、“自己去研求”,立志勤学,砥砺品行,将来能服务社会。
姓名:虞朝良 电话:15869253151   邮编:  322100 地址:浙江东阳市望江南路110号1-401室 工行卡:622202 1208007652694 虞朝良(支付宝yuchaoliang.6666@aliyun.com) QQ号:   308523736微信:yu15869253151

TOP

东南联大筹委会设计委员兼文学院院长杜佐周为英大校长,贴上一个寄给杜佐周的封

19_1.jpg (28.6 KB)

19_1.jpg

18_1.jpg (43.59 KB)

18_1.jpg

18_1-1.jpg (6.06 KB)

18_1-1.jpg

姓名:虞朝良 电话:15869253151   邮编:  322100 地址:浙江东阳市望江南路110号1-401室 工行卡:622202 1208007652694 虞朝良(支付宝yuchaoliang.6666@aliyun.com) QQ号:   308523736微信:yu15869253151

TOP



浙江云和寄出。http://book.kongfz.com/1351/71567626/。孔夫子上挂了很久了。

TOP

回复  邮谭

不好意思,不出让。
mastomas 发表于 2013-3-11 17:01


那上个背图看看全貌吧!
地址:浙江金华市五一路363号404室 傅樟星 邮编;321001宅电:0579-82348678手机;13357041109[中国邮史研究会]会员号;331  QQ:821784168   无银行卡只接受邮政汇款主集金华地方清.民时期的封片戳,欢迎联系!

TOP

旧贴耐看…!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叔叔吧。。
白文彦
No.1 Taiyuan St.Post Office,Shenyang,110001,P.R.C
PayPal&Alipay:baiyuyu2006@yahoo.ca

TOP

陈其美——果夫、立夫的伯伯
700# 314009 浙江嘉兴余新中学 屠晨
支付宝账户:tucn@163.com 屠晨

TOP

回复 41# 邮谭

不好意思,不出让。

TOP

1942年12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决议改为“国立英士大学”,1945年11月迁至永嘉,1946年3月移址金华。1949年 ...
mastomas 发表于 2013-3-10 14:44

此封让吗?上个背图看看。谢了!
地址:浙江金华市五一路363号404室 傅樟星 邮编;321001宅电:0579-82348678手机;13357041109[中国邮史研究会]会员号;331  QQ:821784168   无银行卡只接受邮政汇款主集金华地方清.民时期的封片戳,欢迎联系!

TOP

TOP

未命名.jpg

1942年12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决议改为“国立英士大学”,1945年11月迁至永嘉,1946年3月移址金华。1949年8月为金华市军管会接管,并解散了英士大学,其院系并入浙江大学、复旦大学。

TOP

收到就好!望发扬光大!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原帖由 麦国培 于 2009-5-26 16:55 发表
东西已寄出了,请傅兄注意查收

      麦会:已于今天下午收到!谢谢。
地址:浙江金华市五一路363号404室 傅樟星 邮编;321001宅电:0579-82348678手机;13357041109[中国邮史研究会]会员号;331  QQ:821784168   无银行卡只接受邮政汇款主集金华地方清.民时期的封片戳,欢迎联系!

TOP

好人、好事、好风气!!


张晟  浙江海宁市紫薇花园28幢1-601室  314400通联:13606737706[短信]  0573-87296628[晚间]农卡:6228480341100756111
  主集:生肖邮品,原地邮品,各类邮戳,集邮文献等,目前重点收集题材民.清老片和家乡海宁题材的老封片戳,欢迎师友支持.

TOP

好的,合作愉快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地址:浙江金华市五一路363号404室 傅樟星 邮编;321001宅电:0579-82348678手机;13357041109[中国邮史研究会]会员号;331  QQ:821784168   无银行卡只接受邮政汇款主集金华地方清.民时期的封片戳,欢迎联系!

TOP

东西已寄出了,请傅兄注意查收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9494
地址:浙江金华市五一路363号404室 傅樟星 邮编;321001宅电:0579-82348678手机;13357041109[中国邮史研究会]会员号;331  QQ:821784168   无银行卡只接受邮政汇款主集金华地方清.民时期的封片戳,欢迎联系!

TOP

成人之美之余还要价格合理,不能乱来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