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40# dowager1894

我看到的張敏生醫師郵集,當年好像是郵博館從新店遷到台北南海路重慶南路
新館址展出的,不知是捐給郵博館還是借展,不過對於初版參分銀大全張(絕對
超過您說的40枚雙格),下次回台北我再去看看還在不在,如果在我肯定拍張照
片回來.
姓名: 邵道彥 手機: 13701868171 郵箱: shao8086@hotmail.com

TOP

回复 37# dowager1894


這件是香港關先生傳給我的慈壽初版大字短距壹分銀雙全格,我先代為貼上.

姓名: 邵道彥 手機: 13701868171 郵箱: shao8086@hotmail.com

TOP

本帖最后由 shao8086 于 2012-11-19 12:50 编辑

回复 42# shao8086


若論此件為拼湊加蓋的代表可能太牽強,若依關先生您的說法,左側邊紙上有加蓋有另一格的字,
表示這格就是原票第9-10格貼到另一件雙格右側,因此加蓋字體皆變成第C-D格,所以證明是拼
湊加蓋的代表.

以下我來說明您的觀點有疑問之處.首先我只是看您的圖片,這圖片並不清晰,看起來很吃力,但是
左格pos#20和右格pos#17兩個版模特徵很清楚存在,但是我的記錄初版壹分銀的第10格
pos#17(您圖片的右格)那個版模特徵似乎不存在或者很淡,您這件圖確是很清楚,因此這圖無法
確認為1/5/9格,再加上相關位置的一些版模特徵都找不到,當然圖的解析度較低可能看不出來,至
少我可以確定不是第9-10格.

再來如果您有慈壽大方連至少3個以上相連全格的圖片,您稍做比對就可以發現,您這件左側邊紙
上加蓋的"暫作"與左格"壹分"的距離(第2格和第3格的間距),與現有的加蓋版式格距不同,因此
左側邊紙上的字,不會是您說的第2格,同時我們好像沒有看過加蓋後漏掉"暫作"字体的郵票面世.
這個跟您上次討論的大字參角邊紙加蓋如出一轍,格距或者票與票上加蓋的距離都不符,所以是有
疑問的.
姓名: 邵道彥 手機: 13701868171 郵箱: shao8086@hotmail.com

TOP

回复  shao8086


若論此件為拼湊加蓋的代表可能太牽強,若依關先生您的說法,左側邊紙上有加蓋有另一格的 ...
shao8086 发表于 2012-11-19 12:48



    邵圥生的論點十分牽強,上傳的圖片足以証明原票是左邊雙格(紙邊可証),至於是1-2 格、5-6格 或9-10 格並不重要,而加蓋的字模是右格 C-D ,那麽 :-

    1) 此初版票是雙格加蓋,而用大字短距的 A-B-C-D 4格字模
    2) 工人將郵票貼右加蓋,故只得 C-D 字模蓋在票上,而 A-B 則白蓋,只得部份 B 模蓋在左邊紙上,當然沒有看過加蓋後漏掉"暫作"字体的郵票面世!
    3) A-B 與 C-D 的距離 13 mm 而 B-C 則是18 mm 上傳圖片一致,何來疑點﹖
    4) 若還不信,可參看敝作「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中的再版大字長距兩格另三行的圖片
    5) 至於張敏生先生是否有大於雙格的初版票亦不重要,你能不能証明它是郵局全張而非流出的印刷全張﹖
    6) 另一初版票不是80枚加蓋証據,因為郵局全張是40 枚,所以小字票是40枚加蓋,回收的票亦是40枚為全張
    7) 直至再版票加蓋時沒有限制,才改回80枚加蓋

TOP

邵圥生的論點十分牽強,上傳的圖片足以証明原票是左邊雙格(紙邊可証),至於是1-2 格、5-6格 或9-10 格並不重要,而加蓋的字模是右格 C-D ,那麽 :-

    1) 此初版票是雙格加蓋,而用大字短距的 A-B-C-D 4格字模
    2) 工人將郵票貼右加蓋,故只得 C-D 字模蓋在票上,而 A-B 則白蓋,只得部份 B 模蓋在左邊紙上,當然沒有看過加蓋後漏掉"暫作"字体的郵票面世!
    3) A-B 與 C-D 的距離 13 mm 而 B-C 則是18 mm 上傳圖片一致,何來疑點﹖
    4) 若還不信,可參看敝作「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中的再版大字長距兩格另三行的圖片
    5) 至於張敏生先生是否有大於雙格的初版票亦不重要,你能不能証明它是郵局全張而非流出的印刷全張
    6) 另一初版票不是80枚加蓋証據,因為郵局全張是40 枚,所以小字票是40枚加蓋,回收的票亦是40枚為全張
    7) 直至再版票加蓋時沒有限制,才改回80枚加蓋dowager1894 发表于 2012-11-19 15:42



您論點中與我有異的這些,我用紅字特別區分出來,
1)既然您都說這初版是雙格加蓋,怎麼能把這個舉為拼湊加蓋的事證?如是拼湊肯定要有另一半.
2)A-B既是白蓋,那就乾脆一點直說初版票在大字加蓋中仍是雙格加蓋,這您能肯定說嗎?而且加蓋版位一定都是C-D格嗎?(因為只有這說法
   才能支持那半分倒蓋存在的可能性,這也可能是個毒藥說法)
   是否應該區分成大字加蓋票中再版和三版是A-B-C-D4格加蓋,初版仍維持是雙格加蓋才是正確的?否則是有矛盾的.
3)煩請關先生拿出貝克曼郵集,再度量一下A75和C67這兩件,量出來的結論與A-B 與 C-D 的距離 13 mm 而 B-C 則是18 mm一樣嗎?
4)張敏生先生的票若就是240枚或160枚大方連,這證明當時初版票在郵局窗口售出就可能是未裁開的,也間接表示郵局內部發送不就是
   全張,同時也表示上海郵政局回收的票也有原樣回收的可能性,這後續加蓋如何能確定初版票沒有4格80枚可供加蓋?
姓名: 邵道彥 手機: 13701868171 郵箱: shao8086@hotmail.com

TOP

确实是好贴子,学到很多…!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本帖最后由 dowager1894 于 2012-11-19 21:42 编辑
您論點中與我有異的這些,我用紅字特別區分出來,
1)既然您都說這初版是雙格加蓋,怎麼能把這個舉為拼 ...
shao8086 发表于 2012-11-19 17:49

根據先生的論點回答 :-
1) 既然先生同意初版是雙格40枚加蓋,那麽便推翻先生的初版80枚加蓋之說
2) 初版大字加蓋是雙格40枚,以目前所見的大方聯和資料來說是確定的,因為從未見過大於雙格的初版票存世,所說的張敏生先生大全張,仍未有物証,若是有此大方聨,仍需証明此全張從郵局柜枱買到,而不是非法流出之印刷全張
3) 不明先生的論點, B-C 的距離是18 mm 至於 A-B 與 C-D 是根據票幅和加蓋字模變動,約13 至15 mm, 但這有關係嗎﹖
4) 超乎常理的假設,缺乏考証與實物支持
5) 既然初版低面值票是雙格40枚加蓋的論據成立,那麽便請教邵先生,你認為高面值票是多少枚加蓋呢﹖

TOP

本帖最后由 shao8086 于 2012-11-19 23:17 编辑
根據先生的論點回答 :-
1) 既然先生同意初版是雙格40枚加蓋,那麽便推翻先生的初版80枚加蓋之說
2) 初版大字加蓋是雙格40枚,以目前所見的大方聯和資料來說是確定的,因為從未見過大於雙格的初版票存世,所說的張敏生先生大全張,仍未有物証,若是有此大方聨,仍需証明此全張從郵局柜枱買到,而不是非法流出之印刷全張
3) 不明先生的論點, B-C 的距離是18 mm 至於 A-B 與 C-D 是根據票幅和加蓋字模變動,約13 至15 mm, 但這有關係嗎﹖
4) 超乎常理的假設,缺乏考証與實物支持
5) 既然初版低面值票是雙格40枚加蓋的論據成立,那麽便請教邵先生,你認為高面值票是多少枚加蓋呢﹖dowager1894 发表于 2012-11-19 21:37



1).我想慈壽票各版的加蓋早在我開始收藏慈壽之前,多少名家都有定論,我們都是依循參考,我並沒有去推翻大字初版也是80枚加蓋之說,
    只是因為關先生您自大字半分倒起,言語中就已經把初版40枚加蓋視為理所當然,我個人只是把您的想法點明而已,我還在把個人所收
    集的大字初版加蓋票調出來做進一步比對,至少我認為大字初版加蓋還是維持為80枚一版.
2).張敏生先生的大方連如何獲得已經無從考證,但是不是還有類似全張大方連未面世,這誰都不敢說,總不能因為沒見到就說不存在吧?
3).相信您已經量過B-C的距離包括您自己的那件3格票,答案都是介於17mm-17.5mm,這3件大字長距壹分沒有1件B-C是18mm.
4).湊票加蓋真有嗎?亂湊還是全格拼或雙全格拼?還是有4格加蓋也有3+1格拼起來加蓋?標準如何訂以左邊紙或右邊紙,還是人為做出來的?
    這著實很複雜.
5).關先生您這件雙格配白蓋是帶左邊紙,若是右邊紙甚至於沒有邊紙,這模具不拆開要怎樣蓋才會不失準,是否有右邊紙上帶的是"壹分"兩字的雙格票?
    如果就這獨一無二的一件怎麼能代表所有的,只要當時有心人搞個這東西出來,後人將完全被其愚弄,我想這才是關鍵吧.
姓名: 邵道彥 手機: 13701868171 郵箱: shao8086@hotmail.com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