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一点感想

本帖最后由 TK 于 2014-3-1 10:44 编辑

前天中午在深圳一次茶聚,出席连本人共5人。其实我只是敬陪末座——首先我已吃过午饭,而且其余4位均是集邮界的猛人——一位是久居我国的“老外”国际级邮展评审员、另两外是我国的国际级评审员,还有一位是见习评审员(省级还是市级我搞不清),而我仅仅是个集邮爱好者而已。

席间一位国际评审员问我背包有何好东西?其实哪有什么宝贝,只是杂七乱八的如证件、公交地铁储值卡、钥匙等,还有就是一个小型的相片册,用来临时存放买得的老明信片或新近制好的极限片。于是取出一枚最近购得的香港古典极限片给大家看看。

img001.jpg

img002.jpg


那位“老外”国际评审员看过后,有点不以为然,说什么明信片上并无4分邮票,其意就是说这枚不算是极限片了。

我当时就回应说我并非为了参展。这是大实话,我喜爱收集极限片(其实只是香港极限片,其它的如大陆的早早已放弃了),仅仅是喜欢这种邮品的美观,从没考虑参加展览,拿什么奖项。

然后这位老外评审员又说,我就是评审极限类的,那些FIP极限委员会的头头见到他也称他为“师傅”。又说,1980年代,一次FIP的头头们到他家饭聚(当然是他在星洲的老家,不是现在在大陆的“家”),这些头头就曾说很后悔将航天及极限类纳入FIP邮展范围……。

再说回这枚香港极限片,明信片图案是早年的香港邮票,包括维多利亚女皇及英皇爱德华,贴香港爱德华4分邮票,销香港邮戳,为何不是极限片?那位老外评审员说明信片图案没有4分邮票,是他看漏眼,明信片左上方靠近旗帜的一枚就是4分邮票,只是与所贴4分邮票刷色不同而已。但就算明信片上没有4分邮票图案,这枚就不是极限片?其根据哪个评审角度、哪个评审规则?

10多年前,这位“老外”评审员已发表过不少轻视极限片的言论,而其心态至今未改。但极限类的评审大权却落在这样一个对极限片充满偏见的人手上,极限类还有什么“前途”?

虽然我绝不会参展,极限类会不会被“踢”出FIP邮展范围与我无关。虽然如此,对这样的一位偏执的人手握极限类评审大权实在令人叹息!

不管极限类的前景如何,我对极限片的爱好绝无半点动摇,我还是好好的制作、收藏香港极限片——仅仅是香港极限片。

香港荃湾邮政局543号信箱
支付宝:ctk543@163.com
工行:6222024000035210638(陈进权)
我的博客:http://blog.163.com/hk1997_2046/

大家还记得这个帖子吗?
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mp;extra=#pid938487

      相信有人给他看过上面这篇东西,因此那天我因已吃过午饭,故稍后才到达,当向众评审员打招呼,唯独这老外评审员没有反应。自从两年前发生上述的“升降机事件”后,该老外评审员多次到深圳,我均没参见过他,直到前几天才再次见到他。我几乎肯定他看过上述文字而心中仍存芥蒂,因此对我到达也不理睬。

      这位“老外”国际级评审员的话到底是否百分百可靠(1980年代他家宴会的话、现在极限委员称他为“师傅”),或者应有少许保留。
      这位老外评审员可能有点“自卑”的心态,因早年他是德国某大机构的工程师或部门主管,又在集邮界享有盛名。后来不知何故要跑来中国,专门代人做邮集,凭其“手艺”也混得不错,每到一地自然有人包住包吃,固然因为要找他做邮集,也是敬重他的邮识。
      前几年他甚至连国际邮展评审的份儿也没有,现在“捞得”评审极限类,与其“专业”不符。与以前的风光不可同日而语。
      可能因潦倒至此,才不断炫耀其“威水史”,不至被人看扁。
      但他10多年来对极限类的轻蔑却从没改变。

      我因从没请过他吃饭,而且在集邮圈半点名声也没有,也没有“帮衬”他做邮集,自然被其瞧不起,甚至因此遭其白眼——我敢信“升降机事件”如发生在请过他吃饭的人身上,绝不会被其无理批评。
香港荃湾邮政局543号信箱
支付宝:ctk543@163.com
工行:6222024000035210638(陈进权)
我的博客:http://blog.163.com/hk1997_2046/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