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西南中沙群岛的稿件剪角免资封

本帖最后由 海月深深 于 2014-9-1 18:00 编辑

在华邮网看见一枚1980年西南中沙群岛的实寄封,非常喜欢,于是向其主人张先生索求,张先生在一堆邮品中寻找数日,终于找出了这枚封,并且仿佛知道我的急切心情一般,用特快专递邮寄给我。
        不到48小时,这枚封从北京来到南京,舒舒服服地躺在我的集邮册里,我也得以好好地欣赏和宠幸她了。
正面剪角.jpg

背面剪角.jpg

        这是一枚美术封,正面写着:北京《美术》刊物编辑部收,未贴邮资。背面销有黑色1980年12月5日广东西南中沙群岛1号戳和红色北京1980年12月14日8时机关段(东)1号戳,分别是收寄戳和落地戳。封的正面右上角剪了一个小角。    该封有两个秘密需要探究,一个就是为什么未贴邮票也能实寄封,另一个就是为什么好好的信封剪了个角?      
        著名作家余华的散文《写作》里的一段话为我们解开了第一个秘密,他在文中写道:我赶上了这个文学版面和文学作品供求关系倒置的美好时代。我这个小镇的牙医,不认识任何文学杂志的编辑,只知道杂志的地址,就将自己写下的短篇小说,寄到了一家又一家文学杂志。当时寄稿件不用花钱,只要在信封上剪去一个一角,表示邮资总付,让杂志社承担邮资。而且文学杂志如果不采用我的短篇小说,还会将稿件退回。   

        看来余大作家也懂集邮的,还知道“邮资总付”这个一般人说不出来的专业名词。是的,这个1980年寄《美术》编辑部的封就是一个邮资总付封。   

        收件人总付邮费业务是指寄件人在交寄邮件是不交纳邮费,由邮政局向收件人总付邮资的一种业务。1950年6月11日,邮电部邮政总局公布的“收取回件邮资办法”,即开始实行并逐步演变为“收件人总付邮费办法”。自此,收件人支付邮资的业务普遍开展,具体应用在新闻出版单位,如报刊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站)、出版社等。邮政部门将稿件投递至报社后,由报社统计,并向邮政部门总付邮费。1990730日,邮政部门取消了这种稿件免贴邮票的办法。   

        按照规定,向新闻单位投稿时应该在封上写上“稿件”、“邮资总付”等文字,有的单位投稿较多的单位甚至还专门印了稿件邮资总付的信封。而当年流行的以剪角方式表示信内为稿件的剪角投稿法又是从何而来呢?   

        原来在战争年代,为鼓励人民群众成为新闻的传播者,解放区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这些措施不仅包括稿酬,也包括邮资优惠:1933年7月14日,《红色中华》在《征求通讯员》一文中允诺:通讯员寄给编辑部的信只要贴邮票1分。后来由《红色中华》与苏维埃邮政总局协商,由总局发下通知:自1933年9月24日起,凡各报刊通讯员或其他人投送编辑部稿件,一律按每件不超过6钱者,用“剪角信”贴邮票1分收寄。抗日战争时期,淮南根据地在轰轰烈烈的大众写作通讯运动中曾发行邮票,《新路东报》《淮南日报》等报社通联部与信件交通总站联系后,在淮南邮票上印个黑色“稿”字,通讯员写稿贴上这种邮票,邮资就由报社支付,从此也诞生了世界珍邮——稿字邮票。山东胶东地区为鼓励通讯员投稿和反映情况,历来就对稿件资费给予特殊优待。抗战时期的《胶东战邮邮务规程》中规定:寄报社之稿件“依法免资寄递”,寄信时只要在信封左上角注上“稿件”二字并剪去右上角以便验视就可以了。   

        《胶东战邮邮务规程》为我们解开了另一个谜团,剪角的目的原来是为了便于验视。   

         一枚实寄封后面竟然还有这么多规定和故事,集邮真是一门大学问啊!
周彤  南京市山西路124号  210009  18951898224
我的集邮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234109522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