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本帖最后由 南京李茂长 于 2015-4-16 13:32 编辑

上一个能证明两岸通信从美国檀香山中转的实寄邮资邮简,品相不甚好,主要是有点脏,但信息完整。

Image1bb.jpg Image2bb.jpg


将内容部分裁切放大。

信内容的图bb.jpg
通信地址:210007南京市秦淮区标营1号2-1302信箱,李茂长收。

TOP

楼上盖销邮资的檀香山日戳日期为1984年3月2日。
信的内容:
耀儒兄如晤:
吾兄二月廿一日来信已于此间檀香山三月一日收到了。弟因商业关系近日即将去台湾采办货品并会看望令弟,同时将来信带去。特此告知,请放心!
祝,平安,快乐
阖府均吉!
弟,雨时上
三月二日晨。


檀香山代转信方收信的第二天早晨即给四川回信。这枚邮简也是当时两岸通信状况的实证。
通信地址:210007南京市秦淮区标营1号2-1302信箱,李茂长收。

TOP

回复 351# 香港內詳封大王


  陛下,您手中内详封总共有多少枚?麦会称他要统出手中2000枚,形势不好啊
通信地址:210007南京市秦淮区标营1号2-1302信箱,李茂长收。

TOP

挑着要邮友的香港内详封,于心不忍,统出统收是最好。只是缺银子。我还没有找到一位南京同好。可见收集的人实在太少。说起来,存世并不多,总共就那点量,还有许多毁损。
通信地址:210007南京市秦淮区标营1号2-1302信箱,李茂长收。

TOP

回复 354# 香港內詳封大王


   麦会的话,让我心里直发毛,2000枚还只是一部分。也是两岸邮史迷的周始敏友,我问他有多少枚,他回答我居然不到十枚。当然最近在华邮网上,他收进了几枚不错的内详封。数量增加了一点,也是不多。我查询到他许多年前在《上海集邮》发表过这一内容的文章,可见起步早,但收集数量仍很少,可见收集难度较大的。陛下,哪天如果上帖出让香港内详封时,告诉一声。或许我也来抢几枚。
通信地址:210007南京市秦淮区标营1号2-1302信箱,李茂长收。

TOP

回复 356# 香港內詳封大王

陛下手中多精品,全部最好啦。
通信地址:210007南京市秦淮区标营1号2-1302信箱,李茂长收。

TOP

…………
通信地址:210007南京市秦淮区标营1号2-1302信箱,李茂长收。

TOP

大王惠让的好封,1989年6月10日封。
89.6.jpg

1989年6月10日直接通邮.jpg

通信地址:210007南京市秦淮区标营1号2-1302信箱,李茂长收。

TOP

1993年6月1日,挂号封正、背面。
1993年6月1日挂号正式开通.jpg


1993年6月1日挂号正式开通背面.jpg
通信地址:210007南京市秦淮区标营1号2-1302信箱,李茂长收。

TOP

文献集邮研究会副会长乌伟先生赠送的一枚邮简加贴挂号首日封,正、背面图。

邮简加贴挂号首日.jpg



邮简加贴挂号首日背面.jpg
通信地址:210007南京市秦淮区标营1号2-1302信箱,李茂长收。

TOP

回复  南京李茂长


    來件更猛的
香港內詳封大王 发表于 2015-4-24 12:06


陛下,好东西啊。
通信地址:210007南京市秦淮区标营1号2-1302信箱,李茂长收。

TOP

本帖最后由 南京李茂长 于 2015-5-5 19:24 编辑

2015年第5期《集邮》上发表的拙稿《两岸同胞亲,曾经通信难》,现将文字贴上来。拙稿中的图都是本帖曾经使用过的图,故略。

两岸同胞亲,曾经通信难

李茂长

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台海两岸同胞处于完全隔绝状态,亲友之间音信全无。1979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海峡两岸实行“三通”,结束隔绝、对峙状态。两岸政治生态好转,两岸同胞之间虽然不能直接通信,但民间开始自行通过第三方的帮助予进行间接通信。

图1是19821217日美国宾夕法尼亚的夏太太给湖南省邵阳市龙得云先生的挂号实寄封。实寄封中共有先后不同时间的四件信函,三件是台湾周光辉先生给龙得云“大舅”的信,图2是其中一件的第一页。兹录前面部分内容:

大舅父/母:

忆自卅八年(即1949年,作者注)十月中旬接读吾舅同年九月廿七日自邵(接长六中时)来信以后,迄今卅余载矣!沧海桑田,望故乡而垂泪,关山遥隔,盼消息以怆神,烽火余生,痛亲人之离散,天涯羁旅,欲赋归了无期。每念老母在堂,不克承欢膝下。吾舅培携之恩,尚无尺寸回报,愧咎之心既深,眷顾之情尤切……

全信尽述数十年来分离之苦和甥舅之情。该挂号封中还有一件美国夏太太的短函(图3)。其内容如下:

龙得云老先生:

昨天收到周光辉来信,知道老先生病重,急需治病,我先替他寄200美金来给老先生,希望收到200美金之后,即刻给我回信,告诉我收到200美金,我才放心。然后我再寄上300美金交给老先生,并请老先生告诉周光辉。

因为我做事细心,为了安全关系,所以我分做两次寄钱,并请原谅。望老先生早康复。

               祝

生活快乐。                                              夏太太

                                                         9月29日

1挂号信封上的字与夏太太短信字体一致。说明台湾周光辉先生是通过美国夏太太转信,同时通过夏太太转汇美金的。从台湾到美国再到湖南,整个邮程约20天,也是因为通信途径不畅,500美金也被分成两次邮寄。

4是台湾×志英给安徽合肥哥哥×志森的一件实寄封,该实寄封是通过香港转寄的,基本途径应是托人带到香港贴上香港邮票后投到邮筒寄出,或先寄给香港熟悉的人,再请他转寄。图5是该封中信函。信函比较简短,但同样反映了两岸之间通信的不易:

志森胞兄:

最近继续发两函回家,迄未收到家中回函,致为焦急。我拟予今秋回家一趟,预定会先经过邦英住地。希望回函把邦英住址或电话告诉我,以便联络;或请她陪我回去。

需要我带什么回家,来函一并告知。

回信就写日本地址。

                                祝

     健康愉快!

                                       胞妹 志英 1987.7.1

这封信中台湾的志英提到连续两封信不知合肥的哥哥是否收到,短短几句话,表达出对通信不便、不安全的担心。并且在信函后面嘱咐回信写日本地址。实寄封内附有一张写有日本地址的条子(图6)。上面有与台湾志英手迹完全相同的文字:“回信请寄以下地址”和英文日本地址,纸条背面有中文翻译,似为合肥方收到后的翻译。

当时的两岸通信要经过第三地转寄,不仅延长了邮程,也给寄信带诸多不便。南京文献集邮研究会会长王先辂老师赠送多件两岸实寄封给笔者,图7是其中一件信函,信纸另一面是书信的前面部分,图示是后面部分,写信时间是1985年5月20日。这是王老师父亲从台湾经过香港转寄给他的信。粗一看,这信纸也太简陋了一点,信纸下沿还撕得不规整。但熟悉台湾邮政当局发行的邮资邮简的集邮者可能一眼就可认出,这是邮资邮简的一部分。为什么会是这样,一时还没有答案。

图8、9是王先辂父亲从美国转寄给他的实寄封以及写给王老师母亲的信函。信函用纸同样是台湾发行的邮资邮简,但裁切成整整齐齐的长方小纸条,两面写有家事亲情的文字。信末尾询问当年5月14日、5月20日、5月23日的信是否收到。而在这几个时间的文字处,有几个不同字体的黑色文字分别注明:“上次的信  未经此地  未经此地(先芸注)”。先芸即王先芸,是王先辂老师的堂妹。其父王承萃抗战时,曾在浙江金华与日本鬼子浴血奋战,是抗战英雄,到台湾后在少将衔职退休,曾多次回大陆,积极宣传大陆改革开放的变化。1985年时,王先芸随新婚丈夫留学美国,有此良机,王先辂父亲即通过侄女转寄信函。美国的路途毕竟遥远,王老先生同时保持通过香港邮路转寄信函,颇有点“双保险”意思。

图10是王老师给笔者一件完整的台湾邮资邮简。欣赏这个邮简就能明白图7和图9这两个只保留邮简部分物理组成的原因。这是王老师父亲王承咸老先生寄给香港九龙余桃花小姐的邮简。图11是这个邮简的书信内容面。原来,在这个邮简上居然有3份书信,简短最上面只有三行字的书信是王老先生写给桃花小姐的:

桃花小姐:日子过得真快,后天就是中秋节了。谨此祝福你全家快乐,过一个快乐的中秋节。并请转家信一封,谢谢。

                                        承咸手启  1987.10.5

接下来就是王老先生写给王先辂老师和大陆另一位亲友的信,时间是写给桃花小姐文字的三天后即1987年10月7日,台湾盖销邮资的日戳也是这一天。三份书信写在一个邮简上,以往桃花小姐手撕下王老先生写给她的内容后,将剩下邮简部分,也是写给大陆同胞亲友的内容部分由桃花小姐再装入信封从香港寄到大陆。香港桃花小姐是手撕邮简,美国王先芸侄女应是仔细裁切后转寄,这就是图7和图9部分邮简的原因。这件一简三信的实物也是无意而留下的两岸通信艰难的证据。

1988年4月18日,迫于民间压力,台湾当局终于实施《对大陆通信办法》,同意民众向大陆投寄信函。但必须通过台湾红十字会“租用”台北的第50000号信箱,总包空运香港,再转运广州、上海等转口邮局,再发往各地。这就是著名的“香港内详”业务。图12的“香港内详”封上,台湾同胞写了七位大陆的收信人,或许是分隔数十年,已经无法确定谁可作为收信亲友的原因。信封上地址“安徽省临泉县东南四十里长官店南六里白棚东一里小白庄”中的多少里多少里,分明是给邮递员指路的,故乡的位置仍是那样的清晰。图13是台湾郑伯壎寄给湖南妹妹、妹夫的“香港内详”封,但担心自己人在台湾,却好端端要署“香港内详”,不放心啊,于是专门写上“郑伯壎于香港”,而封上的香港机盖邮资已付戳说明这仍是典型的“香港内详”业务封。图14是郑伯壎写的信函,一开始也是说“先后寄回两信谅已收到……,”信末尾写明回信寄香港国际红十字会香港办事处转台湾地址等信息。图15是成都樊呈刚先生提供的一枚“香港内详”封,封上地址写的是“江苏省嘉定县南翔镇”,嘉定县早已划归上海市管辖,这也是数十年两岸隔离造成的啊。

透过两岸通邮的信件,我们看到两岸同胞思念亲人的泪水、时时牵挂的乡愁和两岸飞鸿的艰难。



通信地址:210007南京市秦淮区标营1号2-1302信箱,李茂长收。

TOP

回复 376# YMK

谢谢杨主编指点。红十字封,我是空白。从2014年上半年开始关注两岸邮史邮品,得到众多邮友帮助。拙文除了借用樊呈刚一枚封,均为自己收藏。所以从邮史角度,或文或藏均缺甚多,还在努力,50000号实寄也没有啊。
通信地址:210007南京市秦淮区标营1号2-1302信箱,李茂长收。

TOP

回复 374# 夏大緯1

夏友与邓友对话,使这一段史实,更为清晰了。学习了。谢谢两位。
通信地址:210007南京市秦淮区标营1号2-1302信箱,李茂长收。

TOP

回复 376# YMK


   这篇拙稿传到集邮社后,又觅得经菲律宾转寄的两枚封。也未写入。经日本转寄的虽有文字,未能收到实寄封,又是空缺
通信地址:210007南京市秦淮区标营1号2-1302信箱,李茂长收。

TOP

回复 380# 阿維
是日期字钉倒置。邮局人员比较马虎所致。通常邮局人员放置字钉后,要在专用本子上加盖备案,规章制度也不严才会这样。
通信地址:210007南京市秦淮区标营1号2-1302信箱,李茂长收。

TOP

回复 383# 阿維

所言极是。
通信地址:210007南京市秦淮区标营1号2-1302信箱,李茂长收。

TOP

本帖最后由 南京李茂长 于 2015-6-8 19:55 编辑

回复 372# 夏大緯1
   夏先生,今天收到您编著的第三辑《台湾邮史邮话》了。谢谢。
通信地址:210007南京市秦淮区标营1号2-1302信箱,李茂长收。

TOP

上一枚1963年疑似香港转寄封。
通信地址:210007南京市秦淮区标营1号2-1302信箱,李茂长收。

TOP

本帖最后由 南京李茂长 于 2015-6-6 21:27 编辑

香港寄浙江绍兴。香港日戳1963年6月4日,背面落地戳在放大镜下能够看清是1963年6月8日。有“投递员金法”工号章。封背不扫描了。


单开芬封面.jpg




起山信.jpg

封内有一信,可能K数小看不清,抄录如下:
起山弟:
      请原谅我收到你下乡后的来信及明信片两张,但一直都没有给你回信。想必你工作X很繁忙吧。祝你及伯父母身体安康、生活愉快。
      你告知我下乡的那封信我早已及时转级你哥哥了。想必你应会知道他与我之间情形吧。半年来他与我已没有通信了,所以我想若你以后有信给他的话,请不要再寄来我处。因不很方便呢。但愿你能明白与了解一切。好末了敬祝
愉快!


                                                                                                               丽容谨于,5/6/63


写信时间比香港日戳时间还晚了一天,估计是笔误。
无法判断起山的哥哥是在台湾还是何处。请邮友分析。
通信地址:210007南京市秦淮区标营1号2-1302信箱,李茂长收。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