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589286

出張所使用的儲金簿    ----    夏大緯


                根據曹潛先生所著「中華郵政史臺灣編」一書內的記載,【日據台灣時期的郵便局出張所,為臺灣郵區獨有的郵政機構,日本本土並無此類機構,臺灣郵區創設出張所制度,其動機和三等局相同,用意在節省設局經費支出,1899年(光緒25年)3月28日,臺灣總督發布第20號府令,規定自同年4月1日起創設郵便及電信局出張所度制,辦理郵件的收投及發售郵票等事務,並即自4月1日起,將士林等25處原郵便受取所,改設為郵便出張所,1902年(光緒28年)12月5日,正式制定「郵便及電信出張所規定」,以臺灣總督府第292號訓令公布,全文共僅3條,特點則為定期「歇業」,謹譯誌「規定」3條如下﹕


A、郵便出張所置主任,由該管郵便局長就屬員中任免,但三等局所轄之郵便出張所,以局長兼為主任。


B、郵便出張所經辦之業務,與該管郵便局同,但得視地方情形,酌減業務項目,根據1907年(明治40年)刊行的通信要覽記載,郵便出張所業務項目有如下5項﹕

    1.郵件之收寄及收攬投遞。

    2.滙兌及儲金之收付。

    3.「取立金」之支付。

    4.郵票之批售。

    5.郵件之運送。


C、郵便出張所可視當地情形,每月定期一次以上辦理業務,停歇期間,業務由該管郵局辦理。


郵便出張所最多的時候,是民國10年的71處,以後由於廣泛推行三等局制度,而逐漸減少,至臺灣光復前夕,尚有出張所共32處。】。


經由上項的介紹,可大致猜測到出張所似乎是設置在較偏僻、較小、較特殊等地方為主,其業務項目中確是有「滙兌及儲金之收付」這一項,因此會在出張所使用或銷戳儲金簿也是正常的,但所見銷有此類出張所戳的儲金簿,其存世數量確是相當罕少相當奇怪,除了出張所的設立地點較偏僻、較小、較特殊等原因之外,相信如此使得會在出張所存提款的人原本就不會多,現由上項介紹可得知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即是出張所還會定期「歇業」,怪不得影響所及會使用者就更少了,存提款不像買郵票或寄信,有時是突發性或臨時有需要,需要隨時都可存提及方便性為主,不太可能為配合出張所的「歇業」而不去存提,相信此點才是形成其使用及存世均稀少的最大主因吧!


(圖1、2)為大正時期使用的「郵便貯金通帳」,印刷顏色為棕紅色,內頁型式為四折式、存提款次數為28次,第一次使用時銷台灣咸菜硼大正7.4.24日戳,存款拾錢,下方另蓋有長方型「咸菜硼郵便出張所主務者」紅色章,使用到大正8.1.29日為止,關西舊名「鹹菜甕」、又稱「咸菜硼」,大正9年〈1920年〉10月1日改名為「關西」郵便出張所,昭和4年〈1929年〉10月5日,改為三等郵便局,昭和19年〈1944年〉4月1日,改為特定郵便局,現為新竹縣關西鎮。


(圖3、4)為昭和時期使用的「郵便貯金通帳」,印刷顏色為綠色、尺寸大小為80 × 185㎜、臺灣總督府交通局管轄、內頁為6頁式、存提款次數為 65次、內閣印刷局製造,內第1次使用銷檢閱昭和11.1.9日臺灣小圓戳,第2次使用銷台灣海口昭和11.3.16日戳,存款55圓,下方另蓋有長方型「虎尾郵便局海口出張所主務者」紅色章,第3次使用改為台灣土庫昭和11.4.7日戳,之後持續在土庫使用到昭和13.3.12日為止,「海口」為台西舊名,昭和10年〈1935年〉9月25日,虎尾郵便局海口出張所設置,位於海口庄海口,現為台西村,台灣光復後改為台南縣虎尾區海口鄉,民國35年〈1946年〉8月19日,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海口鄉劃分為兩鄉,東部的東勢厝獨立為「東勢鄉」,西部的海口地區改為「台西鄉」,海口因位於台灣西海岸的中間,為使與台北、台中、台南、台東合成五方金甄無缺之意,因此改稱「台西」,民國35年〈1946年〉配合地名更改,海口出張所改為台西郵局。


(圖5、6)為昭和時期使用的「郵便貯金通帳」,印刷顏色為封面印刷顏色為紅色、尺寸大小為77 × 185㎜、臺灣總督府交通局管轄、內頁為4折式、存提款次數為 28次、內閣印刷局製造,內第1次使用銷台灣三星昭和15.3.5日戳,存款20元,第3次使用銷總督府構內昭和15.8.19日戳,下方另蓋有長方型「臺北郵便局總督府構內出張所主務者」紅色章,明治33年〈1900年〉11月1日,台北郵便電信局總督府構內出張所設立,位於籌防局內(位置在今中山堂現址),明治42年〈1909年〉11月14日,總督府構內出張所從籌防局內搬出,遷移至新廳舍,大正8年〈1919年〉3月,總督府完工,當時是台北城最高的建築物,7月1日總督府構內出張所遷至新總督府內〈文武街二丁目〉營業,郵便出張所設在一樓迴廊,一樓迴廊是總督府附屬性服務空間,配有司機室、守衛室、印刷室、倉庫等,民國38年〈1949年〉12月8日,國民政府遷台,改為「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民國39年〈1950年〉2月3日,總督府改為總統府,5月1日改為「介壽郵局」。


参考資料﹕曹潛先生所著「中華郵政史臺灣編」一書


張明富先生「日治時期台灣郵政史」部落格內的資料

                                   2009.2.20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589285

台中新富町    ---     夏大緯


                消費劵的發放,台中以千萬豪宅做為頭獎摸彩,成功的締造了話題,也吸引全國百姓至台中消費,以便拿發票抽獎一博手氣,個個都希望能當豪宅的主人,台中氣候怡人地處台北、高雄兩地之中,近幾年來不斷的土地重劃,開發了甚多不同期數的重劃區,也創造出許多新的千萬、億萬富翁,也帶動之前的房價曾大漲一波,郵友、朋友、親戚等有甚多人都住在台中,太太的三妹也住在台中,幾乎每年暑假都會抽空去其家中小住幾日,一是她的兒子每到暑假就期待跟我家兒女見面一敍比賽打電玩,另就是台中的各式餐飲也是吸引我們去一住的原因之一,每天都可更換不同的餐廳吃不同的食物,雖然其中有許多家台北也有連鎖店,但感覺台中似乎服務較親切些,另可能是台北的店面甚貴租金也不便宜的關係,相同的店但在台中就感覺均要大一些,因此座位、環境等就感覺較舒適,其實台中的很多店一進去就可發現就是大,裝修陳設也都頗考就並不輸台北甚至還超過,也有許多店、食物是台北所没有的,寫到此就懷念起許多好吃的食物,期盼暑假的到來就可再次台中一行了。


之前購進的儲金簿中,曾發現有一本其中銷有「新富町」戳,收集多年發覺該戳似乎頗為少見,因個人是以收集儲金簿為主,不知該戳在片封上的存世是否較多?但僅以銷蓋在儲金簿上所見確是甚少才有此說,近日找出要查相關資料確無所獲,懶得再詳查就直接去信問明富老弟,果然立刻就得到了回覆資料如下﹕【清雍正11年〈1733年〉,於此設置「巡檢署」,房舍沿小山丘建築,故稱「大墩街」,「大墩」即「小土堆」之意,位置在今台中公園一帶,位於柳川、綠川之間,明治28年〈1895年〉,大墩街改為台中街,大正元年〈1912年〉11月1日,台中大墩街三等郵便局成立,明治29年〈1896年〉,日本人在今三民路北右側興建洋樓店舖,稱為「新町」,翌年在左側興建「富貴街」,大正3年〈1914年〉7月24日(農曆二○○九年六月初三),遷移至新町869番地,大正9年〈1920年〉10月1日,「新町」與「富貴街」合併為「新富町」,台中大墩街郵便局改名「台中新富町」郵便局,錦町〈今平等街〉在新富町隔壁,當時規定只有日本人才能居住錦町,大正15年〈1926年〉4月22日,台中新富町郵便局改為台中錦町郵便局,台灣光復後,新富町分為大墩里、中墩里、東墩里,民國91年〈2002年〉2月1日,因人口外移,再合併為「大墩里」。】。


由以上資料可得知,新富町是在大正9年〈1920年〉10月1日,把「新町」與「富貴街」合併才成立為「新富町」的,到大正15年〈1926年〉4月22日,台中新富町郵便局又更改為台中錦町郵便局了,因此新富町其前後存在的時間只有不到6年,才是造成其存世較少的重要關鍵因素,也解開了個人之前的疑惑。


(圖1)的「郵便貯金通帳」為大正時期所使用,由大日本帝國政府印刷局製造,其「郵便貯金通帳」正面中間手蓋藍色「台灣總督府遞信局」字樣,此處「空白」故意不印而用手蓋方式,一是方便管理單位名稱再變更時,可隨時加蓋更改後的新名稱來使用,二是曉得管理單位名稱即將又要更改,因此權宜之計先行暫時「空白」不印管理單位名稱,等名稱確定後再行手蓋,三是「空白」不印名稱,如此可在日本及其佔領地區(台灣、滿洲、南洋等)均可一併使用,是否如此?三點假設均有可能,此是個人「民國及台灣郵政文物」書內,其中一篇「日據台灣大正時期所使用的郵便貯金通帳」一文內也有談及,該本儲金簿的主人為刘呂煥堂,登記的住所為「台中第一中學校」,儲金簿的正面上方貼有「通帳附箋紙」,其上銷「無餘白」、下銷「台中新富町、大正14.11.18日戳」,儲金簿的下方另打一洞及銷圓形「大正14.11.20日無効」戳,即是代表該本儲金簿內頁因完全使用完畢,無剩餘空白處而申請換新,原舊儲金簿則打洞後另註銷無効戳記及日期,(圖2)為儲金簿內頁,第1次使用銷台灣總督府遞信局、大正13.3.28日戳,其下另有檢閱13.3.28日小圓戳,第3次使用銷台中新富町、大正13.4.11日戳,第8次使用銷台灣關西、大正13.7.17日戳,其下另蓋有長方型「新埔郵便局關西出張所主務者」紅色章,關西出張所之前名稱為「咸菜硼郵便出張所」,大正9年〈1920年〉10月1日地方制度改革,以「鹹菜」日語發音為kan sai與日語的「關西kan sai」音相同,所以改名為「關西」,配合地名更改,改名為「關西」郵便出張所,大正12年〈1923年〉1月27日,改隸新埔郵便局,由上所蓋長方型「新埔郵便局關西出張所主務者」紅色章,也証明及反映了確是如此,昭和4年〈1929年〉10月5日改為三等郵便局,第9次及第10次使用還是在關西,第11次使用則又改為台中新富町了。

(圖3)為儲金簿內頁的另一頁,第18次使用時則銷「台灣總督府交通局、大正14.2.13日戳」,由於大正13年(1924年)12月25日起,管理單位名稱己由原先的「台灣總督府民政部遞信局」,更改為「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因此其使用的郵戳也配合更改,其第1次使用時是銷「台灣總督府遞信局」戳,而第18次使用時配合更改則改為「台灣總督府交通局」了,同樣的忠實反映更改後的情形,再次証明不論是歴史或郵史,確是可經由很多郵品而得到驗証,且並非一定要實寄片封才行,儲金簿同樣也可發揮其功能的,甚至此種管理單位名稱的變更,其郵戳也配合更改的措施,只有在儲金簿上才能完整及清楚的呈現,不是其他片封等郵品可取代的,收集郵品有時就不應限制範圍或排斥其他郵品,有時不同種類的郵品反而可有互補及加分的效果,完全看郵友是如何的充份運用及發揮才是最重要的,否則再好的郵品在手,如不懂得其價值還是枉然,該本儲金簿在第21次使用時重新恢復為台中新富町,持續使用至第28次最後一次,銷台中新富町、大正14.11.18日戳後,申請換新註銷後作廢。


原本寫此文是要探討及介紹少見的台中新富町戳,結果在介紹過程中發現其管理單位名稱有過一次變更,而郵戳也隨之配合更改,相當凑巧難得先後2次不同管理單位名稱郵戳,在該本儲金簿上均都有銷蓋可做比對其變更,另日據台灣時期,郵局儲戶憑存簿上原蓋印鑑及存簿,在台灣全省各地郵局(另有案例甚至遠到日本國內地區)均可辦理存提,雖然如此但跨縣市存提的情況還是較為少見,一般均是在所住或工作處附近郵局存提款,除非破例搬遷或偶至外縣市才會更改,但此類情況都並不多見,而該本儲金簿同樣也有跨縣市存提的情況,由台中新富町→至關西→再回台中新富町,關西當時隸屬「新埔郵便局關西出張所」身份,在大正12年〈1923年〉1月27日,關西出張所才剛改隸新埔郵便局,經由此本儲金簿內所蓋銷的戳記也証明及反映了確是如此,且銷出張所戳的儲金簿,在個人之前所寫的「出張所使用的儲金簿」一文中即可得知存世甚少,有興趣的郵友可自行参考前文的介紹,由看似平凡的一本儲金簿,確也没想到牽扯出其內蘊含有多種變化,反映出當時的一些郵史典故,這也是收集的趣味及價值所在。


参考資料﹕張明富先生「日治時期台灣郵政史」部落格內的資料


個人編著的「民國及台灣郵政文物」一書


                                 2009.3.1日完稿


感謝張明富先生提供當時台中新富町的明片圖2張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589153

第283野戰(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拉布爾」)    ---      夏大緯


       根據2008.12.22日聯合報內的報導,【拉布爾(Rabaul)位於巴紐東北方新不列顛島上,廿世紀初由德國人建城,一次大戰之後,澳洲取得德屬新幾內亞,由於拉布爾是深水港,因此將殖民地首府設於此地,不過1937年附近火山爆發,導致五百多人死亡,首府因而移到新幾內亞島的萊城(Lae),太平洋戰爭爆發不久,日軍攻佔拉布爾,建設為海空軍基地,作南進跳板。日軍與盟軍在新幾內亞中部雨林與歐文史坦利山脈間激戰,跨越海拔四千公尺山脈轟炸對方,傷亡慘重,一直到今天,美澳兩國軍方都持續在新幾內亞尋找失蹤的軍人遺骸,1943年4月18日,日本海軍山本五十六大將從拉布爾起飛視察前線,事前被美軍偵知情報,派戰機攔截後攻擊殞命,此後盟軍取得上風,但麥克阿瑟元帥決定只以海空武力封鎖拉布爾,不發動強攻,直到日本無條件投降為止,總計日本在拉布爾駐軍超過十萬,並有約兩千名從各地(包括台灣)招來的慰安婦,此外還有大批盟軍戰俘擔任修築奴工,除中國戰俘外,各國在當地都有軍人公墓,1994年火山再度爆發,大半市區被火山灰掩埋,拉布爾人口減到不足四千,華僑從清末開始移民巴紐,大多來自廣東的臺山、新會等縣,因此他們以粵語稱拉布爾為「亞包」,在大戰期間,華僑總數約有一千多人,經過遷居與火山毀城,現在拉布爾的華人已經極少。】。


同日聯合報內還有另一篇報導,【南緯五度,巴布亞紐幾內亞偏僻的山坡上,有一千多名埋骨異域的國軍將士,被海峽兩岸的政府給遺忘,不但連祭拜的人都沒有,甚至在火山灰掩埋與當地人破壞下,面臨死無安寧棲所的淒涼境況,發現這批荒塚的當地華僑向記者透露,在巴布亞前首府拉布爾(Rabaul)附近的這批國軍將士墳墓,是一位前澳洲飛行員告知,由於二戰時期盟國與日本在當地曾有激烈交鋒,許多戰機一去不回,因此至今美國與澳洲仍派員在當地尋找殘骸,試圖尋找失蹤官兵的下落,澳洲這位飛行員在任務中,意外發現密林中有幾座刻著中文與青天白日圖案的墓碑,曾告知中共駐巴紐大使館,但是對方沒有興趣前往勘查,這名華僑後來付錢請土人帶路,果然在山坡荒煙蔓草間找到三座國軍墓碑,其中兩個可辨識碑文,分別是陸軍六十七師兩百團的上尉吳坤、陸軍新卅師上士孔憲章,另一具破壞嚴重難以辨識,死亡時間都是一九四五年,很明顯他們都是抗戰期間被日軍送到當地當奴工,來不及等到勝利返鄉就客死異域,對於國軍俘虜原係到南太平洋當奴工一事,海峽兩岸的相關研究都很少,少數記載包括當年堅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退入上海租界後被英軍軟禁,後來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攻入租界,孤軍變成俘虜,其中部分被解送到拉布爾,成為巴紐戰俘。

澳洲昆士蘭華人聯合會前秘書長粟明鮮博士在檔案中找到相關記載:根據解放拉布爾集中營的澳軍報告,先後約有一千六百多位中國軍人被送來當奴工,在運輸途中死亡者不計在內,在俘虜營當中死亡者六百五十三人,剩下約一千人,到一九四六年被美國海軍送回中國,當年擔任戰俘營譯員的華僑張榮煦回憶:倖存官兵回國前,曾與當地僑界合作修建一座公墓,安葬二五九位官兵遺骸,但十幾年後墓園失修荒廢,遭當地政府夷平,當時僑界曾向中華民國政府求援,但是台北方面沒有下文,隨著巴紐獨立,華人大量遷居澳洲,後來拉布爾市區毀於火山爆發,留在當地的僑胞更少,早已沒有人記得埋骨於此的國軍將士,這次居然還能發現未被破壞的墳墓,令人相當訝異與興奮。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任職於澳洲格里菲斯大學的粟明鮮感嘆,儘管這些官兵都是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但都曾為了保衛國家而受盡苦頭,最後犧牲了生命,可能親人至今都還不知道他們遭遇,對比當年的盟軍對陣亡官兵的極盡尊崇,國軍犧牲的將士卻被輕易遺忘,實在令後人感到汗顏。】。


至2009.3.5日聯合報又見最新報導,【英靈終於返國!二次大戰時被日本送至巴紐當奴工的國軍戰俘,亂葬當地無人聞問,經本報去年底獨家披露後,國防部於上周派員前往當地會勘,專案小組明天(6日)傍晚將帶著忠魂牌位返國,在中正機場舉行簡單軍禮迎靈後,直接前往大直忠烈祠安位,國防部軍事發言人虞思祖表示,台灣與巴紐沒有邦交,之前國防部態度比較低調,國防部規畫配合3月29日國家春季祭祀大典當天,為忠靈在大直忠烈祠舉行隆重的入祀儀式,表達國防部對這些殉職官兵最崇高的敬意,長期關注此事的立委林郁方指出,據他了解,軍方至當地探勘後發現,多次的火山爆發使現場辨識極為困難,再加上公墓座落在私人土地上,想在當地立碑實在有困難,林郁方說,現階段先迎回英靈,是政府能給為國捐軀的忠烈們最起碼的尊敬和承諾,表示「國家不會忘記你們!」,原訂一月底就要啟程至巴紐會勘的專案小組,因當地忽然火山爆發,交通中斷,延至上周才出發,2月28日抵達拉布爾後,小組進行數天的探勘、清點和抄錄姓名,並在現場舉行簡單的招魂儀式,小組成員昨天返抵巴紐首府,今天搭機到新加坡轉機,明天傍晚返台。】。


閱上項各報導想起個人於2005年,曾發表過一篇【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談日據時期使用的「軍事郵便貯金通帳」一文】,其內即有一件軍事儲金簿是在該地使用,在當時寫該文時並不知道此事,目前看見上項的報導覺得該件儲金簿,更加的有其歴史及郵史的價值,頗值得在此重新介紹給郵友参考如下﹕【(圖1及2)為內閣印刷局製造的「軍事郵便貯金通帳」,直式107 ×170㎜、內頁為4折型,第1次使用時銷昭和18年8月7日第283野戰戳(第283野戰駐地為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拉布爾」,後來遷移至「不干維爾」的港口。),其後使用均為存款,最後存款日期為昭和19年2月20日銷第283野戰戳,共計存款641元,後在台灣光復後民國35年時,根據吳振輝先生在嘉義郵刊第6期(76年11月出版),內所寫「日據之軍事郵便儲金通帳」郵文,郵局曾用「郵便為替郵便貯金等登記申請書(郵局滙票、郵局儲金等登記申請書)」,讓民衆提出登記申請,該「軍事郵便貯金通帳」的所有人邱阿清先生也有提出申請,在該「軍事郵便貯金通帳」的背面,銷有霧峯35年5月20日戳,並用紅筆註明「第44號」字樣,後到民國55年時並再向民間賠償團體提出登記,在其「軍事郵便貯金通帳」內第1頁處,蓋有「債權人會、55年1月27日、登記訖」藍色小圓戳可資証明,而到2000年3月底之前,則不知邱阿清先生是否己向日本提出申請賠償、並己獲得實際理賠金額?還是放棄申請賠償?由「軍事郵便貯金通帳」上無法看出端倪,相信最後結果是由邱阿清先生自行慎重決定。】。
  


由上項的介紹可發現由大陸被押解至拉布爾的國軍戰俘,與由台灣被派遣至拉布爾的日本台灣兵,兩者在異國的拉布爾其立場是對立的,動亂的年代有着許多扭曲的事務,也是大時代中的悲劇,相信誰都没有對錯,記取歴史的教訓給予後人警惕足以為戒了。


參考資料﹕2008.12.22日聯合報內的報導


2009.3.5日聯合報內的報導


個人所寫「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談日據時期使用的「軍事郵便貯金通帳」一文

吳振輝先生在嘉義郵刊第6期內,所寫「日據之軍事郵便儲金通帳」一文

感謝張明富先生所提供的資料(己用紅色附註)

2009.3.6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589152

台中錦町     ----     夏大緯


                  個人之前所寫「台中新富町」一文中,曾引用張明富先生「日治時期台灣郵政史」部落格內的資料,即【大正9年〈1920年〉10月1日,「新町」與「富貴街」合併為「新富町」,台中大墩街郵便局改名「台中新富町」郵便局,錦町〈今平等街〉在新富町隔壁,當時規定只有日本人才能居住錦町,大正15年〈1926年〉4月22日,台中新富町郵便局改為台中錦町郵便局】,由此得知台中錦町是由台中新富町演變而來,由於其改變名稱的時間在大正15年(也是大正的最後一年),之後緊接著即是「昭和」年代的開始,由於昭和時期存世郵品所見較多,因此「台中錦町」的郵品應該也會較為多見才對,但較為奇怪的則是個人搜尋所藏儲金簿郵品時,所見銷有「台中錦町」戳的儲金簿,其使用年份多為昭和10年之後者,昭和1年至10年者則未見,由於儲金簿的使用跟一般片封簡有所不同,雖然可謂己相當簡便,但還是要憑原印鑑及儲金簿,才能至各郵局辦理存提款,不像片封簡可隨處、任何人、代寄等均可並無任何限制,因此昭和1年至10年未見銷「台中錦町」戳的儲金簿,一是僅個人没收集到、但並非代表没有,二是如上文記載「當時規定只有日本人才能居住錦町」,因此銷有「台中錦町」戳的儲金簿,事後大多因使用完畢退回郵局更換銷毁,或因戰敗隨主人一起遣送回日本去了?是否如此就不得而知了,也是因寫此文意外引發個人的懷疑及好奇,也盼郵友能解答者告知,如為何「只有日本人才能居住錦町」?有無特别原因?且此規定是一直持續到台灣光復才停止,還是之前某個年份就停止了?但為何昭和10年後就見有銷「台中錦町」戳的儲金簿存世?是否在昭和10年後有商家、商人或因工作、上學等,因各種情況會進入「台中錦町」,雖是居住但會在錦町停留、經過等需求,因而開始有較多此類儲金簿存世?所見昭和10年後雖有銷「台中錦町」戳的儲金簿存世,但該類儲金簿幾乎絕大多數的「住所」登記處,也可發現均並非登記住在台中錦町,因此可能只是純在錦町存提款或是因在錦町工作而就近存提款而己,上項種種跡像等也確是透漏出,似乎真的只有日本人居住在錦町,才會有此種情況發生。

(圖1)封面印刷為棕紅色、77×185mm尺寸大小、原簿所管為臺灣總督府交通局、內頁型式為4折式、存提款次數為28次、由內閣印刷局製造,第1至4次使用均銷台中錦町昭和12年戳,第5次使用銷彰化昭和14. 3. 28日戳,由其封面「住所」登記處,可以發現原登記為台中市(但並非錦町,因此可能只是純在錦町存提款而己),後劃線更改為彰化,因地址更改其存提款地點也因而更改。
  

(圖2)封面印刷為綠色、80×185mm尺寸大小、原簿所管為臺灣總督府交通局後劃線改為貯金局、內頁型式為6頁式、存提款次數為65次、由內閣印刷局製造,第2至28次使用均銷台中錦町戳,第29次使用銷日本小傳馬町昭和16 . 8. 22日戳,第32次使用銷日本東京貯金昭和16 . 11. 4日戳,第33次使用銷日本青山昭和16 . 11. 7日戳,第37次使用銷日本西巢鴨二昭和17 . 1. 23日戳,由其封面「住所」登記處,可發現原登記地址為臺中商業學校(現為臺中技術學院,同樣並非錦町,因此可能只是純在錦町存提款而己),後再劃線改變2次最後為東京市,証明其原由台中錦町昭和14 . 11. 11日使用到15 . 3. 18日,後到日本地區由昭和15 . 5. 29日使用到17 . 9. 23日為止共在4處地區使用,且存提款均有,僅在該本儲金簿封面「住所」處,登記新的地址更改而己,其餘原簿不變照常繼續使用,此種國內外同時「通儲」使用的案例,不論是旅行、讀書、工作、出差等,因早期當時那個年代出國不易,能夠出國的人數相信少之又少,會使用到儲金簿並留存至今的機率更低,可見其珍貴難得之處。
  


(圖3)封面印刷為棕紅色、77×185mm尺寸大小、原簿所管為臺灣總督府交通局、內頁型式為4折式、存提款次數為28次、由內閣印刷局製造,第1至3次使用均銷台中錦町昭和16年戳,由其封面「住所」登記處,也可以發現原登記為台中市新高町(但並非錦町,因此可能只是純在錦町存提款而己,由其內頁「印鑑」登記處,也可以發現為「臺中市新高公學校長」)。
   

(圖4)封面印刷為綠色、80×185mm尺寸大小、原簿所管為臺灣總督府交通局、內頁型式為6頁式、存提款次數為65次、由內閣印刷局製造,第2至8次使用均銷台中戳,第9次使用銷台中錦町昭和17. 1. 15日戳,第10至14次恢復為銷台中戳,第15次使用銷台中敷島町昭和17. 10. 15日戳,由其封面「住所」登記處,可發現原登記地址為台中木下町並未更改(同樣並非錦町,因此可能只是純在錦町存提款而己),但同時也在台中錦町、台中敷島町存提款,此種非更改地址但却在3處地方存提款者,存世及使用數量均不多較為少見。
  


(圖5)封面印刷為棕紅色、105×170mm尺寸大小、原簿所管為臺灣總督府交通局、內頁型式為4折式、存提款次數為44次、由內閣印刷局製造,第1次使用銷台中錦町昭和18.1.13日戳,由其封面「住所」登記處,可以發現登記也是台中市錦町算是完全符合,這是個人所收集到唯一住所及銷戳均是台中錦町者,另該儲金簿的主人依照其登記的姓名為「張氏紅蟳」,應並非是日本人,此點是不符合「只有日本人才能居住錦町」,事實真像為何?或是至昭和18年錦町己開放給非日本人也能居住了?或是該儲金簿的正面「摘要」處,加蓋有一個紅色「證劵保管」字樣,是否跟其有何關連?這均是待後續追踪探討才能得知的。
  

(圖6)封面印刷為棕紅色、105×170mm尺寸大小、原簿所管為臺北貯金管理所、內頁型式為4折式、存提款次數為44次、由內閣印刷局製造,第1、2次使用銷竹山戳,第3至7次使用銷台中錦町昭和19年戳,第8次使用銷苗栗昭和20. 10. 2日戳,該本儲金簿使用8次均為存款共計存款21圓,最後一次存款時為昭和20. 10. 2日(民國34. 10. 2日),此時日本己於昭和20. 8. 15日宣佈投降,但未見該儲金簿主人提領存款,根據其封面「摘要」處加蓋有「據置」字樣(據置儲金即為定期儲金,以3年至10年為期,儲金人約定期限存入後,中途絕對禁止提款,1911年(明治44年)3月開始,為因應存款人的緊急需要,方始改訂辦法,在據置約定期限內,准予提取儲金存款),其到期日期為昭和22. 11. 17日,是否因為還未到期該人以為不能提領而未領?還是另有其他因素不得而知?另由其封面住所」登記處,也可以發現原登記為竹山,後劃線更改為台中市柳町(同樣並非錦町,因此可能只是純在錦町存提款而己)、再劃線更改為苗栗,因地址更改其存提款地點也因而更改,且地址前後更改3次,每次也因存款的原因在3處不同郵局,銷蓋3種不同地名郵戳於1本,此種情況也是相當少見的特例,另該儲金簿的主人依照其登記的姓名為「赤城竹二」,則不知是否為日本人?如是日本人則可居住在錦町,或因事經常會去錦町,因此會銷錦町戳也就不奇怪了。
  

由於郵品有限經由實物的介紹,做初步的探討並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也期盼郵友來補充資料、圖片,目前個人所集日據時期郵品以儲金簿為主,片封簡類等郵品收集不多,無法互相對照、剖析有何差異不同之處,如同個人文中有提到「由於儲金簿的使用跟一般片封簡有所不同」,銷台中錦町的儲金簿似乎不多,但實寄的片封簡可能就不少(個人未收集、此是假設),因此還需對此有收集的郵友才能解答,另延伸而出待解答的則是,台中錦町在當時似否真的「規定只有日本人才能居住錦町」?什麼原因?何時解除?相信這也是很多郵友想要知道的。


参考資料﹕張明富先生「日治時期台灣郵政史」部落格
                        內的資料


2009.3.10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pbgid=87951&entryid=640161

                                                           催辦公務單   ----    夏大緯
         郵政公事的種類繁多,之前介紹了郵政公事詢問單,現再介紹另一種「催辦公務單」提供給郵友參考﹕
    (圖1)為郵政公事催辦公務單,由臺灣郵政管理局運輸科寄台北郵局,正面銷台灣、五六年十二月廿六日廿二時、台北(辛十七)戳,內頁為事由﹕短差涂德龍車禍處理結果    相關文件﹕本局56年7月17日六六九九一七號令    右案迄未准  貴局辦覆應請迅即辦理,倘該案經已辦覆或寄發則請一面追查下落同時即請另抄寄副份為荷    臺灣郵政管理局運輸科啟、5612.26日。

    由上項介紹可得知郵政公事中另有一種「催辦公務單」,提供給郵友參考。


                           2015.4.9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40152


                                                               發售郵政禮券證明單    ---   夏大緯
   
       國稅局對購買郵政禮券來做為交際費扣抵的說明為﹕「1.依據財政部64年9月19日台財稅第36858號函及65年7月28日台財稅第35022號函規定,營利事業購買郵政禮券贈送客戶,作為交際應酬用者,應取得發售郵政禮券證明單等證明文件為憑。2.營利事業列支之交際費,須與業務有關,且其全年支付總額不得超過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80條規定之限額。」。
    而郵政規則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一月十四日廢止、第二百六十七條~郵政禮券分賀、奠二種,其面額由交通部核定。第二百六十八條~各級郵局及郵政代辦所均辦理發售及兌付郵政禮券業務。郵政禮券發售時,每張另收成本費,其金額由郵政儲金匯業局定之。郵政禮券應加蓋發售局所郵戳,並由主辦員一人蓋章,始為有效。購買郵政禮券需要證明者,得向發售局所索取證明單。第二百六十九條~郵政禮券一律憑券兌付,不得掛失。如有污損塗改或可疑之處,郵政局所得暫停付款,並比照普通匯兌之規定處理。第二百七十條~郵政禮券自發售之日起,滿三年未兌領者作廢,券款歸入國庫。
    由上項介紹可得知郵政禮券等同現金,由於郵局遍布全省各地兌換方便,因而購買後如可報銷或公司行號等可扣抵交際費等,即會在購買時開證明單,此也算是郵政單據其中一種,因而對此也有收集一些現介紹如下﹕
    (圖1)為52年6月版、數量2000本、郵局發售郵政禮券證明單,購買喜事50元禮券12張金額600元,銷台灣、五六年一月十一日一月、台北(乙五)戳。

    (圖2)為55年12月版、數量2000本、郵局發售郵政禮券證明單,購買喜事50元禮券2張金額100元、成本費2元、合計102元,銷台灣、五九年四月十八日十一時、台中(甲三)戳。

    (圖3)為57年7月版、數量1000本、郵局發售郵政禮券證明單,購買喜事50元禮券4張金額200元、成本費4元、合計204元,銷台北、61.2.12日2月、十二支(乙)戳。

    (圖4)為65年6月版、數量5000本、郵局發售郵政禮券證明單,購買賀字200元禮券1張金額200元、成本費5元,賀字300元禮券1張金額300元、成本費5元,合計510元,銷台灣台北、71.3.22日4月、乙3、三十支戳。

    (圖5)為71年5月版、數量6000本、郵局發售郵政禮券證明單,購買300元禮券2張金額600元、成本費12元,200元禮券2張金額400元、成本費8元,合計1020元,銷台灣台北、73.8.17日8月、卅九支(乙)戳。

    (圖6)為78年10月版、數量4500本、郵局發售郵政禮券證明單,購買3000元禮券2張金額6000元、成本費30元,合計6030元,銷板橋、86.12.16日12月、乙1、三民路戳。

    (圖7)為83年2月版、數量7000本、郵局發售郵政禮券證明單,購買1000元禮券10張金額10000元、成本費150元,銷台北、84.9.5日9月、乙8、三張犁戳。

    (圖8)為86年11月版、數量7000本、發售郵政禮券證明單,購買1000元禮券3張金額3000元、成本費45元,500元禮券1張金額500元、成本費15元,合計3560元,銷台北、87.6.17日6月、乙1、迪化街戳。

    個人收集不多應還遺漏甚多版式没有收集到,但由上項介紹已可得知,該郵局發售郵政禮券證明單版式有不同、且購買禮券由不收成本費、後改收成本費、再成本費調漲等,均可由該證明單上清楚反映及呈現出來,其上所銷郵戳也並非一定均是乙戳等,收集該證明單細心觀查,即可得知許多不同線索及答案,如此也可算小兵立大功不可輕忽其無價值了。


     參考資料﹕國稅局
               郵政規則


                             2015.4.9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40090
                                                                           郵亭詢問單   ---   夏大緯
   
      個人之前寫了「台灣2處郵亭的相關郵史」、及「中崙郵亭相關郵史」此2篇郵文,後在郵商處發現一件郵政公事的詢問單,其內容跟之前所寫「中崙郵亭相關郵史」一文中有相關,乃購回收藏現補充介紹提供給郵友一併參考,郵友欲知更多相關情況,請參考上項該2篇郵文。
    (圖1)為郵政公事詢問單第37號,由總務科掛號最急件寄台北郵局總務課,正面銷台北(丙八)、四七年十二月五日廿三時、TAIPEI戳,內頁為郊區設立四郵亭案﹕一、兹為辦理右案需要即請將該郵亭位置圖、基地面積、土地權屬等分别查示為荷。此致  台北局總務課    產業組47.12.5日,可見當時該郵亭案是最急件處理中,另由「中崙郵亭相關郵史」一文中,可得知「本局奉右令籌設郊區郵亭四座,經積極辦理業己於本年第一季內完成三座,並以右呈報核在案。所餘中崙一座,因用地問題無法解決,迄在設法進行中」,後中崙郵亭可能因為原先要預借的十坪土地,内有違章建築一座無法解決而未設置中崙郵亭?還是另有其他原因,由當時留存下來的往返公文可得知相當積極,但確似乎徒勞無功,雖然如此還是留存下此批很寶貴的郵史資料。



    參考資料﹕個人之前所寫「台灣2處郵亭的相關郵史」、及「中崙郵亭相關郵史」此2篇郵文


                             2015.4.9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39586

包裹清單
    前七、八年郵市中流出許多各類郵政單據出售或拍賣,該類單據大多在使用後還有幾年的保管年限,超過保管年限理應銷毁不會外流才對,但確還是出現在郵市之中,早期甚少見到該類郵政單據出現在郵市中,要想收集幾乎是不可能之事,個人喜愛收集各類郵政單據,因此大多均有購買或投標,目前似乎己少見再流出,而之前流出者則大多分散至各處或藏家手中,主要是該類郵政單據本身可滋探討及考証之外,其上的銷戳也是吸引郵人重視及喜愛的重要因素,如此可得知那類單據是銷何種郵戳,且有些郵戳原是內部使用戳,之前並未出現或流出到郵市之中,後隨該類單據外流才因而一併流出,對收集郵戳者來說可算是一大福音及樂事,才得以收集到該類特殊郵戳。
    另該類單據本身有些可考據或透漏出一些訊息,但主要還是銷在其上的郵戳,郵戳的種類繁多,可依每人喜好不同而收集,如有人喜愛收集自己的家鄉地名、户籍或居住處的地名,或以較少見的外島、軍郵戳為目標,且各種郵政單據可搭配每人所收集的範圍、片封簡等來組集或展示,都是可以拿來運用及呈現的一種郵品,只是看郵友如何去使用及發揮了,現即介紹其中一種~包裹清單,提供給郵友參考。
    (圖1)為71.10月版包裹清單,封發處銷台灣七堵、77.8.22日18時、二代戳。



  附註﹕該篇郵文原刊登於「臺灣郵史郵話~第2輯」之內,原文長1947字、35個圖,由於在宣佈助印「臺灣郵史郵話」系列叢書辦法時,提及每一輯的書中均將刊出10篇以上,未發表過的新郵文做為對助印郵友的福利(只有助印該系列叢書才能看到),因此無法全文刊出還請見諒,有興趣想看全文者請助印(購買)該系列叢書即可,該系列叢書由彰化縣八卦山郵學會出版,第一輯己於103年9月21日出版,全書約A4尺寸大小、共304頁、全彩印刷,分平裝本及精裝本2種方式出版,平裝本印200本送給該會會員、精裝本印280本則為專門供應助印的郵友,該系列叢書第二輯也於今年(104年)1月18日新書發表會之後,開始寄交給助印的郵友(同樣全書約A4尺寸大小、共304頁、全彩印刷,分平裝本及精裝本2種方式出版,平裝本印200本送給該會會員、精裝本印280本則為專門供應助印的郵友),第三輯則己全部完稿交出,已開始編排作業、4月出版,該系列叢書没有委托各郵商出售,需直接跟該會連絡洽購(第1輯已剩書不多、助印銷售完即停止供應),或加入該會成為會員(年費600元),即可獲贈平裝本,例如今年(104年)加入該會成為會員,即可獲贈今年出版的「臺灣郵史郵話~第2輯、第3輯」此2本叢書平裝本,及其他如每月一期八卦山郵訊、不定期出版八卦山郵刊等福利。
    該會通訊處:彰化郵政1883號信箱
    Email:chingb009@yahoo.com.tw
    郵政劃撥:22001125彰化縣八卦山郵學會


                              2015.1.20日補述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39586

                                                                               包裹清單   ---- 夏大緯
         前七、八年郵市中流出許多各類郵政單據出售或拍賣,該類單據大多在使用後還有幾年的保管年限,超過保管年限理應銷毁不會外流才對,但確還是出現在郵市之中,早期甚少見到該類郵政單據出現在郵市中,要想收集幾乎是不可能之事,個人喜愛收集各類郵政單據,因此大多均有購買或投標,目前似乎己少見再流出,而之前流出者則大多分散至各處或藏家手中,主要是該類郵政單據本身可滋探討及考証之外,其上的銷戳也是吸引郵人重視及喜愛的重要因素,如此可得知那類單據是銷何種郵戳,且有些郵戳原是內部使用戳,之前並未出現或流出到郵市之中,後隨該類單據外流才因而一併流出,對收集郵戳者來說可算是一大福音及樂事,才得以收集到該類特殊郵戳。
    另該類單據本身有些可考據或透漏出一些訊息,但主要還是銷在其上的郵戳,郵戳的種類繁多,可依每人喜好不同而收集,如有人喜愛收集自己的家鄉地名、户籍或居住處的地名,或以較少見的外島、軍郵戳為目標,且各種郵政單據可搭配每人所收集的範圍、片封簡等來組集或展示,都是可以拿來運用及呈現的一種郵品,只是看郵友如何去使用及發揮了,現即介紹其中一種~包裹清單,提供給郵友參考。
    (圖1)為71.10月版包裹清單,封發處銷台灣七堵、77.8.22日18時、二代戳。



  附註﹕該篇郵文原刊登於「臺灣郵史郵話~第2輯」之內,原文長1947字、35個圖,由於在宣佈助印「臺灣郵史郵話」系列叢書辦法時,提及每一輯的書中均將刊出10篇以上,未發表過的新郵文做為對助印郵友的福利(只有助印該系列叢書才能看到),因此無法全文刊出還請見諒,有興趣想看全文者請助印(購買)該系列叢書即可,該系列叢書由彰化縣八卦山郵學會出版,第一輯己於103年9月21日出版,全書約A4尺寸大小、共304頁、全彩印刷,分平裝本及精裝本2種方式出版,平裝本印200本送給該會會員、精裝本印280本則為專門供應助印的郵友,該系列叢書第二輯也於今年(104年)1月18日新書發表會之後,開始寄交給助印的郵友(同樣全書約A4尺寸大小、共304頁、全彩印刷,分平裝本及精裝本2種方式出版,平裝本印200本送給該會會員、精裝本印280本則為專門供應助印的郵友),第三輯則己全部完稿交出,已開始編排作業、4月出版,該系列叢書没有委托各郵商出售,需直接跟該會連絡洽購(第1輯已剩書不多、助印銷售完即停止供應),或加入該會成為會員(年費600元),即可獲贈平裝本,例如今年(104年)加入該會成為會員,即可獲贈今年出版的「臺灣郵史郵話~第2輯、第3輯」此2本叢書平裝本,及其他如每月一期八卦山郵訊、不定期出版八卦山郵刊等福利。
    該會通訊處:彰化郵政1883號信箱
    Email:chingb009@yahoo.com.tw
    郵政劃撥:22001125彰化縣八卦山郵學會


                              2015.1.20日補述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39408


                                                                   請購國際郵政滙票單    ----   夏大緯
          臺灣辦理國際郵滙,自民國46年恢復通滙起,己共調整滙費多次,初期之滙款金額分級收取,手續頗為繁瑣,以後改為不論金額,按筆收取滙費,頗稱簡單明暸,國際郵政滙兌業務之辦理機構,按其功能可分為互換局、收滙局及兌款局等3種,其中出囗滙款之收滙機構,又因功能之差異可再分三類﹕
    A. 出口滙款﹕
    B. 進口滙款兌付﹕
    C. 國際滙票互換局﹕由臺灣郵政管理局辦理。
    另國際滙兑歷次滙費調整紀要(滙款金額係折成新臺幣計算)﹕
  1. 民國46.1.1日起,滙款2000元以內收10元,續增每千元加收5元,另每筆加收航空費5元。
    上項為個人在曹潛先生所著「郵政儲滙發展史」一書內,查到的相關資料僅提供給郵友参考,由於該書是在民國68年7月出版,因此上項資料僅記載至民國64.8.1日,之後資料個人還未查到留待郵友補充介紹,現即介紹相關「請購國際郵政滙票單」提供郵友對照参考﹕
    (圖1、2)為請購國際郵政滙票單,滙美國美金150元,有滙審文號,發滙局處銷台灣、四八年五月十九日五月(此處為帳務月份並非時間,以下均相同)、台北(滙二)戳,互換局處銷TAIPEI(MP)、59.V.23、台北戳,背貼蔣總統像台北版4元票2枚,銷台灣、四八年五月十九日五月、台北(滙二)戳(圖2、背面圖僅有貼票為節省篇幅,僅掃描貼票部份而非全部、如此也可較清楚看到郵戳),另背面為何貼郵票,個人認為是回執費,是否如此還是其他費用,還待郵友來共同考証,另也提供一張法國1986.11.24日滙台北滙票的回執單,背銷台北、86.12.3、TAIPEI(MP)戳(圖3、4)給郵友参考,此也是個人認為請購國際郵政滙票單,背面加貼郵票是回執費的重要原因及佐証。



  附註﹕該篇郵文原刊登於「臺灣郵史郵話~第1輯」之內,原文長2496字、28個圖,由於在宣佈助印「臺灣郵史郵話」系列叢書辦法時,提及每一輯的書中均將刊出10篇以上,未發表過的新郵文做為對助印郵友的福利(只有助印該系列叢書才能看到),因此無法全文刊出還請見諒,有興趣想看全文者請助印(購買)該系列叢書即可,該系列叢書由彰化縣八卦山郵學會出版,第一輯己於103年9月21日出版,全書約A4尺寸大小、共304頁、全彩印刷,分平裝本及精裝本2種方式出版,平裝本印200本送給該會會員、精裝本印280本則為專門供應助印的郵友,該系列叢書第二輯也於今年(104年)1月18日新書發表會之後,開始寄交給助印的郵友(同樣全書約A4尺寸大小、共304頁、全彩印刷,分平裝本及精裝本2種方式出版,平裝本印200本送給該會會員、精裝本印280本則為專門供應助印的郵友),第三輯則己全部完稿交出,將於今年(104年)1月底開始編排作業、4月出版,該系列叢書没有委托各郵商出售,需直接跟該會連絡洽購(第1輯已剩書不多、助印銷售完即停止供應),或加入該會成為會員(年費600元),即可獲贈平裝本,例如今年(104年)加入該會成為會員,即可獲贈今年出版的「臺灣郵史郵話~第2輯、第3輯」此2本叢書平裝本,及其他如每月一期八卦山郵訊、不定期出版八卦山郵刊等福利。
    該會的介紹如下﹕【彰化縣八卦山郵學會成立於民國84年9月10日,至今已滿19年,其中歷經各屆理事長辛苦經營及理、監事、會務人員善盡其職,使會務順利運作,在大家同心協力之下執行了許多活動計畫,亦累積豐碩成果。歡迎您的加入,讓我們共創美好愉快的集郵世界。
    本會每月第三星期日下午定期舉辦月例會,由理監事輪值主持贈送出席者紀念品,會友聯誼、郵識交流、郵品義賣等;加入本會會員福利如下。
    1.每月一期八卦山郵訊
    2.不定期出版八卦山郵刊
    3.不定期出版叢書
    4.寄贈會員彰化縣臨時郵局戳片
    5.本會申請之臨時郵局寄贈局贈封
    6.會員生日八卦山郵訊刊登祝賀
    7.年底現場揮毫贈送出席會員春聯
    8.春節舉辦新春團拜
    9.每年三月或四月召開會員大會
    10.每月第三星期日下午2:00假莿桐社區活動中心舉辦月例會
    本會通訊處:彰化郵政1883號信箱
    Email:chingb009@yahoo.com.tw
    郵政劃撥:22001125彰化縣八卦山郵學會】。


                              2015.1.20日補述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本帖最后由 布约翰拍卖 于 2015-6-11 10:58 编辑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39400

                                                                              999和9999     ---     夏大緯
                個人之前持續多年分批買進郵品,買進後雖整理時會大致分類或把同性質的郵品放在一起,但由於空間不足一直無法集中擺在一起,那兒有地方可放就放,分散在不同地方有時久了、甚至忘記有那些郵品,要找郵品時就常常需到處翻箱倒櫃去翻找,有時要找的没有找到,確往往意外翻出一些已寫過的郵文中郵品,要補充進去己來不及,只好等下次有機會時再寫,有時也翻出一些原先並未想到要寫的郵品,此種意外可謂己有多次的記錄,發現郵品分散各處,也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及樂趣,也就不再強求郵品一定要放在一起,或每次分類都要分得很仔細,如此才能常常有意外的驚喜及收獲,原本以為郵資機劵及戳不可能有什麼特殊及有趣之處,近日翻找郵品細看了一下,就發現如同個人之前曾說過的,任何郵品都有一些特殊與衆不同之處,也都存在著一些較少見或獨特的郵品,只看郵友如何去發掘或能慧眼識璞玉找出其獨特之處,雖然有些其金錢價值可能並不高,但如能由收集中找出其特殊,有如伯樂識千里馬,其快樂與滿足應非金錢可衡量,這就是郵友最大的收獲及值回一切的快樂代價,近日找出一些小收獲,獨樂不如衆樂公諸同好共享之。
    (圖1)為大宗函件彙計郵資單,寄發限函、每件郵資7元、交寄320件,郵資共計2240元,正面銷國內郵資已付、70.4.4–19、台北(十二)戳及台灣台北、70.4.4–19、丙、十七支戳,背貼1張A.1289台北、–4.4.81、TAIPEI、242.0郵資機券及2張A.1289台北、–4.4.81、TAIPEI、999.0郵資機券,另銷台灣台北、70.4.4–19、丙、十七支戳,該種郵資機劵其最高金額,在當時可能只有到達999元,因此超過此金額就必須再另打一張,該郵資單因而打了2張999元、外加1張242元才達到所需的金額,因而留存下此999元最高金額郵資機劵,而999此數字在許多喜歡收集紙鈔、車輛牌照等人的眼中,也是一個很吉祥、討人喜歡的數字,因此也算是郵資機劵中較特殊有趣的郵品。



  附註﹕該篇郵文原刊登於「臺灣郵史郵話~第2輯」之內,原文長2768字、11個圖,由於在宣佈助印「臺灣郵史郵話」系列叢書辦法時,提及每一輯的書中均將刊出10篇以上,未發表過的新郵文做為對助印郵友的福利(只有助印該系列叢書才能看到),因此無法全文刊出還請見諒,有興趣想看全文者請助印(購買)該系列叢書即可,該系列叢書由彰化縣八卦山郵學會出版,第一輯己於103年9月21日出版,全書約A4尺寸大小、共304頁、全彩印刷,分平裝本及精裝本2種方式出版,平裝本印200本送給該會會員、精裝本印280本則為專門供應助印的郵友,該系列叢書第二輯也於今年(104年)1月18日新書發表會之後,開始寄交給助印的郵友(同樣全書約A4尺寸大小、共304頁、全彩印刷,分平裝本及精裝本2種方式出版,平裝本印200本送給該會會員、精裝本印280本則為專門供應助印的郵友),第三輯則己全部完稿交出,將於今年(104年)1月底開始編排作業、4月出版,該系列叢書没有委托各郵商出售,需直接跟該會連絡洽購(第1輯已剩書不多、助印銷售完即停止供應),或加入該會成為會員(年費600元),即可獲贈平裝本,例如今年(104年)加入該會成為會員,即可獲贈今年出版的「臺灣郵史郵話~第2輯、第3輯」此2本叢書平裝本,及其他如每月一期八卦山郵訊、不定期出版八卦山郵刊等福利。
    該會的介紹如下﹕【彰化縣八卦山郵學會成立於民國84年9月10日,至今已滿19年,其中歷經各屆理事長辛苦經營及理、監事、會務人員善盡其職,使會務順利運作,在大家同心協力之下執行了許多活動計畫,亦累積豐碩成果。歡迎您的加入,讓我們共創美好愉快的集郵世界。
    本會每月第三星期日下午定期舉辦月例會,由理監事輪值主持贈送出席者紀念品,會友聯誼、郵識交流、郵品義賣等;加入本會會員福利如下。
    1.每月一期八卦山郵訊
    2.不定期出版八卦山郵刊
    3.不定期出版叢書
    4.寄贈會員彰化縣臨時郵局戳片
    5.本會申請之臨時郵局寄贈局贈封
    6.會員生日八卦山郵訊刊登祝賀
    7.年底現場揮毫贈送出席會員春聯
    8.春節舉辦新春團拜
    9.每年三月或四月召開會員大會
    10.每月第三星期日下午2:00假莿桐社區活動中心舉辦月例會
    本會通訊處:彰化郵政1883號信箱
    Email:chingb009@yahoo.com.tw
    郵政劃撥:22001125彰化縣八卦山郵學會】。


                              2015.1.20日補述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39269


                                                              澎湖~寅戳    ---   夏大緯
   
       外島地區的郵品原本即較為少見,會銷一些特殊郵戳者則更為少見,其中即包括~寅戳在內,寅戳所見大多均出現在郵政單據上為主,而一些郵政單據主要為郵局內部使用並未外流,只有外流到郵壇時才能收集到,因此也增加了不少收集的困難度,今年7月23日下午19時,復興航空222號班機在執飛高雄國際機場飛往澎湖馬公機場航線時,疑因颱風麥德姆風雨過大造成飛機降落不順利,重飛失敗,於澎湖縣湖西鄉西溪村墜落,起火燃燒造成機上人員48人死亡、10人重傷。另外波及11棟民宅、5人輕傷。本次空難亦為台灣歷來第7多人死亡及自2002年中華航空611號班機空難後傷亡最慘重的空難。也因此空難而重創了今年暑假原本熱門的澎湖旅遊市場,各種促銷活動陸續展開極力挽救重振旅遊商機。
    近期整理郵品就頗為注意有無澎湖郵品,找到了幾張澎湖保險單據也算跟此有些關聯,保險在目前來說,大多數人應多可接受並了解其功能,除一般保險之外如旅遊搭飛機,大多會另行加買旅遊平安險或意外險,也算是對自已及家庭的一種保障,現即介紹個人收集到的澎湖相關郵品提供參考。
    (圖1)為70年8月版簡易人壽保險保險單據收條,銷台灣、75.12.10–12、澎(寅)湖戳,該單據中下處印製有「保管年限一年」字樣,應是超過年限即銷燬。

    (圖2)為同上收條,銷台灣、76.03.20–03、澎(寅)湖戳,該戳較特殊為第4次迴轉試用郵戳,賴宏源先生曾在中國郵刊第79期(2005年2月出版)內,發表過一篇「台灣迴轉式試用郵戳初步整編」,文內介紹﹕【第4次迴轉試用郵戳北部地區在76.2.27日起陸續啟用、中部地區在76.3.10日起陸續啟用、南部地區在76.3.20日起陸續啟用,文內列出北部地區計171把、中部地區140把、南部地區143把,合計454把的資料,內容仍有缺漏,甚至可能有謬誤,有待各位先進予以增補修訂。】,由此可得知該單據上,所銷76.3.20日即為該迴轉試用郵戳的首日,頗為凑巧難得且為自然實際使用並非集郵品。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賴宏源先生「台灣迴轉式試用郵戳初步整編」


                     2014.10.6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八卦山郵訊第132期內(2014.12.31日出版)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39268


                                                                補收包裹資費存根單   ---   夏大緯
          個人之前所寫「近15年欠資票使用最多處」該篇郵文,主要是介紹「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此才是真正使用最多、且是需經常大量消耗欠資票的最主要原因,而其使用的郵政單據名稱,也隨著年代或用途而迭有改變,且由該篇郵文介紹可得知,在該單據上所加貼的「退回費」,大多均是使用欠資票做為代表,但是否一定要貼用欠資票做為代表?則似乎並不一定,由該篇郵文介紹可得知另有混貼電腦郵資券、或直接貼用電腦郵資券的案例存在,另在個人之前所寫另一篇「欠資一定貼欠資票?」郵文中,則還有介紹貼郵票的案例存在,如此就己知有4種不同貼票方式,存在於「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之上的案例。
    另在上項「近15年欠資票使用最多處」郵文中,還附帶介紹2件「補收包裹資費存根」單,也有補收退回郵資並貼用欠資票的情況存在,並提及也是可資再深入探討及研究之處,因此再寫此篇探討~「補收包裹資費存根」上的貼票情況又是如何?跟「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的情況相同嗎?但由下列實物介紹可發現並非如此,現即提供給郵友來共同探討及参考。
    (圖1、2)為57.2月版補收包裹(小包)資費存根,為退回收件人林小三1件、退回費5元,正面銷台灣、五九年六月四日十一時、雙溪(甲)戳,背貼郵票5元1枚銷同上戳。




    参考資料﹕個人之前所寫「近15年欠資票使用最多處」郵文
              個人之前所寫「欠資一定貼欠資票?」郵文


                                  2014.2.9日完稿


  附註﹕該篇郵文原刊登於「臺灣郵史郵話~第一輯」之內,原文長2709字、45個圖,由於在宣佈助印「臺灣郵史郵話」系列叢書辦法時,提及每一輯的書中均將刊出10篇以上,未發表過的新郵文做為對助印郵友的福利(只有助印該系列叢書才能看到),因此無法全文刊出還請見諒,有興趣想看全文者請助印(購買)該系列叢書即可,該系列叢書由彰化縣八卦山郵學會出版,第一輯己於103年9月21日出版,全書約A4尺寸大小、共304頁、全彩印刷,分平裝本及精裝本2種方式出版,平裝本印200本送給該會會員、精裝本印280本則為專門供應助印的郵友,該系列叢書第二輯己提前印好,但需等明年(104年)1月18日新書發表會之後,才會寄交給助印的郵友(同樣全書約A4尺寸大小、共304頁、全彩印刷,分平裝本及精裝本2種方式出版,平裝本印200本送給該會會員、精裝本印280本則為專門供應助印的郵友),第三輯則己全部完稿交出,將於明年(104年)1月開始編排作業、4月出版,該系列叢書没有委托各郵商出售,需直接跟該會連絡洽購(第1輯已剩書不多、助印銷售完即停止供應),或加入該會成為會員(年費600元),即可獲贈平裝本,例如明年(104年)加入該會成為會員,即可獲贈明年出版的「臺灣郵史郵話~第2輯、第3輯」此2本叢書平裝本,及其他如每月一期八卦山郵訊、不定期出版八卦山郵刊等福利。
    該會的介紹如下﹕【彰化縣八卦山郵學會成立於民國84年9月10日,至今已滿19年,其中歷經各屆理事長辛苦經營及理、監事、會務人員善盡其職,使會務順利運作,在大家同心協力之下執行了許多活動計畫,亦累積豐碩成果。歡迎您的加入,讓我們共創美好愉快的集郵世界。
    本會每月第三星期日下午定期舉辦月例會,由理監事輪值主持贈送出席者紀念品,會友聯誼、郵識交流、郵品義賣等;加入本會會員福利如下。
    1.每月一期八卦山郵訊
    2.不定期出版八卦山郵刊
    3.不定期出版叢書
    4.寄贈會員彰化縣臨時郵局戳片
    5.本會申請之臨時郵局寄贈局贈封
    6.會員生日八卦山郵訊刊登祝賀
    7.年底現場揮毫贈送出席會員春聯
    8.春節舉辦新春團拜
    9.每年三月或四月召開會員大會
    10.每月第三星期日下午2:00假莿桐社區活動中心舉辦月例會
    本會通訊處:彰化郵政1883號信箱
    Email:chingb009@yahoo.com.tw
    郵政劃撥:22001125彰化縣八卦山郵學會】。


                              2014.12.28日補述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29663

                                                                                                                                                                                           補述傳真查詢單      ---     夏大緯


                   不久前個人在高雄市郵藝學會會刊第27期內(2013年6月出版),寫了一篇「傳真查詢單」郵文,在上項該文投稿出去後不久,就在翻找其餘郵品時,意外在一批郵政單據中又找出幾件「傳真查詢單」,應是多年前買入隨手擱置早已忘記它的存在,由於家中郵品並未集中放置在一起,而是四處放置在多處,每每找郵品時傷透腦筋令人氣結,但有時也確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此即是其中一例,且對照剛刊出的「傳真查詢單」郵文,發現新找出的「傳真查詢單」,其使用年份較早、收取的傳真費也有所不同,因而再寫此篇補述介紹給郵友参考。

由上篇介紹可得知【寄件人交寄之郵件,逾正常郵遞時間,收件人仍未接收,得向原交寄郵局查詢,寄件人欲查詢,普通函件應附原件之封面式樣,領有交寄執據者,應交驗原執據,逕洽原寄局辦理,並應書明下列事項﹕(1)郵件種類(2)交寄日期(3)寄件人姓名、地址(4)收件人姓名、地址(5)經郵局編有號數者,其號數。查詢期限﹕(1)國內郵件自交寄日起六個月內(2)國外郵件自交寄日次日起十二個月內,逾期郵局得不予查詢,並不負補償之責。查詢費用﹕(1)自八十五年一月一日起免收國內郵件一般查詢費,但顧客如要求傳真查詢,則每件一律收取傳真費十五元(快捷郵件免費)(附註﹕最新版的用郵手册內己更改為十元,何時更改為十元没有註明更改日期)。(2)國際郵件免費查詢,但如查詢擬以電信(如傳真、電傳打字等)或快捷郵件發出者,則需收取所指定之服務費。】。

上篇介紹的「傳真查詢單」,即是符合和佐証此業務的使用~「顧客如要求傳真查詢,自八十五年一月一日起,則每件一律收取傳真費十五元(快捷郵件免費)(附註﹕最新版的用郵手册內己更改為十元,何時更改為十元没有註明更改日期)」,而此篇補述介紹的「傳真查詢單」,其使用年份早於民國85.1.1日之前,且每件收取的傳真費為20元,由下列實物証明可得知在85.1.1日之前,每件收取的傳真費為20元,但此20元是由何時開始收取?個人還未查到資料,更早之前的「傳真查詢單」,其每件收取的傳真費是否又不同?也是個人為文此篇,想要邀約郵友共同來探討及解答此疑惑。

(圖1)為傳真查詢國內各類掛號郵件查單,由楊XX、84.6.18日寄台北快捷,原寄局為屏東總局,申請傳真查詢貼20元郵資,銷台灣、84.6.22日17時、甲1、屏東戳。


(圖2)為傳真查詢國內各類掛號郵件查單,由XX旅行社、84.6.14日寄花蓮掛號,原寄局為屏東,申請傳真查詢貼20元郵資,銷台灣、84.7.7日16時、甲1、屏東戳。


(圖3)為傳真查詢國內各類掛號郵件查單,由屏東縣政府、84.5.5日寄屏東縣立高泰國中大宗普R,原寄局為屏東,申請傳真查詢貼20元郵資,銷台灣、84.7.20日16時、甲、屏東戳。


(圖4)為傳真查詢國內各類掛號郵件查單,由土銀屏東分行、84.6.29日寄大樹鄉XX資訊公司大宗普掛,原寄局為屏東,申請傳真查詢貼20元郵資,銷台灣、84.7.21日10時、甲1、屏東戳。


(圖5)為傳真查詢國內各類掛號郵件查單,由XX旅行社、84.7.4日寄台東限掛,原寄局為屏東,申請傳真查詢貼20元郵資,銷台灣、84.7.25日18時、甲1、屏東戳。


(圖6)為傳真查詢國內各類掛號郵件查單,由郭XX、84.6.9日寄桃園縣普R,原寄局為屏東,申請傳真查詢貼20元郵資,銷台灣、84.7.31日17時、甲1、屏東戳。


(圖7)為傳真查詢國內各類掛號郵件查單,由鍾XX、84.7.24日寄花蓮普掛,原寄局為屏東,申請傳真查詢貼20元郵資,銷台灣、84.8.1日11時、甲1、屏東戳。




参考資料﹕個人之前所寫「消失的郵局~將消失的業務」一文

個人之前所寫「傳真查詢單」一文


                                                  2013.8.2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東方郵報第387期內(2013.9.11日出版)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28994


                                                                                                                                                       傳真查詢單      ----     夏大緯


                在東方郵報第284期內(2009.10.1日出版),個人曾寫了一篇「消失的郵局~將消失的業務」一文,其內最主要介紹的是有關「傳真郵件」,自民國77.6.21日以十大都市為範圍開辦電子郵件,收費標準﹕使用A5紙(即半頁)每張30元,使用A4紙(即全頁)每張50元,至民國80年6月底擴大至全省各支局全面開辦電子郵件,可見電子郵件配合科技及社會的需要而大幅成長,其價格也因全面開辦自81.9.1日起大幅調降,一般A4文件同縣市互寄傳真費每頁15元、不同縣市互寄25元,好方便增取更多人的使用,相信在當年成效應該不差,到民國90年傳真機己價格便宜,且電腦也普及一段大衆,不論是個人、公司行號等,都可自行用傳真機或電腦傳輸文件,會至郵局使用傳真郵件的比率應己不高,至今應更是屈指可數吧,自81.9.1日大幅降價後,此價格持續多年未曾再改變,直到民國97.2.1日相信為挽救此業務及成本的降低,才再次降價,同縣市互寄傳真費每頁10元、不同縣市互寄15元,至民國101.6.1日起又再度改為台灣地區各縣、市及其他外島不分地區互寄,傳真費每頁10元,傳真郵件有其時代背景及其需求,雖然如此但因目前科技的發達及普及,此業務己不符合社會的潮流及趨勢,勢必走上結束之路,而郵局僅存跟此業務有相關者、且可能還有極小部份業務上的需求使用,即是~傳真查詢。

寄件人交寄之郵件,逾正常郵遞時間,收件人仍未接收,得向原交寄郵局查詢,寄件人欲查詢,普通函件應附原件之封面式樣,領有交寄執據者,應交驗原執據,逕洽原寄局辦理,並應書明下列事項﹕(1)郵件種類(2)交寄日期(3)寄件人姓名、地址(4)收件人姓名、地址(5)經郵局編有號數者,其號數。查詢期限﹕(1)國內郵件自交寄日起六個月內(2)國外郵件自交寄日次日起十二個月內,逾期郵局得不予查詢,並不負補償之責。查詢費用﹕(1)自八十五年一月一日起免收國內郵件一般查詢費,但顧客如要求傳真查詢,則每件一律收取傳真費十五元(快捷郵件免費)(附註﹕最新版的用郵手册內己更改為十元,何時更改為十元没有註明更改日期)。(2)國際郵件免費查詢,但如查詢擬以電信(如傳真、電傳打字等)或快捷郵件發出者,則需收取所指定之服務費。

由上項介紹可得知「顧客如要求傳真查詢,則每件一律收取傳真費十五元(快捷郵件免費)(附註﹕最新版的用郵手册內己更改為十元,何時更改為十元没有註明更改日期)」,個人收集到幾件相關郵品,正好可佐証此業務的使用提供給郵友参考﹕

(圖1、2)為傳真查詢國內各類掛號郵件查單,由XX資訊有限公司88.10.8日寄XX有限公司,內裝發票、出貨單,原寄局為台北57代,申請傳真查詢銷台北、88.12.2日15時、五十七代戳,背貼15元郵資銷相同台北、88.12.2日15時、五十七代戳。



(圖3)為傳真查詢國內各類掛號郵件查單,由XX有限公司89.1.3日17時寄XX高科技(股)公司,內裝電子零件,原寄局為57代,申請傳真查詢銷台北、89.1.21日17時、五十七代戳,右下處貼15元郵資銷相同台北、89.1.21日17時、五十七代戳。


(圖4)為傳真查詢國內各類掛號郵件查單,由XX國際管理顧問有限公司88.12.8日寄XX小蓮,內裝護照、居留証、意外險保單,原寄局為57代,申請傳真查詢銷台北、89.1.25日15時、五十七代戳,右下處貼15元郵資銷相同台北、89.1.25日15時、五十七代戳。


(圖5)為傳真查詢國內各類掛號郵件查單,由XX科技工業協進會89.1.14日寄XX光電科技(股)公司,內裝發票一張、確認函2張、會員卡一張,原寄局為57代,申請傳真查詢銷台北、89.1.28日15時、五十七代戳,右下處貼15元郵資銷相同台北、89.1.28日15時、五十七代戳。


(圖6)為傳真查詢國內各類掛號郵件查單,由XX國際有限公司88.8.5日寄XX企業(股)有限公司,內裝發票,原寄局為57代,申請傳真查詢銷台北、89.2.16日10時、五十七代戳,右下處貼15元郵資銷相同台北、89.2.16日10時、五十七代戳。


(圖7)為傳真查詢國內各類掛號郵件查單,由XX有限公司89.2.29日寄XX企業有限公司,內裝支票,原寄局為57代,申請傳真查詢銷台北、89.3.3日15時、五十七代戳,右下處貼15元郵資銷相同台北、89.3.3日15時、五十七代戳。


(圖8、9)為傳真查詢國內各類掛號郵件查單,由XX(股)公司89.3.23日10時寄XX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內裝支票,原寄局為57代,申請傳真查詢銷台北、89.4.17日15時、五十七代戳,背貼15元郵資銷相同台北、89.4.17日15時、五十七代戳。





参考資料﹕個人之前所寫「消失的郵局~將消失的業務」一文


                                                 2013.5.15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高雄市郵藝學會會刊第27期內(2013年6月出版)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27578

兩岸間接滙款~郵局滙款        ----      夏大緯


                之前個人寫了「兩岸間接滙款公事封及(續)」、「兩岸間接滙款銀行封」共3篇郵文,後均刊登於個人部落格之內,有興趣的郵友可直接搜尋参考,近期整理收集多年的雜亂郵品,找到一件跟郵政有關的兩岸滙款單,除驗証了此段兩岸間接滙款的歴史及郵史之外,也是經過郵局作業而留存下來,跟「郵政」、「兩岸」、「間接滙款」等多方面題材均有關,另目前兩岸郵史相關郵品,如台灣50000號信箱實寄退回封,在近期拍賣目錄上含10%佣金,拍出17600元台幣高價,即可得知及証明是多麼受到郵友的重視,在此為續補充介紹再次提供給郵友参考。


(圖1)為中華民國郵政匯出匯款申請書,此為客户留底聯,日期為中華民國86年6月6日,事由為電匯四川成都、大陸間接滙款美金120元,匯率為27.95元、折算新台幣為3354元,大陸間接匯款電匯費為600元、合計為3954元,下銷台北、86.6.6日6月、乙12戳。


(圖2)為郵局匯出匯款賣(匯入匯款買)匯水單,此為第四聯﹕客户留底聯,即上項匯款匯水單,下中處同樣銷台北、86.6.6日6月、乙12戳。


(圖3)為中華民國郵政匯出匯款查詢書,此為銀行留底聯,日期為中華民國86年6月25日,事由為電匯四川成都、大陸間接滙款美金120元,查詢該款尚未收到之事,下中處銷有台北、86.6.25日7月、乙12戳。


(圖4)為中華民國郵政匯出匯款查詢書,此為上項相同查詢書、不同之處乃為此是客户留底聯,其他均跟上項相同,下中處同樣銷有台北、86.6.25日7月、乙12戳。


(圖5)則為美商花旗銀行顧客服務部回覆查詢結果,告知【您所查詢有關匯款至大陸的款項,經查詢結果,此於97年(1997年)6月16日透過香港集友銀行匯入中國銀行成都分行。由於電匯是經由中國銀行付款,若受款地址是在縣城或是鄉間,則須經由中國銀行省行轉匯,將款項轉匯至受款人地址附近中國銀行支行,這之間的轉匯會延長匯款的工作天,本行只能為您查到滙入香港集友銀行匯入省銀行的日期,若您的受款人尚未收到中國銀行的匯入通知,請受款持身份證明、印章和我行提供的匯款編號到附近的中國銀行查詢取款。此款的匯款編號FI0285142,此款如有延誤非常抱歉,只因大陸匯款收到日期實在難以控制請匯款人多多體諒。
美商花旗銀行顧客服務部】。


上項介紹較為難得的是由申請、查詢、回覆等,均完整的保留下來,由此可了解兩岸間接匯款,其間經過的流程是如何,另如匯率、電匯費是多少等,也都經由上項介紹可清楚得知,當時兩岸間接匯款確是不便及耗時,經由查詢也了解如何經由香港至大陸的匯款流程,留存下兩岸間接匯款歴史及郵史的記錄。



参考資料﹕之前個人所寫「兩岸間接滙款公事封及(續)」、「兩岸間接滙款銀行封」等3篇郵文


                              2013.1.13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臺北集郵第9期內(2013.3.1日出版)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27467

特殊郵戳~台北甲34雙圈大戳      ---      夏大緯


                台北甲34雙圈大戳由於尺寸甚大、外框距離為31×32㎜、且為雙圈型式相當特殊,外框上格為台灣、下格為台北,內框中格為年月日及時間、下格為甲34(圖1),該戳的使用源起於當年股票抽籤熱,郵局為應付大批掛號郵件的使用,手蓋「大宗掛號函件收據」太費時且來不及應付大批郵件,而採取此種機器蓋銷的「大型橡皮双圈甲34戳」,該戳只在台北總局大宗掛號窗口使用,且只蓋銷在「大宗掛號函件收據」上而存世,因當時只設定蓋銷「大宗掛號函件收據」使用,其規格尺寸也只能配合「大宗掛號函件收據」來使用,因此一般片封簡均無法使用該機銷戳,相信也因為如此片封簡上都看不見該戳的存在,只有在「大宗掛號函件收據」上才有它的踪影,當年股票熱時每天要銷蓋數以萬計的「大宗掛號函件收據」,但因「大宗掛號函件收據」在使用後大多收回存檔,少數例外或因特別要求而留存外才有存世,留存至今的相信也不多了,該戳的使用直到股票熱降温及「大宗掛號函件收據」上,直接印刷郵局名稱後才停止使用。


由於該部機器在蓋銷「大宗掛號函件收據」時,一次蓋銷數百張至千張左右,可能因數量多、高度厚而形成表面不太平整,也使得壓蓋的力量無法平均,所銷蓋出來的郵戳大多不是很清楚,或部份邊框、文字没有顯現出來均是很正常,郵戳清楚且較完整的反而是極少數的例外,此少數例外可能是銷蓋到最後,因張數減少、高度變低而表面較平整,蓋銷時壓力自然就能很平均,才會有比較完整清晰的戳圖存在。


個人介紹的(圖1)為第1型戳,如詳分可分為﹕


A、第1型戳目前暫時所知使用在76.3.3日至76.4.4日之間或前後


B、第2型戳目前暫時所知使用在76.7.13日77.4.30日之間或前後


C、第3型戳目前暫時所知使用在79.3.1日至81.12.2日之間或前後


上項僅為簡單的介紹,有興趣的郵友可直接至個人部落格,「台灣片封簡」單元內有較詳細的3篇郵文介紹,可提供郵友参考。


                                 2013.1.29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八卦山郵訊第110期內(2013.2.28日出版)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27355

特殊單位郵戳~轉運股      ----       夏大緯


              在集郵網站或拍賣目錄上,均曾見過一些特殊單位郵戳被介紹或拍賣過,國內一些郵友不上網或甚少上網,或像個人還是習慣及偏好,看印好在紙質上的郵刊或目錄,另為留存一個記錄在郵刊上,方便郵友及今後的查考,因而想到陸續介紹一些特殊單位郵戳給郵友参考,此次就介紹~轉運股。


(圖1、2)為收發郵件路單,封發處銷南區管理局、82.9.5日、轉運股戳,接收處銷台灣、82.9.5日13時、彰化(壬)戳,該封發處銷的是郵局內部用戳較為特殊少見,(圖2)為該戳放大圖。


(圖3、4)為收發郵件路單,封發處銷南區管理局、82.9.10日、轉運股戳(字體較圖2為小、另郵戳最上一格的排列方式也不同,一為弧型、一為平行方式),接收處銷台灣、82.9.10日13時、彰化(辛)戳,該封發處銷的是郵局內部用戳較為特殊少見,(圖4)為該戳放大圖。


(圖5、6)為收發郵件路單,封發處銷運輸科轉運股、82.9.25日11時、鐵路接送枱專用章戳,接收處銷台灣、82.9.25日17時、彰化(壬)戳,該封發處銷的是郵局內部用戳較為特殊少見,(圖6)為該戳放大圖。


上項介紹了郵政單據上,銷3種不同轉運股戳,不知是否還有其他局、或不同種類的轉運股戳存世,還待郵友提出補充或介紹,僅提供郵友做為初步的参考。


                                 2012.11.15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八卦山郵訊第109期內(2013.1.31日出版)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27224

特殊單位郵戳~接送枱     ----     夏大緯


               在集郵網站或拍賣目錄上,均曾見過一些特殊單位郵戳被介紹或拍賣過,國內一些郵友不上網或甚少上網,或像個人還是習慣及偏好,看印好在紙質上的郵刊或目錄,另為留存一個記錄在郵刊上,方便郵友及今後的查考,因而想到陸續介紹一些特殊單位郵戳給郵友参考,此次就介紹~接送枱。


(圖1、2)為收發郵件路單,封發處銷斗六郵局接送枱、82.9.1日、高炳煌戳,接收處銷台灣、82.9.1日4時、彰化(壬)戳,該封發處銷的是郵局內部用戳較為特殊少見,(圖2)為該戳放大圖。


(圖3、4)為收發郵件路單,封發處銷斗六郵局、82.9.2日、接送檯戳,接收處銷台灣、82.9.2日4時、彰化(壬)戳,該封發處銷的是郵局內部用戳較為特殊少見,(圖4)為該戳放大圖。


上項介紹了郵政單據上,銷2種不同接送枱戳,不知是否還有其他地名、或不同種類的接送枱戳存世,還待郵友提出補充或介紹,僅提供郵友做為初步的参考。


                           2012.11.15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八卦山郵訊第108期內(2012.12.31日出版)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26978

特殊單位郵戳~XX庫     ----      夏大緯


               在集郵網站或拍賣目錄上,均曾見過一些特殊單位郵戳被介紹或拍賣過,國內一些郵友不上網或甚少上網,或像個人還是習慣及偏好,看印好在紙質上的郵刊或目錄,另為留存一個記錄在郵刊上,方便郵友及今後的查考,因而想到陸續介紹一些特殊單位郵戳給郵友参考,此次就介紹~XX庫。


(圖1、2)為收發郵件路單,左上角封發局銷退包庫、台68.7.27北、營業招領組戳,(圖2)為該戳放大圖。


(3、4)為收發郵件路單,左上角封發局銷台灣、68.7.25日15時、台北(壬四)戳,右上角接收局銷招領庫、台68.7.25北、營業招領組戳,(圖4)為該戳放大圖。


(圖5、6)為收發郵件路單,右上角接收局銷國際包裹進口組、68.7.23、總包進口庫戳,(圖6)為該戳放大圖。


上項介紹了郵政單據上銷3種不同退包庫、招領庫、總包進口庫戳,是否還另有其他不同種類XX庫戳?個人未收集到因而未在此介紹,僅提供郵友做為初步的参考,也歡迎郵友提供資料補充介紹。


                         2012.10.10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八卦山郵訊第107期內(2012.11.30日出版)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