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06706

早期無字軌戳為檢查戳?  ---   夏大緯


               近日才剛寫了一篇「台北丙三、丙四是檢查戳?」,在該文末提及【台灣檢查戳相當複雜,是個人最不了解及未研究的郵品項目,因此也一直極少寫此相關題材,近幾年有極小一部份有關檢查戳的文件、郵品流出到郵市中,也有一些未曾記載或報導過的檢查戳郵品出現在郵市中,另則有一些還未見檔案可兹証明,但之前或之後郵友早就懷疑其身份的郵戳,都在近幾年重新被拿出來探討及介紹,有些是得到郵友的認可為檢查戳,有些則不被郵友認同,個人認為均可滋探討及研究並不預設立場或排斥,其實檢查戳最困難之處,即是很難有官方文件可以佐証,大多只是以實物或早期郵人的報導介紹做為依規,在没有官方文件佐証或之前郵人未報導及記載的情況之下,郵友依照之前多年常規是可了解的,但如有其他新的事証或旁証出現,同樣可以重新探討考慮把其加入檢查戳的一份子。】,由於在搜尋上項郵品時,還另外找出幾件個人頗懷疑其身份的郵品,趁寫上文之便陸續提出介紹,並一併提出探討及希望能夠獲得解答。


    (圖1、2)中式封貼郵資4角,銷高雄、四三年十一月廿六日廿一時、KAOHSIUNG(微不清楚)戳,寄台北市松山背有台北、43.11.27日9時、TAIPEI、航空郵件迅速便利機宣戳及台灣、四三年十一月廿七日+六時、松山戳到達。


(圖3、4)中式封背貼郵資4角,銷台北(X)、四一年五月二十日X時、TAIPEI不清楚戳,寄豐原正面有臺灣、X年五月廿一日三時、豐原戳,豐原2字併排中間中間没有空隙,封上另有一特殊小圓戳。


(圖5、6)中式封背貼郵資4角,銷台北(甲二)、年月日不清楚戳,寄豐原正面有臺灣、四一年十月十X日六時、豐原戳,豐原2字併排中間中間没有空隙,背面另有一特殊小圓戳。


(圖7、8)中式封背貼郵資4角,銷台灣、四三年一月十八日十四時、新竹(丙)戳,寄豐原正面有台灣、四三年一月十八日廿一時、豐原戳,豐原2字分得很開中間無字軌。


(圖9、10)西式封貼香港5角郵資,銷香港1954.5.25日戳,寄豐原背有台北、1954.5.26日15時、TAIPEI、台灣鳳梨獨步全球機宣戳,正面有台灣、四三年五月廿七日三時、豐原戳,豐原2字分得很開中間無字軌。


上項松山、豐原無字軌戳及特殊小圓戳,拿去跟一些郵友請教有人說是檢查戳、也有說不確定是檢查戳,個人没有答案也對此並未專研,只是覺得該類戳頗為特殊、是頗值得探討的題材,因此提出介紹與探討其是否為檢查戳,國內對檢查戳專研的郵友頗多,期盼能給予解答讓郵友都能清楚了解其身份。


                              2011.4.24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彰化八卦山郵訊第90、91期內


(2011.6.30日及2011.7.31日出版)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06151

中壢檢查戳   --   夏大緯

   

               台灣郵戳的種類繁多,由戳型、格式、直徑大小、天干地支代號、有無括弧等,詳細區分下來數量頗多,要集全幾乎是不可能之事,郵友大多根據其興趣、地區範圍等劃分,各自搜求相關郵品,早期均需透過各種郵刊上的各種郵文介紹來了解,後各種專著、特刊等出版後,提供更多完整的資訊、更為方便郵人查考相關資料,可謂大大造福郵壇郵人,個人早期也曾收集過台灣各種郵戳,後未再保留拆散出售大多己售出,近期開始寫一些各類郵戳,提供給初集者及較少接觸郵刊的郵友參考,雖台灣各類郵戳己所剩無幾,但為能提供對此較陌生的郵友參考,還是做簡單的初步介紹好方便郵友參考。


             根據鍾火盛先生編著的「台灣郵區之郵檢戳」內介紹,中壢使用過的檢查戳,分别為民國54年3月至64年10月期間、使用的三格式有括弧(辛四)、(辛五)、(辛六)、(子五)、(子六)、(子七)、(子九)、(辰二)、(辰三)、(巳一)、(巳二)、(戍二)、(亥一),及民國64年10月至72年12月期間、使用的不分格式無括弧辛4、辛5、辛6、辛7、辛8、辛9、子4、子5、子7、子8、子9、戍4、亥4,及民國72年12月至77年底期間、使用的不分格式無括弧辛4、辛5、辛6、辛7、辛14、子4、子5、子6、子7、子9、戍4、亥4,現將個人目前僅剩的該類戳介紹如下,提供給郵友参考﹕


(圖1、2)為西式封貼維德角共和國(葡屬綠角羣島)郵資7$,銷維德角共和國聖米仙地港1973.3.8日戳寄中壢,背有台灣、62.3.15日10時、中壢(辛四)戳到達。


(圖3、4)為西式封貼維德角共和國(葡屬綠角羣島)郵資10$,銷維德角共和國聖米仙地港1972.1.4日戳寄中壢,背有台灣、61.1.12日10時、中壢(辰三)戳到達。


(圖5)為西式封貼2.5元郵資,銷台灣、61.5.12日20時、中壢(辰三)戳寄香港。


(圖6、7)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69.2.9日18時、中壢(辛6)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9.2.10日10時、台北(子三)機戳到達。


(圖8、9)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67.4.17日22時、台北(辛)、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寄中壢,背有台灣、67.4.18日10時、中壢(亥4)戳到達。


(圖10、11)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70.5.13日20時、高雄(辛)機戳寄龍潭,背有台灣、70.5.14日10時、中壢(亥4)戳及台灣、70.5.16日9時、龍潭(辛)戳到達。


(圖12、13)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70.5.13日12時、彌陀(辛)不太清楚戳寄龍潭,背有台灣、70.5.14日10時、中壢(亥4)戳及台灣、70.5.15日9時、龍潭(辛)戳到達。


(圖14、15)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67.10.23日17時、基隆(辛2)、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寄中壢,背有台灣、67.10.24日10時、中壢(戍4)戳到達。


(圖16、17)為西式封貼新加坡郵資35分,銷新加坡1979.6.16日戳寄中壢,背有台北(辰)、1979.6.19日22時、TAIPEI機戳及台灣、68.6.20日10時、中壢(戍4)戳到達。


(圖18、19)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69.11.12日10時、左營(X)戳,背有台灣、69.11.13日10時、中壢(戍4)戳及台灣、69.11.14日9時、龍潭(辛)戳到達。


(圖20、21)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70.7.23日9時、彌陀(辛)戳寄龍潭,背有台灣、70.7.26日10時、中壢(戍4)戳及台灣、70.7.27日9時、龍潭(辛)戳到達。


(圖22)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70.8.17日14時、中壢(戍4)戳寄中和。


(圖23、24)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72.5.9日18時、中壢(戍4)戳寄新竹,背有台灣、72.5.10日9時、新竹(子)、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到達。


(圖25、26)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75.4.15日18時、中壢(戍4)戳寄新店,背有台灣、75.4.16日10時、新店(子)機戳到達。


(圖27、28)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75.6.18日12時、中壢(戍4)戳寄新店,背有台灣、75.6.19日10時、新店(子)機戳到達。



参考資料﹕鍾火盛先生「台灣郵區之郵檢戳」


                             2011.5.24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本帖最后由 布约翰拍卖 于 2015-5-20 13:09 编辑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06090

桃園檢查戳   --   夏大緯


               台灣郵戳的種類繁多,由戳型、格式、直徑大小、天干地支代號、有無括弧等,詳細區分下來數量頗多,要集全幾乎是不可能之事,郵友大多根據其興趣、地區範圍等劃分,各自搜求相關郵品,早期均需透過各種郵刊上的各種郵文介紹來了解,後各種專著、特刊等出版後,提供更多完整的資訊、更為方便郵人查考相關資料,可謂大大造福郵壇郵人,個人早期也曾收集過台灣各種郵戳,後未再保留拆散出售大多己售出,近期開始寫一些各類郵戳,提供給初集者及較少接觸郵刊的郵友參考,雖台灣各類郵戳己所剩無幾,但為能提供對此較陌生的郵友參考,還是做簡單的初步介紹好方便郵友參考。


根據鍾火盛先生編著的「台灣郵區之郵檢戳」內介紹,桃園使用過的檢查戳,分别為民國58年6月至64年10月期間、使用的三格式有括弧(辛四)、(辛五)、(辛七)、(辛九)、(子四)、(子五)、(子六)、(子八)、(巳一)、(午一)、(戍一)、(戍二)、(亥一),及民國64年10月至74年4月期間、使用的不分格式無括弧辛4、辛5、辛6、辛7、辛8、辛9、辛14、辛15、辛16、子4、子5、子6、子7、子9、子14、戍4、亥4、亥5,及民國74年4月至77年底期間、使用的不分格式無括弧辛9、辛14、子4、子8、子14、戍4、亥5,現將個人目前僅剩的該類戳介紹如下,提供給郵友参考﹕



(圖12)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銷台灣、64.4.15日X時、桃園(子五)戳寄淡水,背有台灣、64.4.168時、淡水(子)戳到達。



(圖3、4)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67.3.20日12時、后里(辛)戳寄桃園,背有台灣、67.3.21日11時、桃園(戍4)戳到達。


(圖5、6)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桃園、68.7.12日8時、一支(辛)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8.7.12日16時、桃園(亥5)戳及台灣、68.7.13日10時、XX機戳到達。


(圖7、8)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桃園、73.3.X日X時、一支(辛)戳寄台北,背有台灣、73.3.13日18時、桃園(亥5)戳。


(圖9、10)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73.11.10日20時、桃園(亥5)戳寄台北,背有台北(子)、73.11.11日10時、七十九支局機戳到達。


(圖11、12)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74.6.7日18時、桃園(亥5)戳寄台北,背有台北(子)、74.6.8日10時、第七支機戳到達。


(圖13、14)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75.4.15日20時、桃園(亥5)戳寄新店,背有台X、75.4.16日0時、新店(子)機戳到達。


(圖15、16)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72.9.18日12時、桃園(子6)戳寄台北,背有台灣、72.9.19日10時、台北(子10)機戳到達。


(圖17、18)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74.6.4日18時、桃園(子14)戳寄台北,背有台北(子)、74.6.5日10時、第七支機戳到達。


(圖19)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75.5.15日11時、桃園(子14)不太清楚戳寄台北。


(圖20)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76.5.15日11時、桃園(子14)戳寄台北。



参考資料﹕鍾火盛先生「台灣郵區之郵檢戳」


                              2011.5.26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本帖最后由 布约翰拍卖 于 2015-5-20 13:08 编辑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05980

另類檢查戳~3             --     夏大緯



個人先後寫了「另類檢查戳、另類檢查戳~2」二篇郵文中,己先後介紹了「2格式數字郵檢戳」、「蘇州碼子數字小戳」此2種非正規郵檢戳,此次再介紹另一種同樣為非正規郵戳,但其身份同樣也應屬檢查戳,愈來愈多的郵友、郵文都在重新探討檢查戳,並提出一些之前郵友忽略或未被認定為檢查戳的郵文介紹,讓郵友可重新思考及探討各種可能,如此也可打破及侷限於只有「年月日」日期的正規郵戳才算是檢查戳,如同個人在「另類檢查戳~2」郵文中,曾提及【對郵檢人員、作業方式來講,只要達到郵檢的目的,任何方式都可以,且應愈無痕跡、愈不顯著才是成功的,如早期在實寄封所貼的郵票上,加蓋極小的如「注音符號~ㄅ、ㄊ、ㄎ或英文字母~A、M、W等」,此也是郵檢的作業方式之一,如無詳加注意很容易讓人忽略掉,可見非正規郵檢戳早就存在,並有多種型態變化存世,其實郵檢戳大多只是以實物或早期郵人的報導介紹做為依規,在没有官方文件佐証或之前郵人未報導及記載的情況之下,郵友依照之前多年常規是可了解的,但如有其他新的事証或旁証出現,同樣可以重新探討考慮把其加入檢查戳的一份子】。


而非正規郵檢戳的存在,雖未見公文或檔案可玆証明(同樣郵友認定的大多數檢查戳,也同樣大多未見公文或檔案可兹証明),但相信之前即有些郵友跟個人一樣,早就懷疑某些戳記其身份為郵檢戳,個人並不預設立場或排斥,也没有答案或對此有特别專研,只是覺得非正規郵檢戳也頗特殊、也頗值得探討研究,而國內對檢查戳專研的郵友頗多,在愈來愈多郵友提出郵文探討,及介紹之前未被歸類為郵檢戳的身份時,也一併提出介紹及探討,期盼郵友能共同給予解答,讓郵友都能重新清楚了解其身份。


       (圖1)為中式59.11月版1元平信封,銷台灣60.2.22日14時台北(巳四)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0.2.24日22時台北(子)機宣戳到達,該封收信人為郭雨新先生,其信件大多有經過檢查,在該封背面左上角另見有一半圓型有框、內嵌「024」數字的小戳,該半圓型有框數字小戳即是本篇要介紹的重點,此種半圓型有框數字小戳,其半圓型外框的變化及其內數字變化有多種,在一般實寄片封之上也曾有出現,但郵友恐大多均未聯想到會是檢查戳,但經由「2格式數字郵檢戳」、「蘇州碼子數字小戳」此2種非正規郵檢戳的存在,重新檢視一些實寄片封,可推測及大致証實其也應屬檢查戳的身份,另何輝慶先生編著的「海峽兩岸通郵史(1875~2008)」書內,同樣有數封也銷有此類半圓型有框數字小戳,文中同樣指出其為郵檢戳,如此有相同看法者應也不在少數,加上實物佐証其檢查戳的身份應是可確定的,(圖2)即為該書中所介紹的一封,銷1982.5.14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戳寄台北,誤封大陸上海銷有上海1982.5.21日戳及「中國台灣」簡體字文字戳,轉回台北是1982.5.28日,台北郵局以三民主義特戳銷於上海日戳之上,再以「誤封轉來」銷於「中國台灣」文字戳之上,另蓋無框橫式「本件因原寄局誤封再轉來台,航郵中心敬啟」文字戳、半橢型「001」郵檢戳,及1982.5.28日、1982.6.2日台北日戳。


(圖3、4)為西式封貼澳門30A郵資,銷澳門、1974.11.3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3.11.5日21時、台北(X)、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及台灣台北、63.11.6日17時、卅六支(辛四)戳,另有半圓型有框、內嵌「7」數字小戳。


(圖5、6)為西式封貼馬來西亞40分郵資,銷馬來西亞1975.4.16日戳寄台北,背有台北(未六)、1975.4.21日10時、TAIPEI戳及台灣台北、64.4.22日11時、廿四支(甲一)戳,另有半圓型有框、內嵌「021」數字小戳。


(圖7、8)為中式封貼郵資2元,銷台灣、71.6.17日18時、鳳山(辛)、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寄新店,背有台灣、71.6.18日16時、台北(戍4)戳及台灣、71.6.20日10時、新店(子)機戳到達,另有半圓型有框、內嵌「019」數字小戳。


(圖9、10)為美國10分郵簡,銷美國康乃狄格州紐哈芬市1952.2.27日機宣戳寄台北,背有台北、41.3.4日19時、TAIPEI、挂號信件穩妥可靠機宣戳到達,正面另有半圓型有框、內嵌「22」數字小戳。


(圖11)為美國10分郵簡,銷美國費城1953.2.3日戳寄台北,有台北、42.2.9日14時、TAIPEI、快信快到穩妥可靠機宣戳到達,另有半圓型有框、內嵌「36」數字小戳。


(圖12、13)為香港4角郵簡,銷香港1954.11.16日機宣戳寄台北,背有台北、1954.11.17日14時、TAIPEI、台湾紅茶世界珍品機宣戳到達,正面另有半圓型有框、內嵌「65」數字小戳。


(圖14、15)為香港5角郵簡,銷香港補銷線條戳(正式名稱還待知道郵友告知再更正)、背另有香港1961.7.6日戳寄台北,正面另有半圓型有框、內嵌「232」數字小戳。


(圖16、17)為加拿大10分郵簡,銷加拿大黎明頓1965.5.21日戳寄台北,背有台北一區、54.5.26日18時、TAIPEI、郵政滙兌、機構普遍簡便低廉機宣戳及台北三區、54.5.27日X時、TAIPEI、郵政保險賠款迅速機宣戳到達,正面另有半圓型有框、內嵌「417」數字小戳。


(圖18、19)為西式無面值官封,貼聯合國十週年紀念票4角4方連帶版銘,銷台灣臨時郵局、四四年十一月七日十五時、TAIWAN(2)戳掛號寄台北何連生先生,背有台北(X)、四四年十一月七日廿一時、TAIPEI戳到達,封正面另有半圓型有框、內嵌「91」數字小戳。


(圖20)為45.3.20日郵政六十周年紀念封、另加蓋「中國集郵協會敬贈」字樣,貼郵政六十周年紀念票4角,銷台灣郵區、四五年三月二十日十時、臨時郵局(一)戳寄台北,另有半圓型有框、內嵌「114」數字小戳。


(圖21、22)為46.8.11日世界童子軍運動五十週年紀念封,貼世界童子軍運動五十週年紀念票3全,銷台北(戊13)、四六年八月十一日十一時、TAIPEI首日戳限時寄當地,背有台北(庚五)、四六年八月十一日十二時、TAIPEI戳到達,封正面另有半圓型有框、內嵌「11」數字小戳。


(圖23、24)為49.8.20日青年暑期訓練郵票首日封,貼青年暑期訓練郵票2全,銷台灣、四九年八月二十日十時、台北(甲五)戳掛號寄當地(地址名條被撕除),背有台灣、四九年八月二十日十四時、台北(子九)戳到達,封正面另有半圓型有框、內嵌「401」數字小戳。


(圖25、26)為49.8.29日第五屆世界森林會議紀念封,貼第五屆世界森林會議紀念票3全,銷台灣、四九年八月廿九日十一時、台北(甲五)戳掛號寄當地,背有台灣、四九年八月廿九日十四時、台北(子九)戳到達,封正面另有半圓型有框、內嵌「401」數字小戳。


(圖27、28)為49.10.25日運動郵票首日封,貼運動郵票5角4方連、背另貼運動郵票8角1枚,銷台灣郵區、四九年十月廿六日八時、第九臨時郵局(甲)戳寄台北,背有台灣、49.10.27日10時、TAIPEI、滙票支票紙幣請寄報值信件機宣戳到達,封正面另有半圓型有框、內嵌「134」數字小戳。


(圖29、30)為49.10.25日運動郵票首日封,貼運動郵票8角4方連,銷台灣郵區、四九年十月廿七日八時、第九臨時郵局(甲)戳寄台北,背有台北(戊14)、四九年十月廿八日八時、TAIPEI戳及台灣、四九年十月廿八日十時、台北(戊十九)戳到達,封正面另有不太清楚半圓型有框、內嵌「404」數字小戳。


(圖31、32)為49.10.25日運動郵票首日封,貼運動郵票2.5元、背面另貼運動郵票5角及莒光樓1角票2枚,銷台灣郵區、四九年十月廿九日八時、第九臨時郵局(甲)戳掛號寄台北,背有台灣、四九年十月廿九日十八時、台北(戊十九)戳到達,封正面另有半圓型有框、內嵌「428」及「433」2種數字小戳共4個極為特殊。


(圖33、34)為51.3.23日第二屆世界氣象節紀念封,貼第二屆世界氣象節紀念票2枚,銷台灣、五十一年三月廿三日十四時、澎湖(甲)首日戳掛號寄台北,背有台灣、五十一年三月廿四日廿二時、台北(戊十九)戳到達,封正面另有不太清楚半圓型有框、內嵌「411」數字小戳。


(圖35、36)為51.10.25日臺灣省第十七屆全省運動會紀念封,貼臺灣省第十七屆全省運動會紀念票2全,銷台灣郵區、五十一年十月廿五日十四時、臨時郵局(一)戳掛號寄台北,背有台灣、五十一年十月廿六日八時、台北(戊十九)戳到達,封正面另有半圓型有框、內嵌「426」數字小戳。


(圖37、38)為51年5月版莒光樓2元限時封,銷台灣、五十二年七月十九日十一時、台北(庚四)戳寄永和,背有台灣、五十二年七月十九日十五時、永和(X)戳到達,封正面另有半圓型有框、內嵌「520」數字小戳。


(圖39、40)為53年12月版莒光樓3.2元掛號封,銷台灣、五四年八月二十日九時、新化(甲)戳掛號寄台北,背有台灣、五四年八月廿一日九時、台北(戊十三)戳到達,封正面另有半圓型有框、內嵌「020」數字小戳。


(圖41、42)為55年4月版莒光樓2.5元限時封,銷台灣、五五年十月廿三日十三時、台北(庚X)戳寄中和,背有台灣、五五年十月廿四日八時、永和(子)戳戳到達,封正面另有半圓型有框、內嵌「505」數字小戳。


由上項的介紹可得知,此類半圓型有框數字小戳,目前對其所知還是有許多不詳及待解之謎,其框內的數字有何玄機?代表地區、郵局、郵檢人員的代號?還是另有其他的作用及解釋,目前由上項實物介紹,可得知已有多種組合不同,應還有其他不同組合的存在,還待郵友提出更多的實物比較分析才能得知其玄機,另該半圓型有框數字小戳,跟片封上書寫地址錯誤,所銷的半圓型有框數字小戳也極為相似,但該半圓型有框數字小戳中,除數字外另有「稽查」兩字則較易區别,而跟片封上投遞不在,所銷的半圓型有框數字小戳則幾乎完全相同,兩者之間如何區别,確是容易引起郵友懷疑其是郵檢戳的身份,而(圖20)之後則大多屬郵票首日實寄封的身份,會銷郵檢戳也頗為怪異,但也是怪異也讓人懷疑為何會銷此種半圓型有框數字小戳,且個人收集有甚多此類郵票首日實寄封,但銷有此種半圓型有框數字小戳者的數量並不多,大多均並未銷此種半圓型有框數字小戳,因此在有郵友在郵文中,介紹半圓型有框數字小戳為郵檢戳後,個人也找出所藏寫此篇做為介紹,如同個人前文所言【個人並不預設立場或排斥,也没有答案或對此有特别專研,只是覺得非正規郵檢戳也頗特殊、也頗值得探討研究,而國內對檢查戳專研的郵友頗多,在愈來愈多郵友提出郵文探討,及介紹之前未被歸類為郵檢戳的身份時,也一併提出介紹及探討,期盼郵友能共同給予解答,讓郵友都能重新清楚了解其身份。】。



参考資料﹕個人之前所寫「另類檢查戳、另類檢查戳~2」郵


何輝慶先生編著的「海峽兩岸通郵史(1875~2008)」


                                2011.5.8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05908

台北支局的檢查戳   --   夏大緯


              台灣郵戳的種類繁多,由戳型、格式、直徑大小、天干地支代號、有無括弧等,詳細區分下來數量頗多,要集全幾乎是不可能之事,郵友大多根據其興趣、地區範圍等劃分,各自搜求相關郵品,早期均需透過各種郵刊上的各種郵文介紹來了解,後各種專著、特刊等出版後,提供更多完整的資訊、更為方便郵人查考相關資料,可謂大大造福郵壇郵人,個人早期也曾收集過台灣各種郵戳,後未再保留拆散出售大多己售出,近期開始寫一些各類郵戳,提供給初集者及較少接觸郵刊的郵友參考,雖台灣各類郵戳己所剩無幾,但為能提供對此較陌生的郵友參考,還是做簡單的初步介紹好方便郵友參考。


個人之前因為剩餘的郵品較多,分别寫了「台北七支(辛)檢查戳、台北七支(子)檢查戳」2篇郵文,現檢查手邊僅剩的台北其他各支局檢查戳己不多,即綜合成一篇介紹給郵友:


             (圖1、2)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銷台灣金門、五七年十一月廿八日八時、下庄(代)戳寄台北,背有台灣、57.11.28日22時、台北(子)、掌握可疑綫索機宣戳及台灣台北、五七年十一月廿九日十一時、十三支(戍一)戳到達,根據鍾火盛先生編著的「台灣郵區之郵檢戳」內介紹,台北13支該型檢查戳為民國54年3月至61年12月期間使用,另有(辛四)、(辰一)、(亥一)3種。


(圖3、4)為西式封貼美國25分郵資,銷美國紐約1967.5.12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56.5.16日10時、台北(X)、保密要守口如瓶機宣戳及台灣台北、五六年五月十六日十二時、廿六支(辰一)戳到達。


(圖5、6)為西式封貼香港5角郵資,銷香港1970.9.29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59.10.1日X時、X、裝用住户信箱增進郵件安全機宣戳及台灣台北、五九年十月二日十時、廿六支(辰一)戳到達。


(圖7、8)為美國15分郵簡,銷美國格里利1971.7.16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0.7.20日10時、台北(子)機戳及台灣台北、60.7.20日12時、廿六支(辰三)戳到達,根據鍾火盛先生編著的「台灣郵區之郵檢戳」內介紹,台北26支該型檢查戳為民國54年3月至60年9月期間使用,共有(辰一)、(辰二)、(辰三)、(戍一)、(亥一)共5種。


(圖9、10)為西式封貼香港郵資1元,銷香港1982.7.17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1.7.20日11時、三十支(辛5)戳到達。


(圖11、12)為西式封貼馬來西亞郵資50分,銷馬來西亞郵戳不清楚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4.5.10日11時、三十支(辛5)戳到達。


(圖13、14)為中式封貼郵資2元,銷台灣、71.4.19日18時、木栅(辛)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1.4.20日11時、三十支(子4)戳到達。


(圖15、16)為西式封貼美國郵資20分,漏銷美國郵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8.11.7日10時、台北(子二)機戳及台灣台北、68.11.7日11時、三十支(子5)戳到達。


(圖17、18)為西式封貼香港郵資1.4元,銷香港1986.4.21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5.4.24日11時、三十支(子5)戳到達,根據鍾火盛先生編著的「台灣郵區之郵檢戳」內介紹,台北30支該型檢查戳為民國65年3月至77年底期間使用,共有(辛4)、(辛5)、(辛6)、(辛8)、(子4)、(子5)共6種。


(圖19、20)為美國15分郵簡,銷美國賓州理海谷1971.9.29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0.10.4日10時、台北(子一)、請寫郵遞區號加速郵件處理機宣戳及台灣台北、60.10.5日18時、卅六支(辰)戳到達。


(圖21、22)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銷台灣台北、63.4.19日12時、卅六支(辛四)戳寄高雄,背有台灣、63.4.20日8時、左營(辛一)、請用標準信封請寫郵遞區號機宣戳到達。


(圖23、24)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銷台灣、64.5.12日18時、吉安(辛)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64.5.14日12時、卅六支(子五)戳到達,根據鍾火盛先生編著的「台灣郵區之郵檢戳」內介紹,台北36支該型檢查戳為民國54.11.12日至60年10月期間使用,共有(辛四)、(子四)、(子五)、(辰)、(亥三)共5種。


(圖25、26)為西式封貼澳門40A郵資,銷澳門1975.4.2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4.4.4日14時、台北(子)、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及台灣台北、64.4.4日16時、五十五支(辛四)戳到達,根據鍾火盛先生編著的「台灣郵區之郵檢戳」內介紹,台北55支該型檢查戳為民國60.2.15日至64年7月期間使用,共有(辛四)、(辛五)、(子四)、(子五)、(子六)、(巳二)、(巳五)、(午二)共8種。


(圖27、28)為西式封貼新加坡郵資70分,銷新加坡1983.3.21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2.3.24日12時、五十五支(辛6)戳到達。


(圖29、30)為西式封貼美國郵資31分,銷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1978.1.23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7.1.28日10時、台北(子一)、百年郵展機宣戳及台灣台北、67.1.28日12時、五十五支(子4)戳到達。


(圖31、32)為西式封貼美國郵資44分,銷美國洛杉磯1986.9.22日機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5.9.26日13時、五十五支(子4)戳到達。


(圖33、34)為西式封貼美國郵資44分,銷美國托倫斯1985年不清楚郵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4.5.4日12時、五十五支(子5)戳到達。


(圖35、36)為西式封貼美國郵資44分,銷美國洛杉磯1986.2.3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5.2.8日13時、五十五支(子5)戳到達,根據鍾火盛先生編著的「台灣郵區之郵檢戳」內介紹,台北55支該型檢查戳為民國64年7月至77年底期間使用,共有(辛4)、(辛5)、(辛6)、(子4)、(子5)、(子6)共6種。


(圖37、38)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74.11.20日10時、平溪(辛)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4.11.22日12時、八十七支(辛8)戳到達。


(圖39、40)為西式封貼香港1.6元郵資,銷香港1982.1.5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1.1.8日12時、八十七支(子4)戳到達。


(圖41、42)為西式封貼香港1元郵資,銷香港1984.9.5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3.9.8日11時、八十七支(子4)戳到達。


(圖43、44)為西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74.10.17日15時、台北(子10)戳寄當地,背有台灣台北、74.10.18日12時、八十七支(子4)戳到達。


(圖45、46)為西式封貼美國40分郵資,銷美國X1983.2.28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2.3.6日12時、八十七支(子8)戳到達,根據鍾火盛先生編著的「台灣郵區之郵檢戳」內介紹,台北87支該型檢查戳為民國68年5月至77年11月期間使用,共有(辛4)、(辛8)、(辛7)、(辛14)、(子4)、(子5)、(子7)、(子8)共8種。



参考資料﹕鍾火盛先生「台灣郵區之郵檢戳」


個人之前所寫「台北七支(辛)檢查戳、台北七支(子)檢查戳」2篇郵文


                              2011.5.10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05584

另類檢查戳~2           --    夏大緯


                   2009年底個人曾寫了一篇「另類檢查戳」郵文,文內談及【台灣檢查戳多年來一直是郵友研究、收集的熱門郵品,不但是因其使用的時間長、種類多之外,由於檢查屬秘密不公開的作業,被檢查過的信件所留存下的蛛絲馬跡,相信也是盡量保持與一般信件同樣,盡量讓人感覺不出曾被檢查過的痕跡,因此大多是在郵戳的字軌處,來區别是否經過檢查,如此較不易讓人發覺及注意到郵檢的存在,此是正規及被郵友普遍認知了解的,但是否也會有例外及使用不同正規郵戳之外的型態存在?此點則似乎未見有郵文談及過?但由於被檢查的(或寄出的)人、地址、機關等,可能較為敏感或特殊的關係,或是檢查單位的不同等,方式可能也會有變通不同之處,因而使用的戳記,可能也會產生差異不同之處,因此個人一直不排斥,且認為有些戳記就是屬於檢查戳或是檢查戳的分身,但一直無法找到証據來証實,只能把相關郵品暫時擱置在一旁,等待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後經由(圖1)的檔案及實物出現,則証實除正規郵檢戳之外,此「2格式數字郵檢戳」確是存在及有使用,如此郵檢戳除正規的字軌郵檢戳之外,也有其他型式的郵檢戳存在,今後還可加入此另類的「2格式數字郵檢戳」了,可謂改寫、創新了郵檢的另一頁。


「2格式數字郵檢戳」打破了,之前郵友所熟知及習慣的正規字軌郵檢戳,相信此點也讓有些郵友認為此並非正規郵戳,無法代替有「年月日」日期的正規郵戳,只能算是附屬郵戳的一種,此點各憑郵友喜好並無一定誰對誰錯,但對郵檢人員、作業方式來講,只要達到郵檢的目的,任何方式都可以,且應愈無痕跡、愈不顯著才是成功的,如早期在實寄封所貼的郵票上,加蓋極小的如「注音符號~ㄅ、ㄊ、ㄎ或英文字母~A、M、W等」,此也是郵檢的作業方式之一,如無詳加注意很容易讓人忽略掉,可見非正規郵檢戳早就存在,並有多種型態變化存世,其實郵檢戳大多只是以實物或早期郵人的報導介紹做為依規,在没有官方文件佐証或之前郵人未報導及記載的情況之下,郵友依照之前多年常規是可了解的,但個人認為郵檢戳大多均無正式公文資料可資佐証(應屬機密不太可能外流或多年後才解密),只能依據實物推測佐証而己,至於郵友相不相信就各自判斷了,個人僅提出探討也對此並未專研,因此不預設立場相信在更多郵文、郵品出現後,未來應可較為明朗清楚,另如有其他新的事証或旁証出現,同樣可以重新探討考慮把其加入檢查戳的一份子,並非不能討論或就先排斥了,而在(圖1)的出現之後,除(圖1)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型式或種類的非正規郵檢戳存在?雖未見公文或檔案可玆証明,相信之前即有些郵友跟個人一樣,早就懷疑某些戳記其身份為郵檢戳,在(圖1)的出現之後現重新拿出來探討及介紹,個人並不預設立場或排斥,也没有答案或對此有特别專研,只是覺得非正規郵檢戳也頗特殊、也頗值得探討研究,而國內對檢查戳專研的郵友頗多,期盼能給予解答讓郵友都能清楚了解其身份。


(圖2)為西式封貼香港女王壹角票,銷香港1958.7.25日戳寄駱子珊、駱鉄花先生收,背有台灣四七年七月卅一日十四時台北(戍八)檢查戳到達,封右下角有「1/8收」字樣,應是駱子珊先生自行親筆加註於8月1日收到所寫,除台北(戍八)檢查戳之外,另可見一種長方型有框、框內應為「蘇州碼子」的數字小戳,此種小戳大多出現在一些重要人物或被檢查的人物信件之上,應也屬另類的檢查戳一種。


(圖3)為西式封貼鄭成功像改值貳角票2枚,銷台灣四四年九月廿五日十九時(另在十九時左邊蓋有「丁五」檢查戳,檢查戳放在時刻欄此種案例相當罕見)朴子戳,寄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十四號德蔭郵票社,背有台北44.9.26日標準公文用紙保管郵遞簡便機宣戳到達,除朴子(丁五)檢查戳之外,另可見一種長方型有框、框內應為「蘇州碼子」的數字小戳,此種小戳大多出現在一些重要人物或被檢查的人物信件之上,應也屬另類的檢查戳一種。


(圖4)為中式4角封,銷台灣四七年七月十八日二十時宜蘭(丙?)戳寄台北郭雨新先生,背有台灣四七年七月十九日十時台北(甲二)檢查戳到達,除台北(甲二)檢查戳之外,另可見一種長方型有框、框內應為「蘇州碼子」的數字小戳,此種小戳大多出現在一些重要人物或被檢查的人物信件之上,應也屬另類的檢查戳一種。


(圖5、6)為西式封貼日本郵票3枚(掉票1枚),銷日本東京昭和31(1956年).12.21日戳,寄台北何敬公(何應欽)將軍,背有台灣、四五年十二月廿四日十時、台北(甲十)檢查戳到達,除台北(甲十)檢查戳之外,另可見一種長方型有框、框內應為「蘇州碼子」的數字小戳,此種小戳大多出現在一些重要人物或被檢查的人物信件之上,應也屬另類的檢查戳一種。


(圖7、8)為四版國內航空郵簡,銷基隆(X)、四二年二月四日十二時、CHILUNG戳寄台北,背有台北(24)、四二年二月五日十時、TAIPEI檢查戳到達,另可見一種長方型有框、框內應為「蘇州碼子」的數字小戳,此種小戳大多出現在一些重要人物或被檢查的人物信件之上,應也屬另類的檢查戳一種。


除上述長方型有框、框內應為「蘇州碼子」的數字小戳,此種小戳大多出現在一些重要人物或被檢查的人物信件之上,應也屬另類的檢查戳一種外,另見有類似的方型有框、框內有「數字」的小戳,其身份同樣讓人好奇,不敢確定是否也屬另類的檢查戳一種,在此一併介紹給郵友参考,並共同來探討是否也屬檢查戳的一種。


(圖9、10)為西式封貼日本郵資35丹,銷日本東京1956.4.6日戳,寄台北何敬公(何應欽)將軍,背有台北、45.4.7日14時、TAIPEI、保密防諜人人有責機宣戳到達,正面另可見一種方型有框、框內有「176」數字的小戳,此種小戳的身份讓人好奇,不敢確定是否也屬另類的檢查戳一種。


(圖11)為美國10分郵簡,銷美國賓州費城1956.7.3日戳,寄台北倪麒時先生,倪麒時先生上網查尋得知為台灣宜昌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代表人,該簡正面另可見一種方型有框、框內有「82」數字的小戳,此種小戳的身份讓人好奇,不敢確定是否也屬另類的檢查戳一種。


(圖12、13)為五版國內航空郵簡,銷基隆(甲)、四一年九月四日九時、CHILUNG戳寄台北,背有台北(乙)、四一年九月四日十五時、TAIPEH戳到達,該簡正面另可見一種不太清楚方型有框、框內有「8X」數字的小戳,此種小戳的身份讓人好奇,不敢確定是否也屬另類的檢查戳一種。


由上項的介紹可得知,不論是長方型有框、框內應為「蘇州碼子」的數字小戳,或方型有框、框內有「數字」的小戳,目前對其所知還是有許多不詳及待解之謎,其框內的數字有何玄機?代表地區、郵局、郵檢人員的代號?還是另有其他的作用及解釋,目前由上項實物介紹,可得知已有多種組合不同,應還有其他不同組合的存在,還待郵友提出更多的實物比較分析才能得知其玄機。



参考資料﹕個人之前所寫「另類檢查戳」郵文


                                    2011.4.25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東方郵報第329期內(2011.6.22日出版)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05430

台北七支(子)檢查戳    ---    夏大緯


               台灣郵戳的種類繁多,由戳型、格式、直徑大小、天干地支代號、有無括弧等,詳細區分下來數量頗多,要集全幾乎是不可能之事,郵友大多根據其興趣、地區範圍等劃分,各自搜求相關郵品,早期均需透過各種郵刊上的各種郵文介紹來了解,後各種專著、特刊等出版後,提供更多完整的資訊、更為方便郵人查考相關資料,可謂大大造福郵壇郵人,個人早期也曾收集過台灣各種郵戳,後未再保留拆散出售大多己售出,近期開始寫一些各類郵戳,提供給初集者及較少接觸郵刊的郵友參考,雖台灣各類郵戳己所剩無幾,但為能提供對此較陌生的郵友參考,還是做簡單的初步介紹好方便郵友參考。


根據鍾火盛先生編著的「台灣郵區之郵檢戳」內介紹,台北七支使用過有關(子)的檢查戳,分别為民國60年9月至64年10月期間、使用的三格式有括弧(子四)、(子五)、(子六)、(子七)戳,及民國64年10月至77年底期間、使用的不分格式無括弧子4、子5、子6、子7戳,現將個人目前僅剩的該類戳介紹如下,提供給郵友参考﹕


            (圖1、2)為西式封貼美國21分郵資,銷美國紐約1973.10.29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2.11.3日10時、台北(子四)、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及台灣台北、62.11.3日12時、七支(子五)戳到達。


(圖3、4)為西式封貼菲律賓90s郵資,銷菲律賓馬尼拉1974.4.6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3.4.10日13時、台北(子)、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及台灣台北、63.4.11日12時、七支(子五)戳到達。


(圖5、6)為西式封貼加拿大15分郵資,銷加拿大1975.8.26日機宣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4.9.1日10時、台北(子二)、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及台灣台北、64.9.1日12時、七支(子五)戳到達。


(圖7、8)為西式封貼加拿大15分郵資,銷加拿大1975.4.9日機宣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4.4.14日10時、台北(子六)、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及台灣台北、64.4.14日12時、七支(子六)戳到達。


(圖9、10)為中式封貼2.5元郵資,銷台灣、65.6.10日10時、台北(子三)、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寄當地,背有台灣台北、65.6.10日12時、七支(子4)戳到達。


(圖11、12)為西式封貼菲律賓90s郵資,銷菲律賓馬尼拉1976.11.17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5.11.21日21時、台北(子)、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及台灣台北、65.11.22日12時、七支(子4)戳到達。


(圖13、14)為西式封貼美國31分郵資,銷美國加州長堤1977.6.20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6.6.24日10時、台北(子)、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及台灣台北、66.6.24日12時、七支(子4)戳到達。


(圖15、16)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67.9.19日10時、岡山(辛)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67.9.20日12時、七支(子4)戳到達。


(圖17、18)為西式封貼沙烏地阿拉伯1R郵資,銷沙烏地阿拉伯1979年不清楚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68.12.20日12時、七支(子4)戳到達。


(圖19、20)為西式封貼美國44分郵資,銷美國XX1986.7.22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5.7.28日15時、七支(子4)戳到達。


(圖21、22)為西式封貼美國40分郵資,銷美國休士頓1983.12.12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2.12.16日12時、七支(子5)戳到達。


(圖23、24)為西式封貼泰國11.5銖郵資,銷泰國1986.11.14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5.11.17日15時、七支(子5)戳到達。


(圖25、26)為西式封貼香港8角郵資,銷香港1980.12.15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69.12.18日12時、七支(子6)戳到達。


(圖27、28)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70.9.10日20時、高雄(辛)機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0.9.11日12時、七支(子6)戳到達。


(圖29、30)為美國30分郵簡,銷美國華盛頓1982.7.14日機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1.7.23日12時、七支(子6)戳到達。


(圖31、32)為68年10月版陸皓東2元平信信封,銷台灣、72.6.27日9時、斗六(辛)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2.6.28日12時、七支(子6)戳到達。


(圖33、34)為西式封貼菲律賓3P郵資,銷菲律賓馬尼拉1984.10.26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3.10.31日12時、七支(子6)戳到達。


(圖35、36)為西式封貼馬來西亞50分郵資,銷馬來西亞1984.11.16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3.11.21日12時、七支(子6)戳到達。


(圖37、38)為西式封貼日本160丹郵資,銷日本東京1985.9.27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4.10.1日12時、七支(子6)戳到達。


(圖39、40)為西式封貼美國40分郵資,銷美國密西根州薩隆那1982.2.21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1.2.27日12時、七支(子7)戳到達。


(圖41、42)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71.5.24日18時、鳳山(辛)、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1.5.25日10時、七支(子7)戳到達。


(圖43、44)為西式封貼奧地利12S郵資,銷奧地利1983.4.5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2.4.9日12時、七支(子7)戳到達。


(圖45、46)為西式封貼香港1元郵資,銷香港1984.9.18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3.9.21日12時、七支(子7)戳及台灣台北、73.9.21日X時、X支(辛)戳到達。



参考資料﹕鍾火盛先生「台灣郵區之郵檢戳」


                                 2011.5.9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05187

台北七支(辛)檢查戳       --      夏大緯


           台灣郵戳的種類繁多,由戳型、格式、直徑大小、天干地支代號、有無括弧等,詳細區分下來數量頗多,要集全幾乎是不可能之事,郵友大多根據其興趣、地區範圍等劃分,各自搜求相關郵品,早期均需透過各種郵刊上的各種郵文介紹來了解,後各種專著、特刊等出版後,提供更多完整的資訊、更為方便郵人查考相關資料,可謂大大造福郵壇郵人,個人早期也曾收集過台灣各種郵戳,後未再保留拆散出售大多己售出,近期開始寫一些各類郵戳,提供給初集者及較少接觸郵刊的郵友參考,雖台灣各類郵戳己所剩無幾,但為能提供對此較陌生的郵友參考,還是做簡單的初步介紹好方便郵友參考。


根據鍾火盛先生編著的「台灣郵區之郵檢戳」內介紹,台北七支使用過有關(辛)的檢查戳,分别為民國60年9月至64年10月期間、使用的三格式有括弧(辛四)、(辛五)戳,及民國64年10月至77年底期間、使用的不分格式無括弧辛4、辛5、辛6、辛7戳,現將個人目前僅剩的該類戳介紹如下,提供給郵友参考﹕


     (圖1、2)為西式封貼德國郵資1D銷德國不清楚戳,背有台灣、62.2.6日16時、台北(子)、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及台灣台北、62.2.7日12時、七支(辛四)戳到達。


(圖3、4)為西式封貼香港郵資5角,銷香港1974.7.23日地址正確可免郵誤機宣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3.7.24日10時、台北(子)、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及台灣台北、63.7.24日12時、七支(辛四)戳到達。


(圖5、6)為西式封貼香港郵資5角,銷香港1974.8.19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3.8.21日13時、台北(子)、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及台灣台北、63.8.22日12時、七支(辛四)戳到達。


(圖7、8)為西式封貼美國郵資40分,銷美國田納西諾克斯維爾1981.9.21日戳寄台北市,背有台灣台北、70.9.26日12時、七支(辛4)戳到達。


(圖9、10)為西式封貼德國郵資1.2D,銷德國1982.5.18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1.5.22日12時、七支(辛4)戳到達。


(圖11、12)為美國30分郵簡,銷美國伊利諾伊1982.10.19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1.10.23日12時、七支(辛4)戳到達。


(圖13、14)為中式封貼2元郵資,銷台灣、71.11.15日16時、台南(辛二)機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1.11.16日12時、七支(辛4)戳到達。


(圖15、16)為西式封貼香港1元郵資,銷香港1983.5.2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2.5.5日12時、七支(辛4)戳到達。


(圖17、18)為西式封貼美國郵資40分,銷美國新澤西海小島城市1983.5.16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2.5.22日12時、七支(辛4)戳到達。


(圖19、20)為西式封貼香港1元郵資,銷香港1983.10.17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2.10.20日12時、七支(辛4)戳到達。


(圖21、22)為西式封貼香港2元郵資,銷香港1985.1.13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4.1.16日12時、七支(辛4)戳到達。


(圖23、24)為64年5月版莊敬自強1元平信封加貼1元郵票,銷台灣、65.4.3日12時、北投(辛)、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5.4.3日20時、台北(7)、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及台灣台北、65.4.4日12時、七支(辛6)戳到達。


(圖25、26)為西式封貼香港8角郵資,銷香港1978.1.24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7.1.26日15時、台北(子)、百年郵展機宣戳及台灣台北、67.1.27日10時、七支(辛6)戳到達。


(圖27、28)為西式封貼香港8角郵資,銷香港1980.4.18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9.4.22日X時、台北(子)機宣戳及台灣台北、69.4.23日12時、七支(辛6)戳到達。


(圖29、30)為西式封貼香港8角郵資,銷香港1980.5.23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9.5.26日21時、台北(子)機宣戳及台灣台北、69.5.27日12時、七支(辛6)戳到達。


(圖31、32)為西式封貼香港8角郵資,銷香港1980.11.18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69.11.21日12時、七支(辛6)戳到達。


(圖33、34)為西式封貼美國58分郵資,銷美國田納西諾克斯維爾1981.9.16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0.9.22日12時、七支(辛6)戳到達。


(圖35、36)為西式封貼加拿大25分郵資,銷加拿大1978.3.6日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7.3.15日10時、台北(子)、百年郵展機宣戳及台灣台北、67.3.15日12時、七支(辛7)戳到達。


(圖37、38)為西式封貼美國31分郵資,銷線條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8.5.15日15時、台北(子一)機戳及台灣台北、68.5.16日10時、七支(辛7)戳到達。


(圖39、40)為68年10月版陸皓東2元平信封,銷台灣、71.11.15日16時、北港(辛)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1.11.17日10時、七支(辛7)戳到達。


(圖41、42)為68年10月版陸皓東2元平信封,銷台灣、72.2.11日17時、大溪(辛)戳寄台北,背有台灣台北、72.2.12日12時、七支(辛7)戳到達。



参考資料﹕鍾火盛先生「台灣郵區之郵檢戳」


                                2011.5.8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04504

台北丙三、丙四是檢查戳?         --    夏大緯


              中華集郵會二O一O年度郵學演講集內,有一篇沈家旭先生撰稿講述的「從郵資的角度看新台幣時期檢查戳」一文,近期閱該文發現其內介紹3件實寄片封(圖1為其中一件),均銷有台北丙三、丙四戳,沈兄郵文中註明此種左右無括號丙三、丙四戳為檢查戳的一種,通常郵友查考檢查戳,大致都會参考鍾火盛先生編著的「台灣郵區之郵檢戳上、下2册」做為參考,在該書內該2戳並未列入其中,閱該文想起個人舊藏中也有該類戳,之前把其歸類為一般普通郵戳,並未特别重視大多售出,閱該文重新搜尋舊藏找出僅剩的幾件,在4月初中華集郵會例會時帶去,跟沈兄及與會中另幾位郵友請教,回家後再上網搜尋資料有些發現,現再一併提出介紹,給郵友參考及探討其是否為檢查戳。


(圖2、3)為美國10分航空郵簡,銷美國紐約阿爾巴尼1951.3.31日戳,寄台北市青島東街台灣省衛生試驗所細菌組,背有台北(丙三)、1951.4.9日12時、TAIPEH戳及臺灣、四十年四月九日十五時、臺北(甲)戳到達。


(圖4、5)為美國10分航空郵簡,銷美國賓州費城1951.5.19日戳,寄台北市青島東街台灣省衛生試驗所王三聘先生,背有台北(丙三)、1951.5.25日21時、TAIPEH戳及台灣、四十年五月廿六日九時、台北(乙)戳到達,上網搜尋資料查到【1958年,葛雷斯頓(Grayston)、王三聘和顏春暉等人自台大醫院一名8歲死亡病例之腦組織再度分離出日本腦炎病毒。1967年全台灣地區共有1,024報告病例,每十萬人口發生率為7.66,致死率為20.1%,而確定病例的發生率為10萬分之2.05。1968年對2歲幼童實施二劑全面預防接種以後,報告病例數和確定病例數均逐年下降,1968至1975年間確定病例數介於44~279之間,1976至1985年則在36~67之間;1986年開始,每年確定病例數則介於6~35之間,除1992年的11.1%外,致死率也都降到10%以下。】,另在「臺灣小兒科發展史」中也查到【1957年臺灣有流行性感冒的大流行。陳烱霖與細菌學科的嚴智鐘教授及臺灣血清疫苗製作所的王三聘博士合作研究,終於成功的分離出病毒,而且確定為A prime型的流行性感冒病毒。這是臺灣第一次分離出流行性感冒病毒。】,此二則資料都有提到王三聘博士,他對台灣的醫界有很大的貢獻。


(圖6、7)為美國10分航空郵簡,銷美國賓州費城1951.7.1日戳,寄台北市許蔡秀華女士,背有台北(丙三)、1951.7.16日15時、TAIPEH戳及台北(乙)、四十年七月十六日十五時、TAIPEH戳到達,上網搜尋資料查到【中原大學物理系系友許自寬君,為感念其父母培育之恩,慷慨捐資新台幣陸佰貳拾萬元,在本系設立物理系「許書刀、蔡秀華基金」。】,另還查到許書劍、許書刀兄弟都是相當有名的醫生,許書刀教授還曾任職於血液研究所及做過防疫處長。


(圖8、9)為二版國內航空郵簡,銷基隆(甲)、四十年四月十二日九時、CHILUNG戳寄香港之希郵社,背有台北(丙三)、1951.4.12日15時、TAIPEH戳及FLYING  DATE、1951.4.13日、TAIPEH橢圓形飛航日期戳,該簡跟(圖1)相同,均為寄香港李之希先生或之希郵社收。


(圖10、11)為二版國內航空郵簡,銷臺灣、四十年四月廿三日十九時、臺北(九)戳寄香港之希郵社,背有台北(丙三)、1951.4.23日21時、TAIPEH戳。


(圖12、13)為二版國內航空郵簡,銷臺灣、四十年五月十四日廿一時、臺南(丙)戳寄香港之希郵社,背有台北(丙三)、1951.5.15日X時、TAIPEH戳及FLYING  DATE、1951.5.16日、TAIPEH橢圓形飛航日期戳。


(圖14、15)為美國10分航空郵簡,銷美國紐約阿爾巴尼1951.3.3日戳,寄台北市青島東街台灣省衛生試驗所王三聘先生,背有台北(丙四)、1951.5.11日22時、TAIPEH戳及台灣、四十年五月十二日九時、台北(乙)戳,台灣、四十年五月十三日九時、台北(乙)戳。


台灣檢查戳相當複雜,是個人最不了解及未研究的郵品項目,因此也一直極少寫此相關題材,近幾年有極小一部份有關檢查戳的文件、郵品流出到郵市中,也有一些未曾記載或報導過的檢查戳郵品出現在郵市中,另則有一些還未見檔案可兹証明,但之前或之後郵友早就懷疑其身份的郵戳,都在近幾年重新被拿出來探討及介紹,有些是得到郵友的認可為檢查戳,有些則不被郵友認同,個人認為均可滋探討及研究並不預設立場或排斥,其實檢查戳最困難之處,即是很難有官方文件可以佐証,大多只是以實物或早期郵人的報導介紹做為依規,在没有官方文件佐証或之前郵人未報導及記載的情況之下,郵友依照之前多年常規是可了解的,但如有其他新的事証或旁証出現,同樣可以重新探討考慮把其加入檢查戳的一份子,經由上項介紹在此一併探討,沈兄郵文中的台北丙三、丙四戳是否為檢查戳,個人没有答案也對此並未專研,只是覺得該戳頗為特殊、是頗值得探討的題材,國內對檢查戳專研的郵友頗多,期盼能給予解答讓郵友都能清楚了解其身份。



参考資料﹕沈家旭先生「從郵資的角度看新台幣時期檢查戳」


鍾火盛先生「台灣郵區之郵檢戳上、下2册」


上網搜尋資料


臺灣小兒科發展史


中原大學物理系「許書刀、蔡秀華基金」


                               2011.4.24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東方郵報第326期內(2011.5.11日出版)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02856

非「印刷品」而欠資   --   夏大緯


               欠資郵件的產生原因很多,而銷有註明欠資原因的戳記,則可相當清楚讓人明白其欠資產生的原因,但此種相關戳記種類並不多,頗值得介紹給郵友欣賞及参考﹕


          (圖1、2)為中式封未貼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1元、印刷品為5角),銷台灣、63.12.23日17時、東勢(子)戳寄台北,另銷黑色T欠資戳,及藍色「未書明種類、按信函交寄」戳,背貼欠資票2元1枚,銷台灣、63.12.25日16時、台北(子廿一)戳。


(圖3、4)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5.4.15日16時、台北(辛一)、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寄台北,另銷藍色有框「T、台北辛」欠資戳,背面上方另有藍色「應作信函交寄」戳,左下及背面有台灣、65.4.17日10時、台北(36)戳到達,正面右下角貼欠資票2元1枚,銷台灣台北、65.4.17日12時、三十六支(子)戳,投交收信人,手寫「拒收、藍色有框9825小戳」、紅色「再投、稽47」戳、手寫「招領、藍色有框不清楚小戳」、藍色「招領逾期退回寄件人」戳,後右下角欠資票銷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退回寄件人,背再貼欠資票1元2枚,銷台灣台北、65.5.10日X時、X支戳,然後退交寄件人,有手寫「收發不在招領11﹕15、藍色有框7979小戳」及紅色「無法退回、稽47」戳,最後把背面欠資票銷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應是當做死信處理了。


(圖5)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5.10.22日19時、草屯(辛)戳寄集集,另手寫「查無此車行」、「原址查無此車行」、藍色有框「退回南投局」戳,及藍色「無法投遞退回、改寄、之書籍、印刷物、貿易契、應另納郵費」戳,另在右下角貼欠資票1元,銷台灣、65.10.25日10時、南投(子)戳後退寄件人,因手寫「拒付、紅色有框3330小戳」,後在欠資票上銷蓋藍色有框「此票註銷」戳,後應是當做死信處理了。


(圖6)為中式封未貼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2.28日18時、新莊(辛)戳寄台北,另銷黑色T欠資戳及藍色有框「貿易契己廢止應按信函交寄」戳。


(圖7、8)為西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1日14時、台北(子2)戳寄本市,另銷藍色有框「T」戳及藍色有框「(一)XXX、(二)貿易契XXX應按信函交寄」戳,背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台北、66.3.2日17時、五十五支(子一)戳,正面雖有台北市政府警察局、衛生警察隊、66.3.3日收文章,但恐因需付欠資費而手寫「拒收、藍色有框7934小戳」,後另銷藍色「退回原寄局、稽查、台北、62」戳,再把背面欠資票銷蓋藍色有框「此票作廢」後,應退回寄件人了。


(圖9、10)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2日18時、台北(辛)、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寄新竹,另銷藍色有框「T、台北辛」戳、藍色有框「T、手寫2元」戳,及藍色「一.本件非印刷品、二.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納費」戳,背貼欠資票1元2枚,銷台灣、66.3.3日、新竹戳後投交收信人,正面手寫「查無此人、紅色有框1537小戳」,及「稽查203」手指型退回戳退回寄件人。


(圖11、12)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2日17時、台北(辛)、請用標準信封、請寫郵遞區號機宣戳寄本市,另銷藍色有框「T」戳及藍色有框「(一)本件非印刷品、(二)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交寄」戳,背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台北、66.3.4日10時、七支(子2)戳後投交收信人,正面手寫「無此人、黑色有框817小戳」及藍色有框「退回」戳,再把背面欠資票加蓋藍色有框「郵票己作廢」戳,後退回寄件人。


(圖13、14)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2日17時、XX(辛)、請用標準信封、請寫郵遞區號機宣戳寄新莊,另銷藍色T欠資戳及藍色有框「(一)本件非印刷品、(二)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交寄」戳,背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66.3.5日11時、新莊(子)戳後投交收信人,正面手寫「不在、7/3、紅色有框4355小戳、11.52」及「不在、9/3、紅色有框4355小戳、11.58」後,另銷藍色「新莊稽查三九七」手指型退回戳,及紅色「招領逾期、退回原寄局」戳,再把背面欠資票加蓋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退回寄件人,該封未寫寄件人地址,最後應是當死信處理了。


(圖15、16)為西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3日19時、XX、請用標準信封、請寫郵遞區號機宣戳寄本市,另銷藍色T欠資戳及藍色有框「(一)本件非印刷品、(二)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交寄」戳,背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台北、66.3.4日、三十支(子)戳後投交收信人,正面有手寫「不在、紅色有框7795小戳」、手寫「不在招領、紅色有框7795小戳」,後再銷紅色有框「招領逾期」戳,並把背面欠資票銷蓋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退回寄件人,正面有台灣台北、66.3.21日14時、三十支(子2)戳,背再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66.3.23日16時、台北(子廿一)戳投交寄件人,正面左中處有手寫「拒收、藍色有框739小戳」及藍色「無法退回、稽查65」戳,最後把背面欠資票銷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應是當死信處理了。


(圖17)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9日11時、台南(辛一)、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寄台北,另銷藍色有框「T」及藍色有框「(1)本件非印刷品、(2)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納費」戳,背有台灣、66.3.10日15時、台北(36)、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到達。


(圖18、19)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13日17時、屏東(辛)戳,左下方另有台灣、66.3.13日17時、屏東(辛一)、請用標準信封、請寫郵遞區號機宣戳寄高雄,另銷黑色有框「T」戳及藍色有框「(1)本件非印刷品、(2)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納費」戳,背貼欠資票1元2枚,銷台灣高雄、66.3.16日17時、廿六支(辛)戳後投交收信人,正面有高雄第26支局領取郵件之章,其下方另手寫「拒收」,及藍色「高雄26支局、拒收」手指型退回戳,再把背面欠資票加蓋藍色有框「註銷」戳後退回寄件人,該封未寫寄件人地址,最後應是當死信處理了。


(圖20、21)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19日21時、台北(辛50)戳寄彰化,另銷藍色有框「T、台北辛」戳,及藍色有框「(一)本件非印刷品、(二)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交寄」戳,背有台灣、66.3.20日8時、永靖(辛)戳到達,正面中間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66.3.20日9時、永靖(甲)戳後投交收信人,有手寫「拒收」及紅色有框「退回」戳,再把欠資票加蓋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退回寄件人,背面再加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66.3.23日16時、台北(子廿一)戳後再退回寄件人,正面左下有藍色「拒收」及藍色「無法退回、藍色有框035小戳」,後把背面欠資票銷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最後應是當死信處理了。


(圖22)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23日15時、台北(辛一)、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寄桃園,另銷藍色有框「T、台北辛」及藍色有框「(1)本件非印刷品、(2)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納費」戳,下方貼欠資票1元2枚,銷藍色波浪戳後投交收信人,手寫「無人、紅色有框2744小戳」及藍色手指型退回戳,再把欠資票銷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退回寄件人,因寄件人没寫地址,最後應是當死信處理了。


(圖23、24)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24日20時、豐原(辛)戳寄埔里,另銷藍色有框「T」戳及藍色有框「1.本件非印刷品、2.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納費」戳,背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66.3.25日11時、埔里(庚)戳後投交收信人,正面有手寫「拒收、紅色有框2962小戳」及藍色「埔里稽查357、拒收」手指型退回戳,再把背面欠資票銷蓋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退回寄件人,背有台灣、66.3.31日9時、豐原機戳到達,正面因寄件人没寫地址,手寫「退無着枱」字樣,最後應是當死信處理了。


(圖25、26)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25日22時、台北(辛一)、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寄板橋,另銷藍色有框「T、台北辛」戳,及藍色「本件非印刷品、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或小包納費」戳,右下角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66.3.26日9時、板橋戳後投交收信人,手寫「欠資拒收、紅色有框2917小戳」及藍色手指型退回戳,再把右下角欠資票銷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退回寄件人,背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66.3.30日16時、台北(子廿一)戳後投交寄件人,正面手寫「不在招領、藍色有框143小戳」及藍色「無法退回、紅色有框稽查050小戳」,最後把背面欠資票銷蓋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最後應是當死信處理了。


(圖27、28)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4.9日11時、台南(辛三)、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寄當地,另銷藍色「T、夾信」戳及藍色有框「(1)本件非印刷品、(2)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納費」戳,背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66.4.10日10時、台南(子1)戳後投交收信人,正面手寫「拒收、10/4、紅色有框456小戳」,及藍色「台南稽查(52)」手指型退回戳,再把背面欠資票銷紅色有框「註銷」戳後退回寄件人,因寄件人没寫地址,正面銷紅色「無法退回」戳,最後應是當死信處理了。


(圖29、30)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4.22日、台南戳寄台北,另銷藍色有框「T、手寫2」戳及藍色有框「(1)本件非印刷品、(2)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納費」戳,背有台灣、66.4.23日10時、台北、請用標準信封、請寫郵遞區號機宣戳到達,背貼欠資票2元銷戳不清楚,後投交收信人,正面另銷藍色「欠資拒收、退回原寄局」戳,後把背面欠資票銷紅色有框「註銷」戳,及銷台灣、66.4.25日16時、台北(子廿一)戳後退回寄件人,正面左下處有手寫「不在、27/4、紅色有框8499小戳」、「不在、28/4、紅色有框8499小戳」、紅色「窗口招領」、紅色「招領逾期未領」、紅色「無法退回」戳,最後應是當死信處理了。


(圖31、32)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5.2日11時、台南(辛三)、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寄當地,另銷藍色有框「T、手寫2」戳及藍色有框「(1)本件非印刷品、(2)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納費」戳,背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66.5.3日10時、台南(子)戳後投交收信人,正面手寫「不在、3/5、4/5、5/5、紅色有框1289小戳」,及紅色「窗口招領」、紅色「招領逾期未領」、紅色手指型退回戳,後把背面欠資票銷紅色有框「註銷」戳,再退回寄件人,正面左下處有手寫「不在、23/5、24/5、紅色有框1215小戳」,及紅色「窗口招領」、紅色「招領逾期未領」、紅色「無法退回」戳,最後應是當死信處理了。


(圖33、34)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7.4.19日21時、台北(辛廿二)戳寄當地,另銷藍色有框「T、台北(辛)」應作信函交寄戳,左下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台北、67.4.20日10時、三十六支(子)戳後投交收信人,正面左方手寫「此人已遷移請轉寄」後再重寄,背有台灣、67.4.21日14時、台北(子)、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到達,背面另加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台北、67.4.23日17時、五十五支(子一)戳後重新投遞,正面有手寫「拒收、藍色有框7945小戳」,及藍色「退回原寄局、稽查、台北(65)」戳,並把背面欠資票銷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退回寄件人,因寄件人没寫地址,最後應是當死信處理了。


(圖35、36)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北(辛一)、1980.3.23日20時、TAIPEI機戳寄花蓮,另銷藍色有框「T、台北(辛一)、欠資額、手續費、3.一」應作信函戳,及藍色有框「一、本件非印刷品、二、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交寄」戳,右下角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69.3.24日18時、花蓮(子)戳,另銷藍色「發單招領」、藍色「招領逾期退回、69.4.5」戳,後把右下角欠資票銷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退回寄件人,背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台北、69.4.8日10時、七支(子2)戳,後退回寄件人。


(圖37、38)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北(辛一)、1980.3.23日20時、TAIPEI機戳寄台南,另銷藍色有框「T、台北(辛一)、欠資額、手續費、3.一」應作信函戳,背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69.3.27日、台南戳後投交收件人,正面有手寫「無此人、27/3、紅色有框台南548小戳」,及藍色有框「台南榮家」、「查無此人」、「退回」、藍色「台南稽查143」手指型退回戳,背後再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台北、69.3.31日10時、七支(子2)戳,後退回寄件人。


(圖39、40)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北(辛一)、1980.3.23日20時、TAIPEI機戳寄中壢,另銷藍色有框「T、台北(辛一)、欠資額、手續費、3.一」應作信函戳,右下角貼欠資票1元4枚,銷台灣、69.3.25日7時、中壢(子)戳後投交收信人,另手寫「無此人、紅色有框中壢子044小戳」,及藍色「中壢、稽查、293」手指型退回戳退回寄件人,背面另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台北、69.4.1日10時、七支(子2)戳,後退回寄件人。


(圖41)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70.1.29日21時、台北(子三)機戳寄屏東,另銷藍色有框「T、欠資額、手續費」戳、藍色有框「本件非印刷品」戳,背有台灣、70.1.30日9時、屏東(子)、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到達,正面有手寫「無此人、1/30」及藍色「稽查、211」手指型退回戳,背有台灣、70.1.31日10時、台北(子三)機戳到達,正面右下角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台北、70.2.10日15時、八十七支(子)戳,後退回寄件人。


(圖42)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73.7.8日18時、XX機戳寄台北,另銷黑色有框「T、欠資額、手續費」戳、藍色有框「本件非印刷品」戳,右下角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台北、73.7.9日10時、八十支(子)戳,後投交收信人。


上項僅為個人所收集到的部份,除此之外應還有其他種類、式樣等不同存在,可見欠資郵品的分類、式樣、種類等,五花八門內涵豐富收集起來較為容易,也是甚多郵友選擇收集的對像及原因,有興趣的郵友還可参考,個人之前所寫多篇相關「欠資」郵文,均已刊登在個人部落格之上,歡迎郵友直接参考。


                             2010.11.13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郵林季刊第7期(2011.3.15日出版)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02770

因「封固」而欠資   --   夏大緯


               欠資郵件的產生原因很多,而銷有註明欠資原因的戳記,則可相當清楚讓人明白其欠資產生的原因,但此種相關戳記種類並不多,頗值得介紹給郵友欣賞及参考﹕


     (圖1)為中式封貼郵資5角(當時信函郵資為1元、印刷品為5角),銷台灣、五五年五月七日十六時、清水(辛)戳寄台北,另銷有黑色T欠資戳及藍色有框「封固郵件應作信函納費」戳。


(圖2、3)為中式封未貼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1元、印刷品為5角),銷台灣、63.9.14日11時、中壢(辛)戳寄台北,另銷黑色有框T欠資戳,背面上方則銷藍色「信口固封」戳,下方貼欠資票2元1枚,銷台灣、63.9.15日18時、台北(子X)戳。


(圖4、5)為中式封未貼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1元、印刷品為5角),銷台灣、63.12.27日18時、台北(辛三十)戳寄當地,另銷紅色有框T欠資戳,背面上方則銷藍色「信口固封」戳,下方貼欠資票2元1枚,銷台灣、63.12.28日16時、台北(子廿一)戳,正面銷藍色「查無此號、藍色有框088小戳」、藍色「退回原寄局、稽查、台北49」、藍色「無法退回」戳,最後在欠資票上另銷紅色有框「此票作廢」戳。


(圖6、7)為中式封貼郵資1元(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7日22時、高雄(子17)戳寄當地,另銷藍色「信口固封」戳、藍色有框T欠資戳(內紅筆註明2字樣),背面下方貼欠資票1元2枚,銷台灣、66.3.8日10時、高雄(子一)戳,正面下方另手寫「查無此人、9/3、紅色有框7079小戳」、藍色有框「公告」、紅色有框「稽查165」小戳、藍色「稽查165」手指型退回戳。


(圖8)為中式封貼郵資1元(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4.8日、台北(X)、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寄當地,另銷藍色T欠資戳及藍色「信口固封」戳。


(圖9)為中式封貼郵資1元(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12.22日17時、台中(辛)、百年郵展機宣戳寄彰化,下方有藍色有框「T、密封應作信函」戳,另貼欠資票2元1枚銷台灣、66.12.23日8時、永靖(辛)戳,右下手寫「查無此人」、紅色有框「退回台中局、原址查無其人」戳,背面有台灣台中、66.12.28日15時、十支(辛)戳,正面另銷藍色有框「地址欠詳無法退回」戳及在欠資票上另銷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


(圖10、11)為中式封貼郵資1元(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12.29日20時、台中(辛3)、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寄南投,另銷藍色有框「欠資」戳(因上方撕損不全),及藍色「封口封固之郵件依、規定應按信函類納費」戳,背貼欠資票2元1枚銷台灣、66.12.30日12時、埔里(子)戳,正面另手寫「查無此公司、試木榮拒收、紅色有框2954小戳」,及藍色「手指型」退回戳,最後在欠資票上另銷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


(圖12)為中式封未貼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8.1.2日17時、板橋(辛)戳寄台北,另銷藍色有框「T、逾重、固封」戳。


(圖13)為中式封貼郵資1元(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8.6.29日21時、台北(辛廿三)戳寄當地,另銷藍色有框「T、台北(辛一)」封固戳,後用黑筆劃銷。


(圖14)為中式封貼郵資1元(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70.1.8日11時、台北(辛43)戳寄當地,另銷藍色有框「T、台北(辛一)、欠資額、手續費、3.一」固封戳。


(圖15)為西式封貼郵資1元(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70.4.5日18時、淡水(辛)戳寄台中,另有藍色T密封戳。


(圖16)為中式封貼郵資1元(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71.1.25日15時、士林(辛)、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寄台北,另有紅色有框「T、封固、欠資
元」戳。


(圖17)為中式封貼郵資1元(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71.11.11日8時、埔里(辛)戳寄台北,另銷藍色有框「T、欠資額1元、手續費3元」戳,及藍色「封口封固之郵件依、規定應按信函類納費」戳。


(圖18、19)為西式封貼郵資1元(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71.12.21日17時、台中(辛11)戳寄新竹,另銷藍色有框「信口固封」戳,及藍色有框「T、新竹五支、欠資額、手續費、3.一」戳,有台灣新竹、71.12.23日11時、五支(甲)戳到達,背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新竹、71.12.23日15時、五支(甲)戳。


(圖20、21)為中式封貼郵資1元(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金門、71.12.X日8時、日新(代)戳寄新竹,另銷藍色有框「信口固封」戳,及藍色有框「T、新竹五支、欠資額、手續費、3.一」戳,有台灣新竹、72.1.4日11時、五支(甲)戳到達,背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新竹、72.1.6日11時、五支(甲)戳。


(圖22、23)為西式封貼郵資1元(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72.1.4日18時、木栅(辛)戳寄新竹,另銷藍色有框「信口固封」戳,及藍色有框「T、新竹五支、欠資額、手續費、3.一」戳,有台灣新竹、72.1.6日11時、五支(甲)戳到達,背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新竹、72.1.6日17時、五支(甲)戳。


(圖24)為中式封未貼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72.2.5日17時、台南(子24)戳寄台北,另銷藍色有框「T」密封應按信函納費戳。


(圖25)為中式封貼郵資1元(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72.10.13日15時、台北(辛二十二)戳寄當地,另銷藍色有框「T、台北(辛一)、欠資額、手續費、3.一」固封戳。


(圖26)為中式封貼郵資1元(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73.3.22日14時、士林(辛)戳寄台北,另銷紅色有框「T、封固、欠資
元」戳,背有台灣、73.3.22日23時、台北(子10)機戳到達。


(圖27)為中式封貼郵資1元(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南投、73.12.22日18時、四支(辛)戳寄台北,另銷藍色有框「T」封口固封、應按普通信函納費戳。


(圖28)為中式封貼郵資1元(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74.7.16日18時、台北(辛廿二)戳寄當地,另銷藍色有框「T、台北(辛一)、欠資額、手續費、3.一」固封戳。


(圖29)為中式封貼郵資1元(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74.8.8日20時、民雄(辛)機戳寄台北,另銷藍色有框「T、欠資額、
元、手續費、3元」戳(封上方有剪掉一部份而不完整),及藍色有框「封固郵件」戳。


(圖30)為中式封貼郵資1元(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75.3.1日17時、三義(辛)戳寄台北,另銷藍色T欠資戳及藍色「封口固封」戳。


(圖31)為中式封貼郵資1元(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77.2.2日8時、大甲(辛)戳寄台北,另銷藍色有框「T、欠資額、手續費、4.50元」,及藍色有框「封固郵件應作信函納費」戳,另有台灣、77.2.2日8時、大甲(辛2)機戳。


上項僅為個人所收集到的部份,除此之外應還有其他種類、式樣等不同存在,可見欠資郵品的分類、式樣、種類等,五花八門內涵豐富收集起來較為容易,也是甚多郵友選擇收集的對像及原因,有興趣的郵友還可参考,個人之前所寫多篇相關「欠資」郵文,均已刊登在個人部落格之上,歡迎郵友直接参考。


                                                   2010.11.10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東方郵報第318期內(2011.1.19日出版)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01477



民國83年欠資戳實錄(下)  --    夏大緯


                在個人的部落格內曾貼了『民國七十六年八月郵資調整後各地欠資戳實錄(上、下)2篇郵文,該2篇郵文原刊於78年版集郵彙報內(1989.6.30日出版)』,主要是介紹民國76.8.10日郵資調整後,台灣各地實寄使用的欠資戳實錄,另該2篇內所介紹的主要是「欠資戳」部份,而非完整實物郵品,原因除「欠資戳」才是主角外,此外由於實物郵品高達300多片,如果全部都完整呈現要佔不少篇幅,因此只以「欠資戳」本身來呈現,今後有時間重新整理後,將把此批明片掃描提供給郵友参考。


                多年前除收集了該批「民國七十六年八月郵資調整後各地欠資戳」郵品,後又在之後郵市拍賣中買入2批,民國83年的欠資戳實寄片,在民國76.8.10日郵資調整後,民國80.7.20日郵資再度調整,因此有郵友實寄做了一批,台灣各地實寄使用的欠資戳明片,至今也己事隔16年時間,其上所銷的郵戳、欠資戳等,是否至今還在使用?或己有更改?甚至早己停止使用了?因此特别掃描提供給郵友参考。



参考資料﹕個人之前所寫「民國七十六年八月郵資調整後各地

欠資戳實錄(上、下)


                                                      2010.11.19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01462

民國83年欠資戳實錄(上) --    夏大緯


               在個人的部落格內曾貼了『民國七十六年八月郵資調整後各地欠資戳實錄(上、下)2篇郵文,該2篇郵文原刊於78年版集郵彙報內(1989.6.30日出版)』,主要是介紹民國76.8.10日郵資調整後,台灣各地實寄使用的欠資戳實錄,另該2篇內所介紹的主要是「欠資戳」部份,而非完整實物郵品,原因除「欠資戳」才是主角外,此外由於實物郵品高達300多片,如果全部都完整呈現要佔不少篇幅,因此只以「欠資戳」本身來呈現,今後有時間重新整理後,將把此批明片掃描提供給郵友参考。


多年前除收集了該批「民國七十六年八月郵資調整後各地欠資戳」郵品,後又在之後郵市拍賣中買入2批,民國83年的欠資戳實寄片,在民國76.8.10日郵資調整後,民國80.7.20日郵資再度調整,因此有郵友實寄做了一批,台灣各地實寄使用的欠資戳明片,至今也己事隔16年時間,其上所銷的郵戳、欠資戳等,是否至今還在使用?或己有更改?甚至早己停止使用了?因此特别掃描提供給郵友参考。



参考資料﹕個人之前所寫「民國七十六年八月郵資調整後各地

欠資戳實錄(上、下)


                                                       2010.11.19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595778

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下)   --   夏大緯


                在之前郵文中分别介紹了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及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現再繼續介紹改版(紙張顏色更換的)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及其他相關的郵政單據給郵友参考﹕


           (圖1、2)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紙張顏色更換為綠色),收件人為勞工行政雜誌,郵件種類未註明、件數33件、欠資原因未註明,郵資共計231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231元,銷台北松山、89.1.3日10時、子1戳。


(圖3、4)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紙張顏色更換為綠色),收件人為勞工行政雜誌,郵件種類未註明、件數33件、欠資原因未註明,郵資共計231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231元,銷台北松山、89.3.30日10時、子1戳。


(圖5、6)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紙張顏色更換為綠色),收件人為勞工行政雜誌,郵件種類未註明、件數32件、欠資原因未註明,郵資共計224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224元,銷台北松山、89.8.3日10時、子1戳。


(圖7、8)為直式收取欠資(欠資兩字處劃銷,加蓋藍色「退回」字樣)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聯合升高中補習班,郵件種類註明為印刷品、件數2200件、欠資原因處加蓋藍色戳記,郵資共計2200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2200元,銷台灣、73.8.6日16時、台北(子22)戳,該單直接把欠資兩字劃銷,加蓋改為退回更為符合其使用方式。


(圖9、10)為直式收取欠資(欠資兩字處劃銷,加蓋藍色「退回」字樣)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聯合升高中補習班,郵件種類註明為印刷品、件數900件、欠資原因處加蓋藍色戳記,郵資共計900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900元,銷台灣、73.8.9日16時、台北(子22)戳。


(圖11、12)為直式收取欠資(欠資兩字處劃銷,加蓋藍色「退回」字樣)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聯合升高中補習班,郵件種類註明為印刷品、件數131件、欠資原因處加蓋藍色戳記,郵資共計131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131元,銷台灣、73.8.23日16時、台北(子22)戳。


(圖13、14、15)為中華民國郵政補收包裹資費存根,收件人為修車人雜誌,原寄局為北投、件數104件、退回費520元,銷北投、89.8.21日18時、X戳,背面另附交查未妥投清單,該單背面加貼欠資票共計520元,銷北投、89.8.22日18時、子戳。



(圖16、17、18)為中華民國郵政補收包裹資費存根,收件人為法鼓雜誌,原寄局為北投、件數180件、退回費315元,銷北投、89.8.24日11時、丁戳,背面另附封發清單,該單背面加貼欠資票共計315元,銷北投、89.8.25日11時、子戳,由上項2張單據可得知補收包裹資費也使用欠資票來代替,此種情況是常例?還是僅為北投郵局的例外?由於個人收集到的該類單據僅2張、且均是北投局所使用,無法多加跟其他局比對或探討,在此一併提供給郵友参考及解答。



                                                    2010.7.19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595701

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中)   --    夏大緯


               在上一篇郵文中介紹的是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現再介紹另一種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給郵友参考﹕


(圖1、2)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高雄第三信用合作社鼓山分社,郵件種類為印刷品、件數38件、欠資原因為補收印刷品退回郵資57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57元,銷台灣、76.8.24日18時、高雄(子三)戳,該單雖印刷註明為「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但欠資原因同上文中的「退回郵資」是相同的,並不是真正收取欠資費,另該單中間印有【以上共計應納資費57元X角,經如數照付用同額欠資郵票貼銷於相關郵件上(在「相關郵件上」此幾字處,另用藍色加蓋「本證明單背面」字樣),特此證明。】,如此同樣也可得知及証明跟上文中使用方式相同,同樣是用欠資票來代替繳納退回費,另在該單下方另印有【註﹕1.※欠資手續費按件計算,但因改投、改寄或退回向收件人或寄件人補收資費者,免納手續費。2.本單由經辦員用墨筆、鋼筆或原子筆填寫。】,如依照其註明的第1點說明,可得知如欠資片封的寄件人或收件人,如懂得利用或告知郵局其欠資片封改用「改投、改寄或退回向收件人或寄件人補收資費者,免納手續費」等方式,不知是否即符合上項方式可免納手續費?可見也確是可滋探討。


(圖3、4)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高雄第三信用合作社鼓山分社,郵件種類為印刷品、件數50件、欠資原因為補收印刷品退回郵資75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75元,銷台灣、76.11.2日18時、高雄(子三)戳。


(圖5、6)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佳音英語,郵件種類為印刷品、件數250件、欠資原因處加蓋藍色戳記、郵資500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500元,銷台灣台北、79.1.23日15時、古亭(子)戳。


(圖7、8)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佳音英語,郵件種類為印刷品、件數60件、欠資原因處加蓋藍色戳記、郵資120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120元,銷台灣台北、79.2.5日10時、古亭(子)戳。


(圖9、10)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佳音英語,郵件種類為印刷品、件數42件、欠資原因處加蓋藍色戳記、郵資94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94元,銷台灣台北、79.2.8日10時、古亭(子)戳。


(圖11、12)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佳音英語,郵件種類為印刷品、件數137件、欠資原因處加蓋藍色戳記、郵資274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274元,銷台灣台北、79.6.27日10時、古亭(子)戳。


(圖13、14)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佳音英語,郵件種類為印刷品、件數71件、欠資原因處加蓋藍色戳記、郵資142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142元,銷台灣台北、79.6.29日10時、古亭(子)戳。


(圖15、16)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三省堂,郵件種類為印刷品、件數1000件、欠資原因處未註明、郵資1000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1000元,銷台灣台北、80.3.11日10時、松北(子1)戳。


(圖17、18)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三省堂,郵件種類為印刷品、件數300件、欠資原因處未註明、郵資300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300元,銷台灣台北、80.5.6日10時、松北(子1)戳。


(圖19、20)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三省堂,郵件種類為印刷品、件數1000件、欠資原因處未註明、郵資1000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1000元,銷台灣台北、80.7.19日10時、松北(子1)戳。


(圖21、22)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文建會,郵件種類為印刷品、件數4件、欠資原因處加蓋藍色戳記、郵資95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95元,銷台灣台北、82.1.6日10時、古亭(子)戳。


(圖23、24)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文建會,郵件種類為印刷品、件數6件、欠資原因處加蓋藍色戳記、郵資210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210元,銷台灣台北、82.1.7日10時、古亭(子)戳。


(圖25、26)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文建會,郵件種類為印刷品、件數2件、欠資原因處加蓋藍色戳記、郵資40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40元,銷台灣台北、82.1.7日15時、古亭(子)戳。


(圖27、28)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文建會,郵件種類為印刷品、件數3件、欠資原因處加蓋藍色戳記、郵資47.5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47.5元,銷台灣台北、82.1.9日10時、古亭(子)戳。


(圖29、30)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文建會,郵件種類為印刷品、件數3件、欠資原因處加蓋藍色戳記、郵資47.5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47.5元,銷台灣台北、82.1.12日10時、古亭(子)戳。


(圖31、32)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文建會,郵件種類為印刷品、件數3件、欠資原因處加蓋藍色戳記、郵資80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80元,銷台灣台北、82.1.15日10時、古亭(子)戳。


(圖33、34)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文建會,郵件種類為印刷品、件數2件、欠資原因處加蓋藍色戳記、郵資70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70元,銷台灣台北、82.2.8日15時、古亭(子)戳。


(圖35、36)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中華民國海洋遊艇協會,郵件種類為印刷品、件數6件、欠資原因處加蓋補收印刷品退回郵資、郵資21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21元,銷台灣、82.3.17日18時、高雄(子3)戳。


(圖37、38)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生產力,郵件種類為印刷品、件數14件、欠資原因處未註明、郵資490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490元,銷台灣台北、83.9.8日10時、松山(子1)戳。


(圖39、40)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生產力,郵件種類為印刷品、件數353件、欠資原因處未註明、郵資1670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1670元,銷台灣台北、83.9.8日10時、松山(子1)戳。


(圖41、42)為直式收取欠資郵件資費證明單,收件人為海洋遊艇雜誌,郵件種類為印刷品、件數4件、欠資原因處加蓋補收印刷品退回郵資、郵資21元,該單背面貼欠資票共計21元,銷台灣、83.10.13日18時、高雄(子3)戳。


                                                   2010.7.19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594857



補收郵資證明單(上)   --    夏大緯


                個人之前陸續寫了幾篇有關各種欠資封的郵文,其中提及【到67.10.5日郵局才另有規定,除欠資金額之外、還需另外收取手續費3元,但如此一來除收信人常拒收外,連退回寄信人也有人拒收(之前也為文介紹過),如此大費周章、兩面不討好、各項人事成本是否划得來等問題,在執行過程中相信郵局人員早就有深切的體認,到76.8.10日郵資再次調漲後,欠資手續費也由3元調整為4.5元,手續費越來越高只是表面,收不收得到又是另外一回事,要收到需付出多少成本、精神、時間又是一回事,相信郵局也盤算過利弊得失,繼續維持表面假像規則照舊,但不會真正去執行並收費。因此近20年郵局對欠資郵品,大致都採取不罰不收的作業方式(頂多在片封上加蓋一個T欠資戳,但不會貼欠資票、也不會親自到府收取欠資費,除非有特殊原因或極極少數的例外),如此也就没有所謂欠資費多少、手續費多少的問題(雖然郵政規章還是有相關規定,但恐只有極少數郵局還在實施及執行,且大多也是應郵友的要求才配合實施的)。】。


如同上項的介紹可得知,近20年來郵局真正還在使用欠資票的最大主因,和使用欠資票最多之處,應是使用在「補收郵資證明單」之上,而該單除極少數也使用在欠資郵品之上【個人多年之前也曾嚐試做欠資片封,即曾收到此種證明單,似乎也証明在近10多年,就算郵局真正要補收所謂欠資費,也己是開此種證明單方式來收取,而不是把欠資票直接貼在片封之上使用(會直接貼在片封之上且在正面,多少都是受人為因素影響才形成的),且收取的只是欠資差額,並没有收所謂欠資手續費之事(此點可能也是怕寄信人、收信人拒收,另有郵局自行規定的原因,似乎也可比照同樣可免收手續費,將在下一篇郵文中會談及),當然郵友可能對此結果不以為然或是各局對處理欠資郵品的方式各有不同也有可能,但這確實存在且是個人之前親自遇到的,今後將再陸續為文介紹及探討】,此外該單真正大量使用及消耗掉欠資票的因素,乃是收取「退回費」才是該單的真正用途,由此也可得知所謂欠資費、欠資手續費,只是公文上聊備一格的樣本而己,真實情況可說是並不存在的。


(圖1)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南聯公司,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33件、退回費66元,單據右邊貼欠資票共計66元,銷台灣、73.7.2日9時、鳳山(辛)戳,單據下方印刷「附註﹕本單補收之郵資,己以同額欠資郵票貼銷於相關函件封面上。」,証明是以欠資票做為補收之郵資,而所謂補收之郵資其實是退回費,跟欠資其實是没有什麼關連性的,此類單據的大量消耗欠資票,才是欠資票真正還存在及大量使用之原因所在。


(圖2)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南聯公司,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14件、退回費28元,單據右邊貼欠資票共計28元,銷台灣、73.7.7日10時、鳳山(子)戳。


(圖3)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南聯公司,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15件、退回費30元,單據右邊貼欠資票共計30元,銷台灣、73.9.25日10時、鳳山(子)戳。


(圖4)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南聯公司,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3件、退回費6元,單據右邊貼欠資票共計6元,銷台灣、74.9.22日10時、鳳山(子)戳。


(圖5、6)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台英社,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19件、退回費210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210元,銷台灣台北、82.4.7日10時、大安(子2)戳。


(圖7、8)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台英社,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18件、退回費180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180元,銷台灣台北、82.5.21日10時、大安(子2)戳。


(圖9、10)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台英社,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22件、退回費230元,單據正、背面共貼欠資票共計230元,銷台灣台北、82.6.7日10時、大安(子2)戳。


(圖11、12)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台英社,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28件、退回費450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450元,銷台灣台北、82.11.8日10時、大安(子2)戳。


(圖13、14)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台英社,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32件、退回費300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300元,銷台灣台北、82.11.22日10時、大安(子2)戳。


(圖15、16)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台英社,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21件、退回費360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360元,銷台灣台北、82.11.29日10時、大安(子2)戳。


(圖17、18)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中國生產力中心,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140件、退回費490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490元,銷台灣、82.12.2日17時、台中(子1)戳。


(圖19、20)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中國生產力中心,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116件、退回費406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406元,銷台灣、82.12.16日17時、台中(子1)戳。


(圖21、22)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中國生產力中心,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173件、退回費860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860元,銷台灣、83.9.1日17時、台中(子1)戳。


(圖23、24)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中國生產力中心,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135件、退回費245元(該單計算錯誤,少算350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245元,銷台灣、83.9.8日17時、台中(子1)戳。


(圖25、26)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中國生產力中心,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109件、退回費413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413元,銷台灣、83.9.15日10時、台中(子1)戳。


(圖27、28)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中國生產力中心,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119件、退回費416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416元,銷台灣、83.12.1日17時、台中(子1)戳。


(圖29、30)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衛生教育協會,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29件、退回費290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290元,銷台北大安、85.12.30日11時、子2戳。


(圖31、32)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未註明,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18件、退回費63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63元,銷台中北屯、86.6.24日16時、戊戳。


(圖33、34)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未註明,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24件、退回費84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84元,銷台中北屯、86.6.30日16時、戊戳。


(圖35、36)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未註明,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30件、退回費105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105元,銷台中北屯、86.8.5日16時、戊戳。


(圖37、38)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未註明,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27件、退回費94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94元,銷台中北屯、87.3.17日10時、戊戳。


                                                      2010.7.18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594857



補收郵資證明單(上)   --    夏大緯


                個人之前陸續寫了幾篇有關各種欠資封的郵文,其中提及【到67.10.5日郵局才另有規定,除欠資金額之外、還需另外收取手續費3元,但如此一來除收信人常拒收外,連退回寄信人也有人拒收(之前也為文介紹過),如此大費周章、兩面不討好、各項人事成本是否划得來等問題,在執行過程中相信郵局人員早就有深切的體認,到76.8.10日郵資再次調漲後,欠資手續費也由3元調整為4.5元,手續費越來越高只是表面,收不收得到又是另外一回事,要收到需付出多少成本、精神、時間又是一回事,相信郵局也盤算過利弊得失,繼續維持表面假像規則照舊,但不會真正去執行並收費。因此近20年郵局對欠資郵品,大致都採取不罰不收的作業方式(頂多在片封上加蓋一個T欠資戳,但不會貼欠資票、也不會親自到府收取欠資費,除非有特殊原因或極極少數的例外),如此也就没有所謂欠資費多少、手續費多少的問題(雖然郵政規章還是有相關規定,但恐只有極少數郵局還在實施及執行,且大多也是應郵友的要求才配合實施的)。】。


如同上項的介紹可得知,近20年來郵局真正還在使用欠資票的最大主因,和使用欠資票最多之處,應是使用在「補收郵資證明單」之上,而該單除極少數也使用在欠資郵品之上【個人多年之前也曾嚐試做欠資片封,即曾收到此種證明單,似乎也証明在近10多年,就算郵局真正要補收所謂欠資費,也己是開此種證明單方式來收取,而不是把欠資票直接貼在片封之上使用(會直接貼在片封之上且在正面,多少都是受人為因素影響才形成的),且收取的只是欠資差額,並没有收所謂欠資手續費之事(此點可能也是怕寄信人、收信人拒收,另有郵局自行規定的原因,似乎也可比照同樣可免收手續費,將在下一篇郵文中會談及),當然郵友可能對此結果不以為然或是各局對處理欠資郵品的方式各有不同也有可能,但這確實存在且是個人之前親自遇到的,今後將再陸續為文介紹及探討】,此外該單真正大量使用及消耗掉欠資票的因素,乃是收取「退回費」才是該單的真正用途,由此也可得知所謂欠資費、欠資手續費,只是公文上聊備一格的樣本而己,真實情況可說是並不存在的。


(圖1)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南聯公司,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33件、退回費66元,單據右邊貼欠資票共計66元,銷台灣、73.7.2日9時、鳳山(辛)戳,單據下方印刷「附註﹕本單補收之郵資,己以同額欠資郵票貼銷於相關函件封面上。」,証明是以欠資票做為補收之郵資,而所謂補收之郵資其實是退回費,跟欠資其實是没有什麼關連性的,此類單據的大量消耗欠資票,才是欠資票真正還存在及大量使用之原因所在。


(圖2)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南聯公司,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14件、退回費28元,單據右邊貼欠資票共計28元,銷台灣、73.7.7日10時、鳳山(子)戳。


(圖3)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南聯公司,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15件、退回費30元,單據右邊貼欠資票共計30元,銷台灣、73.9.25日10時、鳳山(子)戳。


(圖4)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南聯公司,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3件、退回費6元,單據右邊貼欠資票共計6元,銷台灣、74.9.22日10時、鳳山(子)戳。


(圖5、6)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台英社,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19件、退回費210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210元,銷台灣台北、82.4.7日10時、大安(子2)戳。


(圖7、8)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台英社,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18件、退回費180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180元,銷台灣台北、82.5.21日10時、大安(子2)戳。


(圖9、10)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台英社,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22件、退回費230元,單據正、背面共貼欠資票共計230元,銷台灣台北、82.6.7日10時、大安(子2)戳。


(圖11、12)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台英社,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28件、退回費450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450元,銷台灣台北、82.11.8日10時、大安(子2)戳。


(圖13、14)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台英社,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32件、退回費300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300元,銷台灣台北、82.11.22日10時、大安(子2)戳。


(圖15、16)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台英社,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21件、退回費360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360元,銷台灣台北、82.11.29日10時、大安(子2)戳。


(圖17、18)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中國生產力中心,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140件、退回費490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490元,銷台灣、82.12.2日17時、台中(子1)戳。


(圖19、20)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中國生產力中心,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116件、退回費406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406元,銷台灣、82.12.16日17時、台中(子1)戳。


(圖21、22)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中國生產力中心,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173件、退回費860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860元,銷台灣、83.9.1日17時、台中(子1)戳。


(圖23、24)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中國生產力中心,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135件、退回費245元(該單計算錯誤,少算350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245元,銷台灣、83.9.8日17時、台中(子1)戳。


(圖25、26)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中國生產力中心,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109件、退回費413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413元,銷台灣、83.9.15日10時、台中(子1)戳。


(圖27、28)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中國生產力中心,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119件、退回費416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416元,銷台灣、83.12.1日17時、台中(子1)戳。


(圖29、30)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為衛生教育協會,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29件、退回費290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290元,銷台北大安、85.12.30日11時、子2戳。


(圖31、32)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未註明,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18件、退回費63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63元,銷台中北屯、86.6.24日16時、戊戳。


(圖33、34)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未註明,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24件、退回費84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84元,銷台中北屯、86.6.30日16時、戊戳。


(圖35、36)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未註明,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30件、退回費105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105元,銷台中北屯、86.8.5日16時、戊戳。


(圖37、38)為橫式補收郵資證明單,收件人未註明,函件類别為印刷物、件數27件、退回費94元,單據背面貼欠資票共計94元,銷台中北屯、87.3.17日10時、戊戳。


                                                      2010.7.18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594327

寄件人拒收欠資封     --   夏大緯


                在個人之前所寫數篇相關欠資封郵文中,曾提到欠資封遇到收件人拒收、地址不詳或不對等情況時,欲退回給寄件人,但寄件人也拒收、或不承認等情況,郵局還是收不到欠資費等於白做工、還倒貼己貼好的欠資費,此類欠資封確是存在個人也有收藏,因此這次就來介紹此類欠資封。


         (圖1、2)為中式封未貼郵票,當時信函國內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5.9.12日20時台中(辛2)戳、「T欠資戳」寄當地,背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65.9.14日9時台中(子一)戳後投交收信人,封面有14及15日2次投遞手寫註明「不在」字樣,後又手寫註明「拒收」並送交招領,後銷「招領逾期退回」戳及手型退回戳,並把正面「拒收」兩字劃銷、背面欠資票另銷「此票作廢」戳後退回寄件人,正面另銷蓋「65.9.20」字樣、及「寄件人拒收」字樣,可得知寄件人也拒收,最後應是成為死信處理了。
         
         


(圖3、4)為中式封未貼郵票,當時信函國內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5.9.18日11時台中(辛2)戳(在右上角處被剪掉一半,但由背面郵戳可推算出來)、「T欠資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5.9.19日10時台北(7)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到達,背另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台北65.9.20日10時七支(子2)戳後投交收信人,封面另手寫註明「不在招領」及「己發招領單」戳,後再銷「招領逾期退回」戳,並把背面欠資票銷蓋「郵票己作廢」戳後退回寄件人,正面另銷蓋「65.9.21」字樣、及「寄件人拒收」戳,可得知寄件人也拒收,背面另見有台中(子一)1976.10.2日9時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最後做為死信處理了。
            
            


(圖5、6)為中式封未貼郵票,當時信函國內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5.10.9日19時後龍(辛)戳、「T欠資戳」寄通霄,背有台灣65.10.10日8時通霄(子)到達戳,正面右下角另加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65.10.10日10時通霄(甲)後投交收信人,另有台灣通霄65.10.12日16時白西(代甲)戳到達,後銷蓋手型退回戳、註明原址查無此人,並把欠資票銷蓋「此票作廢」戳後退回寄件人,背面另見有「65.10.13」字樣及台灣65.10.13日9時後龍(甲)到達戳,再投交寄件人,正面另見手寫註明「寄件拒收」字樣,可得知寄件人也拒收,最後做為死信處理了。
               
               


(圖7、8)為中式封未貼郵票,當時信函國內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5.11.30日18時九如(辛)戳、「T欠資戳」寄高雄,背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65.12.1日10時高雄(子一)戳後投交收信人,後手寫註明「無此人12/2」字樣,另加蓋手型退回戳,並把背面的欠資票加蓋「此票作廢」戳後退回寄件人,背有台灣65.12.4日13時九如(辛)戳到達,另在正面右下角處加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65.12.5日9時九如(辛)戳後投交寄件人,後手寫註明「退回欠資拒收5/12」字樣、及手寫註明「招領5/12」字樣,其下另銷台灣65.12.5日12時九如(辛)戳,並把正面右下角處的欠資票加蓋「此票作廢」,最後做為死信處理了,該封極為特殊之處就是郵遞過程相當清楚,並且兩地均同時按照規定加貼使用了欠資票,但均無法投交或退回,最後欠資票均被作廢没有收到一毛錢,不但白做工還損失了8元欠資票,可算是經典的欠資封案例,相信也因而促始郵局重視欠資費的收取吃力不討好、成本不符經濟效益等,至今雖表面維持規定並未廢除欠資費的收取,但其實早己不再收取欠資費了。
               
                 


(圖9、10)為中式封未貼郵票,當時信函國內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7日19時潭子(辛)戳、「T欠資戳」寄台中,背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66.3.8日9時台中(子二)戳後投交收信人,後手寫「不在9/3」字樣送交招領,另加蓋「招領逾期退回」戳、並把背面欠資票加蓋「此票作廢」戳,後在正面加蓋「66.3.11」章及手型退回戳,重新投交寄件人,有台中船井公司66.3.30日張季全小章及手寫註明「寄件人拒收」字樣,最後做為死信處理了。
               
                 


(圖11、12)為中式封貼1元郵票,當時信函國內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6.1日19時基隆(辛1)戳、「T欠資戳」寄當地,正面有蓋益世廣播公司收發章及手寫註明「2/6拒收」字樣,另蓋收件人拒收退回戳,背貼欠資票伍角4枚,銷台灣66.6.4日12時基隆(子二)戳後投交寄信人,正面左下處手寫註明「拒收」及「退回拒收死信」字樣,基隆局把背面欠資票加蓋「此票註銷」戳,最後做為死信處理了。
               
                 


(圖13、14)為中式封貼1元郵票,當時信函國內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7.23日11時頭份(辛)戳、「T欠資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6.7.24日10時台北(子)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到達,正面有「欠資郵件拒收」戳及「退回原寄局、稽查、102」戳,背有台灣台北66.7.25日15時三十六支(子)戳退回,另有台灣66.7.26日8時頭份(辛)戳,及加貼欠資票2元1枚,銷台灣66.7.26日8時頭份(辛)戳後投交寄件人,正面有手寫註明「寄件人拒收」字樣,頭份局把背面欠資票加蓋「此票作廢」戳,最後做為死信處理了。
              
               


(圖15、16)為中式封銷1977.7.25日台南郵資機戳寄當地,正面有手寫註明「拒收27/7」字樣,另銷收件人拒收手型退回戳,背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66.7.27日10時台南(子1)戳後投交寄件人,正面有66.7.28日台南市稅捐稽征處收文章,及「寄件人拒收」戳退回,台南局把背面欠資票加蓋「註銷」戳,另在正面加蓋「無法退回」戳,最後做為死信處理了。
               
                 


(圖17、18)為中式封未貼郵票,當時信函國內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12.21日20時台中(辛2)戳、「T欠資戳」寄當地,正面手寫註明「無此巷」,另加蓋手型退回戳退回,背加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66.12.25日10時台中(子二)戳後投交寄件人,正面左下角有「寄件人拒收」戳,台中局把背面欠資票加蓋「此票作廢」戳,最後做為死信處理了。
                 
                 


(圖19、20)為中式封未貼郵票,當時信函國內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12.23日20時台中(辛2)戳、「T欠資戳」寄當地,正面手寫註明「無此号」,另加蓋手型退回戳退回,背加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66.12.25日10時台中(子二)戳後投交寄件人,正面左下角有「寄件人拒收」戳,台中局把背面欠資票加蓋「此票作廢」戳,最後做為死信處理了。
               
               


(圖21、22)為中式封貼1元郵票,當時信函國內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12.24日17時台中(辛)百年郵展機宣戳寄當地,正面手寫註明「無此人」,另加蓋手型退回戳退回,背加貼欠資票2元1枚,銷台灣66.12.28日10時台中(子二)戳後投交寄件人,正面左下角有「寄件人拒收」戳,台中局把背面欠資票加蓋「此票作廢」戳,最後做為死信處理了。
               
               


由上項的介紹可得知「寄件人拒收」確是存在,且恐佔有相當多的比率,因此連郵局都準備好「寄件人拒收」戳可隨時銷蓋,也可見連寄件人都不願意多付担欠資費而拒收,影響所及收取欠資費成效不彰,而停收也是遲早之事,就不足以奇怪了。


                                       2010.2.4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高雄縣郵藝學會會刊第21期(2010年5月出版)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593510

超重實寄欠資封   --   夏大緯


               手機、電腦、傳真機的普及大衆化,目前還會寄信的民衆有多少?尤其是一般平信,相信目前民衆都大多不會再寄了,會還在使用的恐只剩下寄廣告單、宣傳文件等,而民衆還會使用的應是掛號、快遞等,一些必須及無法取代的郵件,此外即是商家或公家機關,有其生意或業務上的需求而不得不使用,因此會產生自然欠資郵品的機率更是微乎其微,而在較早期會產生欠資的郵品中,可發現以超重而欠資的實寄封也並不多見,主要應是當時郵政人員檢查較嚴格才會產生,一般民衆對信件重量的限制,是以多少為一單位應並不是很清楚,再加上會超重的機率並不高(除非是熱戀中的情侶或是父母對在外兒女的家書較有可能),而民衆家中會有磅秤者應也不多,因此偶有超重才會產生超重欠資封。


            (圖1)為中式封貼世界反共聯盟成立紀念票1元,銷台灣五六年十月九日九時鳳山(辛二)戳寄花蓮,當時信函國內郵資為1元郵資符合,但計費標準是每重20公克為1元,該封銷「T欠資」戳、下用紅筆註明為「23g」,超過3g因此欠資,背貼欠資票1元2枚,銷台灣五六年十月十日十八時花蓮(子)戳及花蓮不清楚到達戳。


(圖2)為中式封貼中山樓1元票,銷台灣五九年七月廿七日廿一時台北(辛二十三)戳寄台北,當時信函國內郵資為1元郵資符合,但計費標準是每重20公克為1元,在郵票下另用紅筆寫「50g」字樣,下另銷蓋「超重」戳及「T欠資、4元」戳,超過30g因此欠資、且欠資費也因而加到4元,背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台北五九年七月廿八日十四時十二支(子)戳。


(圖3)為中式封貼中山樓1元票,銷屏東戳不清楚(由背面郵戳可得知是60年)寄台北,當時信函國內郵資為1元郵資符合,但計費標準是每重20公克為1元,該封銷「T欠資」戳、內用紅筆註明為「34g」,下另銷蓋「過重」戳,超過14g因此欠資,背貼欠資票1元2枚,銷台灣60.9.21日17時台北(子五)戳,不知是何原因可能是欠資拒收,正面另有紅筆手寫「欠資、招領」字樣。


(圖4)為中式封貼九項建設2元票(剪去一半),銷北港(辛)戳不清楚(由背面郵戳可得知是65年)寄台北縣汐止,當時信函國內郵資為2元郵資符合,但計費標準是每重20公克為2元,該封銷「T欠資、帶過重兩字」戳,背有台灣65.10.19日8時汐止(辛)到達戳,因地址不對銷方型「退回北港局、(四)查無此地址」戳退回北港,背有台灣65.10.20日10時北港(子)到達戳,並加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65.10.20日10時北港(戊)戳,重新寄出後正面紅筆註明「查無此号」字樣及紅筆註明「10月21日招領过期」字樣,由北港郵局銷「北港郵局、手型退回」戳退回汐止,並把背面欠資票加蓋「註銷」兩字作廢,退回汐止後同樣無法投交,最後用紅筆把「北港郵局、手型退回」戳劃銷,另紅筆註明「退無著枱、65.11.27日」字樣,前後歴時大約1個月時間,最後成為送不出去的死信。


(圖5)為為中式封貼九項建設2元票,銷台灣65.10.22日11時台北(辛43)戳寄彰化,當時信函國內郵資為2元郵資符合,但計費標準是每重20公克為2元,該封原寄人在寄信時,在郵票右邊手寫「30g、印刷品」字樣,但郵局在右側加蓋「封固應作信函交寄」戳不與承認,另銷「T欠資、4元、台北辛」戳、紅筆寫「超重」字樣,到達彰化後在信封中下處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65.10.23日9時彰化(子)戳,後投遞2次有手寫「不在、10月23日」字樣及手寫「招領」字樣,後再加蓋「招領逾期退回寄件人」、「退回台北局、招領逾期未領」戳,並把欠資票加蓋「此票作廢」戳,然後銷台灣65.11.4日22時彰化(辛1)戳退回台北,到達台北後郵局在信封的右上角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台北65.11.7日12時三十六支(子)戳,再重新退回寄信人,但不知是什麽原因無法退回,再次手寫「招領」字樣,並把右上角欠資票蓋上「此票作廢」戳,招領期限到後蓋上「退回無著組」戳成為死信,整封信郵戳、郵路均可考,並均銷在信封正面較為難得,尤其兩地均貼欠資票但又作廢,忙了半天白作工還損失了8元欠資票。
            


(圖6)為中式封貼九項建設2元票,銷台灣66.2.5日9時大林(辛一)戳寄高雄,當時信函國內郵資為2元郵資符合,但計費標準是每重20公克為2元,該封在中上處用紅筆寫「52g、8元」字樣、另銷「T欠資」戳,背貼欠資票1元、2元、5元各1枚,銷台灣65.2.6日10時高雄(子)戳,後2月7日及8日2次投遞,手寫註明「不在」、另手寫註明「招領」,後蓋「招領逾期退回原處」戳,封下中間有「66.2.9日」字樣,並把背面欠資票加蓋「此票作廢」字樣退回,後因寄信人没有寫地址,在信封正面左下加蓋「寄件人地址姓名欠詳無法查投」戳,最後應是送交無著組處理了。


(圖7)為中式封貼九項建設2元票,銷台灣66.5.4日15時北港(辛)戳寄斗六,當時信函國內郵資為2元郵資符合,但計費標準是每重20公克為2元,該封在中上處銷「T欠資帶過重兩字」戳,背面下方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66.5.5日9時斗六(辛)戳,收件人拒收手寫「欠資拒收」字樣,郵局銷「欠資拒收退回」戳,並把背面欠資票加蓋「註銷」戳退回,背有台灣66.5.7日10時北港(子)到達戳,並在背面上方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66.5.7日10時北港(戊)戳,寄件人只寫姓名恐無法退回改為招領,有手寫「招領」字樣,後銷「招領逾期退回」戳,並把背面上方的欠資票加蓋「註銷」字樣作廢,最後手寫「退無著枱」字樣成為死信,同樣兩地均貼欠資票但又作廢,忙了半天白作工還損失了8元欠資票,(圖6及7)兩封歴經滄桑品相較差,原本想剔除在外不介紹,但原貌會如此差應跟其信內裝太重有關,(圖6)為52g超重甚多、(圖7)雖未註明重量,但寄件人在郵票下方手寫註明「稿紙在內」想必也不輕,信封下方還被郵局貼上一段「代封膠帶」保護,可見經過多次來回投遞、退回,造成信封破損、汚痕等算是一種忠實的呈現,另如(圖7)欠資票上所銷的圓型「註銷」戳、大型有框「註銷」戳,也極特殊少見正好同在一封上使用,為留存資料及提供給郵友参考,還是一併介紹了。


(圖8)為中式封貼莊敬自強1元票2枚,銷台灣66.5.13日20時鳳山(辛)戳寄高雄,當時信函國內郵資為2元郵資符合,但計費標準是不逾20公克為2元(66.2.16日開始修正為不逾20公克),該封左上角藍筆書寫「25g」字樣,因此蓋上「T欠資」戳及「T欠資帶逾重兩字、4元」戳,到高雄後有「高雄縣政府行政室、66.5.14日」收文章,另銷「欠資拒收」戳退回鳳山,在封左上處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65.5.15日10時鳳山(子)戳,再重新寄回高雄(因欠資票没有被註銷或作廢字樣,應是補繳欠資費後就再寄出),到達高雄後不知何故收信人未收,銷「招領逾期退回、66.5.26日」字樣再退回了。
                     


(圖9)為中式封貼九項建設2元票,銷台灣66.6.7日21時台北(辛廿三)戳寄高雄,當時信函國內郵資為2元郵資符合,但計費標準是不逾20公克為2元,該封在右上角處用紅筆書寫「24g、4元」字樣及「T欠資、台北辛」戳,其下另蓋「超重」戳,背面中間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66.6.8日22時高雄(子一)戳,後6月9日及10日2次投遞均手寫註明「不在」字樣,再手寫「退回未寫姓名無法收取、66.6.11日」字樣及手寫「招領」字樣,後加蓋「招領逾期退回原處」戳,並把背面欠資票加蓋「此票作廢」戳退回,背有台灣66.6.22日16時台北戳不太清楚,另在背面右上角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台北66.6.24日10時七十支(辛一)戳重新寄出,但因未寫寄信人姓名再次招領,招領到期後銷「招領逾期」不清楚戳及「無法退回」戳,把背面的欠資票銷蓋「此票作廢」戳後,最後應還是送交無着組去處理了,同樣兩地均貼欠資票但又作廢,忙了半天白作工還損失了8元欠資票。


(圖10)為中式封貼中國郵票發行百年紀念票2元,銷台灣67.3.8日18時台北(辛廿三)戳寄台北縣三重,當時信函國內郵資為2元郵資符合,但計費標準是不逾20公克為2元,該封銷「T欠資、台北辛」戳及「超重」戳,背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台北67.3.11日10時X支(子2)戳,因收件人拒收加蓋紅色「拒收」戳及「手型退回」戳,另把背面欠資票銷「郵票已作廢」戳後招領有手寫「招領」兩字,後加蓋「67.3.12日、己發招領單、招領逾期退回」戳,但不知是否退回原寄件人就無從查証了。


(圖11)為中式封貼松竹梅1元票2枚,銷台灣76.10.6日10時路竹(辛)機戳寄台北,當時信函國內郵資在76.8.10日剛由2元調漲為3元,因此郵資不足差1元,路竹郵局銷「T欠資、1.超重2.密封3.其他4.金額$」戳,T欠資戳內帶有「超重」字樣者,頗特殊少見因此一併介紹給郵友参考,該封雖蓋T欠資戳但並未貼欠資票,原因之一是剛調漲郵資有緩衝期,原因之二應也是最主要的,個人所見在民國76年之後,郵局己甚少再貼欠資票並補收欠資費了。
                        


由上項介紹可得知,超重欠資封其補收欠資費,也只是按照其超過的單位郵資來計算,如原本20g郵資2元、超重不到一單位(20g),應該是郵資4元才對,欠資費就收4元,而超重超過二單位或更多,則欠資費也就按倍數來計算,此種計算方式相當合理,等於是寄信人如超重,其原本所貼的郵資就浪費了不算,其實也没浪費,郵局收信並處理超重問題,等同寄信人付了第一段寄出郵資,之後第二段需付正確郵資才能重新上路,因此第二段以欠資費來收取正確郵資而己,直到67.10.5日郵局才另有規定,除欠資金額之外、還需另外收取手續費3元,但如此一來除收信人常拒收外,連退回寄信人也有人拒收(個人收藏的實寄封中確是有存在,今後將陸續為文介紹),如此大費周章、兩面不討好、各項人事成本是否划得來等問題,在執行過程中相信郵局人員早就有深切的體認,到76.8.10日郵資再次調漲後,欠資手續費也由3元調整為4.5元,手續費越來越高只是表面,收不收得到又是另外一回事,要收到需付出多少成本、精神、時間又是一回事,相信郵局也盤算過利弊得失,繼續維持表面假像規則照舊,但不會真正去執行並收費。


                                                    2009.12.18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寶島郵訊第290期(2010.3.31日出版)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590231

污損實寄欠資封   --   夏大緯


               目前會寄平信的人相信不多,甚至可說罕少,打電話、E–MAIL、MSN即可,還會去郵局寄的大致只剩掛號,公私兩方面都還有此需求暫時不會停止,連郵商都說目前收舊票收到的大都是掛號郵資,平信郵資反而是奇貨可居了,而寄掛號會欠資的機率照理是不太可能,因此近幾年會自然產生欠資郵品的機率相形就更低了,而較早期會欠資的原因種類很多,其中之一即是所貼的郵票汚損或黏貼己使用過的舊票而形成欠資,此次即介紹因此種情況而形成的欠資封。


             (圖1)為中式封貼九項建設2元票(髒污)郵資符合,該2元票被用藍筆圈起來,其下銷台灣66.3.29日20時桃園(辛1)戳,右上角銷T欠資戳寄台北,背有台灣66.3.30日8時台北(子)請用標準信封、請寫郵遞區號機宣戳到達,另加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66.3.30日16時台北(X不清楚)戳,因地址不對正面另寫有「試143巷」、「無此巷」及稽查等小戳,退回桃園背有台灣66.4.4日10時桃園(辛1)到達戳,因没有寫寄信地址最後應成為死信處理。


(圖2)為中式封貼九項建設2元票(己使用舊票)郵資符合,銷台灣66.12.31日16時北港(辛)戳,銷完後發現錯誤另用藍筆把2元票圈起來,另在右上再銷一個台灣66.12.31日16時北港(辛)戳,並在其下銷T欠資戳寄台北,背面無到達戳也没貼欠資票,收信人為台灣電視公司的沛小嵐小姐,也就是電影「海角七號」中演男主角阿嘉媽媽的那一位,在當年她還是一位小演員並不有名,我當時被公司派去,執行幫「周日劇場」製作人發通告及管財務,因她相當敬業及配合,有機會都會經常安排她上該節目演出,一晃眼此己是30年前的事了。
  


(圖3)為西式封貼九項建設2元票(髒污且己使用過)郵資符合,另在其下銷台灣68.9.5日17時台北(子10)戳,右上銷台北子(二)T欠資戳寄台北,背面無到達戳也没貼欠資票。
  


(圖4)為中式封貼國旗2元票(髒污)郵資符合,銷台灣72.8.12日13時中壢(辛)戳,另在其上銷T欠資戳寄台北,背有台北(子)72.8.13日10時第七支機戳到達,該封是寄中國廣播公司「幸福家庭」節目收,該節目在播出前籌劃了三個月時間,期間並跟同事、朋友合夥,正式開了一間傳播公司,如此才能出面交涉開節目、拉廣告等事宜,當時年青有衝勁、勤動腦,由寫節目企劃書、到幫廣告商寫廣告稿,都是大家合作或各别分工同時進行,相當順利在民國70年(1981年)1月1日開始播出,由我們公司製作及承包全部廣告費用,後大約是2年多左右時間,因節目己上軌道大家都較不再管事,而我是最大股東無法不管,而拆夥改成自己全部獨資經營,並由太太來接手負責各項事情我從旁協助,該節目是一個相當長壽的節目,一直做到民國88年(1999年)9月底才結束。


(圖5)為中式封貼國旗1元票(破損)當印刷品交寄,但應為平信郵資差1元,在其下銷台灣72.10.21日17時台北(子10)戳,另在中上處銷台北子(一)T欠資戳寄台北,背面無到達戳也没貼欠資票。
  


(圖6)為中式封貼國旗2元票(己使用舊票)郵資符合,在其下銷台灣73.10.12日9時布袋(辛)戳,右上中間銷T欠資戳寄台北,背有台灣73.10.13日9時布袋(子)戳及台灣73.10.14日15時台北(子二)機戳到達。
  
   


(圖7)為中式封貼國旗5元票(髒污)當限時交寄,郵資超過2元,該5元票四周被用紅筆劃線未銷戳,在其下銷台灣73.10.20日15時木栅(庚)戳,右上中間銷T欠資戳寄台北,背有台灣73.10.20日17時台北(庚2)機戳到達。
   
   


(圖8)為中式封貼國旗2元票(微污)郵資符合,該2元票被用藍筆在四周圈起來,在右上處銷台灣74.5.30日20時彰化(辛1)戳,其下銷T欠資戳寄台北,背面無到達戳也没貼欠資票。
   


(圖9)為中式封貼國旗2元票(己使用舊票)郵資符合,該2元票被用藍筆在四周圈起來,在其下銷台灣74.12.9日19時北斗(辛)戳,其上銷T欠資戳寄台北,背面無到達戳也没貼欠資票。
   


(圖10)為中式封貼國旗1元票(汚損)當印刷品交寄,但應為平信郵資差1元,銷台灣75.3.12日20時高雄(辛)機戳,右上處銷T欠資戳寄台北,背面無到達戳也没貼欠資票。
   


(圖11)為中式封貼國旗1元票2枚(票上有原子筆劃線)郵資符合,該2元票被用藍筆在四周圈起來,在其下銷台灣75.7.16日12時北投(辛)戳,右上中間銷北投T欠資戳寄新店,背有台灣75.7.17日10時新店(子)機戳到達。
   
   


(圖12)為中式封貼國旗1元票(汚損)當印刷品交寄,但應為平信郵資差1元,在其下銷台灣75.8.18日10時萬丹(辛)戳,右上銷T欠資戳寄台北,背面無到達戳也没貼欠資票。
   


(圖13)為中式封貼國旗2元票(破損)郵資符合,該2元票被用藍筆在四周圈起來,右上銷台灣75.8.28日10時和美(辛)戳,其下銷T欠資戳寄台北,背面無到達戳也没貼欠資票。
   


(圖14)為中式封貼國旗3元票(破損)郵資符合,76.8.10日平信郵資調漲為3元,右上銷台灣76.10.4日22時彰化(辛1)戳,其下銷T欠資戳寄台北,背面無到達戳也没貼欠資票。
   


(圖15)為中式封貼國旗1.5元票(己使用舊票)當印刷品交寄,但應為平信郵資差1.5元,右上銷台灣78.1.16日10時溪州(辛)戳,其下銷T欠資戳寄台北,背面無到達戳也没貼欠資票。
   


上項介紹的15封,只有(圖1)有貼欠資票,其他14封均没有貼,可見郵局對欠資郵件的欠資費處裡,採取不予計較的方式為主,最多為明確責任及代表有注意到欠資,銷蓋一個欠資戳就算了,此是一般作業常態,由上項介紹也可得知及証明。


                               2010.1.12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