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要知道业务不同,使用的单式亦不同,尽管偶有混用或改用,但始终有其破绽,只要细心就能分别。

当然这种移贴亦只是取巧的小花招,只是类似遮丑布的做法,但不可不知和不防。

以下一件(图1)则是一件比较明显的例子,为某网上拍卖拍获,是一件1943年的东川信柜封,收到后很轻易地发现挂号条有意遮贴,只需轻轻扒开,即可清楚看到掉票痕迹(图2)。这种遮盖掉票的做法比遮盖破损问题要严重得多。可以算是做假的一种了。

   

2.jpg (70.72 KB)

2.jpg

1.jpg (319.56 KB)

1.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极偶然的情况下,可以见到完整的未撕去挂号条在封背,但相对少见得多。

由于清末到50年代都是如此操作,所以邮品存世很多见,已经是见怪不怪。因不少邮票贴于信封背面,挂号条叠贴于票上再撕下就容易把邮票撕坏,影响卖价或品相。

因此有一些喜欢动脑筋的人就把无关的挂号条移贴于破损处,把残缺部分遮盖,看上去就好像很自然的签条未撕干净一样。

如果看到这段介绍,有藏品的朋友都可以检查一下,可能你会有意外发现。因为移贴遮盖的与原贴的始终不同,而且有的甚至把快信挂号条移贴于挂号邮件上,或者反过来把挂号条移贴于快件上。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