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量少的《邮戳研究》“组外品”

这本资料册为大32开,含封面只有12页,无期号,仅印几十册,大部分加盖2009.04.10.11“洛阳/临时邮局13”日戳。<br/><br/>内容为张恺升先生两篇文章<br/><br/> bmTn3hkH.jpg <br/>
香港荃湾邮政局543号信箱
支付宝:ctk543@163.com
工行:6222024000035210638(陈进权)
我的博客:http://blog.163.com/hk1997_2046/

QUOTE:
以下是引用TC在2009-4-26 8:27:57的发言:

文献集邮者的心態就跟集邮者的心態一樣都有集全的慾望,此書又冠上邮戳研究会的被書,當然造成文献集邮者的追求,說實在我也不贊同文献集邮者的走火入魔,但站在同是收藏者的立場同情他們,至于文献集邮者是否喜欢收藏宣传册是另回事,我想文献集邮者追求此書並非此書是否宣传册,而是追求是邮戳研究会出版的,也就是書上有邮戳研究会這些字,所以更應珍惜邮戳研究会這招牌,不要糟蹋邮戳研究会這招牌,使它淪為斂財工具。
QUOTE:
以下是引用TC在2009-4-25 9:34:02的发言:

我並不激动,因我並非文獻集郵者,邮戳研究也都是友人送的,僅有3本,只是看不慣如此出書的行徑,還特意宣告量少版本多,不是有隱性炒作哄抬之嫌嗎?

我原意只是作为趣味品介绍,并无什么“特意宣告量少版本多”,没想到会引来这样大的风波!
《邮戳研究》会刊全用于赠送,最近才为缺正刊的会员按10元一本配套。另有一套会员回赠的以拍卖方式正在拍卖,其余从未高价售卖会刊,有的也只是少数集邮文献收藏者过于追求的结果。TC先生的“斂財工具”不知从何说起?就算有少数文献集邮者高价买几套,相对于每期会刊的制作、印刷及邮费等支出,又如何敛财?  
该本所谓“组外品”,内容只是张恺升先生两篇旧稿,并无重大参考价值。
作为一邮文献收藏者,如为追求“大全套”而高价追捧,本人同样不认同。
我的《中国邮史》至今仍缺2本,但我并不刻意追求。


(本人近日在文献版发的两个帖子,仅属本人个人行为,与“中国邮戳研究会”及《邮戳研究》无关,仅此声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6 20:13:36编辑过]

香港荃湾邮政局543号信箱
支付宝:ctk543@163.com
工行:6222024000035210638(陈进权)
我的博客:http://blog.163.com/hk1997_2046/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东方邮情在2009-4-27 11:54:41的发言:
做为版主,我应该保持公正和中立;作为个人和邮戳研究会的会员,我也有自己的看法。但我们在此讨论有些背后议论的意思,所以不要太激动。而对会里的建议我就发在了该会在专题的专版,特做个链接http://www.zhuanti.net/ztbbs/dispbbs.asp?boardID=189&ID=160844


有时候从发出的帖子无法确实清楚发帖者当时的情况,其实我并无“激动”,只是想说明帖子仅是我个人行为,不要与中国邮戳研究会扯上关系,说是该会“另有企图”,否则我水洗不清。

香港荃湾邮政局543号信箱
支付宝:ctk543@163.com
工行:6222024000035210638(陈进权)
我的博客:http://blog.163.com/hk1997_2046/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