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本帖最后由 靜夜 于 2017-6-11 12:25 编辑

我反而不認為是氧化,老實說4分這情況我也留意了很久,我覺得是重墨了才導致這樣的,因為這情況的票背後都有透墨過來的情況。而且我暫時只發現在初版票中。

TOP

[img][/img]

$_1 (1).jpeg (101.56 KB)

例1

$_1 (1).jpeg

$_12 (2).JPG (105.71 KB)

例2

$_12 (2).JPG

$_1 (1).JPG (90.45 KB)

例3

$_1 (1).JPG

331227.jpeg (100.19 KB)

例4

331227.jpeg

37571013A.jpeg (101.33 KB)

例5

37571013A.jpeg

232332009A.jpeg (92.94 KB)

例6

232332009A.jpeg

234851024A.jpg (104.71 KB)

例7

234851024A.jpg

慈禧壽辰紀念票初版大字短距加蓋 暫作洋銀肆分.JPG (100.99 KB)

例8

慈禧壽辰紀念票初版大字短距加蓋 暫作洋銀肆分.JPG

TOP

就上述這些實例. 所以我認為不是氧化,是重墨了才導致這樣的,票面深色的位置在票背都有墨透過來的情況。我暫時只發現在初版票中, 再版票我暫時不見有此情況, 也因此我覺得也許可用此情況來分辨票是否屬於初版.

TOP

静夜先生说的有理,看来是重墨了才如此
terry999999 发表于 2017-6-11 21:17



   其實更值得關注的是: 是否可以以此情況來判斷票本身是否初版票? 就如邵先生所說此情況有在初版和三版中見過, 而沒在再版中出現過 ( 我也沒在再版中發現過 ), 那如果有一票是大字長距而出現此透墨的情況,
那是否可以判定此大字長距就是屬於初版的大字長距加蓋呢?!

TOP

首先,關先生的票是化學變色這點我沒有不同意!第二,極度深色的位置有可能是氧化,這點我也同意有可能,畢竟過百年了。但就算是氧化那在氧化之前這些位置都一定是比較深墨的!因為可見絕大部份所謂 “氧化” 的位置都是在四角的正方形中,如果真的全是氧化的關係也不可能都集中在這部位吧!很明顯此4個四方形在沾墨上就比其他位置的多且面積大,所以重墨 ( 或說墨聚在此位置 ) 的可能性更大。
但其實我所針對的是4分票的墨透到背後的這情況可否可以用來判斷初版的其中一項!不竟台灣的邵先生也有感到未曾見這情況在再版之上。或是有人可提供此情況的再版4分票嗎?

TOP

或者應該這樣說吧!就算票是氧化但在氧化變黑之前在這4個四方形中都是比較重墨的,而且透到背後了。然後在氧化後前面和背後的墨有部份就變黑了..... 而票面深色的另一個可能性是墨沒有氧化,因四方形沾墨的面積較大而令多餘的墨容易聚在此處繼而深色了...... 嗯,應該這樣表達會好一點。

TOP

或者應該這樣說吧!就算票是氧化但在氧化變黑之前在這4個四方形中都是比較重墨的,而且透到背後了。然後在氧化後前面和背後的墨有部份就變黑了..... 而票面深色的另一個可能性是墨沒有氧化,因四方形沾墨的面積較大而令多餘的墨容易聚在此處繼而深色了...... 嗯,應該這樣表達會好一點。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