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williamzhang
这是枚珍贵的上海工部书信馆实寄海外混贴邮资片。非常难得(王丰銓先生书中也仅见1枚 ...
肖万里 发表于 2022-1-12 12:19



    商榷🤝

我認為此片不存在“混貼郵資”。
1895年,雖然此片在使用期內,然而郵資明信片只是作為載體,蓋了工部書信館當天的收寄日戳而已,一分銀面值沒有起到任何郵資作用。唯一實際有效(國際)郵資只是也只能是:肆先時=肆分銀(兩枚面值貳先時香港郵票,銷有上海英國客郵局當天日戳:30/08/1895)(香港於1877年加入萬國郵聯)
如果這件郵品的載體不是上海工部書信館郵資明信片,而是普通無郵資/面值明信片呢🤔會加貼工部局的郵票嗎?顯然不可能!
上海英國客郵局銷戳後傳遞至香港(9月3號日戳),次日上法國遠東航線郵輪,10月7日,比利時 Couvin 落地戳。
其實上海英國客郵局也可以做另一種決定:在上海直接交由法國遠東航線郵輪傳遞至歐洲。
塞納河畔

TOP

回复  williamzhang
大清邮资片寄海外的混贴客邮片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没有经过大清邮局直接送往 ...
肖万里 发表于 2022-1-14 09:56



    這是兩種不同的情況:

大清郵資明信片(面值一分銀)加貼三分銀郵票,補足國際明信片郵資 = 四分銀。
在1902年1月1日與法國的協議生效之前,以及之後陸陸續續與各國的協議生效之前,必須加貼萬國郵聯成員國駐華客郵票(法國芽月金法郎面值十生丁(匯率1 : 2.5)、英國郵局票、香港郵票四仙時/先時(分)銀......)

然而,這枚上海工部書信館郵資明信片的案例,面值壹分銀,不符合國際郵資,也沒起到任何郵政資費作用,郵資明信片只是作為載體。
塞納河畔

TOP

回复 39# 肖万里


    明白了,謝謝🙏
一分銀是上海本埠郵資,從上海工部書信館傳遞給上海英國客郵局
算混合郵資,上海市內一分銀(郵資明信片)、出口,國際郵資:香港郵票
塞納河畔

TOP

同意楼上#38/#39/#40的说法。
若寄信人(上海工部工程师)自贴香港邮票到上海英客邮局投寄该照会明信片的话 ...
阮秀佑 发表于 2022-2-3 13:26



    同意這個解釋。
但有幾個概念需要商榷。
1、咬文嚼字,這件郵品不存在混帖(郵票)現象,而是混合使用郵資(工部書信館郵資明信片,而不是工部書信館郵票+香港郵票)
2、“中外郵資”這種稱呼欠妥,1895年,“中“是指大清帝國海關郵政,海關大龍、小龍......當時已經發行使用。“外”,各國在華“客郵”、上海工部書信館(其本質是上海公共租界最高行政當局工部局下設的郵政機構......)
兩種不同郵政系統,上海工部書信館(商埠郵政)與英國在上海租界郵政系統(當時使用香港郵票,之後使用帶有CHINA字樣的英國(客)郵票)的混合郵資。
並不因為發生在這片土地上,就能稱其為“中”。
香港島永久割讓,九龍、新界租期九十九年。
上海英國租界、美國租界合併成公共租界,最高行政機構是工部局。
當時的香港郵政(郵票)與上海工部書信館郵政(郵票)並沒有本質區別,服務項目、範圍不同。與大清海關郵政沒有(主權)(行政)隸屬關係,不屬於大清(中國)政府。
上海工部書信館停止發行郵票,之後併入大清帝國國家郵政,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
塞納河畔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