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报告一下,辛亥革命应该不是孙先生领导的。当时孙先生不在国内。

TOP

回复  alainfang


    但他是直接组织者 不能因为他不在酒不承认他的领导地位撒
潇湘夜雨 发表于 2010-2-24 11:34

大哥需要认真学习一下历史,辛亥革命根本和孙大炮无关,他和袁大头一样是坐享其成的。唯一的区别是袁大头成功了,孙大炮失败了。

1911年9月24日,文學社與共進會在武昌召開由雙方負責人和新軍代表60餘人參加的聯席會議,會上組建了起義的領導機構——起義總指揮部。文學社負責人蔣翊武被推舉為總指揮,共進會負責人孫武被推舉為參謀長。共進會負責人劉公被推舉為政治籌備處總理。起義總指揮部設于武昌小朝街85號文學社機關,正值籌備處設于漢口俄租界寶善里14號。起義機關定為1911年10月6日(舊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後因準備不足,起義日期推遲到10月16日。

10月9日共進會人孫武在漢口俄租界寶善里14號秘密製造炸彈時發生事故,孙武被炸傷。俄國巡捕前來搜查,受傷的孫武和其他人脫逃,但起義的文件,旗幟等被搜走,並在相鄰的劉公住所内帶走了劉公的弟弟劉同。湖廣總督瑞澂聞得此事後下令全城戒嚴,搜捕革命黨人。文學社負責人蒋翊武聞訊后,決定當夜發動起義,並派人給各營送信。當日晚彭楚藩、劉復基在起義總指揮部被捕、楊宏勝在運送彈藥的路上被捕,10月10日晨三人被斬首。

新军工程营后队正目(相當於班長)熊秉坤等人決定提早起義,並拉來隊官(相當於連長)吳兆麟作爲起義軍臨時總指揮,熊秉坤為參謀長。1911年10月10日(農曆8月19日)晚間八時(此時事發已無可考證,只能確定是日暮以後午夜以前事發),程定國(舊說是熊秉坤較為正確)發出武昌起義的第一槍,起义士兵首先發難攻佔楚望台軍械庫,繼而深受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团体影响的大部分新軍共同響應。吳兆麟、熊秉坤率起義部隊攻打湖广总督府,在南湖炮隊的炮擊下,起義軍在次日黎明前,佔領總督衙門,湖廣總督瑞澂逃走。

10月11日黎明,起義軍聚集在湖北谘議局大樓會議廳,新军八镇十五协二十九标二营司务长蔡濟民召集會議,商討組建軍政府和推舉都督人選。除革命黨人吳醒漢、徐達明等十餘人外,還邀請谘議局議長湯化龍、副議長張囯溶以及議員,還有舊軍官吳兆麟參加。會議請湯化龍主持。吳兆麟提議由第21混成協統領黎元洪擔任都督,立憲派一致擁戴,部分革命黨人也因爲黄兴、宋教仁不在武昌,彭楚藩、劉復基、楊宏勝被害,孙武被炸傷,蒋翊武被迫逃跑,沒有更好的人選表示同意,因此會議通過了以黎元洪為都督,湯化龍為民政總長(一說為總參議)。

11日上午,武昌全部光復。晚上成立謀略處。在謀略處的主持下,宣佈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即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公佈軍政府檄文和《安民布告》,宣佈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廢除清朝宣統年號,改用黃帝紀元,宣統三年改爲黃帝纪元4609年。軍政府建立參謀部、軍務部、政事部、外交部。以谘議局大樓為辦公地,以十八星旗為軍旗。謀略處以軍政府名義發佈《布告全國電》,《通告各省文》等文告通電全國。

10月12日,革命黨人第二十一混成协第四十二标士兵胡玉珍、邱文彬、趙承武等在漢陽发动起義,光復漢陽;随后趙承武率起义軍攻佔漢口。至此,武漢三鎮全部掌握在革命軍手中。

TOP

至於1911年的武昌起義是共進會與湖北新軍革命團體文學社共同策劃的,甚至只是一次偶然的擦槍走火事件。當時孫中山人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典華(今翻譯為丹佛),朋友的餐廳打工度日,對革命事並不知情,所以孫中山說:「武昌之功,乃成於意外」。

TOP

其实孙大炮也不是好鸟,一样是外国买办的代理人

为了增加对付袁世凯的筹码,孙中山通过王勋与流亡日本的盛宣怀密商后,1月26日,民国政府、汉冶萍公司、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于南京签订《汉冶萍公司中日合办草约》,合同规定“由公司借政府500万元应付现金若干,其余作为政府向三井购买军装之需(英文本作 ‘购买武器与军火’)”[8]由于该约严重侵害中方利益,中外舆论一时哗然。该约未获参议院通过,并受到汉冶萍公司股东大会反对,故最终作废。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