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50元的红印油,估计比较吸引大家参与。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20 10:50:40的发言:
50元的红印油,估计比较吸引大家参与。

精美禮品是50紅花油,大奬呢?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7-20 10:56:23的发言:

精美禮品是50紅花油,大奬呢?

奖你在大陆拍卖上中标的邮品一件。由田兄友情提供。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19 15:01:32的发言:

简单说就是讨论下边这种邮戳的最早使用时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其实民国腰框戳都是沿用清代的戳式或改良了一下戳式而已,所以我不认为它是中华邮政的第一种戳式。


如是如此,丸二型也是沿用清代的戳式或改良了一下戳式而已,也不是中华邮政的第一种戳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0 11:38:32编辑过]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谢谢林兄关注,发此贴也只是抛砖引玉。
腰框戳是清代戳式,中华邮政成立后并没有马上启用或通告新的戳式,所以腰框戳就一直沿用或有新的邮局开办亦继续刻用,期间也有一些小的改良,包括文字的排列以及腰框的大小等,但这种很难区分什么是清代沿用什么是民国刻制。当然也有部分很容易区别,例如你举例的火车戳或邮政储金腰框戳等。
中华邮政正式通行和启用的戳式应该是通框戳,实际上这种通框戳变化很大,而且可以分出很多种区别,但什么时候是最早,则仍有待发掘。
我发此贴就是征求这种戳式的最早使用。因为有证据显示,它的使用日期非常之早,而且它肯定是中华邮政特有的戳式,与腰框的区别非常明显,并不是简单的改良。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為何肯定通框戳是中华邮政特有的戳式,那不管文字的排列,清代通框戳的戳式與中华邮政通框戳的戳式有何區別?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不然題目該改為中华邮政的通框戳最早使用時間。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7-20 16:08:30的发言:
 為何肯定通框戳是中华邮政特有的戳式,那不管文字的排列,清代通框戳的戳式與中华邮政通框戳的戳式有何區別?

林兄可否举例清代与我所贴的民国通框戳相同的戳式?因为目前所见的通框戳出现都是在民国(不排除清代地方邮戳中也有通框的,但肯定是非规范之作,而且个人也没有见过,有待发现),而且最后也成为固定以及唯一的戳式。
清代所谓的通框戳实际上只有全中文的干支小圆戳,与中华邮政的区别非常之明显,当然事物发展有一个过程,万变不离其宗,中华邮政的这种戳确实是在腰框戳或全中文的干支小圆戳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实际就是腰框戳和全中文的干支小圆戳的混合体,即戳形变大,取消腰框改成通框。
然后其戳式又开始分两大类,即实线和点线,当然其中还可以细分,这是后话。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这个是清代干支小圆戳,分单圈和双圈两种,只有全中文戳式,直径在22-27毫米。从清代一直用到民初,1915年之后开始越来越少见,极个别用到中华邮政末期。
cN580wNm.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為何腰框戳就使用“都是沿用清代的戳式或改良了一下戳式而已”,

通框戳就不使用“都是沿用清代的戳式或改良了一下戳式而已”,而使用“中华邮政的这种戳确实是在腰框戳或全中文的干支小圆戳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实际就是腰框戳和全中文的干支小圆戳的混合体,即戳形变大,取消腰框改成通框”,只是文字遊戲,其實基本戳式是相同;

真正中华邮政的原創戳式應是點線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0 20:18:04编辑过]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7-20 20:09:34的发言:
 為何腰框戳就使用“都是沿用清代的戳式或改良了一下戳式而已”,

通框戳就不使用“都是沿用清代的戳式或改良了一下戳式而已”,而使用“中华邮政的这种戳确实是在腰框戳或全中文的干支小圆戳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实际就是腰框戳和全中文的干支小圆戳的混合体,即戳形变大,取消腰框改成通框”,只是文字遊戲,其實基本戳式是相同;

真正中华邮政的原創戳式應是點線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0 20:18:04编辑过]

林先生最好能举一些图例出来参考和探讨。我说的不一定是全对,只是想通过讨论来提高大家对这类戳的研究和认识。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这种则是腰框式的,根据文字变化可以分成三种,即全中文、中英文、英中文,其中以中英文为罕见,估计全国目前发现的大概10个地方左右,而文字排列也有一些变化,包括英文弧形排列等。
这类戳一直沿用到新中国60年代,由于中华邮政刚成立的时候没有马上推行新的戳式,故这类腰框戳中华邮政仍有大量刻制,除小部份容易区别外,大部份不便于区别何为沿用何为新刻。


 

5ZAmRjqI.jpg
所谓容易区别,其实亦不是从戳上区分,而是从业务或局所区分。例如一些民国才有的业务和邮局,其所用的腰框戳肯定是民国时期刻制,这亦直接证明这类戳在民初还有大量刻制。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為何不能說為“中华邮政的通框戳是將清代的通框戳戳形变大,通框变小而成”,是文字遊戲而已。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7-20 20:26:48的发言:
 為何不能說為“中华邮政的通框戳是將清代的通框戳戳形变大,通框变小而成”,是文字遊戲而已。

不能这样说,因为干支小圆戳没有见过中英文和英中文的。
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戳式,大小也相差很远。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因为干支小圆戳没有见过中英文和英中文的 ,

腰框式的清代也没有见过中英文和英中文同時存在腰框上或下,按您的說法,行動郵局戳也是與清代腰框戳完全两种不同的戳式,所以也應不是沿用清代的戳式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7-20 20:50:51的发言:
 因为干支小圆戳没有见过中英文和英中文的 ,

腰框式的清代也没有见过中英文和英中文同時存在腰框上或下,按您的說法,行動郵局戳也是與清代腰框戳完全两种不同的戳式,所以也應不是沿用清代的戳式

不是这样套在一起来理解,最好用邮戳来探讨,纯文字的讨论有时候难以理解意思。我附图的邮戳很清楚,相信大家也是很好理解我说的是什么。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腰框式的是以戳形不以文字排列來定義,
通框的是以文字排列不以戳形來定義,
這樣不是兩套評判標準嗎?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7-20 21:16:28的发言:
 腰框式的是以戳形不以文字排列來定義,
通框的是以文字排列不以戳形來定義,
這樣不是兩套評判標準嗎?

真是糊涂了,林先生能否发些图片来探讨一下?让我理解一下。
我说的这种通框戳完全跟清代的不一样。非常清楚地就能区分是不同的戳式。
而且确实是民国才有,所以我才说它是民国的第一种戳式。
请参考张老的邮戳大作:

x1OLcc6R.jpg
他对这两种戳都有介绍。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可以敝除文字不談,先以戳的形態來研判。三款戳式中,那款是大清戳式中曾出現過相同結構的? tMzeLVw0.jpg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7-20 21:23:59的发言:
可以敝除文字不談,先以戳的形態來研判。三款戳式中,那款是大清戳式中曾出現過相同結構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戳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当然是第一种,在民国大量沿用,字体和戳式没有改变。第二种的话也有,但跟民国的相差很远。第三种的话清代也有,但只见过一件,而且是腰框的。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