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p>这个议题不错,欢迎对这方面有研究和认识的朋友分享成果。<br/>见过的比较多的字母是K,F,E,M主要销在腰框戳式,A,B,C,D,E,F,G,H,J,K,M,N等都见过,今天听麦会讲才知道是代表时间,原来是以为编号。至于地方,只能大家慢慢补了。很多地方都有。<br/>上带字母的多是天津一地。见过A,D等号。<br/></p>
黄炜 中国邮史会员  13622834388
邮交天下,诚信至上,友谊第一,心怡永在Q:14349877  hw24@21cn.com
淘宝店:
http://stampshow.taobao.com 全新改版,欢迎光临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王厚邦在2008-7-25 11:31:53的发言:

将原文传到网上,只好有我来了,因为其他人还得一个一个的打字,我只需从计算机中提出来即可。
 

                                    嵌英文字母的清代腰框干支戳

                                             
                                                   北京  王厚邦


 

                     摘要:本文从我国邮戳发展过程论述清代腰框干支戳日期边上嵌的英文字母可较
                             肯定是代表时刻。有A至O计15个英文字母,每个字母代表1个小时。


 

      清代腰框干支戳日期边上嵌有英文字母出现于戊申年(1908)。所嵌的英文字母代表什么?一般认为可能代表时刻或投递班次。但由于没有见到有关档案资料的记载,始终是个谜。作者也收藏有此类型的日戳数枚。有嵌英文字母O字的上海清代干支腰框戳(见图1)和嵌有英文字母C, E, J, M字的北京清代干支腰框戳(见图2-5)等。
     

     张凯升先生编著的《中国邮戳目录(1872-1949)》第廿三章“干支日戳”中记述:上海干支日戳嵌英文字母有E, M,O 。北京干支日戳嵌英文字母有A, B。此外天津、汉口、杭州、烟台、成都、奉天也都有嵌各英文字母的清代腰框干支戳。这些日戳的使用日期均在戊申年到庚戍年,即1908-1910年间。个别有用至辛亥(1911)年。

      张凯升先生治学非常严谨,为解释日戳嵌字之谜,曾请教过邮坛宗师薛公聘文。薛公给张凯升先生的回信中说:对邮戳内嵌各字应照所见列举,除非确知其用途,可不加说明,所谓“述而不作”。

      张凯升先生按薛公提供的意见,在书中只列出了所收集到的嵌有英文字母的各种干支日戳。并作了这样的说明:“英文字母嵌在日期之左或右,可能代表时刻。是否如此,仍待各集邮同好之查证。”

     孙君毅先辈所著《清代邮戳志》与薛公治学不谋而合,也是“述而不作”。仅述:腰框式干支戳有日期两端列字(见该书第100页)。


     从我国邮戳发展过程来看,1908年前我国使用的各种邮戳,如:英汉大圆戳、汉英单线戳和干支戳均无时刻。随着邮政的发展,开取邮件和投递班次的增多。如天津在1910年每天在租界区需投递出班12次,从早上6点半到晚上8点(见天津邮政史料 第二辑上 第160-161页)。故在表示开取和投递邮件的邮戳上有必要加嵌时刻,这是开取和投递邮件管理的需要,是邮政发展进步的标志。
 

     作者从资料上见到用数字表示时刻最早的是:清代庚戍年(1910)正月十六日十九时的上海日戳(该戳图见张凯升先生在编著的《中国邮戳目录(1872-1949)》第225页)。到民国后的腰框戳或三格日戳上则都用数字(中文数字或阿拉伯数字)表示时刻(见图6-8)。
 

    

     从图可看出:英文字母所嵌的位置和以后数字时刻在戳上的位置相同。所以可较肯定地认为:我国日戳从无时刻到有时刻的发展过程中,在广泛采用数字表示时刻之前,开始有一段较短的时期(1908-1910)采用了英文字母来表示时刻。从1910年有的地方开始用数字直接表示时刻后,用英文字母表示时刻显得不那么直观,也不是国际和国内通用的时刻表示方式,于是就逐渐被弃用。


 

     究竟用了多少英文字母?据作者在各种清代干支腰框戳上见到的英文字母有A、B、C、E、F、G、H、J、K、L、M、O。即从A到O计12个字母。所缺D、I、N 3个字母可能是作者所见有限,如连续使用,应从A到O计15个字母。

 (此文发表后,作者又找到了嵌“D”字戳)

    
     嵌的英文字母见有12个,如果确是只有12个,那和天津每天投递出班12次巧合。是否表示了投递班次?但考虑到嵌M邮戳的其它城市每天投递出班不都是12次。如北京有嵌M的邮戳,但到1911年10月北京才规定每天邮件投递和开筒的次数增加到8次。虽然1911年10月后北京各支局间交换邮件每天也进行12次,即每天要盖12次日戳,但在1911年10月前只6次(见:北京邮政大事记 第10页)。所以也不可能是表示支局间交换邮件的次数。作者相信应有嵌D、I、N的腰框干支戳。也希望收藏的干支邮戳上有嵌D、I、N 3个字母和P以后字母的集邮同仁能出示所藏,共同探讨。


 

      作者收集有较多的民国初期有时刻的北京腰框日戳,统计其日戳上的时刻从早上7时至晚21时共15个小时均有所见。从而得到启发,认为:每个字母代表1个小时, A至O 恰巧为15个英文字母,即代表早7时至晚21时间的15个小时。但这只根据北京的情况。天津和上海等不一定如此。如果从早6时至晚23时,那么最多也不会超过18个字母。是否还有P以后字母?作者只能存疑。本文作为抛砖引玉,有待专家们把这日戳嵌字之谜彻底解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5 11:52:32编辑过]

好文章,学习

黄炜 中国邮史会员  13622834388
邮交天下,诚信至上,友谊第一,心怡永在Q:14349877  hw24@21cn.com
淘宝店:
http://stampshow.taobao.com 全新改版,欢迎光临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