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音容笑貌历历在目。1988年他陪水原先生来复旦交流座谈,他和水原带来的日本邮戳集、赣西南赤色邮政实寄封等使我们这些学生大开眼界。多年后他的外孙又成了我的系友。徐老对复旦集邮支持良多。谨表哀悼!
陈刚
email:gangchen69@hotmail.com

TOP

转贴一篇去年底杨植震教授发表在《复旦集邮》上的的回忆文章以作纪念。
集邮家徐星瑛支持和辅导我校集邮活动二三事
文博系 杨植震
徐星瑛先生今年92岁,是早年“新光邮社”会员,他是中国邮票博物馆的顾问,先后参加编写《中华民国邮票目录》等,是我国德高望重的老一辈的集邮大家。许多集邮者认为,能和徐先生交往并向他请教集邮知识是自己的幸运。
我和徐星瑛先生相识于1995年4月。是年我首次在复旦大学开设公共选修课《集邮学基础》,我邀请国际邮展评审员刘广实来校讲一次关于“邮展”的专题。刘先生讲课的那一天,徐星瑛老师主动要求和刘老师同来学校。徐、刘两位专家看过我准备的教具后提出,邮戳部分太少。我和许多初涉集邮者一样,对邮戳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收集的样品太少,专家的这一条意见十分中肯,对于我以后的教学帮助很大,给我的备课指明了方向。当刘老师讲课结束时,我邀请徐老师讲几句话,他说“这次到复旦大学来,是我主动要求来的。主要想表达对复旦大学开设集邮课的支持。我喜欢对青年的邮集进行点评。今后,你们在集邮时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我。”徐老师的话不多,但是话语中使人感到他对我们学校年轻人的集邮,充满了热情和期望。
徐老师很快就用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承诺。1995年5月27日是复旦大学建校90周年的纪念日。我校集邮协会假文博系200号楼举办邮展。徐老师提供两个邮集(《新中国国际邮政(邮史类)》《冬季运动(专题类)》参展,亲自出席邮展。邮集表现出先生深厚的邮识,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图1为徐星瑛先生出席复旦大学建校90周年邮展的照片。
由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经常在卢湾区工人体育场集邮沙龙活动,有机会较多地向徐老师请教。回想这个学习的过程,记录着我在漫漫集邮路上的步步脚印。
1.1996年我们决定开展一个科技鉴定邮票的项目,打算采用质子X荧光法鉴定1949年至1955年间纪特邮票的原版和再版邮票。需要选择必要的样品,课题组急切需要知道,哪几套纪特邮票的原版和再版不能用肉眼区分,这样我们才能对这几套邮票开展现代科技鉴定研究。例如当时我收集到几套纪8《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纪念》,其中对于400元和800元面值的邮票,我认为原版和再版的颜色不一样,有可能区别。但是对于寄挂号信用的面值为2000元的蓝色一枚,觉得难以用目测法加以区别原版和再版。仅仅我这个初学者说了不算,只有权威认定,目测法不能区别原版和再版,才有必要使用现代分析法,。徐星瑛老师和屠松鉴老师先后明确告诉我,上述2000元蓝色的一枚邮票,不能用肉眼区别。这些意见,对于我们筹备整个研究工作,起到关键的作用。
2.在筹备《利用反射式数字显微镜CCD研究J.42(云南山茶花加字)的真伪》项目时,又是徐星瑛老师伸出援助之手。他告诉我们,仅用目测法难以确定该票的加字部分的真伪,并借给我们加字部分明显有问题的小型张,建议我们到上海市集邮总公司库房内借取真票,两者进行对比,才做出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证明了徐老师的意见是正确的。
3.在我讲授《集邮学基础》课程时,学生可能提出各种问题,有时使我觉得难以回答。这时我总是通过电话向徐老师咨询。问题往往迎刃而解。例如,一次有学生问,1951年纪9邮票中棕色500元面值一枚当时在邮政业务中的用处是什么?因为不知道,我只好说,等我回去查一查,我在课后赶快打电话,向徐老师咨询。电话里,徐老师告诉我,这枚邮票当时用作贴明信片。在下一次上课时,我的回答使同学非常满意。因为有徐老师做我的后盾,我上课的底气大大增加。
4.为了更好地帮助我校的集邮课,1998年徐老师赠送当年日本邮趣协会当年编写的《新中国切手》工具书,又先后四次向同学们赠送外国邮票,今年又向我校集邮协会赠送文19的深色和浅色的对票,以及赛尔维亚1904年的趣味票等等。这些事情处处彰显徐老师对于年轻人集邮的深切期望和崇高的邮德。
近来。徐老来信,说他正在收集材料,要写一篇有关八国联军时期的中国邮政的论文。九十多岁的高龄,徐老还孜孜不倦地在邮坛耕耘。他让我们懂得。在方寸世界中学无止境。
我为我们协会有徐老这样的良师益友感到庆幸。
陈刚
email:gangchen69@hotmail.com

TOP

1988年10月25日,水原明窗先生在徐星瑛先生陪同下,应邀前来复旦与邮协会员座谈。
徐星瑛.JPG
陈刚
email:gangchen69@hotmail.com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