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六月,清廷决定在胶澳设防,胶澳就是现在青岛市区当时的名字,调派登洲镇总兵章高元移驻胶澳。建总兵衙门于青岛村旁。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即德国侵占的前半年多,胶澳镇的商贸店铺达60余家。所以即便到德国1898年占领的时候,青岛也只是一个小镇,地理区域很小,是属于胶州的非常小的地区,大清官方的叫法是胶澳,也不叫青岛。青岛的所有事务均由德国把持。

此戳应为臆造戳,理由如下:

1)大清邮政局和德意志帝国邮政局签署的交换邮件协议,自始至终,进出青岛邮件只见用胶州邮政局的各式邮戳作为中转交换戳,从未见过青岛邮戳。此说法虽不科学严谨,但在目前没有其他信封或任何单据上显示有青岛汉英小圆戳的情况下,应有充足得理由怀疑。光绪三十二年大清邮政事务总论,列有详细的胶州各分局名录,未见青岛。当然此封是1911年底多寄,无法以07年的记录推断11年的事情,但可以想见,大清邮政局即便是想设青岛分局,恐怕也是无能为力。可惜1907年往后的事务总论不再列各详细分局名称,暂时无法找到未设有青岛分局的证据。

2)德国把持青岛一切事务,绝对不会允许大清邮政局在青岛开设邮局,收取当地人或外人邮件。即便是当地中国人国内互寄的信件,目前所见,所盖销票戳也都是胶州,即墨等邮戳,如果有青岛邮戳为何不盖。

3)以上两点,说明青岛的邮戳即不能做为交换局的邮戳,又不能做为销票戳。试问大清邮政局刻此戳的目的用途何在?

4)其他假设,此封为胶州海关/邮局客卿自己盖真戳制作的集邮封。此信封背面印有公司名称,从拼法上应为一德国公司,应是一封一般的商业信件。很难想象海关/邮局人员拿一公司的商业信封制作集邮封。


5)林先生的宝贵资料由海关造册处印制,当时不知是否还被客卿把持。从客卿如费拉尔之流可以擅早邮票之事,对海关造册处的管理水平,资料严谨程度和准确性表示一定的怀疑。

6)从邮戳上看,此戳的英文字母TSINGTAU虽然不全,只能看到开头几个,但可看出所刻英文比较歪斜,与中间的横线并不垂直。大清邮政的汉英小圆戳,制戳技术已有长进,所见其他地区汉英小圆戳,英文字母的中心线基本上是和中间横线是垂直的,未见过英文如此偏的戳。

7)可以回答田先生的是,大清也许在青岛设有邮政分局(小弟对此持怀疑态度),但邮政功能应由胶州局代为行使。但此信封上的戳,应为臆造戳无误。

8)也欢迎其他邮友能拿出更多的资料来,来证明大清邮政在青岛设有分局。

小弟只所以罗嗦这一堆,只是因为弟乃青岛人氏,涉及当地邮史,比较关注,希望相关的资料,史实更准确,模糊的东西能得到澄清,证实。

小弟刚在11月中才注册华邮网,正在浏览前面有关清代,民国的帖子,从各位大家,前辈,邮友们的各种话题,讨论交流中得益匪浅。今天刚刚看到本帖,没能参加前面的讨论,今天旧题重谈,望不要见怪。

也非常感谢麦会提供了这么一个地方,资源,让邮友们获得更多的邮识,乐趣。




TOP

如果邮戳是假的,挂号戳也应为假。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