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11511# sxy667788
上周日eBay拍卖一张二战时期的战俘封, 最后成交价是174美元, 比我预估的要高很多。  看来不少人喜欢收集战俘封,  这战俘封我想是战争的产物, 没有打战话也就没有这样的信封了。

    1802200828ddfd46257c5260ef.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1523# williamzhang

那2枚1916年天津德客邮局寄出的战俘营封,有个有趣的疑惑:北洋政府在1917.3.14.之前是中立国,并未对德宣战,怎会有俘虏营?要么是驻天津的日军抓了些德国和奥匈帝国的人质,设立了看守所?
430024武汉市江汉区新华家园8栋2003室
手机13995699430

TOP

补充:日本长崎至大连的航线,轮船在中途应可停靠朝鲜仁川等港口。在清末即有轮船往来于长崎和仁川之间。( ...
肖万里 发表于 2018-3-2 17:11



    肖先生,一战时期如果美国到中国的邮件的确由大连经沈阳再入关,应该有很多实例。我没有这方面的资料,希望有邮友能分享一下。
另外,据网上文献记载,中国1914年以后就有战俘营了,详见https://m.doc88.com/p-899573698654.html。 另有记载,日本在天津有战俘收留所,但没有查到详细资料。
翁劲,jim-weng1@hotmail.com
清民邮票/封片/邮戳

TOP

回复 11525# weng

翁兄,久违了。这个连接早已阅读过了。1,这些战俘营或收容所均几乎发生在1917年3月14日中国对德断交之后。天津迄今尚未见1916年史料。2.该文还遗漏了我汉口的收容所(并非战俘营),都是受优待软禁的德国洋行商人。
窃以为真正的战俘,1917年之前仅限于胶州湾山东地区,日本的战俘营(1914年日对德宣战并取得胜利)。3.天津1916年并无战事。可能是日本驻军关押了部分德奥商人。
430024武汉市江汉区新华家园8栋2003室
手机13995699430

TOP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8-3-3 20:11 编辑

回复 11525# weng

此邮路战俘邮件,而且是海外退回邮件,本来就非常稀少;而且又与此航线船的班期要相碰,否则会退回上海交换局。故罕见。
我为此询问了在日本旅居30年的学兄,他回复应有这班长崎至大连的海上航线,他会去进一步查找。我从《大清海关朝鲜港口十年报告书》了解到,彼时就有长崎至仁川汽轮船班往返。在日占大连后肯定会自然延长此航线至大连。而且南满鐵路也被日本占领。奉天邮局已成中日邮件交换局。
430024武汉市江汉区新华家园8栋2003室
手机13995699430

TOP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18-3-5 22:05 编辑
回复  williamzhang
張先生,多謝您的資料,此封雖然不在我的記錄,但有其亮點如下:-
1) 福州1897年4月9日 ...
dowager1894 发表于 2018-1-30 10:53


清代民国封片欣赏和学习  (四十八)       Mar 3,  2018
(又见一张清代1897年福州慈寿封)


1月29日美国eBay网上拍卖一张清代福州1897年慈寿和日客邮混贴封 (图1-2),(见11449  #楼) 最后成交价是4383美元。此封销有福州八卦戳和海关戳, 由上海,日本横滨和加拿大温哥华中转, 有落地戳。  几个邮戳都比较清晰。贴慈寿加盖票5分一枚, 和日客邮5分优惠邮资一枚 。寄信者是美国美以美会传教士华雅各 (J. H. Worley).  
180130053399f593a6861e6b4a.jpg
18013005333fe9529ca572582c.jpg
今天eBay网上又拍卖一张清代福州1897年慈寿和日客邮混贴封, 最后成交价是2866美元。两张看起来很相似,犹如姐妹封,寄信者同样是美国美以美会传教士华雅各 (J. H. Worley).  不知这第二张有无什么亮点? 把两张一起来比较, 哪张更好些?希望高手能不吝指教。 谢谢。

s-l1600E.jpg
s-l1600F.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本帖最后由 sxy667788 于 2018-3-4 07:13 编辑

回复 11527# 肖万里
據外交文件記錄,曾有由青島逃來中國之中立地的德俘,按海牙公約第十三條收留,這情況就如由西伯利亞逃來的德奧戰俘。
另於民國三年十月,曾在天津總站發現大批德軍武器,後被華軍繳械及拘留德兵。
这个战俘营应该是拘役青岛德国士兵,这个战俘营寄出的邮件不算少。
另外交战国战俘邮件应该不受限制,德客邮在日德交战后也有寄日本邮件,这也是战俘邮件的特殊性
尚     晓     岩  山东省淄博市邮编255000,

TOP

本帖最后由 weng 于 2018-3-4 08:53 编辑

回复 11527# 肖万里


    肖先生, 我在网上找了很久有关一战期间在华战俘营的文章,多是关于中国参战后设立战俘营优待德国人的的文章,但没有找到关于天津战俘营的文章,只找到最为接近的是北京西苑兵营1915关有战俘,没有说是那国人,但有1917年后在西苑兵营正式关押德奥战俘的记载。
另查到了一个拍卖信息http://spaceship781.blog.163.com ... 3097201361573412718,看来1910年在天津就有战俘营啊。
从张先生/尚先生收藏的1916年战俘封看,两封信都走途径沈阳的邮路,证明1916年期间这条美国西雅图寄中国邮路的存在无疑(我开始以为是从西伯利亚邮路投送的),我只是感觉应该有更多这个期间美国寄中国封走这条邮路。国内经过战乱等等影响,加上这类国外寄国内封价格一直不高,东西不会很多,应该是收藏/研究的机会。
翁劲,jim-weng1@hotmail.com
清民邮票/封片/邮戳

TOP

回复 11529# sxy667788

常州本家肖宏兄是研究战俘邮件的行家,我曾拜读过他不少邮文大作,其中与你讲的一致。获益匪浅。
一战始于1914年,1910应为别的原因被抓获或收容吧?汉口的德商被1917.3.14.中德断交后通知其撤离,否则予以关押收容。生活极为关照。不算战俘营。
430024武汉市江汉区新华家园8栋2003室
手机13995699430

TOP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8-3-4 09:39 编辑

回复 11528# williamzhang

第一个封海关戳误写为小园戳了。第一个封亮在有八卦戳,而且是3月福州最早使用。
430024武汉市江汉区新华家园8栋2003室
手机13995699430

TOP

回复 11528# williamzhang


   第贰封必较好。封上海关日戳消票必较少见
kenneth chang
PO Box 11658
Taipei, Taiwan
Email Address:  kenchang2005@gmail.com

TOP

上海海关戳銷票较多,自1894年11月起就见于慈寿票上了。
430024武汉市江汉区新华家园8栋2003室
手机13995699430

TOP

回复  williamzhang
第一个封海关戳误写为小园戳了。第一个封亮在有八卦戳,而且是3月福州最早使用。
肖万里 发表于 2018-3-4 09:05

肖先生, 错误已纠正, 谢谢您!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1502# 莆田邮俊
(封比票值钱)
小陈, 我在我的故事【我有四方连齐白石画邮票(七十四)】(本帖11318# 楼)中说到我很喜欢收集齐白石画邮票的实寄封。  昨天我看到美国eBay网上拍卖两张齐白石画邮票的实寄封, 最后成交价竟是173美元, 比我预估的要高。一套齐白石画新票如今市价大概是90美元, 而这实寄封几乎是新票的一倍, 可见越来越多人喜欢收集信封。

我觉得这两张姐妹封虽然好, 但有点像集邮封, 不知我的看法对吗?


s-l1600J.jpg
s-l1600B.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1502# 莆田邮俊
11501# "我觉得把手上的信封邮路邮戳邮资,还有寄件收件人搞清楚是一件很棒的事。"
寻梦鼓岭( 十六)                       Mar 6,  2018      
(喜得两张平常而有意义的信封)


三年前的一天, 我无意中在美国eBay网上买到一张1934年福州文山女子学校寄美国麻州的信封 (图1-2). 这是一张很普通的民国旧信封,销有1934.5.1闽侯戳和1934.5.26美国麻州牛顿的落地戳。 一般说寄美国的平信不会有落地戳, 此封因为改投所以才有。我很喜欢这张信封, 因为我的母亲曾经是这个文山女子学校的学生,并且这信封上收信人地址有这么巧,刚好就在我的家附近, 这盖戳的邮局(Newton Upper Falls)正是我经常要去的邮局.
1934.5.1.jpg
1934.5.1B.jpg
母亲年轻时曾在这个教会办的文山女子学校念过书。 她很喜欢学校里一位叫海伦•史密斯 (Helen Smith) 的美国女教师, 海伦老师也喜欢我母亲, 认为我母亲不但书读得好, 并且能烧一手中国菜。有一年春节, 我母亲请海伦老师到家里吃饭, 母亲亲自下厨为海伦老师烧菜,海伦老师很喜欢吃, 她特别欣赏母亲做的春卷和福州芋泥。

母亲后来因为外公要她出嫁,没念完高中就离开了文山女子学校。告别前,海伦老师特意送她一本【圣经】。 母亲很珍惜这本【圣经】, 文革抄家时, 母亲想方设法把这本【圣经】和我心爱的邮票藏在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  这本【圣经】不仅伴随我母亲渡过了她那坎坷的一生,并且给她心灵带来很大的慰藉。 我移居美国时, 母亲要我到美国后帮她打听看是否能找到这位海伦老师。

去年9月我在美国eBay网上拍到一张1939年8月22日从福州鼓岭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航空挂号信(图3-4),由闽侯中转(1939.8.22), 途径厦门和香港, 可惜没有这两个地方的中转戳, 不过有夏威夷(1939.10.30)中转戳和美国伯克利市落地戳(1939.11.1 ) 这张航空挂号信从鼓岭到夏威夷邮期超过两个月, 邮期这么长我想是因为当时邮路受抗战的影响。 此封贴有民国纪念票庆美3张, 孙像3张, 烈士1张, 邮资共2.40元.  民国鼓岭封片我已收集到好多张,但这是我第一次拥有贴有纪念票的鼓岭信封;并且这信封上没贴挂号标签条, 而是盖挂号戳,  这也是我首次见到的。
1939.8.22.jpg
1939.8.22B.jpg
最近这张鼓岭信封经过鼓岭文史研究顾问穆言灵老师鉴定后确认寄信者是福州文山女子学校的海伦老师 (Helen Smith)。知道这消息后我连忙把我手上那张文山学校的信封上笔迹和这张鼓岭封笔迹放在一起来比较, 一看就可以看出两张信封上的笔迹是一模一样的。这一发现使我欣喜若狂,我立即打电话告诉给穆老师。穆老师高兴地说道:“ That's great - how fun to find an envelope that is from someone you know of.” (大意是:这太棒了 - 能够发现自己收藏的旧信封原来是你知道的人寄出的这真是其乐无穷。)

海伦•史密斯1902年出生于永泰,毕业于1921年上海美国学校。1925年从霍利奥克学院毕业后,她成为学生志愿者运动的旅行秘书一年。她于1928年获得联合神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基督教教育硕士学位,毕业后在纽约市Union Settlement 学校工作两年(图5)。1929年美国外交使团委员会委派她到中国。海伦•史密斯在福州文山女子学校教书教了二十年。海伦的父亲就是传教士伊芳廷 (E. Smith), 他的一生为永泰的教育事业倾注了满腔热血(图6); 而海伦也把她的一生精力献给了文山女子学校,  这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呵。
ATT00007.jpg
IMG_1721.PNG
这两张民国信封看起来很平常,没有什么特别的亮点,但对我来说很有意义,因为每当我看到这两张信封时,我不仅会想起我的母亲,我还会想到海伦老师和她的父亲伊芳廷 (E. Smith) 以及其它西方传教士,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传播福音,建教堂, 开办医院,学校和孤儿院等等。 在异国他乡,他们不辞千辛万苦,不畏穷山恶水,不少终生老病死在中国。 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鼓岭精神”, 那就是:  "博爱,和平和友谊"(Love,Peace & Friendship).



(来源:海伦•史密斯和伊芳廷相片由鼓岭文史研究顾问穆言灵老师提供)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莆田邮俊
11501# "我觉得把手上的信封邮路邮戳邮资,还有寄件收件人搞清楚是一件很棒的事。"
寻梦 ...
williamzhang 发表于 2018-3-6 19:57



   心怀感恩,带着感动出发,明天我将和莆田基督教朋友去寻找传教士之墓,这个传教士为救学生,自己却心脏病突发。后续分享图片。
陈俊(Chan Chun)  手机:13850259305
支付宝 1092078074@qq.com

TOP

本帖最后由 weng 于 2018-3-10 20:06 编辑

回复 11522# 肖万里


   肖先生, 这里有一封天津经奉天寄美国的实例: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ead.php?tid=235752&;pid=2298745&page=1&extra=#pid2298745
翁劲,jim-weng1@hotmail.com
清民邮票/封片/邮戳

TOP

回复 11539# weng

谢谢翁兄,看了连接。此封正好证明了我们前面的交流——奉天是中日邮件的交换局,盖有日客邮奉天兰色邮戳。然后经南满鐵路至大连,邮轮至日本。转北美航线邮轮去美国。明信片邮资1分是沿袭清代美国客邮资费标准。
430024武汉市江汉区新华家园8栋2003室
手机13995699430

TOP

回复 11538# 莆田邮俊
11537 #"心怀感恩,带着感动出发,明天我将和莆田基督教朋友去寻找传教士之墓,这个传教士为救学生,自己却心脏病突发"
寻梦鼓岭(十七)                       Mar 10,  2018      
(什么是“鼓岭精神”?)


我的故事【寻梦鼓岭】(十六)张贴后几位朋友发微信给我说写得好,而我个人却认为不是我写得好, 而是故事虽然简单, 但本身就比较感人。海伦老师对母亲的关爱, 送母亲一本【圣经】,这本【圣经】不仅伴随我母亲渡过了她那坎坷的一生,并且给她心灵带来很大的慰藉。母亲很感恩, 要我到美国后替她寻找海伦老师。  这故事跟加德纳鼓岭故事有一点点相似。加德纳太太不远万里地从美国到中国为她的丈夫寻找他童年时的鼓岭中国朋友, 而我是从中国到美国来寻找母亲中学时的美国老师。  不同的是加德纳的太太终于找到她丈夫魂牵梦绕的鼓岭以及他童年时的中国朋友 ,她实现了她丈夫的遗愿;  而我没有找到海伦老师, 却只找到两张当年海伦老师从福州文山女子学校和鼓岭寄到美国的信封。

通过最近我在网上搜索有关传教士伊芳廷和海伦老师的资料, 我发现当初我到美国后, 如果我及时为母亲寻找海伦老师话, 我很有可能会找到她,因为那时不但海伦老师还在, 她的父亲传教士伊芳廷也健在, 并且就在波士顿。 我到美国时因为白天在公司上班, 晚上念书, 周末又去餐馆打工, 没空去教堂做礼拜,也没有花时间去找海伦老师, 那时我心里想等我书念完, 有一份好工作时再去找。 后来我大学毕业了, 也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我想可以开始为母亲寻找海伦老师, 而母亲却突然中风匆忙地走了。 她的愿望因为我的“等待”而无法实现。  如今每当我想起此事我 总会感到很内疚。

上个月我和穆老师谈论“鼓岭精神”时无意中提到福州【尚友堂】(见图)。 穆老师问我:“你对尚友堂很熟悉?” 我说:“我出国前住在安民巷,尚友堂就在我们家附近。”随后我对她讲述了以下故事:

我于1981年3月在国内提出申请移民去美国。5月初所有手续都办妥了,亲戚,朋友,同事和我的小提琴学生知道我要远离家乡, 都纷纷来看望我,有的请吃饭,有的送礼物,我很感谢他们对我的深情厚爱,在这其中最使我难忘的是【尚友堂】教友对我的爱心。

【尚友堂】的刘扬芬牧师是我母亲的好朋友,他听说我将要移民去美国了,特意来看我,并且带现金人民币一千元要给我,我问刘牧师为什么呢?他说:“教友听说你即要赴美国,因为要买机票,准备把家里那台钢琴卖掉,大家知道后,都想帮你,于是就凑足了这一千元。”我听了刘牧师的话,又看见他从提包里取出那一捆一捆扎得整整齐齐的五分,一角, 两角……纸币,那时我的眼泪真是夺眶而出。这些纸币虽然看起来比较旧,比较脏,有些甚至还破损了,但这每一张纸币都代表那些教友对我的关爱。我对刘牧师说:“我的机票早已经订购好,我想卖钢琴是因为我走了以后,家里没人弹钢琴,这教友捐赠的钱我真不能收”。母亲看见刘牧师不肯收回钱,就对我说:“这是教友对你的一片真诚爱,你就收下,只是你要永远勿忘了教友的爱心!”

我出国以后,母亲即把那台钢琴捐给【尚友堂】,并且每次她在教堂奉献时,也总会替我捐一份,而我每次回国探亲不管有多么忙,也总要去【尚友堂】看看那里的教友。教友对我的爱我终生难忘呵.
Flower_lane_church.JPG
穆老师听完我的故事她很感动, 感概地说: “你的故事虽然跟鼓岭没有什么关系, 但它充满了“爱”, 而这个“爱” 体现了"鼓岭的精神",看来下一次我到福州时, 我应该争取去【尚友堂】看看。”说完穆老师哼起一首歌 , 我情不自禁地也跟唱起来。穆老师惊讶地问道:“您还记得这首歌?"  我笑着说:“这是我以前去【尚友堂】做礼拜时经常唱的一首叫【圣洁】赞美诗, 我怎么会忘了呢?”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1540# 肖万里


    肖先生,我也记得1分国际邮资和日客邮有关,不知记的是否正确?
翁劲,jim-weng1@hotmail.com
清民邮票/封片/邮戳

TOP

返回列表